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时运莲 《种子科技》2023,(18):82-84
水稻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广泛,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选择科学的水稻栽培技术已经成为水稻生产的重点。水稻栽培中可以利用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在提高水稻生产效率的同时还能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收入。文章以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为切入点,分析了当前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水稻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水稻常年种植面积在4.5亿亩左右,机插秧技术是我国水稻种植的主推技术,但种植环节在所有生产环节中机械化水平最低。双季晚稻、超级稻和杂交稻占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约60%,要求育秧盘播种量较常规稻少,而现有水稻育秧播种技术不能满足稀播均匀育秧播种要求,现已成为制约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随着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北方寒地水稻产区种植面积发展较快,新型农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使农田分散经营模式逐渐走向规模化。在寒地水稻集中栽培地区的农户迫切需求育秧工厂化,来适应机械化插秧、收割及大面积种植的需求,于是水稻工厂化育秧模式应运而生。寒地水稻工厂化育苗确保了秧苗的品质且满足了机械插秧的技术要求。育出的秧苗根系健壮、有效分蘖率高,利于水稻高产高效,有利于北方一年一作地区抢农时,确保在插秧黄金时段结束插秧。  相似文献   

4.
南通市农业自动化发展十分快速,尤其是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南通市农业生产效率及农业经济水平。但是,从目前南通市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情况来看,普及度不够、农民对插秧机了解不足等问题还普遍存在。南通市有关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南通市农业自动化的情况,制定更加完善的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机制,以此提升南通市水稻种植现代化进程,并推动农业机械化的普及。  相似文献   

5.
插秧是农业种植技术中的关键所在,以往一直采用人工方式插秧,劳动强度较大,随着现代机械化发展进程加快,插秧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出现使得种植效率大大提升,成本也有所降低,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农业发展,对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人工插秧与机械插秧二者各有利弊,产生的经济支出也有差异。对2种插秧方式的利弊与支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李智国 《种子世界》2021,(10):0114-0116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十分广泛。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在水稻的种植生产期间,已经全面普及机械化生产管理方式,高效的提升水稻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减少了大量的人工投入成本。现代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内容包括机械化整地、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收割以及机械化烘干,基本涵盖了整个水稻生产种植管理过程,全面实现水稻机械化种植管理高效技术,实现水稻标准化种植生产建设。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水稻种植管理过程中的全面机械化实施种植为重点内容,探讨在黑龙江地区水稻机械种植生产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水稻机插秧软盘育苗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机械插秧技术是一项定量有序、宽行浅栽的轻型精确种植技术.符合我国水稻生产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水稻的生产能力。该技术作为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正在大面积的推广应用。由于机械插秧对育秧要求较高.因此培育适合机械栽插的秧苗是实现水稻栽培机械化的关键。江苏省练湖农场自2001年以来在育秧方面一直采用软盘育苗技术。根据近5年生产实践.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工厂化育秧及机械插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实行工厂化集中育秧、机械插秧,是实现水稻生产用种良种化、育秧标准化、供秧商品化、插秧机械化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是水稻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能有效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摘要:水稻实行工厂化集中育秧、机械插秧,是实现水稻生产用种良种化、育秧标准化、供秧商品化、插秧机械化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是水稻生产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能有效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0.
汪德义 《中国种业》2017,(10):22-24
结合陕南水稻生产实际,针对平川稻区冬闲田、油菜及小麦茬口长期缺乏水稻机械化插秧品种之现状,开展水稻机插秧品种筛选试验及示范,筛选出适合陕南平坝丘陵不同茬口水稻机插秧品种,并集成配套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1.
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种植技术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对水稻机插秧技术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这种插秧方式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水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水稻产量和质量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进步,许多先进的机械设备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水稻种植中利用机械化设备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劳动强度,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文章以水稻机械化种植的重要性和种植技术要点为切入点,分析了水稻机械化的种植技术,以期为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稻实现大面积机械化插秧,是应对当前水资源紧张,实现水稻高产稳产,全面实现水稻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必由之路。本文简要介绍了水稻育秧及机械化插秧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是杂交水稻制种大省,根据福建省区域地势特点,结合当今农机装备,集成一套适于本地区的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是一项农村实用技术。在耕整、母本育插秧、喷施农药及赤霉素、父本割除、收获、烘干等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的环节实现机械化,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达到省工节本的目的,与目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匹配。  相似文献   

15.
<正>水稻无土育秧技术在隆化县张三营镇、太平庄乡试验获得成功,该技术在承德市引进尚属首次。2010年4月,隆化县农牧局与隆化众禾种业联合从内蒙古赤峰市洽维农业研究所引进了水稻无土育秧技术,该技术是利用特别基质代替泥土,育出的秧苗质量高、无病虫草害,移栽时起秧方便,适合机械化插秧,而且  相似文献   

16.
宾阳县处于广西第三大冲积平原,境内水田相对平坦,特别是新桥、宾州、武陵、中华、大桥、黎塘、古辣等几个镇基本上一马平川,从自然条件上特别适合发展连片机械化作业。广西九龙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宾阳县古辣镇建立500亩优质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通过试验示范,探索适合宾阳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育插秧、统防统治、收割、稻谷烘干等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从而为进一步分析水稻机械化生产的节本增收效益奠定基础。本文主要从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稻谷烘干3个环节进行阐述,同时建议在进一步推广工厂化育秧、机插秧和烘干的同时,实行"项目+基地(示范区)"的模式,注重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水稻全程机械化品种筛选及配套关键生产环节技术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德义 《中国种业》2015,(12):55-57
<正>水稻是安康市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当前农工价格高涨,种粮成本大幅升高,种粮效益甚微。通过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研究,可显著提高种植粮食作物的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过程中,优良的机插秧水稻专用品种是最重要的基础条件,机插壮秧育苗技术是机插秧成败的关键技术基础,配套的机插大田栽培管理技术是高产  相似文献   

18.
近几十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下,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尤其是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机械插秧技术的运用,能够减缓农民劳作强度,使水稻增产,但是在乡下推广机械插秧时遇到了巨大困难,一是农民相信传统插秧技术,对机械插秧技术抱有怀疑态度;二是农民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学习能力比较低下,大大影响机械插秧的推广,导致无法进行机械化生产。论述了机械化插秧推广遇到的问题及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改变水稻传统种植方式 发展简化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小麦机播与机收,玉米机播、秸秆还田等技术逐渐被人们接受和利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然而新乡市水稻种植目前还是以传统种植方式为主,提前40d育秧,人工插秧,人工收割,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加之稻米价格偏低,影响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导致近年来河南省水稻种植面积急剧下降。因  相似文献   

20.
水稻机械化插秧是水稻生产中的一项技术革新,松桃县通过2006年的试验示范结果,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保证667m2穴数,二是能较人工移栽增产5.4%,三是能减轻劳动强度,较人工移栽节约劳力1.5个/667m^2,省资60.00元。为大力推广这项水稻革新技术,激发广大农民种植水稻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发展,2007年示范推广面积由2006年的0-0333万hm^2扩大到0.1万hm^2。水稻机械化插秧,是用塑料软盘育秧,而育秧环节又是制约机械化插秧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在面积扩大的同时,进行了试验,现就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