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各种关节损伤、关节手术后导致的创伤性骨关节炎较为常见,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已被视为一种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目的以前交叉韧带切断的方法建立兔创伤性骨关节炎模型,观察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对其关节软骨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材料实验于2003-04/12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选取清洁级5~6月龄大耳白兔1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透明质酸钠注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8只/组.透明质酸钠(上海建华精细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2000第366095号).方法①两组均建立创伤性骨关节炎模型.每只兔以氯胺酮1.0 mg/kg体质量麻醉,单侧膝关节行前交叉韧带切断造模.②术后第5周,透明质酸钠注射组患膝关节腔注射质量浓度为10 g/L的透明质酸钠0.3 mL,1次/周,连续5周.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③术后10周处死,观察两组股骨内髁关节软骨的大体形态学(0分关节面光滑,色泽正常;1分关节面粗糙,有小的裂隙,色泽灰暗;2分关节面糜烂,软骨缺损达软骨表层或中层;3分关节面溃疡形成,缺损达软骨深层;4分软骨剥脱,软骨下骨质暴露)和组织学病理变化,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软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股骨髁关节面标本大体观察结果.②两组股骨内髁软骨光镜组织学观察结果.③两组软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选取清洁级大耳白兔16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股骨髁关节面标本大体观察结果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股骨髁关节面病理变化,透明质酸钠注射组软骨退变程度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减轻.②两组股骨内髁软骨光镜组织学观察结果透明质酸钠注射组见软骨膜变性脱落,表层软骨细胞变性、坏死、排列紊乱,形成糜烂;生理盐水对照组见软骨细胞变性、坏死,排列紊乱,溃疡病变达软骨深层,并见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溃疡底部见纤维组织增生.③两组软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透明质酸钠注射组软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量均值为1.09±0.18,生理盐水对照组的表达量均值为1.26±0.23,两组基本相似(P>0.05).结论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对早期骨关节炎软骨具有修复和保护作用,能有效减轻早期创伤性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的退变,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没有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2.
何小俊  邱波  刘世清  陶海鹰  方洪松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4):209-212,F0003
背景:各种关节损伤、关节手术后导致的创伤性骨关节炎较为常见,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已被视为一种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 目的:以前交叉韧带切断的方法建立兔创伤性骨关节炎模型,观察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对其关节软骨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 材料:实验于2003—04/12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选取清洁级5-6月龄大耳白兔1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透明质酸钠注射组、生理盐水对照组,8只/组。透明质酸钠(上海建华精细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国药准字2000第366095号)。 方法:①两组均建立创伤性骨关节炎模型。每只兔以氯胺酮1.0mg/kg体质量麻醉,单侧膝关节行前交叉韧带切断造模。(9术后第5周,透明质酸钠注射组患膝关节腔注射质量浓度为10g/L的透明质酸钠0.3mL,1次/周,连续5周。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3)术后10周处死,观察两组股骨内髁关节软骨的大体形态学(0分:关节面光滑,色泽正常;1分:关节面粗糙,有小的裂隙,色泽灰暗;2分:关节面糜烂,软骨缺损达软骨表层或中层;3分:关节面溃疡形成,缺损达软骨深层;4分:软骨剥脱,软骨下骨质暴露)和组织学病理变化,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软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情况。 主要观察指标:(1)两组股骨髁关节面标本大体观察结果。(2)两组股骨内髁软骨光镜组织学观察结果。(3)两组软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 结果:实验选取清洁级大耳白兔16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股骨髁关节面标本大体观察结果: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股骨髁关节面病理变化,透明质酸钠注射组软骨退变程度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减轻。(2)两组股骨内髁软骨光镜组织学观察结果:透明质酸钠注射组见软骨膜变性脱落,表层软骨细胞变性、坏死、排列紊乱,形成糜烂;生理盐水对照组见软骨细胞变性、坏死,排列紊乱,溃疡病变达软骨深层,并见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溃疡底部见纤维组织增生。(3)两组软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透明质酸钠注射组软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量均值为1.09&;#177;0.18,生理盐水对照组的表达量均值为1.26&;#177;0.23,两组基本相似(P〉0.05)。 结论: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对早期骨关节炎软骨具有修复和保护作用,能有效减轻早期创伤性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的退变,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没有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清楚,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参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滑膜组织表达的改变及透明质酸钠对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大耳白兔随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透明质酸钠组行单膝前交叉韧带切断术,4周后生理盐水组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0.3 mL,透明质酸钠组注射等量的高分子量10 g/L透明质酸钠,1次/周,连续5周.