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对盆腔血管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10例盆腔血管行SCTA及三维重建(5例肾移植术后,3例盆腔肿瘤术后,1例右髂总动脉血管吻合术后,1例腹主动脉、髂总动脉及双侧髂内动脉多发动脉瘤),三维重建方法包括:表面遮盖成像(SSD)和最大强度投影(MIP)。结果:5例肾移植术后,4例SSD显示髂外动脉从其起始处缺失及其侧支循环血管,1例显示髂外动脉与肾移植血管吻合口处巨大动脉瘤,2例同时显示下腔静脉、双髂总静脉、髂内外静脉及其分支。3例盆腔肿瘤术后SSD及MIP成像显示双侧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及其大分支、双侧股动脉上部大小形态,未见狭窄、阻塞。1例右髂总动脉血管吻合术后SSD显示右侧髂总动脉血管吻合处表面稍变形。1例SSD成像显示腹主动脉下段,左侧髂总动脉及双侧髂内动脉多发动脉瘤。结论:SCTA及三维重建是诊断与评价盆腔大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对肾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了解盆腔血管情况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累及髂动、静脉的盆腔腹膜后肿瘤手术切除时骼血管的处理方法,以提高切除率.方法总结1994年7月~1999年6月手术切除累及髂动静脉的盆腔腹膜后肿瘤15例,合并髂动、静脉切除与重建的经验.其中合并右侧髂动、静脉切除与重建6例,合并左髂血管切除与重建9例.结果随访3~5年,平均随访3.2年,除1例髂静脉移植物于术后7个月血栓栓塞,其余移植物均通畅.3例肿瘤复发再切除,无1例死亡.结论累及髂动、静脉的盆腔腹膜后肿瘤手术合并髂血管切除与重建安全、有效、可行,大大提高肿瘤切除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1例因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例既往已行脾切除加断流术后再出血者再次断流后行限制性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术,6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限制性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术,4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架桥术,2例脾切除十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联合脾-肾人工血管架桥术,1例行改良脾-肺固定术.16例患者均获随访,除1例手术再次复发出血外,余15例患者术后情况均稳定.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成人门静脉海绵样变性首选的诊断方法,脾切除+断流联合分漉术是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6年3月共5例肾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例,女2例,平均49.8岁。5例均为右侧,肾静脉型(Ⅰ型)1例,肝下型(Ⅱ型)2例,肝内型(Ⅲ型)2例。均行肾癌根治性切除加下腔静脉切开取栓术。结果1例因癌栓脱落引起肺栓塞术中死亡外,余4例手术顺利。1例癌栓侵犯腔静脉壁,术后局部复发和肺部转移,17个月死亡。其余3例分别随访7个月、9个月、23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对于未发现有远处转移的肾癌下腔静脉癌栓,肾癌根治性切除加下腔静脉切开取栓术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并下腔静脉癌栓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并肝下型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根治性肾切除并癌栓切除术,分别采用下腔静脉切开、下腔静脉部分切除和节段性下腔静脉切除三种方法取出癌栓。结果 6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大出血、肺梗塞等并发症,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38个月和76个月死亡,3例仍健在,平均存活时间为54个月,1例术后18个月后失访。结论右肾癌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下腔静脉节段性切除能够安全地进行,根治性肾切除并癌栓切除术能够使患者获得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6.
正主要病变描述右侧髂外静脉、髂内静脉和左侧髂总静脉汇合形成左侧下腔静脉;左侧髂内静脉与髂外静脉汇合形成髂总静脉,右侧未形成髂总静脉。右侧肾下段下腔静脉管径较细,起自右侧髂外静脉,位于腹主动脉右侧旁,向上汇入右肾静脉。左侧肾下段下腔静脉较右侧粗大,位于腹主动脉左侧;在肾门水平,右肾静脉经腹主动脉前方向左汇入左位下腔静脉,左肾静脉有两条,独自汇入左下腔静脉。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8岁,主因"子宫内膜癌术后9个月,放化疗后,伴右下腹疼痛1个月"于2010-05-17入院.家族史:母亲因结肠癌去世,否认家族其他肿瘤病史.患者因确诊子宫内膜癌于2009-08-24行"扩大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子宫峡部子宫内膜样癌(中分化),侵及子宫肌层1/2,侵及宫颈管间质;(盆腔左侧)淋巴结0/9枚癌转移、(盆腔右侧)淋巴结0/5枚癌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复杂前上纵隔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评价左无名静脉-右心耳旁路移植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骑跨于上腔静脉及左右无名静脉的前上纵隔肿瘤患者的资料。其中B2与B3混合型胸腺瘤1例,B2型胸腺瘤2例,纵隔神经内分泌癌(类癌)2例,胸腺鳞癌3例。术中均行人工血管左无名静脉-右心耳旁路移植术,并完整切除原发肿瘤和受累及部分上腔静脉、左右无名静脉。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1例术后9个月骨转移死亡。结论:对于治疗无远处转移的侵犯上腔静脉和左右无名静脉并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纵隔肿瘤,左无名静脉-右心耳旁路人工血管移植术可以提高切除率,缓解临床症状,进而延长此类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杨焦  张璟  袁春霞  崔鹏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41-2042
