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光伏建筑一体化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不同于光伏系统附着在建筑上(BAPV:Building Attached PV)的形式。光伏建筑一体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另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结合与集成,一个词的差别,在科技含量与应用上却是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2.
中翔 《住宅产业》2010,(9):63-65
BIPV是光伏建筑一体化的英文缩写,是将光伏发电系统作为建筑构件,与新建筑物同时设计、同步施工和安装,从而实现光伏与建筑完美结合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本文介绍一种BIPV新技术,"高平整度一体化太阳能发电整体屋顶及安装方法",它采用结构设计的方法把太阳电池组件发电方阵形成一个整体屋顶建筑构件来替代传统建筑物南坡屋顶,实现了太阳能发电和建筑的完美结合。其设计之巧妙、结构之简单、功能之完善、安装之高效、效果之完美,不愧为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建筑结构件,实现了真正的BIPV建筑,该技术已成功应用到国家级、省级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工程中,具有极为广泛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光伏建筑也就是光伏建筑一体化,英文名为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简称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是将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根据光伏系统与建筑的结合形式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光伏系统附着在建筑物上,建筑物支承者光伏系统;第二类是光伏系统与建筑物的集成,光伏系统作为建筑材料的一部分,有的还起到支承作用,与建筑是不可分割的。光伏建筑较传统建筑具有以下优势: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概念,简单地讲就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阵安装在建筑的围护结构外表面来提供电力.建筑与光伏的进一步结合是将光伏器件与建筑材料集成化,用光伏器件代替部分建材,即用光伏组件来做建筑物的屋顶,外墙和窗户等,这样既可用做建材也可用以发电,可谓物尽其美.  相似文献   

5.
光伏建筑一体化方式的探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在对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结合方式的研究方面,不同的作者按照不同的分类依据,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梳理汇总,从三方面对其结合方式进行分类。1按集合程度分类根据BIPV集合程度,BIPV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伏组件与建筑的结合,即非建材型。另一类是光伏组件与建筑的集成,即建材型。(1)非建材型BIPV,将光伏组件依附于建筑物上,建筑物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太阳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是将光伏发电与建筑完美结合,将光伏组件融合到建筑成为建筑的整体结构的一部分,实现太阳能利用与建筑物的完美结合,体现现代建筑的环保绿色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目前正在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促进建筑节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提出了建筑物产生能源”的新概念,即通过建筑物,主要是屋顶和墙面与光伏发电结合起来,使建筑物自身利用太阳能资源生产电力。目前,一批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项目已经启动。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年日照时数接近2000个小时,推广太阳能前景广阔。太阳能光伏幕墙将太阳能光伏电池与现有建筑材料有机地结合,形成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有效地促进了建筑节能。深圳已经有多个成功地利用太阳能的公用建筑和住宅建筑,为太阳能应用的大规模推广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  相似文献   

8.
《广东建材》2012,28(1):1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目前正式发布了《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的行业标准,编号JGJ/T264—2012,自2012年5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是中国首个由光伏企业牵头编制的建筑领域行业标准,其中就光伏方阵、直流汇流箱、直流配电柜、控制器、逆变器、接地与防雷、配电及线路、光伏系统与建筑物结合部分、蓄电池、数据通讯系统,运行与维护的要求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市场调查和多年来对太阳能应用与建筑结合的潜心研究,首先开发出"高平整度一体化太阳能发电整体屋顶"应用技术,它一反常规的改变了太阳能发电附着在建筑屋顶上的传统作法,巧妙地采用结构设计的方法把太阳能发电方阵作为建筑构件放置于建筑物南坡屋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未来城市小区特别是高层建筑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应用的最佳模式,即屋顶光伏发电和阳台壁挂太阳能热水器的综合应用,并在总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4座25层高层建筑上得到成功应用,效果非常良好。  相似文献   