第10周处死动物,比较各组股骨内髁关节软骨的大体变化,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滑膜VE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大体评分显示生理盐水组软骨退变的程度明显重于正常对照组和透明质酸钠组(P<0.05);生理盐水组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0.05),透明质酸钠组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表达较生理盐水组有升高,但比正常对照组低(P<0.05).结果表明,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下降可能参与透明质酸钠的发生发展,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对透明质酸钠滑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有上调作用,有利于滑膜组织修复,可能是其治疗透明质酸钠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验证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关节腔内注射对兔实验性早中期骨关节炎软骨退行性变的防治作用。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4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切断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建立兔骨关节炎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空白组、透明质酸钠组和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术后第8周起于手术侧膝关节腔内注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000IU/(只·周),透明质酸钠组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1mL/(只·周)。空白组不进行干预。术后第16周空气栓塞法处死动物,大体观察及手术显微镜下观察软骨表面分级;取股骨髁负重面软骨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沙黄染色及骨关节炎组织病理学评分(正常为0~1,重度为10分以上)、分级。结果:30只动物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和透明质酸钠组标本股骨髁负重软骨有轻度粗糙,关节软骨可见浅表溃疡形成。空白组标本股骨髁负重面软骨有轻~中度溃疡形成。②3组动物关节软骨表面分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2.97,P=0.000)。③3组动物骨关节炎软骨的组织病理学分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6.84,P=0.005),透明质酸钠组和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的骨关节炎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结论:关节腔注射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以较好的延缓兔膝骨关节炎软骨退行性变和预防骨关节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H ulth法对新西兰兔建立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以透明质酸钠及注射用生理盐水为对照,观察Ⅱ型胶原注射治疗兔膝关节炎的愈合效果。方法:实验于2002-02/2003-07在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完成。取36只新西兰兔制备Hulth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随机等分为3组:实验组术前及术后每两周关节内注射1m L1%Ⅱ型胶原至12周。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组和关节内注射生理盐水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每两周关节内注射1%透明质酸钠1m L,生理盐水1m L,以上各组于术后4,8,12周各处死动物4只,作标本手术显微镜观察和组织学检测。结果:①实验组与透明质酸钠组骨关节炎改变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减轻。②术后4周时,实验组软骨膜光滑,软骨细胞排列整齐,可见双核软骨细胞;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组软骨膜也光滑,软骨细胞排列整齐;关节内注射生理盐水组软骨膜细胞增生,有裂隙,软骨层变薄,细胞排列不规则。术后8周时,实验组软骨膜细胞增生,有裂隙,软骨细胞层次减少,但排列尚规则;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组的光镜改变基本与实验组相似;关节内注射生理盐水组出现软骨表面缺损及纤维化,软骨细胞层薄排列不规则。术后12周时,实验组、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组的光镜改变与实验组术后8周时相似;关节内注射生理盐水组在其术后8周时光镜改变基础上有更广泛的软骨缺损,部分切片可见软骨下骨质暴露。结论:①Ⅱ型胶原与透明质酸钠匀能有效抑制骨关节炎。②外源性Ⅱ型胶原可以替代透明质酸钠应用于骨关节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背景:关节腔内注射地塞米松或透明质酸钠可有效缓解创伤性关节炎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透明质酸钠修复鼠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均切断左膝前交叉韧带并切除内侧半月板,制作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模型。缝合伤口3周后,其中3组关节内分别注射地塞米松+透明质酸钠、地塞米松、透明质酸钠,以不注射任何物质的为空白对照组。注射后4,8,12周取骨缺损修复标本行大体观察、正侧位 X射线片检测及苏木精-伊红染色病理检测。结果与结论:修复12周时,X射线显示,地塞米松+透明质酸钠组关节间隙无明狭窄,地塞米松组和透明质酸钠组轻度狭窄,空白对照组关节间隙明显狭窄,骨关节炎严重;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地塞米松+透明质酸钠组纤维样软骨组织生长良好,地塞米松组和透明质酸钠组不同程度纤维软骨样细胞增生,空白对照组有少量纤维增生。结果表明地塞米松联合透明质酸钠能促进软骨的修复,保护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转化生长因子β1和透明质酸钠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关节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3/08在东南大学临床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32只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透明质酸钠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组、联合用药组,每组8只。参照Hulth法建立骨关节炎模型。按不同分组分别给予造模侧膝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透明质酸钠、转化生长因子β1(50ng)及透明质酸钠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含50ng转化生长因子β1)混合液各0.3mL,1次/周,共注射5周。于第16周麻醉状态处死动物,观察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情况,按Mankin评分标准评分并对软骨标本进行分级;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关节软骨内基质金属蛋白酶3表达的变化。结果:32只白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学观察:透明质酸钠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组、联合用药组和模型组各8例标本平均Mankin评分分别为10.38,10.13,6.50,12.38;统计分析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组、透明质酸钠组和联合用药组可降低软骨组织Mankin评分(P<0.01),其中以联合用药时Mankin评分降低最明显(P<0.05)。