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于2007~2010年连续4年从东北三省大豆主产区采集大豆根腐病株,分离大豆根腐镰孢菌,并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1 199个镰孢菌菌株属于8个种,分别为尖镰孢菌(F.oxysporum)、腐皮镰孢菌(F.solani)、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半裸镰孢菌(F.semitactum)、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燕麦镰孢菌(F.avenaceum)、木贼镰孢菌(F.equiseti)和厚垣镰孢菌(F.chlamydosporum),其出现频率依次为36.45%、25.35%、11.43%、10.76%、6.76%、4.42%、3.84%和1.00%。以上8种镰孢菌在黑龙江省都存在,且在黑龙江省首次发现了厚垣镰孢菌。在吉林省没有分离到F.avenaceum和F.verticillioides,在辽宁省没有分离到F.avenaceum和F.chlamydosporum。以合丰25号大豆品种为接种材料进行的致病力测定结果显示,8种镰孢菌对大豆均有致病力,其中尖镰孢菌有强致病力,腐皮镰孢菌、禾古镰孢菌、半裸镰孢菌、燕麦镰孢菌、木贼镰孢菌和厚垣镰孢菌均为中等致病力,轮枝镰孢菌为弱致病力;8种镰孢菌引起的大豆根腐病症状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采用湖南南山高山牧场的鲜牛奶为原料,李斯特菌为指示菌,抑菌圈直径为评价指标,从中筛选抑菌特性较高的乳酸 菌,通过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技术对其进行鉴定。 同时,对菌株所产的抑菌物质的成分进行初步分析,并研究pH、温度及NaCl对其抑 菌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从湖南南山高山牧场的鲜牛奶中共分离出28株乳酸菌,其中7株对李斯特菌具有抑菌活性,且菌株C15的 抑菌能力最强,抑菌圈直径为6.17 mm。 菌株C15被鉴定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al lactis),初步判定其所产的抑菌物质成分为蛋白类 或多肽类物质,该抑菌物质在酸性及中性条件下稳定,且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耐盐性,经80 ℃处理20 min后,抑菌活性保留54.35%; 经10%NaC(l 1 mol/L)处理2 h后,抑菌活性保留86.76%。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实验室前期从酱油渣中分离的16株乳酸菌ZW1~ZW16为出发菌株,拟筛选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较强的菌株,并对菌株产生的抑菌物质、生长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乳酸菌ZW2、ZW9、ZW14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其中ZW9抑菌效果最好,排除有机酸和H2O2影响后,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蛋白酶K、α-蛋白酶、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均显著性降低(P<0.05),初步推断抑菌物质是一种具有蛋白质属性的细菌素。抑菌动力学曲线显示,菌株培养至20 h抑菌活性趋于稳定。抑菌稳定性显示,抑菌物质在40~100 ℃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紫外线照射、表面活性剂处理下均保持较高的抑菌活性;在pH2.0~6.0抑菌活性无明显变化,pH10.0抑菌能力完全丧失。酱油渣中筛选的3株乳酸菌具有抑菌功能且产生的抑菌物质稳定,对开发成新型生物抑菌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生物保鲜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细菌素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牛津杯法从传统泡菜和腊肠中分离的80株乳酸菌中筛选出10株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乳酸菌.通过排除酸性产物有机酸、过氧化氢干扰及抑菌谱试验,LAB5和LAB55仍表现广谱的抑菌活性;2菌株发酵上清液经蛋白酶K、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均有降低,其中LAB5对木瓜蛋白酶敏感,因此可以初步判定这2株乳酸菌产生的抑菌物质为细菌素.2种细菌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pH值越低抑菌能力越强;2株菌表现良好的产酸能力,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鉴定为植物乳杆菌.  相似文献   

5.
从蒙古国风干牛肉中分离出28株乳酸菌,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增生李斯特菌为指示菌检测28株乳酸菌的抑菌活性,其中菌株37X-3和菌株37X-13对3种指示菌的抑菌能力较强,且经胃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后抑菌活性全部丧失,表明2株乳酸菌通过产细菌素的方式发挥抑菌作用。再经表型、生理生化和基因型鉴定,确定菌株37X-3为戊糖片球菌,菌株37X-13为乳酸片球菌。2种片球菌素在121 ℃,15 min,pH 2~6范围均能抑制3种指示菌的生长,且对单核增生李斯特菌抑菌作用最强。2种片球菌素抑菌谱广,不仅能抑制枯草芽孢杆菌、屎肠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还能抑制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革兰氏阴性菌。  相似文献   

6.
