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目的:比较祖师麻配合改良骶管滴注和单纯骶管注射对治疗椎间盘源性腰腿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经CT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按入院前后顺序分为改良骶管滴注组和单纯骶管注射组,采用VAS、NRS评分法评价治疗前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和疼痛缓解程度。结果:改良骶管滴注组和单纯骶管注射组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同期疼痛强度比较,改良骶管滴注组比单纯骶管注射组疼痛程度明显缓解,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祖师麻配合改良骶管滴注治疗椎间盘突出源性腰腿痛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局麻加骶管光注射下三维整脊结合推拿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4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患者给予骶裂孔注射、突出椎间盘周围关节局部麻醉配合快速牵引,对照组15例患者予以单纯行快速牵引,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7例(46.7%),好转6例(40.0%),无效2例(13.3%),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愈4例(26.7%),好转7例(46.7%),无效4例(26.7%),有效率为73.3%。两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骶管注射下三维整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相较于单纯快速牵引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骶管封闭、牵引三者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2例,采用电针、骶管封闭、牵引三者结合治疗;对照A组采用骶管封闭,对照B组采用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A、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5%、65.0%、61.9%,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配合骶管封闭、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于单纯骶管封闭、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疼痛及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2002-08/2004-06南方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0例和骶管组20例,治疗前及治疗后1天、1周和2周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lanalguescale,VAS)对疼痛进行评估,治疗前后应用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对腰椎功能状态进行临床评定。结果:常规组和骶管组治疗前VAS评分分别为(7.6±1.4)和(7.8±1.4)分。注射治疗后第1天及第1周VAS评分常规组分别为(7.3±0.9)和(5.1±1.1)分,骶管组分别为(5.3±0.8)和(3.2±1.1)分,两组止痛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614,2.362,P<0.05)。骶管组平均改善指数及平均改善率均高于常规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骶管注射有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缓解疼痛,改善症状,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针灸与推拿配合骶管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设推拿手法配合骶管内注射疗法为对照组40例,观察两组间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影响。结果针灸组有效率95.6%,对照组有效率90%,针灸组疗效优于对照组(χ2检验,P<0.05)。结论针刺、推拿、骶管注射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对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腰椎运动障碍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解除其引发腰腿痛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照组采用机械牵引 ,推拿按摩 ,针灸治疗 ;治疗组加用骶管注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加用骶管注药的中西结合综合治疗方法 ,对消除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疗效满意 ,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LDH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骶管注射和输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中药独活寄生汤加味并加腰椎牵引、推拿治疗。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3.3%,治疗组为9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LDH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是治疗LDH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骶管注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的干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疼痛及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2002—08/2004—06南方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0例和骶管组20例,治疗前及治疗后1天、1周和2周应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gue scale,VAS)对疼痛进行评估,治疗前后应用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对腰椎功能状态进行临床评定一结果:常规组和骶管组治疗前VAS评分分别为(7.6&;#177;1.4)和(7.8&;#177;1.4)分。注射治疗后第1天及第1周VAS评分常规组分别为(7.3&;#177;0.9)和(5.1&;#177;1.1)分,骶管组分别为(53&;#177;0.8)和(3.2&;#177;1.1)分,两组止痛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614,2.362,P&;lt;0.05)。骶管组平均改善指数及平均改善率均高于常规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骶管注射有利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缓解疼痛、改善症状,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采用脱水剂、骶管注射、牵引及手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98%,优良率达92%.结论采取非手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针灸与推拿配合骶管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采用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设推拿手法配合骶管内注射疗法为对照组40例,观察两组间临床疗效及对患临床症状、体征的影响。结果 针灸组有效率95.6%,对照组有效率90%,针灸组疗效优于对照组(x^2检验,P<0.05)。结论 针刺、推拿、骶管注射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对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腰椎运动障碍两组间无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203-2205