②软骨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组、联合用药组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3阳性百分数低于模型组[(44.50±4.92)%,(26.38±4.78)%,(62.13±4.52)%,t=7.457,15.375,P<0.05),而透明质酸钠组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3表达阳性细胞数[(61.00±5.10)%]与模型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关节腔内单独应用转化生长因子β1或与透明质酸钠联合应用可使基质金属蛋白酶3阳性表达的软骨细胞减少,表明可不同程度的减轻及延缓骨关节炎的形成和发展,以两者合用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Hulth法对新西兰兔建立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以透明质酸钠及注射用生理盐水为对照,观察Ⅱ型胶原注射治疗兔膝关节炎的愈合效果.方法:实验于2002-02/2003-07在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完成.取36只新西兰兔制备Hulth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随机等分为3组:实验组术前及术后每两周关节内注射1 mL 1%Ⅱ型胶原至12周.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组和关节内注射生理盐水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每两周关节内注射1%透明质酸钠1 mL,生理盐水1 mL,以上各组于术后4,8,12周各处死动物4只,作标本手术显微镜观察和组织学检测.结果:①实验组与透明质酸钠组骨关节炎改变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减轻.②术后4周时,实验组软骨膜光滑,软骨细胞排列整齐,可见双核软骨细胞;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组软骨膜也光滑,软骨细胞排列整齐;关节内注射生理盐水组软骨膜细胞增生,有裂隙,软骨层变薄,细胞排列不规则.术后8周时,实验组软骨膜细胞增生,有裂隙,软骨细胞层次减少,但排列尚规则;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组的光镜改变基本与实验组相似;关节内注射生理盐水组出现软骨表面缺损及纤维化,软骨细胞层薄排列不规则.术后12周时,实验组、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组的光镜改变与实验组术后8周时相似;关节内注射生理盐水组在其术后8周时光镜改变基础上有更广泛的软骨缺损,部分切片可见软骨下骨质暴露.结论:①Ⅱ型胶原与透明质酸钠匀能有效抑制骨关节炎.②外源性Ⅱ型胶原可以替代透明质酸钠应用于骨关节炎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兔膝关节软骨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白细胞介素1的表达规律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5-01/06在泰山医学院形态学实验室完成。①实验分组:健康新西兰兔35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2h,4h,8h,24h,3d,7d,14d组,每组5只。②实验方法:手术显露右后肢股动静脉,用血管夹完全阻断血运4h后恢复血运,建立兔右后肢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于再灌注2h、4h、8h、24h、3d、7d、14d空气栓塞处死动物,切取免股骨髁软骨1.0cm×0.5cm大小制备切片。③实验评估: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法观察关节软骨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白细胞介素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肢体缺血再灌注2h后白细胞介素1在兔膝关节软骨内即有明显增高,8h达高峰,24h开始减少,3d后明显下降。②肢体缺血再灌注2h后开始出现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酶阳性细胞,其荧光强度在8h达高峰,在24h开始减少,3d后明显下降。③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颗粒分布区与白细胞介素1阳性细胞分布区域一致,主要集中在同源细胞族和增殖区。④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关节软骨内白细胞介素1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高度正相关(r=0.867,P=0.011)。结论: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白细胞介素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关节软骨内大量表达,呈时间依从性变化;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白细胞介素1在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关节软骨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关节腔注射羧甲基壳聚糖(CMCTS)对骨关节炎(OA)模型中关节软骨退变及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6只大耳白兔行单侧前交叉韧带切断术,术后5周将动物随机分为2组,每组8只,实验组关节腔注射2%CMCTS0.3ml,每2周1次,共注射3次,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药物。术后11周处死动物,比较各组股骨内髁关节软骨的大体变化,采用RTPCR方法检测软骨中MMP1和MMP3的mRNA表达。结果实验组软骨退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实验组软骨MMP1和MMP3的mRNA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关节腔注射CMCTS能够明显抑制OA软骨中MMP1和MMP3mRNA的表达,明显减轻软骨退变的程度,对软骨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洛伐他汀对兔关节炎关节软骨基质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洛伐他汀对兔关节炎关节软骨基质的保护作用.方法:以 30只6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行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术.手术后将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立即给予关节腔内注射0.5 mg/mL洛伐他汀0.2 mL/kg,每周1次, 连续6周; 对照组则关节腔内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术后6周处死动物,在解剖镜下观察股骨内髁关节软骨的大体形态学改变并评分,同时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关节软骨Ⅱ型胶原、蛋白聚糖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 MMP-13) mRNA的表达.结果: 解剖镜下实验组软骨退变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 实验组MMP-13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实验组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结论: 在骨关节炎早期关节腔内注射洛伐他汀能够保护关节软骨基质,减轻关节软骨结构及功能的破坏.  相似文献   

12.
