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直肠超声(ERUS)和体部线圈MRI对直肠癌T分期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术前未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对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周行ERUS和MR检查、后行一期手术切除。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ERUS和MRI对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 31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T1期7例,T2期6例,T3期18例。ERUS显示病变累及肠管长度约(28.18±13.30)mm,MRI显示约为(35.58±18.24)m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7,P=0.002),但两种检查所测得病变下缘距肛门距离、病灶厚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RUS诊断直肠癌T1、T2、T3、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93.55%,93.55%,87.10%和100%,总准确率为93.55%;MRI诊断直肠癌T1、T2、T3、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7.10%,70.97%,64.52%和93.55%,总准确率为79.03%;ERUS、MRI诊断的直肠癌各期以及总准确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RUS和MRI均为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可靠检查方法,ERUS对于T分期的准确性稍高于MRI。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MRI在直肠癌的术前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直肠癌病人应用MRI进行TN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MRI对直肠癌的诊断率为100%(48/48)。MRI正确T分期39例,错误T分期9例,其中6例T1~T2期报告为T3期,3例T3期报告为T1~T2期。T分期的诊断的总准确率为81.3%(39/48),其中T1~T2期诊断的准确率为86.3%(19/22),T3、T4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6.7%(12/18)、100%(8/8)。经统计分析证实,MRI术前分期与病理分期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96,P〈0.01);MRI对直肠癌淋巴结正确分期36例,错误分期12例,其中高估6例,低估6例,准确率为75.0%(36/48),灵敏度为68.4%(13/19),特异度为79.3%(23/29),MRI能对直肠癌系膜淋巴结分期做出较准确预测(Kappa=0.573,P〈0.05)。结论 MRI可较准确地评估直肠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作出较准确的直肠癌术前TN分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螺旋CT、MRI成像的应用价值对比;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到2016年6月收治经病理检查或结肠镜确诊的直肠癌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CT组和MRI组,每组44例。CT组给予螺旋CT检查,MRI给予MRI成像检查,观察两组检查符合率。结果:MRI组对直肠癌术前分期中T≤2、T3诊断符合率均优于CT组,对比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T4中两组诊断符合率对比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对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及治疗指导价值高于螺旋CT。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与CT在结肠直肠癌术前诊断与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40例经结直肠镜以及病理检查确诊的结肠直肠癌患者,均进行MRI扫描和CT扫描,并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2种检查在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 MRI检查在≤T2以及T3分期中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MRI对T4分期诊断准确率与CT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直结肠癌淋巴结转移判断中,MRI检查准确率75.0%,CT检查准确率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较CT有更高的准确率,联合以上2种诊断方法在结肠直肠癌临床诊断、手术前分期诊断以及指导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MRI与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直肠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均经MRI与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方式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正确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理检查证实70例患者中,T1期24例,T2期21例,T3期17例,T4期8例。螺旋CT诊断正确T1分期16例,T2分期9例,T3分期5例,T4分期5例。MRI诊断正确T1分期18例,T2分期11例,T3分期14例,T4分期4例。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直肠癌T1、T2、T4分期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磁共振诊断T3分期准确率为82.4%,显著高于螺旋CT,P0.05。MRI检查直肠癌N0、N1分期均高于螺旋CT,P0.05;N2分期两种检查方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直肠癌M分期诊断正确率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诊断直肠癌T3分期、N0、N1分期正确率较高,对直肠癌分期诊断价值显著更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在直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16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83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病理诊断前均采用CT、MRI诊断。