探讨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术后围术期护理的方法。31例均完成手术切除,除纵隔肿瘤切除外,包括心包部分切除6例,上腔静脉人工血管置换5例,左无名静脉人工血管置换1例,上腔静脉及双侧无名静脉“Y”型血管置换2例,肺楔形或肺叶切除12例,全肺切除5例。本组患者1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患者死于低血容量休克,余患者均治愈出院。31例患者经过合理的围术期护理,死亡率6%,预防和减低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累及髂动、静脉的盆腔腹膜后肿瘤手术切除时骼血管的处理方法,以提高切除率。方法:总结1994年7月~1999年6月手术切除累及髂动静脉的盆腔腹膜后肿瘤15例,合并髂动、静脉切除与重建的经验。其中合并右侧髂动、静脉切除与重建6例,合并左髂血管切除与重建9例。结果:随访3~5年,平均随访3.2年,除1例髂静脉移植物于术后7个月血栓栓塞,其余移植物均通畅。3例肿瘤复发再切除,无1例死亡。结论:素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7例半肝以上肝切除术及2例ⅦⅧ肝段切除应用止血带在腹腔内围绕肝下肾上及膈下肝上之下腔静脉,同时用橡皮管控制肝门血管,而暂不阻断,以预防术中可能发生的肝静脉或/和下腔静脉损伤大出血,其中2例还同时控制膈下腹腔动脉以上的腹主动脉。9例中7例无意外,2例术中发生肝中静脉损伤大出血,经止血带迅速控制,修补裂口,抢救成功。本文对肝叶切除术中误伤肝静脉或/和下腔静脉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认为在病变接近或累及第二肝门或下腔静脉的肝叶肝段切除,以及在半肝或三叶切除术中常规控制下腔静脉和肝门是一个简而有效的防治肝静脉或/和下腔静脉损伤大出血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Ductus venosus connecting the portal and embryonic venous circulation into the inferior vena cava has a crucial role in fetal circulation. The absence of ductus venosus is a rare anomaly, in which the umbilical vein connection to the venous system may be extrahepatic, bypassing the liver or intrahepatic via the portal venous system. We report three cases of ductus venosus agenesis with associated anomalies. In two of them the connection was directly to the right atrium, whereas the umbilical vein drained to the left internal iliac artery in the third case. © 2012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Clin Ultrasound, 2012;  相似文献   

13.
黄凯  张锡光  余涛卫  蔡炜 《华西医学》2009,(10):2519-2521
目的:对腰动静脉的位置分布及变异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以提高腰骶段脊柱手术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30具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学研究,主要观察(1)腰动静脉的数量与缺失,各节段腰动静脉发出点位置的定性描述,(2)腰动静脉左右共干与上下共干的概率以及腰动静脉的其他变异。结果:腰动脉的数量以及位置相对固定,有5对腰动脉的一共有5例,腰动脉发出点的位置也不是完全与腰椎对应。腰动脉左右共干的占9.6%,未见上下共干。动脉中仅有65.3%的动脉有静脉伴行。腰静脉的数量变异非常大,最少一侧仅有1支腰静脉,最多有5支,最常见的情况是3支,占36.7%。腰静脉的位置变异也较大,与椎体没有特别的规律。腰静脉的左右共干的概率要大于动脉,为38.5%,而上下共干也是腰静脉的独有的现象,总共有26支,占总数的12.5%。另外,腰静脉的其他变异多见。结论:当脊柱手术选择腹主动脉左侧入路或者腹主动脉下腔静脉之间入路时,腰动脉和腰静脉的解剖特点尤为重要。动脉的位置相对较恒定,而静脉则变异较大,缺失常见,左右共干,上下共干,静脉之间的大的交通支常见,与腰椎的对应性不如动脉,且其与动脉并非严格伴行,这些原因都造成了静脉容易损伤的原因,在手术中应该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术中超声在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CDFI检查疑有肝动脉、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狭窄或血栓形成的9例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对疑有门静脉血栓的3例患者进行术中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造影提示门静脉血栓形成3例,并经术中超声检查证实肝动脉血栓形成3例,下腔静脉狭窄1例,均经DSA证实。另2例超声造影提示肝动脉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中,1例DSA诊断为肝动脉狭窄,1例肝动脉无明显异常;超声造影诊断符合(7/9)。结论超声造影可确诊门静脉、肝动脉血栓,但对准确诊断肝动脉狭窄仍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胎儿脐静脉-门静脉系统的正常超声图像以及异常分流的超声诊断特征。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产前超声筛查和诊断的正常胎儿85例,观察脐静脉-门静脉系统的超声图像特征。另收集产前超声诊断为脐静脉-门静脉系统异常分流的26例胎儿的资料,对其产前超声图像及合并异常进行分析。 结果正常胎儿脐静脉-门静脉系统中门静脉主干与门静脉窦连接方式分为3种:“T”形连接60例;“X”形连接11例;“H”形连接14例。脐静脉-门静脉系统异常分流的26例胎儿中,脐静脉-体静脉分流6例,其中脐静脉回流入右心房4例,回流入下腔静脉1例,肝静脉异常分流1例,6例均合并静脉导管缺失,3例合并畸形,3例合并心脏增大;静脉导管-体静脉分流4例,其中静脉导管下腔静脉入口位置下移2例,经冠状静脉窦回流入右心房1例,直接回流至肝静脉1例,2例合并心内、心外多发畸形;肝内门静脉-体静脉分流16例,Ⅰ型1例、Ⅱ型6例、Ⅲ型3例、Ⅳ型6例。其中4例合并胎儿生长受限,2例合并心脏畸形,2例合并单脐动脉。 