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恩替卡韦与替比夫定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和替比夫定组,每组各30例,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12周和24周时患者血清HBV DNA定量、HBV血清标志物及肝功能。结果治疗12周时,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组患者HBVDNA低于检测值的比例分别为76.7%和36.7%(P<0.01);HBVDNA较基线下降≥3log10copy/ml比例分别为90.0%和66.7%(P<0.05),HBV DNA降幅分别为(5.60±1.96)log10copy/ml和(4.47±1.41)log10copy/ml(P<0.05);HBeAg转阴率分别为46.7%与20.0%(P<0.0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6.7%和13.3%(P<0.05);ALT复常率分别为73.3%和53.3%(P>0.05)。治疗24周时,两组HBV DNA低于检测值的比例分别为70.0%和60.0%(P>0.05);HBV DNA较基线下降≥3log10copy/ml比例分别为100.0%和80.0%(P<0.05);HBV DNA降幅分别为(5.60±1.68)log10copy/ml和(5.60±2.10)log10copy/ml(P>0.05);HBeAg转阴率分别为33.3%与26.7%(P>0.0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0.0%和26.7%(P>0.05);ALT复常率分别为90.0%和73.3%(P>0.05)。24周综合疗效评价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替比夫定组有1例出现临床耐药外,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与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ALT复常率和综合疗效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周时恩替卡韦抑制HBV DNA能力、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替比夫定,但24周时两组间差异基本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替比夫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考察53例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学、病毒学和病毒基因耐药情况.结果:HBV DNA不可测率、ALT复常率、HBeAg消失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基因型耐药率分别为66.0%、83.7%、73.6%、13.2%和9...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治疗成人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基因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影响因素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解放军302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74例,随机分成干扰素治疗组36例,保肝治疗组38例。干扰素治疗组给予重组基因干扰素α-2b,500万U每日肌肉注射1次(15d),以后改为隔日1次肌肉注射(6个月),保肝治疗组用常规保肝药物治疗。通过对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检测,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干扰素治疗组在治疗期间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在1,3,6个月时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阴转率均较保肝治疗组高,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干扰素治疗组治疗前抗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106、5ULN≤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0ULN的患者对干扰素应答好,抗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阴转率达70%,明显高于其他患者的30.8%。干扰素α-2b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发热31例(占86.1%)、流感样症状22例(61.1%)、白细胞减少32例(占88.9%)等。不良反应一般经对症处理后能很快恢复正常。结论重组基因干扰素α-2b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前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载量、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与干扰素的治疗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抗病毒药物停用1年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水平变化、病毒学应答特点。方法 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采用核苷酸类似物(nucleotide analogue, NUC)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e抗原阴性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停药时及停药随访一年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自2017-01至2020-07,共有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HB患者。其中HBeAg阳性19例,HBeAg阴性21例。HBeAg阴性比HBeAg阳性患者停药后更易出现HBV DNA的复阳(P=0.031)和ALT水平升高(P=0.017)。HBeAg阴性患者停药后,HBV DNA复阳者1、3、6、12个月时HBsAg滴度有逐渐下降趋势,与HBV DNA阴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HBV DNA复阳患者转氨酶有逐渐升高趋势,仅1例患者出现乙肝复燃。结论 HBeAg阴性CHB患者停药1年后,HBV DNA复阳率高,多伴有转氨酶升高,但临床观察安全。HBV DNA复阳患者HBsAg滴度有逐渐下降趋势,可能会增加患者远期HBsAg转阴率,提高治愈率,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吴永斌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0):1765-1766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中药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选择1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干扰素治疗组56例,B组为干扰素联合中药组80例。a-干扰素500万U肌肉注射,隔日1次,疗程12个月,中药1剂/d,疗程12个月。观察患者肝功能.HBV-DNA及血清病毒指标。结果:治疗结束时,A组患者ALT复常率为55.0%,HBeAg阴转率为40.3%,HBV-DNA阴转率为30.2%,HBeAg抗/HBe转换率为14.0%;B组ALT复常率为90.0%,HBeAg阴转率为61.2%,HBV-DNA阴转率为76.2%,HBeAg抗/HBe转换率为26.5%。