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蒙小飞 《吉林医学》2013,(33):6913-6913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严重糖尿病乳酸中毒的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乳酸中毒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12 h、24 h、48 h血乳酸及pH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的12 h、24 h、48 h,观察组的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有效清除乳酸,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开始血液灌流治疗的时间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是否采用血液灌流治疗和血液灌流开始治疗的时间不同分为4组.灌流1组:在中毒12 h以内给予血液灌流治疗,1次/d,共2~3 d;灌流2组:在中毒12~24 h给予血液灌流治疗,1次/d,共2~3 d;灌流3组:在中毒24 h后给予血液灌流治疗,1次/d,共2~3 d;对照组:未采用血液灌流治疗.比较各组胆碱酯酶(ChE)活力恢复的时间.结果 4组患者治疗后1 d、2 d、3 d、4 d时ChE活力及50%ChE恢复时间(T5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灌流3组上述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灌流1组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血液灌流开始时间在中毒24 h内,尤其是在中毒12 h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中毒24 h以后给予血液灌流治疗没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儿童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将55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8例(盐酸戊乙奎醚治疗),对照组27例(常规阿托品治疗),观察两组中毒症状持续时间、胆碱酯酶(CHE)活力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不同中毒程度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1~2h后,观察组中、重度以及治疗24h后轻度患儿CHE活力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除躁动、口干外,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戊乙奎醚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起效快、用量小、用药频率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浆β-内啡肽(β-E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3例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31)及研究组(n=3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清醒时间、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及治疗后12 h、24 h、48 h、72 h血浆β-EP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为(5.4±3.9)h,较对照组的(8.3±4.6)h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84.38%),较对照组(61.29%)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2~72 h两组患者血浆β-EP水平均逐渐降低(P<0.01),且各时间点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改善血浆β-内啡肽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剂量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过程中的平稳降压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 ,观察组给予大剂量尼莫地平(30~42 mg/d)24 h持续静脉给药,加常规治疗 ,疗程14 d ;对照组给予小剂量(8~10 mg/d)尼莫地平24 h持续静脉给药,加常规治疗 ,疗程14 d.比较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第2天,第7天及第 14天的血压变化情况及再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降压效果更明显(P<0.05),再出血方面及脑缺血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尼莫地平在防止脑血管痉挛的同时又达到了平稳降压的目的,同时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血液灌流对急性毒蕈中毒后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血液灌流在治疗急性毒蕈中毒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急性毒蕈中毒患者60例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24例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血液灌流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72 h炎症因子(hs-CRP、TNF-a)的变化,并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的炎症因子(hs-CRP、TNF-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8、72 h,炎症因子(hs-CRP、TNF-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能明显抑制急性毒蕈中毒后炎症因子的表达,缩短住院时间,应用血液灌流治疗毒蕈中毒患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强化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86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后即给予血液灌流(HP)治疗2h,根据病情需要12~24h再次HP.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于入院后3h即完成2h的首次血液灌流,以后每日行Hp治疗2h,连续3天.观察两组血胆碱酯酶活性(ChE)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昏迷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中间综合征发生率、病死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ChE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昏迷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观察组中间综合征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强化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效果优于单次HP治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明显改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对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治疗(洗胃、导泻、脱水、解痉镇静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0.125~0.25g肌肉注射,每日3~4次.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抽搐持续时间分别为(3±2.5)h,(24±16)h,死亡率分别为2.8%和12.5%.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可明显缩短毒鼠强中毒患者抽搐时间,降低死亡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在抢救急性重度中毒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8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26例给予血液灌流(HP)治疗,12例HP后序贯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HP+CVVHDF),对照组42例仅给予综合治疗;并对治疗组中的20例、对照组中的2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治疗前、后24h血浆胆碱酯酶(CHE)活性、阿托品的用量进行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昏迷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死亡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CHE活性恢复的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中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P<0.01),且阿托品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Vd大的毒物,要采取尽早、充分、多次HP或HP+CVVHDF治疗原则,可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重症急性中毒的生存率和抢救成功率。而对于Vd小的毒物,单纯HP的治疗,即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2):120-122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4年9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0例中重型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1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血液灌流(血液灌流组),1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及血液灌流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联合治疗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健康对照组体检时及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毒4、24、96 h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百草枯中毒患者同期血清百草枯水平;比较治疗28 d 3组患者生存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毒4 h后血清TNF-α及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随着时间延续,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TNF-α及IL-6水平均持续升高。