分析比较CT、MRI诊断直肠癌阳性检测率;将病理分期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CT、MRI诊断直肠癌与术前T、N分期结果一致性。结果:MRI对直肠癌阳性检出率高于CT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手术病理分期诊断结果,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诊断符合率95.18%(79/83)、96.38%(80/83)高于CT诊断符合率84.34%(70/83)、85.54%(71/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与病理T、N分期具有理想的一致性(Kappa=0.741,Kappa=0.713);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与病理T、N分期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0.934,Kappa=0.944)。结论:MRI可提高直肠癌阳性检出率及术前T、N分期诊断符合率,准确评估肿瘤细胞浸润程度及淋巴组织病变情况,故建议作为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手段,为临床实施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螺旋 CT 与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 的经病理检查或直肠镜检查明确诊断的直肠癌患者 80 例,均行螺旋 CT 及 MRI 检查。 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作为诊断直肠癌的 “金标准”,分析螺旋 CT 检查与 MRI 检查对直肠癌 T 分期及 N 分期的诊断结果。 结果:螺旋 CT 及 MRI 检查对直肠癌 T 1~2 期、 T 3 期、 T 4 期、 N 0 期、 N 1 期、 N 2 期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Kappa 检验显示:螺旋 CT 检查 T 分期 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一致性尚可( Kappa 值 =0.516 , P =0.000 ); MRI 检查 T 分期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一致性尚可( Kappa 值 =0.633 , P =0.000 );螺旋 CT 检查 N 分期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一致性不佳( Kappa 值 =0.366 , P =0.000 ); MRI 检查 N 分期与病理组织学检查 的一致性尚可( Kappa 值 =0.500 , P =0.000 )。 结论: MRI 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判断癌细胞浸润深度优于螺旋 CT 检查,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RI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对154例TSCC患者行MR检查,观察TSCC的MRI表现,并行T分期、N分期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评价MRI与术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结果 MRI术前诊断T1期TSCC 37例,T2期54例,T3期7例,T4期56例;N0期104例,N1期31例,N2期19例;AJCC分期中I期34例,Ⅱ期37例,Ⅲ期21例,Ⅳ期62例。术前MRI与术后病理T分期、N分期及AJCC分期一致性的Kappa值分别为0.814、0.786和0.790(P均<0.01)。术前MRI对TSCC T分期、N分期及AJCC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7.01%(134/154)、88.96%(137/154)和85.06%(131/154)。结论 MRI在TSCC术前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N分期及AJCC分期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MRI常规序列联合DWI检查在胃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3月于我院进行检查的胃癌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RI常规序列联合DWI检查。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作为诊断胃癌的"金标准",分析MRI常规序列检查及MRI常规序列联合DWI在胃癌分期中的诊断结果。结果: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T1期12例,T2期14例,T3期28例,T4期22例;N0期16例,N1期28例,N2期32例;MRI常规序列联合DWI在胃癌T、N分期中灵敏度及准确度均高于MRI常规序列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I常规序列联合DWI检查在胃癌术前T、N分期中应用价值较高,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分辨MRI (HR-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及手术方式选择的价值。方法 对104例直肠癌患者行直肠高分辨MRI检查,进行T分期和N分期,拟定手术方式,并与病理和最终手术方式对照。结果 104例直肠癌患者中,97例手术方式符合最终手术方案,术式符合率为93.27%(97/104),58例中高位直肠癌拟定术式符合率为98.28%(57/58),46例低位直肠癌拟定术式符合率为86.96%(40/46),拟定术式与实际术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直肠癌MRI表现T分期符合率93.27%(97/104),N分期符合率67.31%(70/104)。