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脏超声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4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的观察组并分析其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30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均给予所有研究对象心脏超声检查,比较健康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房内径(LAD)];另依据LVEF检测结果将观察组划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组(LVEF<50%)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组(LVEF≥50%),分别为23、19例,比较上述2组各项指标[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流速/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E/A)、LVDD、LAD];另依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将HFpEF组划分为Ⅱ、Ⅲ、Ⅳ级,分别为20、14、8例,检测并比较上述各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尿酸(UA)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经与健康对照组比,观察组LVEF明显处于较低水平,LVDD、LAD均较长;经与HFrEF组比,HFpEF组E/A明显处于较低水平,IV...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和血浆脑钠肽(BNP)及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3月-2019年5月随机抽取符合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80例,按照NYHA分级将患者按照心功能分级分为II级患者30例,III级患者28例,IV级患者22例,对所有的患者均进行血浆脑钠肽的测定,比较不同心功能患者之间的脑钠肽水平及超声心动图参数,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结果可知,患者的心功能不同,血浆脑钠肽水平就不同,患者的心功能分级越高,血浆脑钠肽水平越高,心功能为III级和IV级患者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二尖瓣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E/A)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都要明显的高于心功能分级为II级的患者,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患者的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患者的心功能分级越高,体内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就越高,而且心功能分级和血浆脑钠肽水平、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以及二尖瓣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比值呈正相关,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早产儿动脉导管关闭前后左心结构与功能的变化。资料与方法选取出生72 h后动脉导管持续开放的早产儿60例,其中出生体重<1000 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30例,出生体重1000~1500 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30例。布洛芬治疗动脉导管关闭3~6 d后复查。用超声心动图测算患儿动脉导管关闭前后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与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比值(E/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与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比值(E′/A′)、E/E′、Tei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左心室各节段射血分数。分析相关参数变化以及与动脉导管内径、分流速度的相关性。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与超低出生体重儿组动脉导管关闭后LAD、LVEDD、E/E′、Tei指数、LVEDV、LVEDVI及LVMI明显减低(P<0.05),E/A、E′/A′明显增高(P<0.05);LVEF、左心室各节段射血分数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儿LAD、LVEDD、LVEDV与动脉导管内径呈正相关(r=0.574、0.642、0.661,P<0.05),LVMI与动脉导管分流速度呈正相关(r=0.264,P<0.05)。结论两组早产儿动脉导管关闭后左心内径缩小,左心室功能较闭合前改善。早产儿动脉导管内径、动脉导管分流速度是影响左心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房内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定44例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DHF组)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E峰、A峰及E/A比值,并与30例冠心病心功能正常者(对照组)比较.结果DHF组左房内径(33.5±4.5)mm较对照组(28.4±4.4)mm显著增加(P<0.01),左房内径扩大者(>30 mm)36例,占80.0%.DHF组中,E/A>1(伪正常化)患者LAD(35.93±9.78)mm较E/A<值的增加和降低与NYHA心功能分级相关性不明显,左房扩大程度与心功能分级相关性不明显.结论DHF患者存在左房扩大,左房扩大是舒张性心功能不全的病情发展标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探讨高血压病左心室不同舒张功能状态与左心房几何重构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高血压患者130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左心室舒张充盈状态分级分为4组(舒张功能正常组30例,舒张功能降低组35例,假性正常化组35例,限制性充盈障碍组30例)。同时收集健康受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正常范围时,测量左心房离心指数(LAEI)评价左房几何重构;并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峰)与二尖瓣环舒张期早期运动速度Em峰比值(E/Em),E峰与M型峰值血流速度Vp比值等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参数。结果 :随着左室舒张充盈状态分级的增加,LAEI逐渐降低,而E/Em、E/Vp增大(P0.05);LAEI与E/Em、E/Vp均呈负相关(r=-0.72;r=-0.67)。结论:在LVEF值正常情况下,左心房几何重构与左心室舒张充盈状态密切相关,LAEI可作为临床评价左心室舒张充盈状态的敏感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比值(E/E’)与患者心功能变化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菏泽市中医医院接受PCI术268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PCI前后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房容积(LA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DT)、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计算E/E’。