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陈钢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6):636-637
目的探讨腹膜后Castleman病的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腹膜后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中7例无任何症状,2例表现为腹部包块,1例表现为口腔溃疡、皮疹,1例表现为上腹部隐痛、恶心及呕吐。9例局灶型行手术切除,2例多中心型行部分切除术或活检,所有患者均病理明确诊断。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膜后Castleman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局灶型应尽早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腹膜后淋巴管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1例腹膜后淋巴管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6—57岁,平均42岁。患者均无特征性临床表现,B超和CT均表现为边缘光整的囊性肿块。其中单房囊肿7例,多房囊肿4例。术前仅有1例患者经B超引导下穿刺抽液而确诊。结果11例均行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其中9例行开放手术,2例行后腹腔镜下切除肿瘤。全组均病理证实为(腹膜后)淋巴管瘤,随访8个月~12年未见复发。结论腹膜后淋巴管瘤由于临床上无特异性表现而易漏诊和误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细针穿刺有助于提高腹膜后淋巴瘤的诊断,手术完整切除是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3.
钱飚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6):332-332
目的 探讨乳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乳腺恶性淋巴瘤的误诊及治疗情况。结果 11例中无1例术前确诊。其中非霍奇金病9例,霍奇金病2例。随访5例,3例于术后1~2年死亡,2例健在。结论 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术前诊断较困难。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先采用手术治疗,再行联合化疗和放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2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32例的诊治情况.结果手术及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腹膜后肿瘤,21例为恶性(65.6%),11例为良性(34.4%).CT诊断腹膜后肿瘤准确率达81%以上,B超诊断准确率为50%左右.完整切除率为78.1%(25/32),其中良性肿瘤完整切除率为81.8%(9/11),恶性肿瘤完整切除率为71.4%(15/21).联合脏器切除3例,姑息性切除3例,不能切除2例.随访26例,复发2例.结论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术前诊断及手术切除范围的确定.肿瘤完整切除,必要时联合脏器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复发性的腹膜后肿瘤仍应争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分析,了解腹膜后神经源性巨大肿瘤的临床诊治状况,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 对22例巨大腹膜后神经源性肿瘤病例行临床分析.结果 腹膜后肿瘤全切除16例,次全切除5例,1例仅做部分切除.肿瘤均以脊柱旁为主体,呈囊实性,有包膜,表面光滑,血管丰富,界清,包膜表面可与周围组织粘连.病理结果诊为神经鞘瘤19例, 神经纤维瘤2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术后随访2~5年,全切除病例仅复发1例.结论 来源于椎管的腹膜后肿瘤发病率低,术前明确诊断困难,绝大部分为良性,恶性少见,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但术前诊断、术前准备及手术处理原则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腹壁韧带样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13年来34例腹壁韧带样纤维瘤诊治情况,并参阅相关文献。