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镜清洗消毒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8,自引:20,他引:78  
目的 探讨内镜实用有效的清洗消毒方法,为制定内镜的清洗消毒操作规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观察4所医院胃镜使用后清水与加酶清洗,2%戊二醛浸泡消毒7min及自动清洗消毒机的清洗消毒效果。结果 加酶清洗组观察301例,其清洗、消毒合格率分别为76%和99%,清水清洗组观察155例,其清洗、消毒合格率分别为59%和95%,两组差异显著;4所医院清洗消毒效果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自动清洗消毒机观察64例,其消毒合格率仅为17%,远低于手工清洗。结论 彻底清洗与加酶清洗非常重要;胃镜加酶清洗,2%戊二醛浸泡消毒7min,即可达到内镜消毒标准;手工清洗的消毒效果优于国产自动清洗消毒机,应加强对后者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医院内窥镜消毒现况调查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了解上海市医院对内窥镜消毒的现况,进一步规范消毒操作方法。方法:对上海市41家医疗机构进行各类内窥镜检查人次构成比、污染情况、消毒方法与效果以及消毒剂副反应等进行调查,结果:平均约每70名就诊病人有1人接受各种内窥镜检查,其中胃镜、肠镜检查人次占60.23%与21.15%,喉镜与支气管镜占8.22%、2.34%,膀脱镜占6.51%,腹腔与关节镜占1.55%。各类内窥镜的污染程度也以胃镜与脑镜最严重,细菌菌落总数分别为2824cfu/100cm2与408cfu/100cm2,其次为喉镜148cfu/100cm2,经常规消毒后,胃镜的合格率71%~77%。内窥镜消毒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消毒剂选用不当:采用低水平消毒剂占10.75%;(2)消毒时间未达规定时间:膀胱镜全部未达到灭菌时间,其他消毒类内窥镜与灭菌类内窥镜作用时间符合率也仅24.39%与35.29%;(3)部分医院用自来水配制灭菌剂及作灭菌后冲洗。19.44%(7/36)的医院反映戊二醛对工作人员有头痛、皮肤粘膜刺激等副反应,2778%(10/36)的医院反应戊二醛对内窥镜镜面与通道有损害作用。结论:内窥镜的消毒灭菌剂还有待改进,内窥镜的消毒操作应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目前国内消化内镜超声探头的清洗消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范围内37所医院的消化内镜超声探头清洗和消毒灭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70.27%的医院内镜超声探头数量为1~3条,奥林巴斯品牌最多(72.97%),48.65%的医院内镜中心每日使用探头的患者例数为0~5例;83.78%的医院采用专人清洗消毒内镜超声探头,人员主要以护理员为主(51.35%);清洗方法以"酶洗-擦洗-擦干"为主(89.19%),清洗时间以>1 min为主(62.16%);83.78%的医院内镜超声探头消毒方式为化学消毒剂浸泡,其中以邻苯二甲醛(70.27%)和全浸泡消毒(48.65%)为主;消毒时间以≥ 5 min为主(56.76%);27.03%的医院对内镜超声探头进行灭菌,其中以"一用一灭菌"(21.62%)和过氧乙酸浸泡10 min(10.81%)为主;消毒灭菌后的内镜超声探头主要放置在内镜储存柜(56.76%);78.38%的医院对当日拟使用的内镜超声探头进行再次消毒;56.76%的医院从未对消毒后的内镜超声探头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论 37所医院对内镜超声探头清洗和消毒灭菌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建议尽快制定内镜超声探头清洗消毒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内镜超声探头的清洗消毒流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灭菌方案对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钳的消毒效果。方法:对环氧乙烷消毒、戊二醛浸泡消毒及高压蒸汽灭菌3种消毒灭菌方案对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钳的灭菌合格率、污染率和使用年限进行效果比较。结果:环氧乙烷消毒法的合格率高于戊二醛浸泡消毒和高压蒸汽灭菌消毒法,且污染率也显著低于另外两组,器械使用寿命显著延长。结论:低温环氧乙烷灭菌法对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钳的灭菌效果好,且污染率较低,使用寿命更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次氯酸消毒剂对纤维支气管镜的消毒效果。方法 60条使用后的纤维支气管镜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流程清洗后,使用次氯酸消毒剂分别进行机洗消毒3、5 min,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法和滤膜法对纤维支气管镜的外表面和内腔表面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和评价,并与未清洗前、酶洗前进行比较。结果 30条纤维支气管镜使用后未清洗前,内镜外表面RLU中位值为911.5,合格率为16.7%;酶洗后机洗前,内镜外表面RLU中位值为234.0,合格率为43.3%。每组30条纤维支气管镜经消毒剂分别浸泡消毒5、3 min后,气管镜外表面RLU中位值分别为25.0、23.5,合格率均为100.0%。连续使用7 d后,有效浓度仍维持在80 mg/L以上。结论 该新型次氯酸消毒剂作用3 min即可对纤维支气管镜产生良好的消毒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袁荣 《医疗装备》2015,(4):95-96
