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解决煤矿井下奥灰水文观测孔选址难的问题,利用井下瞬变电磁技术对巷道底板岩层的富水性进行探查,结合相关地质资料,圈出了奥灰低阻异常区作为孔址.实践证明,瞬变电磁技术在定位井下水文孔方面实用性很强.  相似文献   

2.
煤矿井下施工钻孔中常常因为套管封固质量不佳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套管初次耐压试验不合格、井下水文观测孔失控等问题,不仅耽误了施工进度,而且容易造成钻孔事故。通过双层注浆法兰盘的使用,大大增强固管质量,提高了套管初次耐压试验的成功率,处理了一些水文观测孔因为套管封固不良导致的失控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百善矿井下供水问题,提出利用井下灰岩水解决井下供水难题.采用瞬变电磁法进行水文情况探查,选择灰岩含水较为发育的位置,施工供水孔,并对水压和涌水量进行测试.实践表明:百善矿灰岩水质好,供水孔水压达1.8 MPa,涌水量200 m3/h,能满足井下用水需要,施工成本低,同时起到了疏水降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钻孔揭露时的简易水文观测、矿井放水试验、瞬变电磁(TEM)法探水资料及井下煤(岩)巷揭露断层时断层的淋水、涌水情况和工作面出水期间断层两盘水文观测孔的水位变化情况,对断层导水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井田内主要断层导水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导水断裂以北北东走向为主。  相似文献   

5.
余智秘 《陕西煤炭》2020,39(2):105-108
为解释工作面顶板砂岩水的赋存位置,评价工作面内部隐伏导水通道上下联通情况以及工作面内部钻孔导水性,胡家河煤矿采用直流电法探测技术开展了防治水实践。首先介绍了直流电法探测技术的原理、工作方法,针对具体的地质任务选择合适的装置及施工参数,进行了数据采集和整理。根据现场调查资料,对个别发生畸变的极距点数据进行圆滑或剔除处理,将所得合格数据进行反演解释,确定工作面内部及顶板的水文地质情况。实践表明,直流电法勘探是煤矿井下水文探测较为理想且行之有效的物探方法之一,可以运用于煤矿井下防治水工作,为煤矿安全回采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刘桥一井田北部断裂构造导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好 《中国煤炭》2004,30(12):34-36
根据钻孔揭露时的简易水文观测、矿井放水试验、瞬变电磁(TEM)法探水资料及井下煤(岩)巷揭露断层时断层的淋水、涌水情况和工作面出水期间断层两盘水文观测孔的水位变化情况,对断层导水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井田内主要断层导水性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导水断裂以北北东走向为主。  相似文献   

7.
郑州煤矿区井下水文观测孔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州地区煤矿水文观测孔以前均在地面施工,由于施工和维护成本较高,近年来逐渐推广在井下施工。2013年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将《高压水探放技术与装备》列入《水害防治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课题》。随着井下钻探技术和装备日趋成熟,特别是井下专用探放水钻机、孔口防喷装置、松软破碎地层跟管钻进技术、硬岩层高效定向钻进技术等方面的难题相继被攻克,煤矿井下钻探已实现了安全型作业。针对井下钻探施工的特殊性,主要从水文观测孔施工难点和解决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设备选型、钻孔定位、破碎地层潜孔锤跟管钻进、固井和井控防喷以及成孔后酸化洗井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井下直流电法技术在郑州矿区采掘工作面水害超前探测得到广泛应用。探测结果可以用于预报掘进工作面前方地质构造及其破碎带,划分采掘区富水区域,并圈定易突水地段,确定放水孔位置等。大部分探测结果已得到采掘工程的证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松营 《煤炭技术》2005,24(9):58-60
新安煤矿井下2#水文孔硐室出水原因系水文孔漏水所致。质量隐患、奥灰高水压的长期作用、水文孔承受水压的升降变化等,导致井下2#水文孔套管断裂错位,其环状间隙向上渗水,奥灰高水压的强大作用下又造成水泥地坪错断裂缝,从而导致水文孔硐室突然出水。  相似文献   

10.
利用瞬变电磁物探技术在井下巷道内进行地下水文地质探测,既可减少深水文观测孔的施工费用,又便于观测管理,效果较好。结合郑煤集团白坪煤矿应用实例,介绍了瞬变电磁技术应用于地下水文地质探测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