背景:由巴戟天、杭白芍、肿节风、川芎等组成的透骨消痛颗粒能有效改善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透骨消痛颗粒对膝骨性关节炎早期环氧合酶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等分为6组:除正常组外均采用改良Hulth法建立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透骨消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及壮骨关节丸组分别在造模的基础上每天灌胃给予含透骨消痛颗粒5,10,20 g或壮骨关节丸10 g的水溶液.4周后,检测兔关节滑液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前列腺素E2及关节软骨和滑膜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环氧合酶2的水平.结果与结论:骨性关节炎早期,关节滑液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前列腺素E2水平及滑膜和软骨中环氧合酶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均明显升高.透骨消痛颗粒及壮骨关节丸均可降低关节滑液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前列腺素E2及滑膜和软骨中环氧合酶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以透骨消痛颗粒中、高剂量组作用更明显.提示透骨消痛颗粒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从而抑制软骨降解,缓解临床症状,达到保护关节软骨、防治骨性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传统中药对骨关节炎具有镇痛等治疗作用,但对关节软骨是否有保护作用及其通过何种机制起作用少有报道.目的:观察八味柔肝散对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行Hurth法骨关节炎造模.建模后1周,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行八味柔肝散水提液灌胃.建模后8周行组织学观察Mankin's评分,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关节液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与结论:结果显示,治疗组关节软骨Mankin's评分,关节液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关节软骨细胞凋亡指数均低于模型组(P < 0.05).证实八味柔肝散对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传统中药对骨关节炎具有镇痛等治疗作用,但对关节软骨是否有保护作用及其通过何种机制起作用少有报道。目的:观察八味柔肝散对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行Hurth法骨关节炎造模。建模后1周,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行八味柔肝散水提液灌胃。建模后8周行组织学观察Mankin's评分,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关节液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指数。结果与结论:结果显示,治疗组关节软骨Mankin's评分,关节液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关节软骨细胞凋亡指数均低于模型组(P〈0.05)。证实八味柔肝散对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透明质酸关节腔注射治疗骨关节炎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方法,但对大骨节病的治疗还正在推广,施加透明质酸后对大骨节病患者软骨细胞代谢的影响,目前尚为空白.目的:课题创新性设计观察透明质酸对体外培养的大骨节病软骨细胞分泌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的影响,以期能指导临床治疗.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6-09/2009-01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研究实验中心和地方病实验室完成.材料:大骨节关节病标本来源于6例大骨节关节病患者实施膝关节手术摘除的软骨及游离体,正常标本来自6例意外截肢或身亡的新鲜膝关节软骨.方法:分离、体外培养两组关节软骨细胞.两组细胞分别给予100,500mg,L不同剂量的透明质酸钠干预及阴性对照(未加干预),培养6d.主要观察指标:通过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观察透明质酸对大骨节病和正常人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大骨节病组软骨细胞Col Ⅱ和aggrecan mRNA表达量均较正常对照降低(P<0.05),采用透明质酸钠补充治疗后,透明质酸钠100mg/L和500mg/L对大骨节病和正常人软骨细胞Col Ⅱ和aggrecan mRNA的表达均有促进作用,其中透明质酸钠500mg/L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些.结论:补充透明质酸钠可以促进大骨节病软骨细胞Col Ⅱ和aggrecan的合成,其中,透明质酸钠500mg/L对大骨节病软骨细胞合成代谢的促进作用较透明质酸钠100mg/L明显.  相似文献   

16.