将患者分为A组(E/E’≤15)和B组(E/E’>15),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后E/E’和其他心功能指标水平。评价E/E’与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记录出院后6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E/E’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关系。 结果 268例患者中A组216例,B组52例。两组间LVDD、LAV、LVEF、DT、LVEDVI、LVESVI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E/E’与LVDD、LVEDVI、LVESVI均呈正相关(r=0.497、0.366、0.182,P<0.000 1),与LVEF呈负相关(r=-0.437,P<0.05),与DT、LAV不具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预后患者间LVDD、LAV、LVEF、DT、LVEDVI、LVESVI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E/E’、LVDD、LVEDVI、LVESVI是STEMI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LVEF是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E/E’预测STEMI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具有较高价值(AUC>0.75,P<0.05),灵敏度为0.806,特异度为0.732。 结论 PCI术不能迅速纠正STEMI患者E/E’,但术后E/E’与心功能状态和心室重构相关。监测PCI术后E/E’有助于判断STEMI患者不良预后,为临床指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评价乳腺癌化疗后左心功能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4个周期(T1~T4)以阿霉素为主化疗方案治疗的6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个化疗周期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比T1~T4后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二尖瓣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E/A)、左心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及左心房三维参数[左心房收缩末期容积(LAVmin)、左心房舒张末期容积(LAVmax)、左心房主动收缩前容积(LAVprep)]。结果化疗T1~T4后的LVDs、LVDd、LVEF、E/A、LVPWT、IVS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T2~T4后的LAVmin、LAVmax、LAVprep均高于T1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早期发现乳腺癌化疗药物引发的左心功能变化,有助于为临床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参数与左心室舒张功能降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作为高血压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传统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内径、左心房容积,根据体表面积计算左心房内径指数和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通过脉冲多普勒测量舒张早期二尖瓣口最大前向血流速度E峰、舒张晚期前向血流速度A峰及减速时间,得到E/A。利用组织多普勒测量室间隔侧二尖瓣环运动速度Em,计算E/Em,并获取左心室壁18节段舒张期早期和晚期心肌应变和应变率,记录舒张功能降低的心室节段总数。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左心房内径及容积显著增大(均P0.05),且舒张功能降低心室节段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2)根据LAVI将高血压患者分为3组:A组(正常组)、B组(轻度扩大组)和C组(中重度扩大组)。与A组比较,B组和C组舒张功能降低心室节段总数、E/Em均增加(均P0.05);B、C组Em均降低(均P0.05)。(3)LAVI与舒张功能降低心室节段总数及E/Em呈正相关(r=0.89,0.92;均P0.01),与Em呈负相关(r=-0.86)。结论:左心房重构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密切相关,LAVI与E/Em呈良好的相关性,LAVI可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全脊柱后凸角(GK)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10至2022-10北京大望路急诊抢救医院收治的46例AS合并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全脊柱后凸角大小,分为重度组23例(GK角>95°),中度组23例(80°≤GK角≤95°)。采用Pearson统计学相关性分析GK角对两组肺功能指标、心脏基本结构及功能参数的影响。结果 随着GK角增大,房室腔内径[左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SD)、右房内径(RAD)、右室内径(RVD)]、舒张早期最大峰值速度与舒张晚期最大峰值速度比值(E/A)及二尖瓣间隔瓣环舒张早期速度与舒张晚期速度比值(e’/a’)逐渐减小,而E/e’逐渐增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患者肺功能结果显示,重度组与中度组比较,限制性通气功能、小气道功能及换气功能参数均存在不同程度降低(P<0.05)。随着GK角增加,左房室腔大小(LAD、LVDD、LVSD)及舒张功能参数(E/A、e’/a’)逐渐减小,呈显著负相关性(P<0.05);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SPE)与正常孕妇心脏形态及功能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37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31例正常妊娠孕妇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心脏形态、心功能指数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妊娠比较,SPE组收缩末期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DD)及室间隔厚度(IVSTD)明显增大(P0.05);舒张末期右心室内径(RVDD)、收缩末期右心房内径(RAD)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SPE组舒张末期收缩功能参数LVFS(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正常妊娠下降(P0.05),舒张功能参数E/A比值显著下降(P0.01),其中21例E/A1。两组心输出量(CO)无显著差异(P0.05)。SPE组心包积液发病率较正常妊娠明显升高(χ~2=7.67,P0.01)。