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制备甲烷磺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并将其应用于寡肽的液相合成.以N-羟基琥珀酰亚胺与甲烷磺酰氯反应制备甲烷磺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并使其与Boc保护的酪氨酸、丙氨酸或Boc保护的酪氨酰脯氨酸发生SN2取代反应,生成相应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泼酯而活化羧基,并成功用于内吗啡肽-2和力肽的液相合成;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泼酯的制备和应用反应条件温和、副产物少、收率较高.实验结果表明,甲烷磺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可用于寡肽的液相合成.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亚磷酸二乙酯作为α-氨基酸的α-氨基保护试剂用于肽合成的可行性。合成了几种N-(O,O'-二乙基磷酰基)-氨基酸及其甲酯和酰肼,以叠氮法制取了两种二肽。对N-(O,O'-二乙基磷酰基)-氨基酸衍生物在2mol/L氢氧化钠,10%柠檬酸及85%水合肼中的稳定性作了考察,还探讨了用4mol/L HCl和三氟乙酸(TFA)脱除保护基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以L-脯氨酸和L-丝氨酸为原料,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为缩合剂,将C端和N端分别通过烯丙基和Fmoc保护的L-丝氨酸与乙酰基保护的L-脯氨酸缩合得到N-乙酰基-L-脯氨酸-Fmoc-L-丝氨酸烯丙酯二肽酯.脱去Fmoc保护后,再与2,3,4-O-三乙酰基-6-O-三氟甲磺酰基...  相似文献   

4.
用3-N-保护的氨酰基-四氢噻唑-2-硫酮作为新的活泼酰胺合成了保护的促睡眠九肽中的所有片段,最后一步用混合酸酐法合成保护的促睡眠九肽,再经三氟乙酸处理,凝胶柱层析纯化,得到了纯的自由九肽,其物化性质与经典法合成的一致,将其经脑室(5微克/兔)或静脉(50微克/公斤)给家兔注射后引起睡眠,兔脑电图(EEG)均呈现δ及σ波明显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5.
N-酰基-2-硫酮氢化噻唑在合成酯、酰胺、醛、二醇等,特别是在不对称的Aldol反应中得到了应用。用三聚氯氰在三乙胺存在下,使羧酸与2-硫酮氢化噻唑反应,直接分子间脱水缩合,成功地得到了N-酰基-2-硫酮氢化噻唑。本文报道了另一种新的合成方法,在三乙胺存在下,由饱和5(4H)-噁唑酮与2-硫酮氢化噻唑反应合成了N-酰基-2-硫酮氢化噻唑(I),并由此进一步得到了N-酰基二肽和三肽(Ⅱ_(a~d))。  相似文献   

6.
用一种未见文献报道的简便方法,将侧链羟基不保护的苏氨酸,丝氨酸还原制备了苏氨醇,丝氨醇。并用新型的有机磷缩合试剂DEPBT成功地合成了C-端为苏氨醇,丝氨醇的二肽醇和四肽醇。  相似文献   

7.
采用缩丙酮保护的左旋多巴(L-DOPA)的儿茶酚基,在常温下以哌啶催化直链二肽甲酯并使其发生分子内环化反应,制备了L-Pro、L-Glu或D-Glu与L-DOPA形成的环二肽;该保护方式成功地规避了微波辐射法所引起的氨基酸消旋和高温回流法对氨基酸侧链保护的限制.缩丙酮保护的环二肽中间产物在常温下稳定,适合长期保存;同时它可以在95%三氟乙酸中高效快速地去保护而生成目标环二肽,方便使用.在所制备的三种环二肽中,cyclo(L-DOPA-L-Glu)表现出最好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IC_(50),18.93μmol·L~(-1)),优于丹参素.  相似文献   