结果34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腹壁韧带样纤维瘤,以腹壁肿块为首发症状,特点为浸润性生长,术前诊断考虑该病者19例,切除范围2cm以上与2cm以下(包括侵犯周围脏器)的复发率(1/19vs6/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也能减少术后复发率,复发患者再次手术均能切除或部分切除,无远处广泛转移。结论腹壁韧带样纤维瘤病术前诊断有一定难度,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根治性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手术联合放疗治疗腹壁外侵袭性纤维瘤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报告46例腹壁外侵袭性纤维瘤病的临床资料并讨论其临床特点和治疗问题.方法 46例均进行了手术治疗,37例行术后放疗.结果 治疗后随访1-9年,11例在术后7-14个月复发,总复发率为23.9%.行肿瘤广泛切除加术后放疗复发率为7.7%,行单纯肿瘤广泛切除复发率为33.3%,行肿瘤边缘切除(包括瘤内切除)加术后放疗复发率为29.2%.结论 腹壁外侵袭性纤维瘤病具有浸润性生长特点,局部切除后易复发.术后放疗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乳腺叶状囊肉瘤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外科医生对乳腺叶状囊肉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该院 1983~ 1997年收治的乳腺叶状囊肉瘤 5例 ,按Azzopurai分类 :良性 3例 ,临界 1例 ,恶性 1例。术式选择 :局部肿瘤切除 2例 ,广泛局部切除 2例 ,单纯性乳腺切除 1例。结果 术前诊断为乳腺叶状囊肉瘤 4例 ,误诊为纤维瘤复发 1例 ,误诊率为 2 0 % ,术后无并发症 ,全组随访 4个月~ 15a ,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本病发病率低 ,临床应注意鉴别 ,减少误诊。对于年青病人特别是未婚者 ,首选局部肿瘤切除或广泛局部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均经腹部CT定位诊断。行开放手术治疗并完整切除肿瘤,瘤体直径4~9 cm,手术时间80~120 min,住院时间14~28 d。18例均获得长期随访,随访0.5~4年。17例高血压患者术后血压恢复,1例术后仍有高血压。结论腹膜后副神经节瘤CT定位诊断确切,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积极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李皿 《中国医疗前沿》2012,(12):53+22-53,22
目的 对我院入院时诊断为脑肿瘤的11 例脑脓肿从临床及鉴别诊断上分析误诊原因,寻找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我院10 年入院病例,对误诊为脑肿瘤的11 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误诊原因、治疗措施等进行分析,通过手术及病理诊断方法 明确诊断.结果 11 例患者均行开颅手术,完全摘除脓肿6 例,5 例切除大部分脓肿壁与脓肿腔引流术.术后1 例患者复发,再次给予引流术治疗后治愈,术后进行脓肿液常规细菌培养,其中无细菌生长者9 例,金黄色葡萄球菌1 例,表皮样葡萄球菌1例.随访患者,1 例遗留轻偏瘫,10 例均未遗留显著功能障碍.结论 详细询问病史及注重临床表现有助于减少脑脓肿误诊为脑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提高肺曲菌病患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2008年采取手术切除治疗的68例肺曲菌球病患者临床资料,术前确诊42例,误诊26例,误诊率38.24%(26/68);手术方式:采用肺叶切除46例,肺段及局部切除20例,全肺切除2例.结果 术后合并支气管胸膜瘘5例,均为肺结核合并肺曲菌球患者,术后由于余肺膨胀差,有空腔而行胸廓改造成形术5例;切口感染1例.本组患者进行了6个月至20年随访,8例患者失访,所有随访患者未发现复发,生活质量较好.结论 肺曲菌病常继发于肺基础疾病,缺乏特异性,临床易漏诊、误诊,胸部CT是术前确定诊断的较好方法,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腹壁韧带样纤维瘤的诊断和治疗,回顾性分析1985-2005年齐鲁医院治疗13例腹壁韧带样纤维瘤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随访5年,其中1例患者2年后原位复发再次切除,未再复发。认为腹壁韧带样瘤诊断不困难,但术后易复发,应该早期诊断,治疗以手术为主,行广泛局部切除,长期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3.