从渤海锦州海岸湿地植物根系中筛选对腐败希瓦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副溶血弧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乳酸菌,为研发一种海产品防腐保鲜生物制剂奠定基础。应用牛津杯打孔法从碱蓬草、芦苇根部筛选拮抗性乳酸菌菌株,应用生长曲线分析菌株拮抗作用变化,通过pH、蛋白酶、温度、NaCl浓度等因素,分析乳酸菌无细胞上清液(CFS)的拮抗性能。从碱蓬草根部获得1株拮抗能力较强的乳酸菌株JP-12,初步判定其抑菌活性物质存在于CFS中,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其抑菌活性在培养28 h时达到峰值。CFS经不同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均有所下降。对胃蛋白酶最为敏感,活性丧失率为24.21%;CFS经40~121 ℃等不同温度处理30 min,其抑菌活性基本不变;在pH3.0~4.5范围内抑菌活性保持稳定;3.0%~3.5% NaCl条件下其抑菌活性较强,抑菌直径达到18.46、18.15 mm。经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RNA菌株JP-12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本文为挖掘拮抗性乳酸菌的资源及在水产品防腐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从酸菜和大弹涂鱼肠道中分离可产抑制阪崎肠杆菌活性的乳酸菌,并对抑菌物质的特性和抑菌机制进行研究,为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抑菌圈试验从分离所得的多株乳酸菌中筛选具有抑制阪崎肠杆菌活性的菌株并鉴定,排除酸及过氧化氢的影响后,分析其抑菌产物的特性。分离纯化抑菌物质,并初步探讨抑菌机制。结果 筛选得到一株抑菌效果最好的乳酸菌SA3,经鉴定为发酵黏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其上清液对阪崎肠杆菌抑菌圈直径达到16.94 mm。上清液具有蛋白特性和热稳定性,以乙酸乙酯粗提出的抑菌物质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氏菌等致病菌表现出较强抑菌活性。其抑菌机制为乳酸菌所产抑菌物质可破坏阪崎肠杆菌的细胞壁及内容物。结论 本研究分离到的发酵黏液乳杆菌SA3有望应用于乳制品中阪崎肠杆菌的生物防腐。  相似文献   

8.
以泡菜为原材料,经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平板划线法纯化、滤纸片法初筛和牛津杯法复筛得到4株有较好抑菌性能的乳酸菌。中和法排除有机酸及过氧化氢等干扰因素后,发酵液仍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用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处理后,发酵液抑菌性能明显降低,因而确定抑菌物质是一种具备蛋白质性质的细菌素。经形态学、生长条件和生理生化鉴定,初步确定4株菌均为植物乳杆菌。对抑菌能力较强的L-33菌株进一步研究,其产生的细菌素pH活性范围为5.0~9.0,在pH 7.0时抑菌活性最高,且其具有热稳定性,是一种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抑菌效果的广谱细菌素。  相似文献   

9.
