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脊柱复位固定系统(Reduction Fixation Spinal System Ⅱ,RF-Ⅱ)复位内固定椎问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应用后路减压RF-Ⅱ复位内崮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47例腰椎滑脱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中滑脱椎体完全复位41例,部分复位6例,滑脱完全复位率为87.23%.按临床疗效综合评价标准:优39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93.61%;所有患者随访12~48个月,平均(21 62±0.78)个月,45例椎间植骨融合良好,2例未融合,融合率95.74%.结论:后路减压RF-Ⅱ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疗复位良好,固定牢固.疗效确切,尤其适用于轻、中度腰椎滑脱症.  相似文献   

2.
后路减压RF-Ⅱ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RF-Ⅱ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应用后路减压RF-Ⅱ复位内固定并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3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中滑脱椎体完全复位34例,部分复位3例,滑脱完全复位率为91.89%。按临床疗效综合评价标准:优31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4.59%;所有患者随访12~48个月,平均21.6±0.7个月,36例椎间植骨融合良好,1例未融合,融合率97.30%。结论后路减压RF-Ⅱ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复位良好,固定牢固,疗效确切,尤其适用于轻、中度腰椎滑脱症。  相似文献   

3.
后路内固定辅助复位加360°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后路内固定辅助复位加360°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效果。【方法】2001年3月至2002年8月,使用后路切开椎弓根钉固定系统辅助复位加360°椎间融合术治疗成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23例,其中Ⅰ度滑脱7例、Ⅱ度16例,均伴有腰椎不稳症,或不同程度椎管狭窄症和神经症状。【结果】随访3~20个月,平均13个月,滑脱椎体复位率87%,随访8个月以上者15人,14人获骨性融合。临床疗效依侯树勋等制定标准,优13例,良8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1%。【结论】后路内固定辅助复位加360°融合术是治疗有手术指征的成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极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清毅  黄南翔  林宏  王冰 《四川医学》2010,31(5):598-599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3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通过随访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7例随访6-30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所有患者植骨处均骨性愈合,复位无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临床疗效综合评价:优22例,良10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9.2%。结论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可以取得良好复位、坚强内固定、彻底减压,植骨融合率高,是一种治疗腰椎滑脱症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告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的手术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的患者行后路椎板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结果86例患者随访6~48个月,所有椎体间植骨均融合,病情均获不同程度缓解,无其它远期并发症出现.结论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除能解决神经卡压、恢复椎间高度外,尚能提供椎体间永久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特点,并观察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创伤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资料,用短节段后路内固定及后外侧融合术.结果 7例均为L5椎体滑脱,通过12-45个月随访,术后腰痛症状完全缓解, X线片示优良率86%,融合率为100%.结论 急性创伤性腰椎滑脱均为严重创伤所致,易发生在L5,因合并伤早期易漏诊.经后路内固定、椎间及后外侧融合术有望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路综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椎板切除神经根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和360°植骨融合手术,进行临床功能和影像学评价.[结果]随访42例,优23例,良16例,尚可3例,优良率93%(39/42).[结论]采用后路椎板切除神经根减压、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和360°植骨融合综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合并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腰椎不稳症患者行腰椎管减压、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合并椎间融合器植入融合术。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78例患者优58例,良1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3.6%。植骨融合率93.6%。均未出现神经根损伤、感染、脑脊液漏及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合并椎间融合器植入手术是目前比较适合于腰椎不稳症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王晓东  洪曼杰  郭洲  冯振华 《广东医学》2007,28(7):1080-1082
目的 观察腰椎滑脱症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后路植骨融合术的疗效.方法 本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将滑脱椎体提拉复位、椎板减压、后路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34例.从滑脱复位结果、融合的成功率、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随访4~60个月.滑脱椎体复位率由术前的(36.45±15.12)%恢复至术后的(8.24±4.11)%,(P<0.05).32例达到骨性融合,融合率为94.12%;参照"0~9分临床疗效评分系统"进行评定,总体优良率为88.24%;发生并发症共9例,术中2例(硬脊膜撕裂1例,定位错误1例);术后7例(脑脊液漏2例,单侧坐骨神经痛5例,术后3个月内症状消失);未出现植骨块向后方脱出进入椎管、假关节、再滑脱、内固定松脱或折断等并发症.结论 腰椎滑脱症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后路植骨融合治疗后腰椎滑脱复位率、融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退变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360°植骨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2月对23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360°植骨融进行再手术治疗.结果随访时间为6~28个月,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椎间植骨融合良好,优良率95.7%.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植骨不融合现象.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360°植骨融合术具有固定坚强、融合确切、症状缓解快和相对经济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25例腰椎滑脱患者均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复位及椎间融合术治疗.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为240 min,平均出血量600 ml.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完全复位23例(92%),椎骨融合24例(96%),按邹德威等标准评价疗效,优17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360°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8例,均为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360°植骨融合治疗方案,回顾临床资料。