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陶瓷隔热发动机缸内传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克煜 《内燃机学报》1997,15(1):106-113
本运用1维边界层传热模型研究了燃烧室壁面温度变化引起边界层厚度及层中气体性质变化对缸内传热的影响,分析了陶瓷隔热发动机制工内的传热特性,并对其燃油消耗率上升,排温增高等原因,做出了合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直喷式柴油机高温冷却模拟隔热的传热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通风屋面隔热结构传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通风屋面空气流动的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假定通风道内空气满足Boussinesq假设,并利用FLUENT软件对通风屋面空气流动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通风道直径及室外综合温度对屋面隔热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屋面相比,通风屋面更有利于屋面的隔热,且通风道直径在0.1~0.4 m时,通风道直径越大,隔热效果越...  相似文献   

4.
以内连接隔热油管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维传热和径向传热的数学公式推导,计算出现场注蒸汽过程中使用的E级隔热油管和接箍的综合视导热系数;通过Wellflo软件建立蒸汽吞吐模型,输入综合视导热系数0.173 W/(m·℃),计算出井筒的温度压力分布,结合现场注汽中的实际测试数据,将软件计算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度,拟合度高达0.994 6。论证了试验得出的注汽中隔热油管和接箍的综合视导热系数0.173 W/(m·℃)符合现场实际,为日后的渤海油田规模化提供了现场工艺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钢化真空玻璃的隔热能力,减少建筑能耗,研究支撑物各参数对钢化真空玻璃传热的影响。针对支撑物各参数对钢化真空玻璃传热能力的影响,研究支撑物各参数对钢化真空玻璃的传热机理,得到支撑物的布放间距和排列方式对玻璃的传热影响较大,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钢化真空玻璃的传热模型,数值模拟分析钢化真空玻璃中心区域的最大热通量。结果表明:支撑物的布放间距越大,钢化真空玻璃的隔热能力越强;采用正方形排布时,玻璃的隔热效果较好。该分析方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于钢化真空玻璃支撑物参数的优选提供了理论依据,能够进一步提高钢化真空玻璃的保温隔热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测定汽油机几种工况的燃烧室压力变化为基础,研究了隔热内冷汽油机对燃烧过程、传热损失及有效效率的影响.测定分析表明,与常规发动机相比燃烧过程的滞燃期缩短,压力升高率与最大燃烧压力升高,燃烧持续期缩短,而最高燃烧温度基本不变.理论计算分析表明,燃烧宣传热损失减少8%,机械效率提高2.3~2.4%,有效效率提高6.0~6.9%.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以五种典型外窗型材为例,采用正交实验法和MOC-I计算软件来研究幕墙及外窗型材节能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增加隔热条的长度、降低铝材表面的发射率或者同时采用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有效的提高隔热铝合金外窗及幕墙型材的保温隔热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能量平衡方程和P-1阶微分近似建立了船舶管道系统多层隔热结构的稳态传热模型.讨论了在船舶管道系统上采用多层隔热结构的可行性,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硅酸铝纤维隔热材料层间添加金属铝箔纤维布能提高材料的隔热性能,且随着使用温度升高,提升幅度增大.对于中低温的管道系统,因隔热效果提升有限,不推荐采用多层隔热结构.  相似文献   

10.
粉煤灰高效隔热保温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以粉煤灰为主体原料,加入适量的添加物质和粘结剂,研制成新型高效隔热蒸汽管道保温材料。  相似文献   

11.
实验研究了单回路紫铜—水脉动热管在水冷方式和定传热功率时,冷却水流量、倾角、管径和充液率4种因素对热管传热性能,包括管壁测点温度、冷热段均温、传热温差、传热热阻和温度振幅的影响规律,得到提高传热性能的一些措施。结果显示:水平放置的单回路脉动热管无法启动;30°以上倾角管内可产生振荡,增加倾角可降低传热热阻;定加热功率下,冷却水流量存在最佳值,过大和过小都会增加传热热阻;在脉动热管允许管径范围内,增加管径可大大降低传热热阻;相同传热功率时,30%充液率热管的传热热阻明显低于70%充液率管;小而均匀的壁温振荡比大幅锯齿状振荡时的传热性能好。  相似文献   

12.
对一种T型翅片内螺纹沸腾强化换热管进行换热性能实验研究,管外以制冷剂R134a为工质,管内以水为介质,在定热流密度(q=9 000 W/m2)与定水流速(v=1.5 m/s,v=2.6 m/s)的工况下得到一系列实验数据.利用Wilson图解法得到管内外的换热系数,并与理论光管计算值进行比较,得出T型翅片管管内外沸腾换...  相似文献   

