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膜分离技术纯化绞股蓝皂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固形物得率和绞股蓝皂苷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陶瓷膜和超滤膜过滤实验,对操作压力、溶液温度和膜的规格进行优选.结果表明:选择孔径0.5μm的陶瓷膜,在溶液温度40℃、过滤压差0.24MPa条件下,能达到较好去除提取液中的悬浮物和大分子杂质的效果;选择截留分子量为3×10^4的超滤膜,在溶液温度40℃、操作压力0.8 MPa条件下,去除小分子杂质和截留绞股蓝皂苷的效果较好.采用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分离纯化绞股蓝皂苷,该工艺操作简单、可靠,纯化效率高.  相似文献   

2.
中空纤维超滤膜污染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PS(聚砜)、PAN(聚丙烯腈)、改性PAN三种不同材质的中空纤维超滤膜在自来水净化和蛋白质溶液过滤过程中的污染行为,初步探讨了用不同方法清洗时膜性能的恢复情况,该研究结果对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实际使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PS(聚砜)、PAN(聚丙烯腈)、改性PAN三种不同材质的中空纤维超滤膜在自来水净化和蛋白质溶液过滤过程中的污染行为,初步探讨了用不同方法清洗时膜性能的恢复状况.该研究结果对中空纤维超滤膜的实际使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聚偏氟乙烯(PVDF)的亲水性和力学性能,将UiO-66与PVDF共混,采用溶液致相分离法制得共混超滤膜;考察了不同含量的UiO-66纳米粒子对PVDF超滤膜的纯水通量、亲水性、截留率、力学性能等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超滤膜的形貌,通过X射线衍射仪表征了UiO-66在超滤膜中的存在状态和晶体结构,通过拉伸测试仪和接触角测量仪分别表征了超滤膜的力学性能和膜表面的亲水性。结果表明:在UiO-66的质量分数为1.67%时,膜的性能最优,与原膜相比,纯水通量提高了6倍,约达到120 L/(m~2·h);对BSA的截留率提高了11.53%,约达到95.16%;水接触角降低了24°,达到68°;拉伸强度提高了2.2倍,约为4.13 MPa。  相似文献   

5.
膜分离技术在谷氨酸分离与浓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谷氨酸传统发酵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膜分离技术,研究了超滤膜与纳滤膜分离技术在谷氨酸发酵液去除蛋白及菌丝体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对超滤膜通量、超滤膜质量、废液的排放情况以及超滤系统工艺的适应性、超滤浓缩倍数和滤渣含水量、超滤收率、系统的可恢复性能、纳滤浓缩情况等指标的综合研究,同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得出了超滤膜及纳滤膜分离技术在对谷氨酸提取工艺改进方面具备可行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超滤膜技术在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中的应用,该技术能够有效去除循环冷却水的悬浮物,降低胶体含量,使超滤出水SD I≤1.5。通过分析超滤膜处理过的循环冷却排污水的水质、水量可满足反渗透进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构建一种新型膜污染控制技术——含氯水反冲洗工艺,以超滤膜分离技术为理论基础,考察加氯水反冲洗工艺对超滤膜压力变化情况,研究含氯水反冲洗对超滤膜污染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经过40个小时的运行超滤膜跨膜压差由初始时的39kPa增加至56kPa,增加了近80%。随着周期加氯反冲洗跨膜压差以及运行通量逐渐得到恢复,表明低浓度含氯水反冲洗对腐殖酸造成的膜污染具有明显的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微污染珠江水会对超滤膜产生的无机物、有机物、微生物等污染,利用超滤直接过滤珠江水,采用多种化学清洗剂对超滤膜进行了清洗试验,考察了几种化学清洗剂对污染膜的清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酸、碱、NaC1O溶液对膜通量的恢复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都不能使膜通量恢复到初始水平,NaC1O对超滤膜膜通量的恢复效果优于单一NaOH碱溶液、HCl清洗、柠檬酸清洗效果;NaOH和NaClO、NaClO和表面活性剂复合清洗剂对膜通量的恢复均有较好的效果,3.0 g/L NaClO和2.0%NaOH复合溶液、2%NaOH、3.0 g/L NaClO和0.25%SDS复合溶液清洗后膜通量恢复率高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9.
磁化水超滤后的防垢限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不同作用时间的透过液与浓缩液的 p H值、电导率、Ca2 浓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磁化水超滤后溶液性质的变化 ,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超滤膜所截留的微粒大小及数量 .实验结果表明 :磁处理能促进碳酸钙过饱和水溶液产生粒径较小、数目较多的微粒 ,超滤膜能截留这些微粒 ;磁处理与超滤协同作用通过降低溶液的过饱和度可提高透过液的防垢能力 .  相似文献   