结论 直肠高分辨MRI在直肠癌T分期及拟定手术方式准确率高,对术前手术方案制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The goal of the study described here was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shear wave elastography (SWE) in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rectal cancer. Fifty-five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underwent pre-operative conventional endorectal ultrasonography (ERUS), SWE and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examinations. Pathologic results were used as the gold standard for cancer staging. The concordance rate with pathologic stage by ERUS and MRI and the stiffness values measured by SWE for tumors in different stages were compared. The concordance rates for cancer staging were 72.7% and 70.9% for conventional ERUS and enhanced MRI,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 > 0.05). SWE indicated that the mean and maximum stiffness values of the tumors increased with advance in stage. The differences in stiffness values between T1 and T2, T1 and T3–4, as well as T2 and T3–4,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01). When the maximum stiffness values of 65.0 and 90.7 kPa are used for the diagnosis of T1, T2 and local advanced rectal cancer, the concordance rate of cancer staging was 85.5%, which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ERUS and MRI, although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SWE is useful in judging the depth of invasion of rectal tumors. The value of tumor stiffness can provide a quantifiable indicator for pre-operative diagnosis of cancer staging and can be used as a supplement to conventional ERUS. Further studies with larger sample sizes are needed.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比较直肠癌患者术前64排螺旋CT和1.5T磁共振常规增强检查局部TN分期的准确性,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对术前直肠癌分期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癌患者的术前64排多层螺旋CT检查资料和1.5 T MR检查资料各30例。统计分析CT和MR检查的TN分期结果与病理TN分期结果的一致率,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术前直肠癌分期的价值。采用一致率的Kappa值检验,两个样本率的x~2检验(Fisher's精确检验)。结果 CT诊断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的T分期结果存在一致性,且一致性较好(Kappa=0.543,P=0.000),而CT诊断N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N分期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0.167,P=0.283)。MR诊断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的T分期结果存在一致性,且一致性较好(Kappa=0.607,P=0.000),MR诊断N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N分期结果的一致性亦较好(Kappa=0.466,P=0.000)。CT诊断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T分期结果的一致率和MR诊断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T分期结果的一致率无统计学差异(x~2=1.000,P=0.833)。结论常规64排多层螺旋CT和MR检查是直肠癌患者术前分期的可靠、优势检查手段。对于T分期,二者各有优势,而对于N分期,MR检查优于64排多层螺旋CT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I结合肿瘤侵犯肠壁周径程度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直肠癌患者,分别以常规分期、常规分期结合肿瘤侵犯肠周径程度两种方法进行T分期。后者针对低场强MRI鉴别T2期和T3期患者困难时,结合肿瘤侵犯肠壁周径(以肿瘤侵犯肠壁1/2周径为界:〈1/2周径为T2期,≥1/2周径为T3期)进行分期。以术后病理T分期为对照,分析两种方法在评估直肠癌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结合环周径分期和常规分期预测病理T分期的Kappa值分别为0.688和0.331(P〈0.05)。结合环周径分期对直肠癌≤T2期和T3/T4期的诊断参数均优于常规分期方法,前者AUC(ROC曲线下面积)值高于后者(0.905 vs 0.662,P〈0.05)。结论:常规分期结合肿瘤侵犯肠壁周径程度可提高T分期的准确度,尤其是提高T2期和T3期的鉴别,从而为直肠癌多学科诊疗团队(MDT)提供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直肠腔内超声(ERUS)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直肠癌鉴别诊断及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8例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时间为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经病理活检确诊为直肠癌(恶性组)共68例、直肠腺瘤(良性组)共60例,均予以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检查,对比恶性组与良性组的RI、PI、PSV、EDV等血流动力学参数、Emean指标;观察直肠癌不同分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Emean值;以及评估RI、PI、PSV、EDV、血流动力学综合参数、Emean诊断直肠癌的AUC、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结果:恶性组的RI、PI低于良性组,而PSV、EDV、Emean均高于良性组(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T1、T2、T2、T4期的RI、PI、PSV、EDV、Emean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I、PI、PSV、EDV、血流动力学综合参数、Emean诊断直肠癌的AUC分别为(0.914、0.747、0.666、0.839、0.999、0.996,P<0.05);敏感度分别为88.20%、48.50%、72.10%、64.70%、98.50%、100.00%;特异度为83.30%、100.00%、56.70%、95%、98.30%、93.30%。