目的:探讨内镜实用有效的清洗消毒方法,为制定内镜的清洗消毒操作规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观察4所医院使用清水与加酶清洗、2%戊二醛浸泡消毒7min及自动清洗消毒机三种方法进行清洗消毒的效果。结果:加酶清洗组观察301例,其清洗、消毒合格率分别为76%和99%,清水清洗组观察155例,其清洗、消毒合格率分别为59%和95%,两组差异显著;4所医院清洗消毒效果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自动清洗消毒机观察64例,其消毒合格率仅为17%,远低于手工清洗。结论:彻底清洗与加酶清洗非常重要;胃镜加酶清洗,2%戊二醛浸泡消毒7min,即可达到内镜消毒标准;手工清洗的消毒效果优于自动清洗消毒机,应加强对后者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邯郸市市级医院胃镜清洗消毒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蕊  郑秀清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3):4711-4712
[目的]了解邯郸市市级医院胃镜清洗消毒现状以及对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技术规范(2004版)》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医院感染隐患,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减少医疗纠纷。[方法]2007年4~6月期间对10所市级医院进行了胃镜清洗消毒现状调查,对21件胃镜和12件活检钳进行了消毒效果的采样检测,对正在使用的12份戊二醛消毒液进行了微生物污染检测。[结果]9家医院使用2%戊二醛进行消毒,1家使用高氧化还原电位酸性水(E-OW)与自动清洗消毒机;共检测胃镜21件,17件合格,合格率为81.0%;检测活检钳10件,9件合格,合格率为90.0%,检测使用中的戊二醛消毒液12份,9份合格,合格率为75.0%。[结论]医院贯彻执行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操作技术规范(2004版)》力度不够,必须进一步整改,减少医院感染隐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目前国内消化内镜超声探头的清洗消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范围内37所医院的消化内镜超声探头清洗和消毒灭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70.27%的医院内镜超声探头数量为1~3条,奥林巴斯品牌最多(72.97%),48.65%的医院内镜中心每日使用探头的患者例数为0~5例;83.78%的医院采用专人清洗消毒内镜超声探头,人员主要以护理员为主(51.35%);清洗方法以"酶洗-擦洗-擦干"为主(89.19%),清洗时间以>1 min为主(62.16%);83.78%的医院内镜超声探头消毒方式为化学消毒剂浸泡,其中以邻苯二甲醛(70.27%)和全浸泡消毒(48.65%)为主;消毒时间以≥ 5 min为主(56.76%);27.03%的医院对内镜超声探头进行灭菌,其中以"一用一灭菌"(21.62%)和过氧乙酸浸泡10 min(10.81%)为主;消毒灭菌后的内镜超声探头主要放置在内镜储存柜(56.76%);78.38%的医院对当日拟使用的内镜超声探头进行再次消毒;56.76%的医院从未对消毒后的内镜超声探头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论 37所医院对内镜超声探头清洗和消毒灭菌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建议尽快制定内镜超声探头清洗消毒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内镜超声探头的清洗消毒流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5—2006年镇江市各级医院内镜消毒效果。方法按卫生部2004年版《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和卫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两年共监测医院28家(次),共监测镇江市医院内镜及其相关用品291件,合格149件,合格率为51.2%。乡镇级、县区级、市级医院的消毒合格率分别为30.6%(26/85)、55.4%(46/83)和62.6%(77/123),不同级别医院间检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内镜消毒效果监测结果是:腹腔镜合格率为100.0%(12/12),胃镜和肠镜的检测合格率较低,分别为55.6%(15/27)和33.3%(3/9)。使用中消毒剂有效成分含量合格率低,为50.0%(18/36),清洗消毒槽、清洗用水污染严重,合格率分别为38.6%(44/114)和52.4%(22/42)。结论镇江市医院内镜消毒效果不理想,样品不合格情况严重,应加强内镜消毒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消除医院内感染的隐患。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清洗、戊二醛消毒后内窥镜微生物学检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规范化管理,评价经经不同方法清洗高效消毒剂消毒后内窥镜消毒效果,预防和控制由内镜检查所造成的医源性感染,确保医疗安全。方法内窥镜用不同方法彻底清洗后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经超声波清洗机适酶溶液超声清洗内窥镜的戊二醛浸泡消毒30 min后细菌学检测合格率达92.30%,普通方法手工清洗后经戊二醛浸泡30min消毒后细菌学检测合格率达仅占67.47%。结论内镜的规范化清洗是保证消毒质量的关键,对内镜的清洗消毒效果监测后建议采用超声波清洗机适酶溶液超声清洗,如果手工清洗,增加消毒浸泡时间以便达到规范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1.
