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NiCo2O4电极析氧反应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贱金属铁基上表面化这镀Ni-Co-P,然后通过化学复合镀制得Ni-Co-Al2O3中间层,复合镀层用5mol.L^-1NaOH溶液浸出,可制得新型Ni-Co-P微孔活性中间层,在中间层上再涂覆匹配性较好的NiCo2O4表面活性层,该活性层是由一定Ni(NO3)2和Co(NO3)2的量配比通过高温热解而成,为考察该电极在碱性溶液的析氧反应机理,通过恒电位阶跃实验I~t曲线求出了不同时间下的电量Q,由Q对t^1/2曲线,结果证明,Q-t^1/2曲线不为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说明该析氧电极反应为典型的不可逆反应,通过对析氧电极反应假想模型进行动力学推算及实验,初步确定了电极反应的速度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由Co取代Ni位置Ni(OH)2电极,由χ射线衍射测定了其结构与α-Ni(OH)2相同,且能在碱液中电化学循环时稳定存在,放电结果表明,充放是循环过程中,电子转移数目大于1(不同于以往在Ni(Ⅱ)与Ni(Ⅲ)间进行),在本实验中最高可达1.38。实验制得的电极和β-Ni(OH)2电极相比,具有较小的界面转移阻抗和较高的充电效率,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本文还对实验结果和可能的机理进行了简要的分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获得Ni-Co-Mo复合镀层的最佳工艺条件及该镀层的析氢催化活性,依经最佳工艺条件制得Ni-Co-Mo复合电极,其析氢超电势η100为112.8mV,比不加Mo粉制得的Ni-Co合金电极(η100=204.8mV)低92mV,比纯镍片(η100=453mV)低340.2mV。  相似文献   

4.
通过极谱和循环伏安法,结合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通式为β2-K6-nHn「SiW11M(H2O)O39」.xH2O(M=Mn^2+,Fe^3+,Co^2+,Ni^2+,Ch^2+,Zn^2+)杂多钨硅酸盐在溶液中的氧化还原性质,杂多阴离子的极谱半波电位E1/2顺序为Cu^2+〉Mn^2+〉Fe^2+〉Zn^2+〉Co^2+MNi^2+,发现杂多阴离子的半波电位E1/2与其组分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用活性沉积方法制备的Pt/Co极上的析氢反应。在室温下负载量为10mg/cm^2的Pt/Co在7mol/L KOH溶液中以1A/cm^2电流密度析氢的过电位小于150mV。初步研究发现了Pt/Co电极用表面薄层Nafion膜修饰能大大提高其使用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在1 mol·L- 1  KOH 水溶液中测量了Ni 电极和Ni La P合金电极上析氢反应的极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与镍电极相比,Ni La P合金电极上析氢的速度比Ni 电极约大10 倍,析氢电势正移200 ~300 mV( 在ic = 100~150mA·cm - 2) .显示出Ni La P合金具有较高的析氢催化活性,有利于降低槽电压,减少能耗.  相似文献   

7.
铸造铬锰氮不锈钢在5%H2SO4水砂介质中的腐蚀磨损行为丁晖余刚袁广银刘颂明兆祥试验钢种在5%H2SO4水砂介质中作了腐蚀磨损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铸造铬锰氮不锈钢较1Cr18Ni9Ti(18-8)及0Cr18Ni12Mo2Ti(Mo2Ti)钢具有更佳...  相似文献   

8.
试验钢种在5%H2SO4水砂介质中作了腐蚀磨损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铸造铬锰氮不锈钢较1Cr18Ni9Ti(18-8)及0Cr18Ni12Mo2Ti(Mo2Ti)钢具有更佳的抗腐蚀磨损性能。对腐蚀磨损过程中腐蚀与磨损的交互作用作了深入探讨,从而提出了腐蚀磨损条件下材料流失的判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Ni(naph)2-Al(i—Bu)3—BF3·OEt2+n—C8H17OH(简称Ni—Al—B十ROH)和Ni(naph)2-Al(i—Bu)3-BF3·OE12十CH3COOC4H9(简称Ni-Al—B+BA)两体系在加氢汽油中引发丁二烯聚合的分子量控制方法,并与Ni-Al—B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相同时,Ni—Al—B+ROH和Ni-Al—B+BA两体系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均比Ni—Al—B体系的高;Ni/Bd、Al/Ni比的变化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影响不显著,Al/B比才是影响聚合物分子量的关键因素;聚合温度升高,分子量降低,而分子量分布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钴、镍单取代钨锗杂多酸盐α-K6[GeW11Co(H2O)O39]·12H2O和α-K5H[GeW11Ni(H2O)O39]·15H2O.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和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进行表征;研究了其极谱及热性质,讨论了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试验钢种在5%H2SO4水砂介质中作了腐蚀磨损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铸造铬锰氮不锈钢较1Cr18Ni9Ti(18-8)及0Cr18Ni12Mo2Ti(Mo2Ti)钢具有更佳的抗腐蚀磨损性能.对腐蚀磨损过程中腐蚀与磨损的交互作用作了深入探讨,从而提出了腐蚀磨损条件下材料流失的判据.  相似文献   