一株产细菌素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市售3种酸乳中分离得到4株乳酸菌,通过发酵液的抑菌实验确定S1菌株为细菌素产生菌,综合S1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将其初步鉴定为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在排除过氧化氢和有机酸对指示菌的抑制作用后,确定该菌株产生的抑菌物质为细菌素,该细菌素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好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从新疆和田维吾尔族长寿老人肠道中分离鉴定的18株实验菌和9株来自一般健康人肠道中的实验菌株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具有高效抑菌作用的菌株,并确定起抑菌作用的可疑物质的性质。方法:采用滤纸片法筛选高抑菌活性的菌株,同时通过不同处理(温度、酸度、酶浓度)测定抑菌活性的变化,最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机酸的含量并测定有机酸的抑菌能力。结果:从这27株中筛选出了三株具有广谱、高效抑菌作用乳酸菌,对这三株乳酸菌的抑菌成分进行了研究,最后发现起抑菌作用的物质是细菌素和短链有机酸。结论:27株实验菌株都有一定的抑菌能力,但从长寿老人粪便中分离出的所有菌株抑菌能力强于来自一般人肠道的所有菌株。乳酸菌代谢产物——有机酸(乳酸、丁酸和乙酸)和细菌素类(对热稳定且对酸和蛋白酶敏感)做主要底物进行抑菌实验。实验结果,在低pH条件下两类物质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吴慧昊  牛锋  钟琦  杨迪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4):157-162
筛选出高效降胆固醇降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菌株,为新型药物、保健食品的研制提供优良菌株。从6种西北特有样品中筛选分离出乳酸菌,采用磷硫铁比色法测定菌株降胆固醇能力,并测定菌株降甘油三酯能力,通过抑菌实验、耐酸、耐胆盐及小鼠体内毒性试验研究菌株各项性能,利用生理生化及16S rDNA法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本试验筛选出3株高效降胆固醇降甘油三酯乳酸菌,其中菌株ZL010降胆固醇、降甘油三酯效果最强,蛋黄中胆固醇的降解率为73.65%,高纯度胆固醇降解率为40.06%,甘油三酯降解率为5.10%。3株菌都具有很好的抑菌、耐酸、耐胆盐能力,菌株经生理生化及16S rDNA鉴定ZL005为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ZL010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ZL016为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小鼠毒性试验表明,菌株无毒副作用,小鼠各脏器一切正常,菌株可用于降脂降胆固醇保健药品及功能食品的制备。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天然牦牛乳曲拉中蕴含着大量的乳酸菌,为丰富食品发酵的有益菌种资源,本试验分离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乳酸菌。方法 以西藏牦牛乳曲拉为分离基质,MRS(De Man Rogosa Sharpe)加上1%CaCO3为选择鉴别培养基,运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 RNA基因序列、药敏试验对分离菌株进行菌种鉴定,通过抑菌试验探究其抑菌活性。结果 分离菌株NWMCC0322被鉴定为短乳杆菌,其对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酰胺醇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头孢类药物敏感,对多烯类药物中敏。NWMCC0322对指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抑菌圈直径达12.0±0.6 mm,其次为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11.3±0.3 mm,大肠杆菌11.0±0.5 mm。结论 该短乳杆菌对食品污染常见菌株具有抑菌效果,在食品发酵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利用中科院重离子加速器释放的12C6+重离子束作为辐射诱变源,以酸斑值(HC)和抑菌圈值为指标,对鼠李糖乳杆菌JF12-1进行功能性诱变。通过致死率和正负突变率确定诱变的最佳辐照剂量;对最佳辐照剂量下的突变菌株利用酸斑法进行初筛,抑菌圈法复筛,而后通过连续传代之后检测乳酸含量变化来测定遗传稳定性,并对遗传稳定菌株进行16S rDNA测序,定位其突变位点。结果显示辐照剂量为300 Gy时,致死率为79.86%,正突变率为30.33%,负突变率为5.38%,确定为最佳诱变剂量;酸斑法初筛最佳诱变剂量下的突变菌株,得到20株HC值较原始野生菌株提高25%以上的突变株;抑菌法复筛得到8株体外抑菌性较原始野生菌株提高15%以上的菌株;遗传稳定性测定发现这8株突变乳酸菌株产乳酸稳定性良好;16S rDNA测序发现原始野生型菌株JF12-1的可能突变位点不在16S rRNA基因上,促使其产酸和抑菌性能增强的突变位点可能发生在其他基因区段。利用12C6+重离子束成功诱变选育出了高产乳酸及体外抑菌性优良的功能性鼠李糖乳杆菌稳定株,为下一步深入开发该菌株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和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有抑菌活性的乳酸菌并分析其抑菌的物质基础,利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分析了19株从牧区风干肉制品中分离得到的肉源乳酸菌发酵上清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能力,同时从中分别选取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能力有显著差异的乳酸菌各3株,对其上清液中的抑菌物质基础和抑菌能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株乳酸菌中菌株F19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为(15.07±0.55) mm,而F11发酵上清液对大肠杆菌完全没有抑制效果,菌株F1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圈直径为(14.47±0.38) mm,而F6、F2发酵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完全没有抑制效果;抑菌的物质基础分析表明,酸性环境在抑菌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细菌素与过氧化氢发挥协同作用;对其发酵上清液进行不同pH以及不同温度处理后发现,其抑菌活性在pH<5.0时随pH的降低而显著增强(P<0.05),当pH分别升高至5.0、6.0、7.0时试验乳酸菌发酵上清液均不具有抑菌能力,F18发酵上清液分别在60、80、100、121 ℃热处理一定时间后其抑菌能力与对照组相比仍然无明显差异(P>0.05),F11发酵上清液在100 ℃热处理30 min后抑菌能力显著减弱(P<0.05),其余实验菌株发酵上清液温度达到60 ℃以上,抑菌能力随热处理温度提高而显著(P<0.05)下降。