无锡市医院内镜清洗消毒管理调查   总被引:13,自引:11,他引:13  
目的 了解无锡市医院内镜清洗消毒状况,发现内镜消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根据《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要求,对医院内镜消毒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并对消毒后的内镜采样监测。结果各医院都具备内镜管理的规章制度,人员培训率50.00%,人员防护符合率64.71%,消毒室专用率35.29%,清洗消毒设施到位率41.18%,清洗消毒流程规范率11.76%,内镜保存条件符合率23.53%,内镜使用中消毒液检测合格率100.00%,吸引瓶、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等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100.00%,消毒后使用中的内镜检测合格率50.00%;消毒后保存中内镜检出合格率36.36%。结论我市开展内镜诊疗工作的医院在消毒剂的使用以及对物体表面的消毒规范,存在一定问题,我市医院内镜诊疗和清洗消毒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26所医院胃镜消毒工作质量的调研   总被引:38,自引:10,他引:28  
目的 了解医用胃镜消毒管理工作现况及消毒灭菌效果,制定安徽省医疗机构内镜消毒管理规范。方法 于2001年7月~2001年l0月采用问卷调查及现场采样,对省内26所医院胃镜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结果 26所医院从胃镜镜身、活检钳、注水瓶中的水、操纵部的旋钮及使用中的消毒液共采集样本l26份,总合格率为46.8%。结论 各级医院存在胃镜消毒管理工作不规范,尤其是消毒效果监测合格率低,应制定安徽省医疗机构内镜消毒管理规范,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钳的消毒灭菌方法.方法 对环氧乙烷灭菌法和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法两种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钳灭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灭菌后活检钳均未检出细菌,合格率为100.0%,均达到灭菌效果;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后的活检钳在取用和使用时污染率为30.00%,独立纸塑包装低温环氧乙烷灭菌未发生污染,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钳应首选独立纸塑包装低温环氧乙烷灭菌法灭菌;对于未配备环氧乙烷灭菌器且活检钳不耐高温则可选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荆门市基层医院胃镜清洗消毒工作现状,分析存在的感染因素,提出改进意见.方法 采取现场调查、实地查看的方法,对我市10家基层医院的胃镜清洗消毒和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同时采样进行消毒效果检测.结果 我市基层医院胃镜室工作人员平均为2~3人,都只有一条胃镜,平均每小时接诊2~3人,最多的每小时接诊4人.使用的消毒剂均为2%戊二醛.清洗消毒与诊疗工作分开进行的医院占10%,基本清洗消毒设施齐全的医院占30%,所有医院都没有执行每清洗1条胃镜后更换多酶洗液的规定,也没有使用无菌水冲洗,50%的医院开展了消毒剂浓度监测.消毒效果监测平均合格率为50%.结论 我市基层医院胃镜室布局不合理,清洗消毒设施配置不全,清洗消毒操作不规范,存在较大感染风险,需要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5.