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本身不仅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而且针对干扰素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更重要的是针对干扰素治疗间歇期的病毒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与比较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替比夫定(LDT)和阿德福韦酯(AD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2007年1月—2014年7月Medlin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公开发表与研究目的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等文献,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285篇,经初选纳入19篇,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共入选8篇,纳入患者856例,其中LDT治疗400例,ADV治疗456例。评估显示,LDT比ADV更能非常显著提高HBeAg阳性CHB患者的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eAg血清转阴率、ALT复常率和完全应答率(P<0.01);两药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LDT治疗HBeAg阳性CHB的疗效在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eAg血清转阴率、ALT复常率和完全应答率方面优于ADV,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1b和加用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不同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探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联合抗病毒治疗方法的优点。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50μg/次,隔日1次,肌肉注射)加拉米夫定(100mg/d,口服),疗程为6~12个月或12个月以上。对照组49例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单药治疗(方法同前)。结果①治疗组12和18个月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9.03%和38.71%;对照组12和18个月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8.57%和36.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治疗组6、12、18个月的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分别为66.13%、83.87%和88.71%,对照组为8.16%、53.06%和5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性别、年龄对HBeAg血清学转换率无影响,治疗前HBVDNA〈6log10拷贝/ml者HBeAg血清转换率较高。④重组人干扰素α-1b组发热及血象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2.26%和27.42%,对照组分别为36.73%和34.6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与单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无明显差异,但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明显高于单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组。拉米夫定的耐药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半年应答欠佳的患者,联合应用α-2b干扰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就诊的,已予阿德福韦酯口服治疗半年应答欠佳的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分为两组共60例,治疗组30例,予α-2b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12个月,对照组予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12个月,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的ALT水平、HBV—DNA水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转换率,两组之间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早期应答欠佳的患者联合应用α-2b干扰素治疗后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胡奎  李小秋  徐哲  刘凤葵 《武警医学》2003,14(9):538-54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干扰素α-1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组)接受干扰素α-1b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干扰素α-1b500MU,1/d,肌肉注射,2周后改为隔日1次;拉米夫定100mg,1/d;联用12个月.对照组40例患者仅接受干扰素α-1b抗病毒治疗,用药方法及疗程与治疗组相同.用药期间未使用其他抗病毒药物.结果治疗期间治疗组HBVDNA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干扰素α-1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单用干扰素疗效好,为一可行的联合抗病毒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eg-IFN-α2a (pegylated interferon α2a)联合肝复乐胶囊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及抗病毒疗效。方法 108例HbeAg阳性CHB患者来源于2013-03至2016-02我院感染科门诊。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成两组,A组:Peg-IFN-α2a联合肝复乐胶囊治疗组(n=56);B组:Peg-IFN-α2a治疗组(n=52);疗程48周。收集患者治疗全程HBV DNA水平、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及FibroScan等临床指标。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结果 A组患者经治疗48周后HBV DNA水平(LOG10 copies/ml)由6.78±1.36下降至2.36±0.42;B组患者HBV DNA水平由6.54±1.25下降至2.43±0.37。A组经治疗48周后ALT水平由(106.62±36.74)U/L下降至(33.22±8.75)U/L;B组ALT水平由(113.57±40.29) U/L下降至(40.64±11.37) U/L。两组患者HBV DNA水平及ALT水平均较基线时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经治疗48周后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三型前胶原N端肽(three former type collagen n-terminal peptide, PⅢP)和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 CⅣ)水平较基线时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终点时A组患者血清HA、LN 、PⅢP和CⅣ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水平(P<0.05)。A组患者经治疗48周后Fibroscan值(12.78±3.32) kPa下降至(7.43±2.21)kPa;B组患者Fibroscan值由(13.34±3.35)kPa下降至(9.24±2.06)kPa。两组患者经治疗后Fibroscan值较基线时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终点时A组患者Fibroscan值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Peg-IFN-α2a联合肝复乐胶囊可以更好地改善HbeAg阳性CHB患者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普通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及其预测因素。