本研究发现了乳酸菌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效果具有特异性,抑菌物质主要是酸性物质,其次是细菌素和过氧化氢;抑菌能力受pH和温度影响,同时具有特异性。研究结果可为优质菌种资源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西藏牦牛粪和乳源中益生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钙透明圈法从西藏地区牦牛粪和乳源中分离、筛选益生菌,通过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生长特性、产酸能力、耐胆盐、酸、人工胃液能力及抑制大肠杆菌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筛选出25株乳酸菌,经鉴定7株为益生菌,分别为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2株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和4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um)。其中植物乳杆菌B2具有良好的生长优势、产酸能力(发酵终pH值在4左右)、耐酸(pH值为4)、耐胆盐(0.6%)、耐人工胃液能力(存活率为57.4%),且抑制大肠杆菌效果较好(抑菌圈直径为22.0 mm)。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提高乳酸菌抗菌性能及拓宽抗菌谱。方法 对可共生的7株益生菌的体外生长性能、产酸性、抗氧化性能以及抑菌性能进行了比较,筛选出综合性能较好的菌株,并进行复配探究最佳复合比例。结果 筛选出鼠李糖乳杆菌HN001、干酪乳杆菌C11、R5和植物乳杆菌R2综合性能较好。通过抑菌谱测定,筛选出对细菌抑制作用最强的鼠李糖乳杆菌HN001和对霉菌抑制作用最高的植物乳杆菌R2。对两株菌以不同比例进行复合,得到最佳抑菌比例HN001:R2为5:1。结论 鼠李糖乳杆菌HN001和植物乳杆菌R2的组合较单一菌株具有更强的抑菌性能和更广的抑菌谱,具有协同抗菌作用,在防治食源性致病菌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乳酸菌对牛乳房炎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降低牛乳房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本实验以大肠杆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无乳链球菌ATCC14556作为指示菌,综合抑菌试验和黏附试验从8株乳杆菌中筛选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结果表明,乳杆菌KLDS1.0344对指示菌的抑制作用比其他乳杆菌的作用更明显,最大抑菌直径为15.4 mm,经过对16S rDNA鉴定,发现KLDS1.0344为植物乳杆菌,同时,对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表明,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和细菌素类物质对抑制三种指示菌发挥主要作用,而且这些抑菌活性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才具有更强的抑菌活力。  相似文献   

18.
Sixty strain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LAB) were isolated from koumiss in Xinjiang, China. Most of the strains had antimould activity, and the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IMAU10116 strain had greatest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Penicillium roqueforti. Meanwhile, it could also inhibit some bacteria such as Escherichia coli and Listeria innocua. The antimould substance had high thermal stability. Maximum antimould activity was observed between pH 3.0 and 3.8 (initial pH), but it decreased when pH was adjusted to a level between 3.8 and 7.0. It was sensitive to proteinase‐K and trypsin, but its inhibitory activity did not change after treatment with dispase.  相似文献   

19.
以宁夏银川市采集的家庭自制的3份发酵泡菜制品为材料,从中筛选产酸量较高的乳酸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耐酸、耐胆盐及发酵性能进行测定,筛选性能优良的乳酸菌,最后将其应用到发酵枸杞汁中。结果表明,筛选得到5株产酸量较高的乳酸菌,经鉴定分别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NXU_19010)、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NXU_19023)、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 NXU_19006)、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NXU_19022)和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NXU_19004)。其中菌株瑞士乳杆菌NXU_19022的耐酸、耐胆盐及生长性能较好,在6 h左右优先进入生长对数期,其在pH为2时的存活率约为92%,在牛胆盐含量百分比为0.9%时的存活率约为18%。NXU_19022发酵后使枸杞汁中多糖含量提高约29%,多酚含量约为原来的91%,感官评分最高。能显著提高自由基清除率和改善发酵枸杞汁的风味品质。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对NXU_19022发酵前后枸杞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其中显著性差异代谢产物有20种,脂类物质含量上调,呈香味及甜味物质含量上调。表明该菌株具有良好的发酵特性,可进一步开发利用作为发酵产品的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