8.
通过DCC法或混合酸酐法合成了大量N-保护氨基酸的N-羟基吡啶-2、3-二酰亚胺酯,这些化合物是稳定性很好的结晶化合物,可以迅速同氨基酸、肽或它们的酯反应。为对 HONQ作出评价,保护的三肽 Z Pro·Leu·GlyNH_2(MRIH)通过ONQ法以高产率被制备出来。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片段缩合的液相多肽合成方法合成了内吗啡肽母体及其类似物共8个化合物,通过质谱鉴定其分子量,通过豚鼠回肠纵行肌实验(GPI)和小鼠输精管实验(MVD)鉴定它们的离体活性,结果表明内吗啡肽碳末端为中性或弱碱性有利于内吗啡肽跟μ阿片受体的结合,不利于跟δ阿片受体的结合;芳环朝向能大大影响其受体亲和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丝组二肽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有切割活性的肽,探索合适的丝组二肽合成方法以便进一步研究丝组二肽对蛋白核酸的切割机理、作为酶活性中心的化学依据以及其它生物活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以三氯氧磷为肽的缩和试剂,研究了丝氨酸和组氨酸在其辅助下的成肽反应,并利用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发现丝氨酸和组氨酸与三氯氧磷的反应不仅产生了丝组、组丝二肽,还产生了组组、丝丝、环组组、环丝组二肽等产物.这一结果为几种小肽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最近人们已经在实验中实现了相互作用玻色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相互作用玻色气体的凝聚温度是玻色-爱因斯坦凝聚问题中一个重要的热力学量,运用鹰势方法和巨正则分布,作者对盒子中相互作用玻色气全的凝聚温度给预了详细考察,研究表明凝聚温度的移动为δTc/Tc=-2.9an^1/3,此处a和n分别为两粒子的S波散射长度和粒子精密度。  相似文献   

12.
用二甲基亚砜(dimethxlsulfoxide,DMSO)作为新的活化剂,代替缩合反应中的缩合剂碳二亚胺衍生物,合成修饰寡核苷酸(ODN).高效液相色谱(HPLC)纯化分离结果表明,效果良好.文中探讨了DMSO作为活化剂在缩合反应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3.
异相凝结与同相凝结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发冷凝法气溶胶发生技术中,异相凝结有利于提高气溶胶的单分散性,同相凝结则会降低其单分散性,因此,如何避免同相凝结的发生从而提高气溶胶的单分散性是技术的关键。该文利用蒸发冷凝法气溶胶发生装置,通过调节凝结核浓度和蒸气压,研究了异相凝结和同相凝结的生长规律,并重点研究了2种凝结之间的竞争关系。研究表明,在凝结核浓度高于某临界值时,异相凝结可以抑制同相凝结的发生,并且在不同的总流量和蒸气压下,凝结核临界浓度值均在1.0×106个.cm-3附近。  相似文献   

14.
简单分析了压水堆冷凝回流传热模式时的蒸气夹带液滴的现象,介绍了压水堆冷凝回流模拟试验系统,对试验系统中的蒸气夹带问题提出了计算方法,并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到了夹带量与流量的关系,进而分析了夹带对冷凝回流中逆流流动极限的影响及夹带对冷凝传热的影响,揭示了其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消除小片距、复杂片型高效表冷器在湿工况下运行时产生的“水塞”问题和进一步提高这类表冷器的热工性能,本文从凝结方式的理论分析出发,介绍了在表冷器上制作亲水性膜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这种亲水性膜的结构与亲水性的关系,从实践上给出了这种亲水性膜对表冷器的热工性能的新贡献,为研制高效紧凑式表冷器提供了可喜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绿色合成丁二酰丁二酸二甲酯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丁二酸二甲酯与甲醇钠反应,以丁二酸二甲酯做溶剂通过克莱森缩合和狄克曼缩合合成丁二酰丁二酸二甲酯,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绿色合成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7.
管外轧肋以强化凝结换热的方法应用得非常广泛,但定量描述这一强化过程的理论工作还远远落后于其应用程度.本文从肋管强化凝结换热的机理着手,经过细致的理论分析,对Borovkov 模型作了两个方面的修正:一是肋峰区与肋谷区凝结液压力差项的确定;另一是水平肋管底部凝结液附着区域的求取方法.从而建立起全面描述水平肋管外凝结换热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求解.修正后的模型较原模型更加合理完善.为验证理论工作的准确程度,通过实验测定了平均凝结换热系数,并与理论计算值作了比较,比较结果基本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氟改性有机硅丙烯酸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以 D4 、D3F、D4 CH2 =CH2 为原料制备含氟有机硅 ,及以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和 D4 、D3F、D4 CH2 =CH2 为原料 ,用溶液聚合方法制备氟改性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 ,并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还探讨了含氟有机硅聚合过程中温度和真空度的影响及溶液聚合制备过程中温度、合成工艺、配方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9.
蒸发与凝结现象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气液共存体系的蒸发与凝结现象,模拟验证了经典理论对界面分子碰撞流率预测的有效性,并通过对气液界面上的相变微观过程的分析统计,获得了气相分子凝结的判据,以此为依据提出了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统计凝结的新方法,模拟计算了3个不同温度下氩的凝结系数,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氩的凝结系数随系统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描述了高聚合度萘磺酸甲醛缩合物(NNO)的合成过程,同时进行了流动、沉降、减水等有关性能的对比试验试验表明,该产品的流动、沉降、减水等性能明显优于中聚合度同类物表3,参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