结论 SPE患者心脏形态改变以左心增大、IVSTD增厚为主,心脏舒张功能及收缩功能均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糖尿病心肌病患者心脏超声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将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同期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参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心脏超声参数,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心脏超声参数,采用Spearman对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心脏超声参数与心功能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A、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左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Tei指数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E/A比值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的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LVEDD、LVESD、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A、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的糖尿病心肌病患者的LVP...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超声显像(TDI)对严重器质性二尖瓣反流引起的左心室扩张和功能衰竭进行评价,并探讨其对左心室代偿失调的预测作用.方法 人选中等程度以上(Ⅲ级)的器质性二尖瓣反流患者148例,年龄52+18岁,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均在正常范围(≥55%).所有患者行基线和随访常规超声心动图、TDI检查(其间相隔650±362d),比较前后两次检查时的心脏大小及心功能指标变化.所有患者按随访检查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是否超过基线的20%分为左心室扩张组和左心室未扩张组,比较两组间患者基线水平的左心室功能,并判定左心室扩张的预测因子.结果 患者随访检查经体表面积纠正后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左心房容积(分别为20±6ml/m2、55±13ml/m2、42±11ml/m2)较基线检查(分别为17±5ml/m2、49±12ml/m2、36±14ml/m2)显著增加(P<0.01);二尖瓣血流E峰与TDI左心室二尖瓣瓣环(侧壁、室间隔)的早期舒张速度E′峰的比值E/E′也显著增加;随访检查时E′则显著减低.两次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房射血分数、TDI二尖瓣瓣环收缩速度(S′)及舒张晚期速度(A′)基本相同.40例(27%)患者左心室有显著性扩张,较之左心室未扩张组基线TDI S′及A′值更低,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多因素分析证实,基线A′是左心室扩张与否的独立预测凶子(P<0.01),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下面积为0.78(95%CI:0.70~0.86).A′<11.0cm/s预测随后左心室显著扩张的特异性为90%,敏感性为64%.结论 慢性严重的器质性二尖瓣反流,反流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左心室和左心房的重塑也在不断进展.TDI检查A′降低可以预测左心室的扩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初诊的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左心室舒缩功能障碍。方法实验组包括125例患者,对照组包括78例年龄匹配的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志愿者。所有受试者进行多导睡眠图和组织多普勒成像检查。结果 OSA患者E/A比值和二尖瓣血流峰值E峰显著降低,A峰波二尖瓣血流显著升高,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和二尖瓣口血流频谱显著增加。OSA患者二尖瓣后瓣组织多普勒衍生S’振幅、E’振幅及前瓣E’振幅显著减低。结论左心室整体功能正常的新确诊的OSA患者,其左心室舒张功能及区域纵向收缩功能已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巨大左心室(左室舒张末内径≥7.0 cm、左室收缩末内径≥5.0cm)瓣膜置换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6月32例巨大左心室患者瓣膜置换的临床资料,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7.28~10.68 cm,平均(7.18±0.32)c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5.41~7.53 cm,平均(5.88±1.13)cm;左室射血分数(LVEF)0.32~0.58,平均0.42±0.12;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级23例、Ⅳ级9例。二尖瓣置换(MVR)11例,主动脉瓣置换(AVR)6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DVR)12例,Bentall术3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TVP)18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6.3%。术后超声心动图复查LVEDD、LVESD、LVEF,与术前对比,术后2周LVEDD、LVESD即较术前缩小;LVEF术后半年明显改善。结论采用HTK液灌注保护心肌,尽可能保留二尖瓣小瓣结构,围术期注意补钾、预防室颤、术中注意处理房颤是提高巨大左心室瓣膜置换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杨婕  汪霞  周侗  汪洋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11):1833-1836
目的 探讨M型超声心动图,主动脉/左心房(AO/LA)小于1对左心室功能诊断的价值.方法 在住院和门诊心脏彩超检查的患者中,选择符合统计患者,男60例,女58例,测量二尖瓣舒张期频谱,计算E/A比值,采用组织多普勒(TDI)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E ',舒张晚期A'和收缩期S'速度,用Teich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EF),采用一点法测量左心室Tei指数.计算E/E',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根据(E/E')/S'公式,计算左心室整体功能指数(global function index,GFI),根据心底波群主动脉内径(AO)与左心房内径(LA),把AO/LA大于1与小于1分为两组,在两组内将上述诊断左心室功能测量计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性.结果 男性患者AO/LA>l者30例,<1者30例;女性患者AO/LA>1者29例,<1者28例.男性两组年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男女性患者两组左心室EF比较无差异性<0.5,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E/A、E/E'和左心室整体功能的指标Tei指数和/或GFI指数,男女患者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 <0.001.结论 M型超声心动图AO/LA<1是左心室功能受损的心脏超声表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多普勒超声评估高血压左心室向心性与离心性肥厚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差异,为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程度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6例,根据左心室构型分为正常构型组、向心性重构组、离心性肥厚组、向心性肥厚组。