结论正确识别正常脐静脉-门静脉系统超声图像有助于发现和诊断异常分流;各类型异常分流有不同的超声图像特征;评估肝内门静脉系统发育、心功能及各系统发育可为临床咨询和处理提供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胎儿下腔静脉离断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和有效诊断切面,以提高其产前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诊断的10例下腔静脉离断胎儿(其中7例经引产后尸体解剖证实)产前超声声像图,与正常超声声像图对比,总结其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有效切面.结果 10例下腔静脉离断胎儿,9例合并严重心内结构畸形,7例合并心外结构畸形(其中5例合并内脏反位).本组10例下腔静脉离断胎儿产前超声声像图均表现为四腔心切面异常(奇静脉扩张)、上腹部横切面异常(正常下腔静脉不能显示)、胸腹部斜冠状切面异常[离断的下腔静脉异位连接于奇(半奇)静脉并穿过膈肌连于腔静脉]及右心房纵切面异常(肝上段下腔静脉入右心房,肾上段肝段间的下腔静脉缺失并离断).结论 下腔静脉离断常合并心内、外结构畸形.下腔静脉离断胎儿在四腔心切面、上腹部横切面、胸腹部斜冠状切面及右心房纵切面上均有特征性超声声像图表现.识别下腔静脉离断特征性超声声像图表现可明显提高其产前超声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下腔静脉滤器(IVCF)植入后取栓及溶栓治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分析14例经下肢深静脉造影证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病例资料,先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在透视引导下用大腔导管取栓及溶栓导管局部溶栓治疗。结果下腔静脉滤器植人全部成功,取栓及溶栓治疗显效12例,有效2例,无肺动脉栓塞症(PTE)及严重出血发生,下肢症状消失。结论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取栓及溶栓治疗DVT,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An anomalous inferior vena cava (IVC)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patients with dextrocardia. However,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in such a case with that combination has not been reported. We encountered a case of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with dextrocardia associated with complete situs inversus and an azygos continuation of the IVC. A steep angulation at the junction of the azygos vein and superior vena cava precluded the precise mapping of the anatomical right cavity with a femoral vein approach. Successful catheter ablation of an accessory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ronary sinus and left ventricle could be achieved with a right cubital vein approach.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先天性下腔静脉畸形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其相应的临床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下腔静脉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超声诊断科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共发现22例先天性下腔静脉畸形,采用分段、多切面、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顺序进行超声扫查,结合二维、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超声逐段分析并进行最后的诊断,所有病例均为计算机体层扫描静脉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临床其他检查所证实。结果22例下腔静脉畸形中包括左下腔静脉5例,超声表现为肾后段腹主动脉左侧上行的下腔静脉与左肾静脉汇合,肾前段跨越腹主动脉前方至右侧下腔静脉。双下腔静脉3例,超声表现为肾后段腹主动脉两侧上行的下腔静脉,肾前段左侧下腔静脉跨越腹主动脉前方经右侧下腔静脉回流入右心房:部分左下腔静脉和双下腔静脉患者伴有左肾静脉压迫。下腔静脉膜性梗阻3例,临床表现均为布-加综合征,超声显示肝后段下腔静脉右心房入口处见隔膜高回声带,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肝后段下腔静脉右心房入口处未见血流,静脉腔内见逆心性血流流入腰静脉、腰升静脉。左肾静脉畸形11例,其中腹主动脉后左肾静脉9例,环主动脉型左肾静脉1例,后左肾静脉汇入左髂总静脉1例,9例伴有左肾静脉压迫。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下腔静脉及其属支的畸形,评价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其相应的临床表现,可成为下腔静脉畸形的重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We present a case of persistent right umbilical vein with Noonan's syndrome. Persistence of the right umbilical vein with no intrahepatic portion is an uncommon finding with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revealing only five other cases. In these cases drainage was directly into the right atrium, inferior vena cava (IVC) or IVC via the iliac vein. Of the reported cases Noonan's syndrome was confirmed in one case and suspected in a second. This report represents a third case of persistent right umbilical vein with confirmed Noonan's syndro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