背景:由巴戟天、杭白芍、肿节风、川芎等组成的透骨消痛颗粒能有效改善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透骨消痛颗粒对膝骨性关节炎早期环氧合酶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等分为6组:除正常组外均采用改良Hulth法建立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透骨消痛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及壮骨关节丸组分别在造模的基础上每天灌胃给予含透骨消痛颗粒5,10,20g或壮骨关节丸10g的水溶液。4周后,检测兔关节滑液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前列腺素E2及关节软骨和滑膜组织中诱导哩一氧化氮合酶、环氧合酶2的水平。结果与结论:骨性关节炎早期,关节滑液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前列腺素E2水平及滑膜和软骨中环氧合酶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均明显升高。透骨消痛颗粒及壮骨关节丸均可降低关节滑液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前列腺素E2及滑膜和软骨中环氧合酶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以透骨消痛颗粒中、高剂量组作用更明显。提示透骨消痛颗粒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从而抑制软骨降解,缓解临床症状,达到保护关节软骨、防治骨性关节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前交叉韧带横断造成兔早期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变化,以及应用关节内和静脉注射透明质酸钠对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4/09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共选取36只新西兰兔,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骨关节炎组、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组、静脉注射透明质酸钠组,每组9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骨关节炎组仅行前交叉韧带横断术;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组行前交叉韧带横断术后给予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静脉注射透明质酸钠组行前交叉韧带横断术后给予静脉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所有实验动物在术后8周处死。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关节软骨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标记凋亡细胞,在前交叉韧带横断术前、术后6,8周分别进行血液检测。观察各组动物的组织学检查、Mankin评分、凋亡指数和血液检测结果。结果:纳入新西兰兔3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所有动物的血液检查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以及血尿素氮、肌酐、电解质,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②应用透明质酸钠干预的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组和静脉注射透明质酸钠组与未用透明质酸钠干预的骨关节炎组相比较,前者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后者。③骨关节炎组的Mankin评分与其他三组差异有显著性[(8.97±1.02),(0.00±0.00),(5.62±0.86),(6.13±0.64)分,P<0.05]。④各组均发现软骨细胞凋亡,并且骨关节炎组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其他三组[(27.38±3.46)%,(5.17±1.06)%,(12.47±2.13)%,(14.51±2.87)%,P<0.05],正常组的凋亡指数与其他三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横断所致兔早期骨关节炎的软骨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关节内和静脉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均能有效抑制其软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汤对骨折愈合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从而调控成骨作用。方法:实验于2002-12/2004-08在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将24只SD大鼠胫骨中段闭合骨折骨髓内克氏针固定制成骨折模型,随机分为活血化瘀汤组(n=12)及生理盐水组(n=12);于骨折后4,7,14,21d收集骨痂样本,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24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骨折后7,14,21d所有骨痂样本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mRNA表达增强,骨折后14d达到峰值,活血化瘀汤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骨折后7,14d骨痂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显著性增强(P=0.0037)。结论:活血化瘀汤可能通过增加早期大鼠骨痂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源性一氧化氮,影响骨细胞增殖功能,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9.
背景:近几年外周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被重视,但并未见应用其修复软骨缺损的报道.目的:将动员后外周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与透明质酸钠复合后注入关节腔内,探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联合应用干细胞因子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2月龄兔,取外周血后分离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原代及传代细胞培养.以透明质酸钠为细胞载体材料,将它与第3代间充质干细胞混合制成细胞混悬液.于3月龄兔双膝关节股骨内外髁负重区制造软骨缺损区,随机选取10只以左膝为实验组,术后1周关节腔内注射含透明质酸钠的细胞悬液0.5 mL,右膝为透明质酸钠对照组,注射透明质酸钠0.5 mL,其余5只作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每周1次,连续3次.治疗后12周时处死取材,观察缺损处修复情况、新生组织类型及有无免疫反应.结果与结论:①兔外周血中分离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与骨髓来源的形态相似,能够进行原代培养.②膝关节内注射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与透明质酸钠的混悬液后未见红肿等现象发生,关节活动良好.③治疗后12周时,实验组部分缺损区基本被软骨样组织填满,表面较平整光滑.但部分边界尚可见,浅层纤维化较明显.实验组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透明质酸钠对照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说明动员后外周血间充质干细胞与透明质酸钠的混悬液短期内对关节软骨缺损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家兔膝关节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一个与人膝关节软骨损伤伴半月板损伤相似的骨关节炎的动物模型。【方法】通过在家兔后腿膝关节的股骨内髁关节面部位用骨钻造成其关节软骨的损伤,同时切除半月板。以后按一定时间取出其股骨髁,用内眼、光镜及电镜观察破损部软骨修复情况。【结果】家兔后腿膝关节股骨内髁关节面的关节软骨损伤后,有纤维软骨修复,但无透明软骨出现。与人膝关节软骨损伤后的修复情况相似。【结论】实验性兔关节面软骨损伤的病理变化机制,可作为研究人膝关节损伤致骨关节炎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