10.
《建材发展导向》2010,8(2):66-66
<正>双玻璃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关键部分。BIPV是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它不同于传统的单玻璃太阳能电池板附着在建筑上(BAPV)的形式,可以制成玻璃幕墙、透光屋顶等,使太阳能光伏与建筑物达到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马明  陈敬欣 《绿色建筑》2022,14(1):9-11,22
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将光伏发电技术与建筑结合,使建筑物从纯粹的能源使用者转变为能源生产者.彩色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满足建筑对于外观丰富多彩的要求,但颜色的附加会造成光伏组件发电功率的损失.通过理论分析及试验测试,研究不同颜色对于BIPV产品功率损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玻陶资讯     
《建材发展导向》2015,(12):91-99
<正>光伏幕墙新热点光伏幕墙属于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重要应用范围。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或结合到建筑上的技术,与建筑结合的光伏系统可以作为独立电源供电也可以并网方式发电。我国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等有关政策,大力扶持光伏产业发展,从而将引导光伏幕墙成为未来节能幕墙的新热点。(1)幕墙的节能与环保技术:建筑的节能与环保是全世界建筑行业面临的共同主题。作为建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与分类,论述了太阳能光伏建筑的优点以及应用情况,就光伏方阵封装材料和光伏蓄电池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太阳能光伏建筑将光伏发电与建筑完美结合,是太阳能在建筑中应用的一种新概念,随着太阳能发电产业的迅速发展,太阳能光伏技术日趋成熟。开发高性能和低成本的光伏方阵封装材料、蓄电池,是太阳能光伏技术在建筑中应用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对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组件和工程应用进行了介绍。光伏建筑一体化作为太阳能应用的新形式有很多优势。光伏建筑组件主要分为晶体硅电池和薄膜电池两种类型,与建筑的结合形式主要有光伏幕墙、光伏屋顶和光伏遮阳板。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利用率的提高,将光伏项目同建筑物结合起来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既环保又美观。而将镀铝镁锌板用在户外光伏板的固定支架上能保障其长达25年的质量和安全寿命。本文分别在材质、镀层厚度和电化学腐蚀方面对镀铝镁锌板作了详细介绍,并结合其在光伏建筑一体化上的应用案例,对镀铝镁锌板在光伏建筑一体化上的推广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李俊兵 《住宅产业》2014,(11):57-61
屋面开发利用太阳能电力具有采光角度好、替代成本高、输变电成本低、安装维护方便等特点。将光伏发电部件与建筑完美结合是光伏建筑一体化(NPV)的重要内容。秦砖汉瓦在我国建筑文化中历史悠久,将太阳能电池与建筑瓦片结合形成瓦型光伏构件是实现屋面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手段之一。瓦型光伏构件兼具光伏发电部件和建筑材料的属性,研究其技术特点、应用环境和施工方法,对推动屋面光伏建筑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既有建筑改造的目的是对不符合公共建筑标准的围护结构、供热和制冷系统,以及照明设施进行优化。然而,既有公共建筑的供热、照明等系统,深入建筑结构内部,改造规模较大,短期内难以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利用光伏产品,通过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或者集成,实现对既有建筑的供热、照明、智能系统的优化,降低民用建筑的能耗。因此,光伏建筑一体化设计策略,符合既有公共建筑的改造要求。  相似文献   

18.
普通的光伏组件保温、隔热性能较差,作为建筑材料用在门窗、幕墙上时,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建筑物的保温效果,可以产生电能却又增加了采暖制冷期的能耗。真空玻璃是一种新型保温材料,具有较好的保温、隔热功能,将真空玻璃与光伏组件结合在一起,构成光伏真空玻璃。该组件代替部分传统的建材实现光伏建筑一体化,既能大幅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功效,又能提供清洁环保的电能,是一种既节能又发电的低碳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9.
《云南建材》2010,(2):66-66
双玻璃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关键部分。BIPV是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它不同于传统的单玻璃太阳能电池板附着在建筑上(BAPV)的形式,可以制成玻璃幕墙、透光屋顶等,使太阳能光伏与建筑物达到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特点和设计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惠萍 《浙江建筑》2010,27(6):50-52
介绍了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发展趋势,并对光伏建筑一体化的特点和设计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如光伏方阵的建筑设计、发电系统设计、结构安全性与构造设计等。该技术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