阑尾粘液腺癌1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若天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0(12):129-130,133
目的探讨阑尾黏液腺癌的识别要点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7月至2009年7月7a间收治的13例阑尾粘液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中2例术前诊断为右下腹包块,9例误诊为阑尾炎,2例以腹膜炎收住院.术中11例经冰冻病理检查证实为黏液腺癌,行右半结肠切除,其余2例为术后病检证实,再次手术.随访10例,随访时间3~48个月,其中再次手术2例,术后3~5月发生腹腔广泛转移死亡,其余8例无复发转移.结论阑尾粘液腺癌术前诊断困难,发现依赖术中仔细探查,结合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对于术中明确诊断者行右半结肠切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急腹症为表现的克罗恩病的术前诊断和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3年我科以急腹症行剖腹探查明确诊断的14例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仅1例明确诊断为克罗恩病,其余病例均未将克罗恩病考虑入诊断范围,均因腹膜炎行手术治疗,右半结肠切除术6例,回盲部切除术4例,小肠部分切除术2例,全结肠切除、回肠造瘘2例。术后坚持内科药物治疗,术后均随访1年~3年,有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4.3%,随访期间无死亡患者。结论早期明确诊断,接受正规治疗,避免进入手术阶段是临床诊治以急腹症为表现的克罗恩病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徐会俭 《海南医学》2012,23(11):45-47
目的探讨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收治的11例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1cm的肿瘤行癌侧甲状腺全切除、甲状腺峡部全切、健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及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共9例。<1cm肿瘤则仅行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加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共2例。结果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发生率为12.7%(11/86),其中乳头状癌9例,滤泡状癌2例。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发生率高,手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穿刺,术中病理对于诊断和术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周斌  李贲  李伟 《西部医学》2014,26(9):1179-1181
目的探讨肺曲菌病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肺曲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7年1月~2012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肺曲菌病患者的诊断情况及手术结果进行分析。21例肺曲菌痛患者中术前明确诊断5例(23.8%),术前误诊为肺结核、肺部占位病变、肺囊肿或肺脓肿等16例(76.2%)。全组行肺叶切除术13例,肺段或肺楔形切除术8例。结果无住院死亡。术后出现胸腔积液3例,切口感染l例,肺不张2例,均经相应处理治愈。术后除常规治疗外,均给予氟康唑400mg/d,治疗4~8周。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2年,肺曲菌病未复发,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结论肺曲菌病误诊、漏诊率高,需加强对肺曲菌病的认识,术前应认真检查以作出正确诊断;手术切除病变是治疗肺曲菌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肺隐球菌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1例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和随访结果。结果  1 1例肺隐球菌病多为中年男性 ,8例无基础疾病 ,3例有基础疾病。术前误诊 1 0例 ,仅 1例考虑为肺真菌感染。孤立性病变 8例 ,双肺多发性病变 3例。肺叶切除术 2例 ,肺楔形切除术 9例。术后除 2例出现伤口感染外无其他并发症。 8例术后给予抗真菌治疗 2周至 6个月 ,随访 1~ 7年 ,无肺隐球菌病的复发、全身播散及死亡。结论 肺隐球菌病多无基础疾病及症状 ,以孤立性病变多见。术前难以明确诊断 ,有潜在出现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可能 ,而手术能彻底切除病灶 ,且手术并发症轻 ,易于处理。只要患者情况能耐受手术 ,不论有否症状 ,均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殷潇 《中原医刊》2011,(3):76-77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纤维肉瘤(DFSP)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9年至2009年收治的9例DFSP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特点、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及随访。结果9例患者中,男7例,女2例;年龄42—65岁,分别因“肩背无痛性肿块及体检发现疙瘩样隆突伴有触压痛”而就诊。无家族史,X线检查无特异性,CT、MRI可显示肿瘤边界清楚,密度欠均匀,但无组织特异性,术前分别误诊为神经纤维瘤、瘢痕疙瘩、皮脂腺囊肿或皮下脂肪瘤,均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学诊断为隆突性皮纤维肉瘤(DFSP)。术后随访:7例在术后8个月~3年复发,均行二次扩大根治术,但仍有1例术后18个月再次复发,第3次术前、术后均行放疗,目前随访3年尚未复发。结论DFSP诊断容易误诊,确诊需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手术治疗及扩大根治放疗是预防肿瘤复发的主要手段,DFSP患者术后易原位复发,但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收治的11例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1cm的肿瘤行癌侧甲状腺全切除、甲状腺峡部全切、健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及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共9例.<1 cm肿瘤则仅行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加Ⅵ区颈淋巴结清扫术,共2例.结果 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发生率为12.7%(11/86),其中乳头状癌9例,滤泡状癌2例.随访1~5年无复发.结论 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发生率高,手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前穿刺,术中病理对于诊断和术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耿白霞 《中原医刊》2006,33(14):88-88
我院自1998年~2003年来收治16例盆腔肿块误诊病人,其中4例较典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例,年龄17~58岁。肿瘤最大16 cm×14 cm,最小9 cm×9 cm。绝经1例,未婚1例,已婚育龄2例,其中合并子宫畸形妊娠1例,均术前诊断为卵巢囊肿行手术治疗。3例腹膜后肿瘤切除,1例因切除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