目的分析研讨骶管注射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腰椎键盘突出症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骶管注射联合中药熏蒸。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ODI、JOA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19%,高于对照组的7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ODI、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缓解其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讨论研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联合推拿、牵引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康复科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牵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推拿共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方法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疾病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 结果 联合推拿与牵引治疗的联合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优于常规牵引组90%且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讨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推拿牵引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显著缓解各类不适症状,加快恢复速度;同时,治疗安全性高且花费较低,对促进其恢复及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骶髂关节调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68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研究组采用骶髂关节调整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疼痛程度、机体功能性障碍严重程度、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59%高于参照组的79.41%(P<0.05);治疗后研究组疼痛程度低于参照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骶髂关节调整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及机体功能性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腰椎间隙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探索一种有效、经济、简单、快捷的治疗方法。方法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3组,间隙牵引配合推拿治疗组67例(间隙牵引组),电针配合理疗治疗组61例(电针组),持续牵引配合推拿治疗组52例(持续牵引组),观察疗效及治疗时间。结果3组从疗效及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间隙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起效快,效果明显,是一种有效、经济、简单、快捷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宋群 《中国康复》2007,22(1):42-42
目的:探讨不同的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A、B2组各70例,均给予水疗、泥疗及按摩等治疗,A组并增加骶管注射、腰椎成角旋转牵引及银质针松解术。结果。治疗45d后好转率评分,A组优于B组(P〈0.01)。结论;综合物理疗法配合骶管注射、银质针松解术等能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骶管内滴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lapse,LIDP)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其治疗方法较多,可分为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以非手术治疗(包括腰椎牵引、理疗及推拿等)为主,但对于部分疼痛程度较重的患者疗效欠佳。我院采用骶管内滴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并与常规牵引治疗进行对比,发现前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腰骶灵活性训练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活动度、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1例,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n=27)和对照组(n=24),两组患者均接受以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为主的保守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腰骶灵活性训练,即改良的腰骶猫式动作、仰卧位骨盆前后倾、骨盆侧屈、骨盆侧旋共4个动作,15个/组,2组/d,5 d/周,为期3周。在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坐位活动度、站位活动度、腰椎延展性以及主观疼痛(VAS评分)和功能障碍程度(ODI指数)。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站立位腰椎屈曲延展性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57,P=0.014);站立位屈曲活动度(t=-3.035,P=0.004)、屈曲+右侧屈+右侧旋(t=-3.345,P=0.002)以及屈曲+左侧屈+左侧旋(t=-4.072,P=0.000)活动度均增加;VAS评分(t=2.908,P=0.008)和ODI指数(t=2.095,P=0.047)均显著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骶灵活性训练能够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的延展性,增加腰椎的活动度,改善腰椎-骨盆节律,改善前屈及前屈对角线动作的功能动作能力,并能够帮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缓解疼痛和主观功能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18.
[例1] 女,40岁.因左下肢疼痛、行走困难3 d就诊.曾在外院行腰椎CT检查示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拟行手术治疗,患者拒绝,于当地诊所行推拿治疗,症状未缓解,入我院.  相似文献   

19.
注射疗法和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德强  杨廷荣 《中国康复》2005,20(4):238-238
目的:比较注射疗法与牵引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5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8例,注射组采用椎管外封闭和硬膜外阻滞治疗;牵引组常规腰椎牵引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连续治疗4周后优良率比较,注射组明显高于牵引组(P〈0.01)。结论:椎管外封闭和硬膜外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较快缓解疼痛、缩短病程,且疗效高于常规腰椎牵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腰椎间隙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探索一种有效、经济、简单、快捷的治疗方法。方法 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分为3组,间隙牵引配合推拿治疗组67例(间隙牵引组),电针配合理疗治疗组61例(电针组),持续牵引配合推拿治疗组52例(持续牵引组),观察疗效及治疗时间。结果 3组从疗效及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性意义。结论 间隙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起效快,效果明显,是一种有效、经济、简单、快捷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