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李晓耕 《商》2014,(44):71-71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富余的劳动力正越来越多的涌入城市。兰州市近年来呈跨越式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相应的也需要更多的建设者来建设这座城市。近几年,兰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增长迅速,他们在为兰州市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同时有很多问题困扰着他们。其中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兰州市城关区是兰州市的中心城区,经济基础好,城市化水平高,此类问题尤为突出。现对兰州市城关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现状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时策更好的保证他们平等的接受优质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张立玮  许韵旖  李淑梅  王泌 《商》2014,(48):46-47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政策演变说明政策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当前广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制约着广西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工作推进,本文主要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演变入手,先对国内相关的一些文献等进行简要的综述研究。  相似文献   

3.
户籍制度对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鑫 《消费导刊》2009,(6):187-187
我国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对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机会上与城市学生不平等,同时向城市学生倾斜的城市管理政策也对他们很不利,造成其教育稳定性和延续性无法得到保证。为改变这种现状,应当加快我国户籍制度和现行的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并对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流动进行跟踪登记,形成统一管理;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消除因户籍带来的对城市农民工子女的误解和歧视。  相似文献   

4.
李俊杰 《商业时代》2020,(14):74-77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子女随迁正逐渐取代\"留守\"成为农村进城务工家庭的新选择,对其家庭消费结构产生了相应影响.本文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 L D S),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子女随迁会显著降低发展型消费在家庭总消费中的占比,而显著提高生存型消费和教育消费在总消费中的占比,其主要...  相似文献   

5.
高花 《商》2014,(24):291-291
现在,许多农民工不再是孤身漂泊,而是在一个地方有了固定收入后,将家人也安置在了这个城市,流动儿童即第二代移民问题因此浮出水面。然而,这些随父母一样生活在城市的儿童的生活状况却并不容乐观,他们始终和父母一样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应当说农民工子女进城数量增多、教育问题日益突出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流动人口比例的增加,随迁子女流入地完成义务教育后不能继续参加升学考试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尽快得到解决。2012年教育部发出明确指令要求各省市尽快出台关于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细则,这一政策引发了全社会对异地高考的关注,各省市出台异地高考细则后更是引起热议。但是在各省市制定政策和实施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阻力,解决好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仅只是颁布一项政策即可的。  相似文献   

7.
《商》2016,(11)
近年来,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而他们的子女,有的留在家中,成为农村留守儿童,有的跟随父母进入城市,成为城市流动儿童,但不管是留守儿童还是流动儿童,他们都面临着教育困难的问题。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理念,在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那么社会工作将如何介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呢?本文将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寻找社会工作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契合点,并提出社会工作的介入方法和路径,为解决农民工子女问题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理念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新阶段的现实要求。当前备受关注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社会体制的、经济的、观念的等各种问题的交织。我们应该以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采取先缓冲、再根除的办法,逐步、稳妥地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论家庭特征对未成年子女教育支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军  朱文娟 《消费经济》2006,22(4):27-30
本文认为家庭特征可以分为显性特征和隐性特征,前者如家庭结构、家庭收入、父母学历和职业等,后者如家庭文化、父母特质等。家庭特征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支出有着巨大而复杂的影响,在其作用下,子女教育消费可以归结为一般与例外两种模式。另外,本文还对未来家庭子女教育消费进行了一些预测,提出了5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