10.
以碱处理及碱与Fenton试剂协同改性后的聚偏氟乙烯为基材,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添加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超滤膜,研究改性方法对超滤膜耐污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碱处理和含丙烯酸的Fenton试剂协同改性后的超滤膜耐污染性能最好,与单纯经碱处理改性的聚偏氟乙烯膜相比,其过滤蛋白质溶液的渗透通量提高了59%以上,相对渗透通量提高了56%。  相似文献   

11.
以聚砜、聚乙烯吡咯烷酮和多巴胺修饰的埃洛石纳米管为主要原料,通过相转化法制备改性聚砜超滤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通量测试仪对滤膜进行结构及性能表征,交替过滤纯水与牛血清蛋白溶液测试改性超滤膜的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改性埃洛石的掺入提高了超滤膜的水通量与截留率,改性后超滤膜水接触角从85.2°下降到67.4°,当改性埃洛石质量分数为1.0%时,超滤膜的纯水通量达到最大值440 L m-2 h-1,截留率从60%上升到92%。连续过滤200 min后,水通量最大值为400 L m-2 h-1。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列出了超声波技术的几种典型应用,说明了它们在包装及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文章认为,超声波技术为包装及食品工业提高生产水平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列出了超声波技术的几种典型应用,说明了它们在包装及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文章认为,超声波技术为包装及食品工业提高生产水平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阐述固液萃取的基本要领及其计算方法,同时介绍各种萃取装置以及固液萃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实例,最后扼要介绍当今食品工业中的最新技术--超临界气体萃取。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将超滤膜与反渗透膜技术应用于控制电镀工业减少废水排放量的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该工程的环境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超滤膜和反渗透膜装置的运行情况良好,反渗透膜系统产水的电导率始终为3-6μs/cm,处理费用为2.475元/t。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未改性的聚乙烯醇为膜材料,选择不同的添加剂和溶剂,采用相转化法成膜,并经戌二醛溶液交联譬理,制备出超滤膜.文中分析了膜的形态结构,并对膜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通常条件下制备的膜表面致密,横断面呈多孔结构,几乎没有水透过膜层.这是由于PVA分子中的强氢键作用力对超滤膜的形成起着阻碍作用,只有在铸膜液处于临界分相状态时才能使膜呈现超滤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食品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食品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食品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居民食物消费水平显著提高.但毋庸置疑,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从经济效益、内部结构及对外贸易等方面系统梳理了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并对食品工业发展中的几个主要比例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食品产业竞争力、食品安全及食品工业产品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生物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从中表明:生物工程技术在食用资源的开发、食品加工、食品保藏和食品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成果,极大地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膜的截留性能,将纳滤膜的独特分离效果和中空纤维的优点相结合,以中空纤维聚砜超滤膜为基膜,通过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制备高截留性能的中空纤维纳滤复合膜.探究聚哌嗪酰胺体系的可行性,并探索该体系的最佳涂覆方式;为了表征自制纳滤膜,测试其截留性能,还做了一些关于纳滤膜对不同价态的盐溶液和糖类的截留性能的研究.结果显示:涂覆中空纤维超滤膜的水相和有机相溶液浓度直接影响纳滤膜的截留性能,当水相溶液浓度为2.0%、有机相溶液浓度为2 g/L时效果最好,制得的纳滤膜的截留性能最好,对二价盐的截留率可高达98.02%;水通量能达到79.2 L/(m~2·h)制备过程中吹扫时间、流速,水相溶液循环速率及热处理等条件对膜的影响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20.
分子蒸馏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蒸馏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分离技术,现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分子蒸馏的概念、原理、特点以及影响分子蒸馏速度的因素;其中着重论述了分子蒸馏技术目前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发展情况.最后本文对其发展状况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