结论:ERUS血流动力学参数与SWE用于直肠癌鉴别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其中SWE可作为ERUS的辅助手段,两者联合能更好地进行T分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疗效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能否在术前判断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比较常规T2WI与DCE—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方法收集术前或术后病理确诊的直肠癌患者40例。其中行术前新辅助治疗者22例,未进行术前新辅助治疗者18例。所有患者均在GE1.5T Twinspeed HD MR扫描仪行盆腔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2WI压脂、T1WI、DWI,快速三维容积T1加权脂肪抑制成像增强扫描(3DLAVA)。分析动态增强瞌线的各项参数在新辅助治疗前后的变化,观察癌灶曲线上升速率。结果①对未进行术前治疗的直肠癌分期的准确性:DCE—MRI与常规T2WI对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83-3%和66.7%,对环周切缘阴性判断准确性为88-2%和70.6%。T2WI及DCE—MRI均能发现直径≥2mm的淋巴结。②对新辅助治疗后直肠癌再分期的准确性:DCE—MRI对T、N再分期的准确性可达86.4%:和81.8%,对环周切缘情况判断准确性为100%。而T2WI进行T、N再分期较困难。③治疗前癌灶的曲线上升速率明显高于正常肠管;治疗后达病理完全缓解组原癌灶部略低于下段正常肠管,但是差异不明显;治疗后未达病理完全缓解组癌灶部仍高于下段正常肠管。结论DCE—MRI对术前直肠癌分期的准确性高,并能够准确判断新辅助治疗后痛周切缘情况。癌灶与参照肠管的上升速率比较有助于在术前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经直肠双平面超声联合经直肠三维超声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3例直肠癌患者均行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其中33例行CT检查,37例行MRI检查,检查后分别依据TRUS、CT、MRI对直肠癌进行T分期及N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证实为直肠癌,并获得术后病理分期,术前TRus、cT、MRI的T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68.49%(50/73)、42.42%(14/33)、64.86%(24/37),TRUS与CT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而TRUS与MRI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40);术前TRUS、CT、MRI的N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63.01%(46/73)、66.67%(22/33)、81.08%(30/37)TRUS与CT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41),而TRUS与MRI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 TRUS在评估直肠癌局部浸润深度上较CT更为准确,在评估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方面MRI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直肠腔内超声(endorectal ultrasound,ERUS)对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后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2例,所有患者在放化疗前后完成ERUS检查并分期,最终经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切除肿瘤,并进行病理分期,比较ERUS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结果62例患者中8例放化疗后肿瘤消失,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T0N0),但ERUS均未准确诊断;30例对放化疗反应较好的患者中仅7例肿瘤浸润深度超声分期(uT分期)准确。ERUS的uT总准确性仅40.3%(25例),过高分期58.1%(36例),过低分期1.6%(1例)。ERUS诊断转移淋巴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0.O%、84.6%、42.9%、91.7%。结论ERUS对直肠癌放化疗后肿瘤浸润深度超声分期(uT分期),尤其是对放化疗反应较好的肿瘤分期准确性偏低,且无法诊断肿瘤完全病理缓解。ERUS对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较高,可对直肠癌预后作出很好的预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常规MRI与弥散加权成像(DWI)测量的肿瘤容积对直肠癌TN分期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经肠镜确诊的74例直肠癌患者行盆腔3.0 T MRI检査。分析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用检验评价MRI术前TN分期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DWI(b=10000 s/mm~2)测量的肿瘤容积与病理TN分期的相关性。结果MRI诊断直肠癌T、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7.8%(66/74)、66.2%(49/74);病理学和MRI对T分期诊断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8,P=0.000)、对N分期诊断一致性较差(Kappa=0.33,F=0.000)。在DWI上测量肿瘤容积≤T2期、T3期、T4期分别为(4145.13±718,00)mm~3、(14939.73±3591.38)mm~3、(22714.76±4251.71)mm~3;N0期、N1期、N2期分别为(14367.15±6425.83)mm~3,(17967.69±5259.88)mm~3、(19464.00±3588.77)DWI测肿瘤容积越大直肠癌T分期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189,P=0.000);肿瘤容积与直肠癌不同N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5,P=0.034)。结论MRI评价直肠癌T分期准确率较高,对N分期也有一定诊断价值。MR肿瘤容积测量对直肠癌TN分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