12.
借助IR,DTA,XRD及OM分析手段,研究了ZnO,Na2O对CaO-Al2O3-SiO2系统玻璃析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a2O+ZnO)/(Al2O3+SiO2)的量比增大,玻璃结构由致密转向疏松,且不均匀性增加,析晶活化能下降。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电化学测试及 X R D、 S E M 、 X P S等研究了化学镀 Ni M o P 合金在 H2 S O4 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Ni M o P合金的结构由磷含量决定,高磷合金为非晶结构,耐蚀性能优异,钼含量提高改善了合金的钝化性能。 Ni M o P 合金表面形成的由 Ni( O H)2、 Ni2( P O4)2 及少量 M o O2 组成的稳定表面膜,是合金具有良好耐蚀性的重要原因。在 20℃—60℃范围内,合金在中等浓度硫酸中的耐蚀性能优于其在较稀浓度硫酸中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用具-CH2N(CH2COOH)CH2CH2N(CH2COOH)2官能团的SL-401多氨羧基螯合树脂浓集微量金属离子Cu^2+和Zn^2+的条件。建立了SL-401螯合树脂分离-FAAS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微量Cu^2+、Zn^2的一种方法,将该法用于牛心、猪心和猪肝等生物样品中微量金属离子的测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以CH4、CO2转化反应所筛选出的Ni-5和Ni-5PM为催化剂,在固定床石英反应器上 考察了天然气及天然气主要成分与CO2转化反应的活性,并将考察筛选出的消炭剂加入到原料 气中,考察了Ni-5PM的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对于CH4、CH4(含4.8%C2H6)、C2H4与 CO2反应体系,低空速时Ni-5和Ni-5PM活性相似、合成气接近平衡,高空速时Ni-5PM的活 性大于Ni-5;对于天然气、CO2转化反应体系Ni-5PM仍具有高活性和高抗积碳性能,加入适 当消碳剂后,产物合成气(H2+CO)摩尔百分含量保持在96%左右,接近理论值,表明 Ni-5PM对天然气、CO2反应体系具有高的活性、选择性及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不同取代基的N-取代苯氨基乙酸金属配合物M(R-PhG)n(其中M=Cr^3+,Mn^2+,Co^2+,Ni^2+,Cu^2+;R=-CH3,m-CH3O,p-CH3O,p-Cl,m-Cl,PhG=C6H4NHCH2COO^-)并对它们进了元素分析,差热分析,红外振动光谱和电子吸收光谱分析,以及磁化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用循环伏安法和现场紫外- 可见光谱研究了单硝基四苯基卟啉合钴( Ⅱ) 的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在非水溶剂中其正电位区经历一步氧化过程,对应[( N O2) T P P Co( Ⅲ)] + /[( N O2) T P P Co( Ⅱ)] 的氧化反应,负电位区还原过程经历了[( N O2) T P P Co( Ⅱ)]/π阴离子自由基和π阴离子自由基/[( N O2) T P P Co( Ⅰ)]2 - 还原的两个步骤.阐述了溶剂的轴向配位对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指出吡咯环上吸电子基团( - N O2) 的引入改变了还原过程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Sb2O3—ZnSn(OH)6—ZnNH4PO4阻燃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在聚氯乙烯(PVC)中,Sb2O2-ZnSn(OH)6,Sb2O3-ZnNH4PO4,ZnSn(OH)6-ZnNH4PO4二元体系的协同阻燃性能,以及Sb2O3-ZnSn(OH)6-ZnNH4PO4三元系的阻燃性能。采用混料回归实验设计,导出了三元系氧指数与阻燃剂含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经计算机计算并绘制出了氧指数等值图。该体系中Sb2O3-ZnSn(OH)6,Sb2O3-ZnNH4PO4复配图  相似文献   

19.
配合物MoO2(OC6H4CHNCH2CH2S)和Mo(SC6H4NH)3在溶剂CH2Cl2中与I2的加合作用通过UV光谱进行考察,大约在290nm呈现一强的电荷迁移吸收峰,360nm附近出现碘的蓝移峰,电荷转移加合物摩尔比是1:1。分离出Mo(SC6H4NH)3.I2.2.5CH2Cl2和Mo(SC6H4NH)3.2I2的固体加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20.
采用二甲基甲酰胺、水杨醛、氨基乙酸、乙酸改性的聚邻苯二胺膜电极(PODB)配合Ni(Ⅱ),形成PODBd-Ni(Ⅱ)、PODBh-Ni(Ⅱ),PODBe-Ni(Ⅱ),PODBa-Ni(Ⅱ)电极。红外光谱显示,Ni(Ⅱ)是由于改性物质和PODB以酰胺的形式结合,从而引入更多的含孤对电子的元素,配合到PODB膜中去的。在HCl溶液中,PODBa-Ni(Ⅱ)的配合稳定性最好。掺杂Ni的PODB对O2和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