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行四边形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图形,它是中心对称图形,具有十分和谐的对称美,是继三角形、四边形及平移、旋转、对称图形的学习后,它是我们进一步学习的一类重要几何图形,研究平行四边形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是转化法,即把平行四边形的问题转化成为三角形及平移、旋转和对称图形的问题来研究。  相似文献   

2.
1 教材分析 1.1 教学内容 “平移和旋转”的内容在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被安排在八年级(下)第二十章,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及其性质、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及其性质、简单图案的设计与欣赏.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空间与图形的初步认识、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轴对称、勾股定理,学习了图形与坐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对数的认识已扩展到实数.通过学习“平移和旋转”,结合八年级(上)已学的“轴对称”,使学生对图形与变换中的全等变换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渗透让学生用图形变换(此处指全等变换,下同)的视角考虑空间与图形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的学习要有趣味性,作业要有趣味性.作业的趣味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作业的趣味性可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激发学生去主动完成作业和探究的积极性。具有趣味的英语作业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英语作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Q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相同吗?A不相同.中心对称是指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后能与自身重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个根本观念——"天人合一",是一种完美的境界。笔者以为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对称,也是一种十分优美的意境。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前后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作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它们的对称中心都是对角线的交点;线段的对称中心是它的中点。一、"中心对称",优化解题途径事实上,学生们对于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对称这种极其直观、对称的美感是认同而接受的,而且,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让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强化已学平面图形的特征,为后继学习图形的旋转与平移、中心对称图形等作铺垫。本课设计主要体现两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一、案例背景《图形的对称》是初三中考第一轮总复习中第五单元图形与变换中的一节课,是学生深入生活、审视数学美的数学内容.虽其概念是较抽象的,但应用甚广.在设计此课时,我收集了生活中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在利用图形的对称进行设计中体验数学的美,让学生运用图形的对称思想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巩固运用知识的同时感悟数学的应用价值.二、案例主题  相似文献   

8.
1.运用投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较抽象的学科,口头灌输式讲解,学生理解起来困难且枯燥无味,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运用投影,创设情景,将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原理设计成精巧的投影片,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演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初二几何讲授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时,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边三角形等几种特殊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或中心对称图形有着模糊认识,分辨不清,许多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等边三角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把上述图形制成折叠或旋转式投影片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恍然大悟,很自然地纠正了原来的错误认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到有趣,兴致  相似文献   

9.
<正>《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明确规定了"图形的运动"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教材中"图形运动"的本质是几何变换,例如,翻折运动、旋转运动、中心对称运动和平移运动,在本质上分别是轴对称变换、旋转变换、中心对称变换和平移变换.教学要求是"在丰富实例的背景下,在观察、操作的活动中,发现和归纳图形的平移、翻转、旋转等运动各自的基本特征和它们保持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的共性,学习和总结平行线、轴对称图形、旋转对称图形的有关知识.充分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展示  相似文献   

10.
围绕低年级语文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增强课堂语言的趣味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创设趣味性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作业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数学美”?法国数学家是这样分类的:对称美、和谐美、简洁美、奇异美.中心对称图形,外观很美,这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极好素材.但在数学课堂上,如何使学生能够感受和体验数学美,从而对数学产生由衷的兴趣,主动去运用数学呢?我们也常常给学生讲一些数学趣事、史话,提高学生的兴趣,但都是暂时的,不能产生长久的效应.只有把数学美寓于课堂教学设计中,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于是,我们选择“中心对称图形”进行了尝试,学生和老师都找到了一些感受,愉快地度过了一节课.  相似文献   

12.
1 教材分析1.1 教学内容"平移和旋转"的内容在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被安排在八年级(下)第二十章,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及其性质、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及其性质、简单图案的设计与欣赏.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空间与图形的初步认识、相交线  相似文献   

13.
一、概念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中心点叫做中心对称点.中心对称图形上每一对对称点所连成的线段都被对称中心平分.常见的中心对称图形有矩形、菱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  相似文献   

14.
解几何题常常成为初中学生学习的"关口",特别是有一定深度的几何题更让他们难以下手.其实,只要抓住图形的特征,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对解题能力的提高和突破是有很大帮助的,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点拨.一、巧用特殊图形的性质在现行的初中几何课本中,以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为主线,分成两类来研究,只要掌握这两类图形的(对称、平移、旋转)性质,大多数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5.
让学生对作业产生兴趣,把作业设计得趣味性强些;让学生在情感沟通中学习,在玩的氛围中学习,使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让学生课内外结合,巩固和深化语文知识。力求作业设计校本化、作业形式多样化、作业内涵层次化、作业拓展综合化。  相似文献   

16.
正在教学完"轴对称图形"这一单元后,学生总有一个绕不开的图形:平行四边形。因为是常见图形,很多学生特别容易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为什么总有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呢?是不是在教学中忽略了什么?阅读相关资料后发现,对称图形,除了轴对称图形(线对称)以外,还有中心对称图形(点对称)。平行四边形就属于中心对称图形。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只安排在三年级下册和四年级下  相似文献   

17.
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与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两个图形关于点对称称为中心对称。若将这两个图形看做一个整体,即看做一个图形的话,这个图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如平行四边形、边数是偶数的正多边形和圆都是常见的中心对称图形。  相似文献   

18.
樊翠萍 《学周刊C版》2010,(5):159-159
作业是检查教学效果的窗口,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设计开放性、趣味性、合作性、自主性的作业,让作业内容丰富起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完"轴对称图形"这一单元后,学生总有一个绕不开的图形:平行四边形。因为是常见图形,很多学生特别容易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对角线所在的直线。 为什么总有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呢?是不是在教学中忽略了什么?阅读相关资料后发现,对称图形,除了轴对称图形(线对称)以外,还有中心对称图形(点对称)。平行四边形就属于中心对称图形。  相似文献   

20.
定义 1 对图形G ,若同一平面上存在点O ,使得将平面绕O旋转 1 80°时 ,G与自身完全重合 ,则G称为中心对称图形 ,O称为对称中心 ,上述旋转中重合的两点 ,称为对称点 .那么显然有 :(1 )封闭中心对称图形上对称点的连线 ,必过对称中心 ,且被其平分 ;(2 )封闭中心对称图形恰有一个对称中心 .定理 1 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必有对称中心 (两轴交点 ) ;反之 ,有对称中心和一条过中心的对称轴的图形 ,必有过中心且垂直于此轴的另一条对称轴 .(证略 )定理 2 中心对称闭折线的对称边或自相对称(为同一边 ) ,或为平行且相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