滑脱按Meyerding分类[2],其中Ⅰ°滑脱15例,Ⅱ°滑脱30例,Ⅲ°3例。L3滑脱2例,L4滑脱28例,L5滑脱18例。结果本组48例患者中均获得3个月至3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年,手术完全复位45例,不完全复位3例,随访期间未见有椎弓根螺钉松动、折弯及断裂,未见有复位丢失及椎间隙高度丢失,未见Cage松动、下沉、移位及脱落,术后4~10个月获得植骨融合,平均植骨融合时间5.2个月,植骨融合率100%。临床疗效评定:优36例,良9例,中3例,差0例,总优良率为93.7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360°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可以彻底神经减压和滑脱的解剖复位,增加植骨面积和植骨量,提高植骨融合速度及融合治疗,提高优良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5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6.4%,且治疗前后比较患者下腰痛(JOA)、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功能障碍指数(ODI)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本组患者邻近节段退变(ASD)发生率为14.5%.结论:采用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该改善患者功能障碍及疼痛症状,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建新  王春霞  李琪 《中外医疗》2010,29(13):98-98
目的本文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在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突症)合并腰椎管狭窄、腰椎不稳等腰椎疾患治疗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26例腰椎疾患患者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路椎体间融合手术,术后进行了Oswestry疗效评分和影响学观察。结果随访6~24个月,其中优良率、植骨融合率达92.1%,腰椎脊柱的的序列和椎管容积恢复率〉90%。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在腰椎滑脱、腰突症合并椎管狭窄、腰椎不稳等腰椎疾患中疗效满意,植骨融合率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6月~2010年6月采用改良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36例,男9例,女27例,平均年龄53.6岁,L3/42例,L4/519例,L5/S115例。对所有病例进行定期随访,评估其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和椎间隙高度。结果 36例患者随访时间10~48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腰背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采用邹德威等[1]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其中优25例,良7例,可4例,优良率88.9%。所有病例术后6~12个月均达到骨性融合,未出现融合器下沉、椎间隙塌陷。结论改良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创伤小、植骨融合率高、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王德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3):100-101+105
目的探讨后路扩大减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和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例。观察术后治疗效果。结果本组病例21例,全部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和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所有入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60~120 min,平均(90.2±11.3)min,术中出血100~300 mL,平均(183.8±17.3)mL。随访8~25个月,平均随访17个月,本组患者术后优16例,良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6%。结论后路扩大减压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其中后路椎板切除、减压及椎体间融合术可以重建脊椎的稳定性,手术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儿童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2008年1月至2011年3月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同期前路植骨融合的儿童胸腰椎结核15例.观察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矫正角,评估植骨融合情况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5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后脊柱后凸Cobb角矫正10.5°~34°,平均28.3°,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无明显角度丢失,3例神经功能损害者均恢复至正常,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植骨获得满意融合,无结核复发.结论 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儿童胸腰椎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于上位腰椎不稳同时合并有下腰椎椎管狭窄的患者进行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2004年10月~2008年10月手术治疗高位腰椎不稳合并下腰椎管狭窄患者40例均行一期后路多阶段腰椎内固定加椎管扩大减压椎体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结果:术中未有血管、神经等副损伤.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椎管减压、椎间融合器融合术平均手术时间130 min,出血量约400 ml,术后所有患者全部下腰部疼痛及单侧沿坐骨神经放射性疼痛,均较术前明显减轻.40例患者平均随访36个月~60个月,平均48个月.随访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或大部分消失,无一例内固定松动及断裂,融合节段均骨性融合.结论:对于上位腰椎不稳同时合并有下腰椎椎管狭窄的患者一期进行后路手术,手术疗效肯定,术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腰椎滑脱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技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3例腰椎滑脱症患者 ,采用减压、复位、内固定、后外侧或环形植骨融合术。结果 所有病例经 5个月至 7年随访 ,优 32例 ,良 9例 ,可 2例 ,无差级病例 ;滑脱完全复位病例中 ,术前滑脱Ⅰ°者 2 1例 (87 5 % )、Ⅱ°者 10例 (6 2 5 % ) ;Ⅱ°滑脱改为Ⅰ°滑脱 5例(31 3% ) ,1例术后无改善 ;Ⅲ°,Ⅳ°滑脱均改善为Ⅰ°滑脱。结论 减压、复位、固定和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基本原则 ,术中的彻底减压及术后植骨的坚固融合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内固定的应用可复位滑脱的椎体 ,并恢复脊柱的生理弯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后路360°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和不稳症的远期疗效,并对该术式的优缺点进行探讨。【方法】 2001年开始使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辅助360°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和不稳症共228例,选择获得2年以上随访、仅行单节段融合术的手术患者102例进行分析,其中腰椎滑脱症75例,腰椎退变性不稳症27例;应用X线评价植骨融合情况,视觉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表、侯树勋标准评价腰腿痛程度及社会和生活功能情况。【结果】 随访24 ~ 84个月,平均43个月,102例中99例获骨性融合,骨融合率97.1%。下腰痛VAS术前为6.82 ± 1.33,术后为3.11 ± 1.05;腿痛VAS术前为8.25 ± 1.84,术后为4.32 ± 1.08。ODI术前为(68.6 ± 14.7)%,术后为(13.7 ± 1.6)%。侯树勋标准:优40例,良46例,可13例,差3例,优良率84.3%。 【结论】 后路360°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和不稳症的远期疗效满意,是一种可获得高融合率和良好临床疗效的积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