13.
王永磊  张克峰  李红兰  陈文娟 《节能技术》2005,23(3):226-227,274
热管是依靠自身内部液体工质的相变来实现传热的元件,传热机理十分复杂。本文在Nusselt竖直壁面层流膜状凝结理论的基础上,就热管冷凝段和蒸发段的传热分别进行分析,提出了平均换热系数h2^-和Nu^-。  相似文献   

14.
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对比研究了纳米CuO-去离子水(DW)悬浮液重力热管与普通DW重力热管的启动性和等温性,研究了纳米工质热管的充液率和颗粒浓度对热管工作特性的影响,对纳米工质热管的强化传热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纳米工质热管比普通热管启动快;纳米工质热管蒸发段外壁温的高低与充液率、纳米浓度和加热条件有关;纳米颗粒浓度和充液率对热管的传热性能影响较大,且存在最佳浓度(本研究为5%)和最佳充液率(本研究为44.3%);高浓度纳米工质热管比普通DW重力热管易于达到传热极限;试验中纳米悬浮液重力热管的传热强化率为16.19%~146.27%。  相似文献   

15.
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大燕  贾力 《工业加热》2006,35(6):23-26
对脉动热管的运行进行了可视化实验,分析了影响脉动热管运行性能的因素,并且在不同的充液率、传热量和不凝性气体含量的条件下,对脉动热管的运行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脉动热管的整体热阻受充液率、传热量、不凝性气体的影响,存在最佳的充液率,在一定的条件下脉动热管的运行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6.
The effect of nanofluids on thermal performance of the miniature heat pipe radiator which was assembled by two heat pipes containing 0.6 vol.% SiO2/water nanofluids and 30 pieces of rectangular aluminum fins wa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and theoretically. The wall temperatures of the miniature heat pipe and fin surface temperatures were measur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tilization of SiO2/water nanofluids as a working fluid in the heat pipe enhanced the heat performance by reducing wall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Compared with Deionized water (DI water), the thermal resistance of the miniature heat pipe with SiO2/water nanofluids decreased by about 23% to 40%. Furthermore,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on a basis of one dimension found that the fin heat dissipation in the miniature heat pipe radiator charged SiO2/water nanofluids was about 1.17 times of that of the DI water radiator.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气体燃料的燃烧特点,研究开发了热管式强化传热燃气热水锅炉.阐述了此种型式锅炉的基础实验、结构设计及计算要点.实测及运行经验表明,此系列燃气锅炉具有强化传热、洁净燃烧、高效节能、低排放、经久耐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振荡热管换热器,将其内插于太阳能集热器中,应用于蓄能型内插热管式太阳能热水系统,根据太阳辐射强度切换工作模型,可实现对太阳能的分季节最大化利用。搭建了蓄能型振荡热管换热器性能试验台,对充灌工质分别为R134a、乙醇/水、丙酮/水的振荡热管换热器在不同加热功率下启动时间、水侧温升和热阻等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振荡热管换热器内充灌哪种工质,热管的启动时间都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而减小;相似环境温度下,充灌不同工质的振荡热管换热器的热阻都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充灌不同工质的振荡热管换热器的循环水温都会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而升高,充灌R134a的振荡热管换热器的循环水温增幅最大。  相似文献   

19.
文中对采用了平板型热管技术的热回收装置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基于北京地区冬季室外气象条件,通过变化热回收装置的迎风风速、管排数、冷/热流侧风量比等参数,对该平板型热管热回收装置的换热效率、热回收量、系统能效比以及阻力特性等进行了比较分析。所得结果将对该热回收装置的优化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失败后外科手术的原因及效果,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接受经导管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失败后,需行外科手术的1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指征为封堵器脱落7例、Ⅲ°房室传导阻滞(AVB)3例、瓣膜关闭不全2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Ⅲ°AVB)、残余漏1例、封堵失败1例。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取出封堵器,修复心内畸形,术后入ICU监护。结果ASD介入治疗患者中,手术探查ASD直径平均31mm,较术前诊断的平均26mm增大,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D部位为中央型3例,下腔型6例,与术前诊断符合率为41.7%,不符合率为58.3%(P>0.05)。3例Ⅲ°AVB者术后均恢复窦性心律。心内畸形修复完善,无手术死亡。结论及时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介入封堵失败后并发症,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可避免治疗失败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