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估应用脉冲多普勒测量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及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计算E/A值;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m),计算E/Em值。结果:与正常构型组相比,室间隔厚度及左心室厚壁厚度在向心性重构组、离心性肥厚组及向心性肥厚组均显著增加(均P0.01)。与正常构型组相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在向心性重构组明显减小,在离心性肥厚组明显增大(均P0.01)。左心房内径在离心性肥厚组和向心性肥厚组比正常构型组和向心性重构组显著增加(P0.01),在离心性肥厚组和向心性肥厚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向心性重构组比正常构型组减小(P0.05)。与正常构型组比较,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参数E/A和Em在离心性肥厚组和向心性肥厚组均显著降低(均P0.01);E/Em在向心性肥厚组比离心性肥厚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中,向心性肥厚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比离心性肥厚患者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DCM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和芪苈强心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记录NYHA分级和6 min步行试验(6MWT),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与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之比(E/A)。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89.7%和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和25.9%(P<0.05和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LVEDD、LVEF、E/A较对照组明显改善,6MWT距离明显延长(P<0.05,P<0.01);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的改善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目前在对DCM尚无明显有效药物治疗的情况下使用曲美他嗪、芪苈强心胶囊治疗DCM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左心房功能指数(LAFI)在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房功能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择58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不合并微血管病变的28例为A组,合并微血管病变的30例为B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测量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容积指标及室壁厚度,并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心搏出量;测量左心室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并计算E/A、Ea/Aa、E/Ea;于心尖五腔心测量左心室流出道血流的速度时间积分,用双平面法测量左心房最大容积、左心房搏出量、左心房射血分数,并计算LAFI。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A组和B组LAFI均减小(P<0.05),B组LAFI较A组减小更明显(P<0.05);②LAFI与Ea、Ea/Aa呈正相关(r=0.460、0.475,P<0.01),与E/Ea呈负相关(r=-0.352,P<0.01),与Aa、E/A无显著相关性(r=0.003、0.069,P>0.05)。结论 LAFI可以用于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左心房功能变化;LAFI与Ea、Ea/Aa、E/Ea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间接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左心室心肌平均T_(2)值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T_(2)-mapping成像对2型糖尿病(T_(2)DM)患者左心功能衰竭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92例有典型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的T_(2)DM患者(研究组)和3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将研究组分为NYHAⅠ-Ⅱ级组(54例)、NYHAⅢ-Ⅳ级组(38例)两个亚组。所有患者行心脏磁共振电影成像、T_(2)-mapping成像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研究组左心室心肌平均T_(2)值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左心功能的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RI,CMRI)与超声心动图(ultrasonocardiography,UCG)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亚组左心室心肌平均T_(2)值大于对照组,T_(2)值随NYHA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左心室心肌平均T_(2)值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呈显著负相关,且研究组各亚组左心室舒张功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研究组左心室心肌平均T_(2)值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呈显著负相关(P均<0.01),但NYHAⅠ-Ⅱ级组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_(2)DM左心室心肌T_(2)值与左心功能存在密切相关性,可用于预测T_(2)DM患者左心功能衰竭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可靠反映左室舒张功能改善状况的超声心动图指标,以评价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参照2014年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治疗指南,选择60例单纯左室舒张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为II级和III级,临床治疗4周后,观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频谱和左心房容积变化指数的变化,并对比临床B型脑钠肽指标和临床综合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综合临床指标评价心功能,治疗总有效率81.7%,超声指标的变化:E/E’治疗前14.03±2.29,治疗后9.76±1.69,P值=0.000,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左房容积指数治疗前(46.36±5.06)ml/m2,治疗后(36.70±3.17)ml/m2,P值=0.000,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测二尖瓣E/E’比值和左房容积指数的变化可以作为临床评价单纯左室舒张性心衰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