医院化学消毒剂使用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目的:调查医院使用化学消毒剂合格状况及预防对策。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对14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化学消毒剂使用进行监测,主要包括消毒剂配制、选择、操作方法、管理制度等方面,并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灭活HBsAg效果。结果:部分医护人员对消毒剂性能不了解,不能正确 选择、配制、使用消毒剂,消毒管理制度不健全;对戊二醛浸泡的医疗器械进行HBsAg监测,平均检出率为口腔科70.77%,检验科62.50%、手术室42.86%。结论:应加强医院消毒管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的消毒剂知识,规范消毒技术,提高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次氯酸消毒剂应用于全自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纤维支气管镜的消毒效果。方法监测某院2018年6—7月(共计48 d)使用的7条纤维支气管镜。采用次氯酸消毒剂对临床使用后的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机洗消毒5 min,分别采用ATP荧光检测法和滤膜法、倾注法对纤维支气管镜外表面及内腔面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结果 7条纤维支气管镜共送至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159次。分不同日期随机抽样30次,采用ATP荧光法检测表面洁净度,RLU范围10~64,中位数为22,合格率100%。共检测内腔面159次,滤膜法与倾注法检出菌落计数均为0~6 CFU/件,合格率均为100%。稳定性试验7个周期的结果显示,次氯酸消毒剂应用于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有效氯的初始浓度为210 mg/L,经一周消毒后,处理内镜20~32条不等,有效氯浓度为74~106 mg/L。结论次氯酸消毒剂应用于全自动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纤维支气管镜可达到规定的消毒要求,次氯酸消毒剂机洗使用7 d时仍能保持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医院消化科内镜活检钳消毒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格的内镜消毒是防止因内镜检查而发生医源性传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为此 ,我们对深圳市各家医院消化科内镜室活检钳消毒状况进行调查评估。1 材料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深圳市 2 5所医院 ,包括市级医院 5所、区级医院 15所、社区医院 5所。1 .2  调查方法 在一次全市大型消化内镜学术会议上 ,采用书面问卷的方式调查 ,由各医院内镜室负责人当场填写交卷。问卷共有 6个项目 :使用活检钳数目配置 ;使用后初步清洗方法 ;消毒方式 ;浸泡消毒具体方法 ;超声消毒具体方法 ;气体熏蒸具体方法 ;高压灭菌具体方法。2 结果与讨论2 .1…  相似文献   

18.
胃镜的诊疗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由于胃镜的清洗消毒不彻底而引起的医源性感染时有发生,在我国通常处于胃镜少,使用频繁,污染严重,消毒不彻底的状态,胃镜及其附件的结构复杂,不耐高温,怕腐蚀,给胃镜使用后的消毒带来了挑战,通过胃镜而引起的医源性感染成为新的问题而备受关注,我国最早是健康报上刊登了,小小胃镜为何引起人们如此的不安,报道的是因胃镜的侵入性操作而引起医院性感染的事件,得到了卫生部的高度重视,2002年就下达了《医疗机构内镜诊疗管理暂行规定》、《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试行)》,2004年卫生部正式颁布了《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使内镜的清洗、消毒技术有法可依,确保了内镜的消毒质量、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万金消毒液不同消毒作用时间对细菌、乙型肝炎病毒(HBV)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所使用的消化内镜消毒效果,并与明泰科全自动内镜洗消机进行对照,探讨万金消毒液对细菌、HOV与Hp感染患者所使用的消化内镜消毒的实用性.方法 研究组用含有效氯2 g/L万金消毒液对清洗后的消化内镜作循环冲洗后随机浸泡5 min和10 min,消毒后内镜采样做细菌、Hp培养及RT-PCR检测HBV-DNA、放射免疫法测定HBsAg定量,比较不同消毒作用时间对HBV与Hp感染患者所使用的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对照组用明泰科全自动内镜洗消机对HBV与Hp感染患者所使用的消化内镜进行消毒,对消毒后内镜采样做细菌、Hp培养及HBV-DNA、HBsAg检测.结果 万金消毒液浸泡消毒内镜5、10 min对细菌、Hp消毒合格率均为100.00%,对HBV 5 min内镜检测出HBV-DNA阳性,合格率为93.33%,浸泡消毒10 min合格率为100.00%;对照组明泰科全自动洗消机消毒的内镜均未检出细菌、Hp及HBV,合格率均100.00%;万金医用器械消毒液对HBV与Hp感染患者所使用的消化内镜浸泡消毒10 min与明泰科全自动洗消机的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万金消毒液可作为HBV与Hp感染患者的消化内镜消毒的首选消毒剂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清洗消毒方法用于结核病患者呼吸机管路的消毒效果.方法 对结核病患者使用的复用呼吸机管路及其附件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60件),A组采用2000 mg/L 有效氯清洗消毒剂浸泡、B组采用2%戊二醛消毒剂浸泡、C组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对不同清洗消毒方法消毒前后呼吸机管路及其配件的细菌菌落数及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结果 消毒前细菌及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均为100.00%,3种方法消毒后细菌及结核分枝杆菌杀灭率均达标;消毒后,C组细菌及结核分枝杆菌阳性率为0,优于其他两组.结论 3种消毒方法均能达到高水平消毒,但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结核病患者呼吸机管路及其附件消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