联合治疗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TNF-α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血液灌流组及常规治疗组(P<0.01)。3组中毒患者血清百草枯水平在中毒后24 h达高峰,中毒后96 h时较中毒24 h下降,仍高于中毒4 h,但3组中毒患者组间及中毒后各组不同时间点血清百草枯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TNF-α与IL-6呈显著正相关(r=0.841,P>0.05),血清百草枯水平与TNF-α及IL-6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190、0.094,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28 d生存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和血液灌流组(P<0.01)。结论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持续进行性升高。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显著抑制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TNF-α、IL-6的释放,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张颖 《河北医学》2013,(12):1818-1820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资料完整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126例,分为血液透析灌流组(HDP组)和对照组。HDP组在进行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透析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阿托品总量、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及死亡率、住院时间等项目。结果:63例血液透析灌流(HDP组)患者经联合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现为精神好转、食欲好转、尿量增加。HDP组的阿托品用量及清醒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7d后HDP组的Ch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DP组致死的严重并发症较对照组低。结论:血液透析灌流组可明显减少阿托品用量、缩短清醒时间及胆碱酯酶恢复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李静 《河南医学研究》2014,23(10):110-113
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6例行化学治疗的肿瘤患者,按照静脉给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94例)和观察组(植入式静脉输液港,62例)。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平均时间为(197.64±96.73)d,对照组为(95.01±34.23)d,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84%,对照组为14.9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相比,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可显著延长化疗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在血浆置换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我院住院进行血浆置换疗法患者11例(其中乙型重症肝炎9例,有机磷中毒2例)于置换前后分别抽血检测ChE活性。结果置换前ChE活力均值为(3118.4±538.6)U/L,置换后ChE活力均值为(4996.2±625.3)U/L,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6,P〈0.01)。结论ChE活性在血浆置换后明显升高,动态观察ChE活性水平变化,可作为有机磷中毒、乙肝重症患者判断病情、预测转归的敏感和可靠性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244例住院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组103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组141例。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住院天数、手术操作时间、造影剂用量、X线照射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桡动脉组手术成功96例,成功率为93.2%,经股动脉组手术成功139例,成功率为98.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桡动脉组并发症更少(P<0.05),住院天数也明显缩短(P<0.01),但手术耗时长(P<0.05),造影剂用量及X线照射时间较股动脉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痛苦少、血管并发症少,且手术成功率较高,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5.
刘宏伟  刘冠雄  邹勇  张凯  曾钧发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6):147-148,150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对急性重度中毒患者治疗的疗效评估及前景展望.方法 选择2009年7月~2012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重度中毒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洗胃、保肝、利尿、呼吸支持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昏迷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44例中死亡3例,对照组死亡9例,两组生存率分别为92.2%和76.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昏迷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5±1.5)h和(11.5±2.5)d,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此外,44例血液灌流患者出现并发症14例(31.2%).结论血液灌流对抢救急性重度中毒疗效显著,但并发症也较高,临床应用时应及时发现和纠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对腹腔镜宫外孕术后寒战的影响。方法: 全麻下行腹腔镜宫外孕手术患者12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4组(n=30):生理盐水对照组、右美托咪啶组、输血对照组(输血组)和输血右美托咪啶组(输血DEX组)。4组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法相同,术中维持BIS值40~55。右美托咪啶组开放静脉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5 μg·(kg·h)-1至手术结束前0.5 h;生理盐水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输血DEX组(术中出血大于800 mL酌情输注血液)开放静脉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5 μg·(kg·h)-1至手术结束前0.5 h;输血组(术中出血大于800 mL酌情输注血液)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术后1 h内寒战发生情况。结果:生理盐水组、右美托咪啶组、输血组、输血DEX组寒战发生率分别为50%(15例)、10%(3例)、57%(17例)和20%(6例)。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右美托咪啶组寒战发生率降低,寒战程度减轻(P<0.05);与输血组比较,输血DEX组寒战发生率降低,寒战程度减轻(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辅助麻醉可降低宫外孕患者麻醉后寒战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37例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收治的股骨转子问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8例,采用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时照组44例,采用动力髋部螺纹钉(DHS)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李春燕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0):133-135,138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诊断肺癌的配合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0年11月~2012年5月60例经胸部CT或PET—CT检查显示为纵膈和(或)肺门淋巴结肿大和(或)胸内气管旁肿块(≥1cm)患者行EBUS—TBNA的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术中配合及心理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和情绪反应进行测量,比较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对呼吸网难症状及情绪反应的影响: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8.14±1.33)、(4.96±1.78)分],对照组:(16.22±5.30)、(14.28±4.20)分]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58.62±9.57)分,对照组:(11.24±3.47)分1(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做好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的护理配合,对提高肺癌诊断率,避免并发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2:1球浆比换血疗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血常规影响规律。方法回顾2005-01~2009-04我科因高胆红素血症采用不同球浆比换血治疗的新生儿76例,观察组44例用2:1球浆比换血,对照组32例采用1:1球浆比换血;检测换血前后胆红素(Bil)、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换血后RBC、Hb均升高,对照组换血后RBC、Hb下降,两组WBC、PLT明显下降。结论2:1球浆比换血治疗重症胆红素血症可明显降低血胆红素水平及纠正贫血;但换血后易出现一过性WBC和PLT降低;提示换血后应预防感染、出血的发生,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避免出现严重换血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