方法选择近年收治的未应用过抗病毒药物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给予普通干扰素抗病毒治疗48周,随访24周,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其预测因素。结果持续应答率为23.28%,HBeAg血清转换率为34.48%,持续应答组HBeAg血清转换率为63.04%。性别、是否母婴传播与抗病毒效果无关,基线HBV-DNA、ALT、AST、TBIL、GGT水平与抗病毒效果相关。基线HBV-DNA、ALT、GGT水平可以作为普通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效果的预测因素。结论普通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疗效确切。持续应答的患者能够获得较高的HBeAg血清转换率。根据患者基线HBV-DNA水平及肝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患者是提高应答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庚型肝炎病毒 (HGV)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 (CHB)抗乙肝胎盘治疗的远期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比观察经肝穿活检确诊 (G2 ~G3)的 11例合并与 2 2例未合并HGV感染的CHB抗乙肝胎盘肽治疗 (4ml,1次 /d ,肌注 ,疗程 4月 )的远期疗效及预后。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肝脏损害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且血清HBsAg ,HBeAg ,HBV DNA均阳性 ,ALT异常。结果 两组患者无论治疗结束时 ,治疗后 6个月、1年、2年ALT复常率、HBeAg ,HBV DNA阴转率 ,还是治疗结束时、治疗后 6个月、1年血清HBV DNA含量变化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2年后肝功能水平变化也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抗乙肝胎盘肽治疗的 2年持续应答率达 42 4%。结论 HGV感染并不影响CHB抗乙肝胎盘肽治疗的远期疗效 ,也不影响CHB的预后。HGV至多仅有微弱的肝脏致病性。抗乙肝胎盘肽是一种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定量分析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乙肝病毒(HBV)含量与血清标志组合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关系,并对干扰索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200例分为干扰素组(实验组)和不用干扰素组(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进行血清HBV-DNA定量,分析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和血清酶学(ALT、AST)的关系;实验组采用常规治疗加干扰素治疗,对照组单用常规治疗,6个月后评定两组疗效。结果:血清HBVDNA水平,大三阳病人较高,单纯HbeAb阳性病人较低;血清HBV-DNA随着拷贝数量的升高,其ALT和AST的异常率及平均值也随之增加;干扰素治疗低滴度HBVDNA的病人疗效较好。结论:采用FQ—PCR进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定量分析,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R-CHOP)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0-2018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87例HBsAg阴性/抗-HBc阳性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R-CHOP化疗方案,且未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根据是否发生HBV再激活分为HBV未激活组(n=174)与HBV激活组(n=13)。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免疫化疗对HBV再激活的影响及预后情况。结果 HBV激活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HBV未激活组[71(66,80)岁vs. 65(54,7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13/13,100.0%)患者HBV DNA由基线不可测转为可测,2例患者HBsAg或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为阳性的时间先于可测及HBV DNA的时间。13例HBV再激活患者中,2例出现HBV再激活相关肝炎,未发生HBV再激活相关暴发性肝炎;7例(7/13,53.8%)HBsAg由阴性转为阳性,其中3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和对比两种阿德福韦酯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48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2例,给予阿德福韦酯片(商品名:贺维力,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10mg.d-1;B组86例,给予阿德福韦酯胶囊(商品名:名正,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mg.d-1,疗程均为104周。定期检测两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聚合酶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4、12、245、2、78、104周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抗HBe转换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成本间存在显著性差异,B组为较为经济、实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IFN-αA是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有效药物,但由于其临床应用的副作用及持久应答率不超过50%,限制了其疗效的发挥[1].作者通过DNA重组技术和PCR技术将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体片段Fab与IFN-αA在分子水平上进行重组,构建了人抗乙肝表面抗原抗体Fab片段/αΑ-干扰素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2].本实验将筛选出阳性克隆的菌种进行诱导表达,测定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Fab/IFN-αA)的IFN-αA活性及抗体Fab活性,并应用HBV DNA转染细胞系(HepG2215细胞系)作模型[3],通过检测Fab/IFN-αA作用后细胞上清液的HBsAg、HBeAg水平的变化,结合细胞存活率来评价其抗HBV作用,并与IFN-αA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肝癌(HCC)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特征。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3年6月临床确诊的有明确HBV感染史的HCC患者312例,分析患者HBV DNA载量,定量检测HBV标志物(包括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并分析其组合方式。结果①312例HCC患者中,HBV DNA阳性299例(299/312,95.83%)。HBeAg阳性者41例(41/312,13.14%),其HBV DNA载量为(5.79±2.53)Log10copies/ml;HBeAg阴性者271例(271/312,86.86%),其HBV DNA载量为(4.59±1.66)Log10copies/ml(P〈0.01)。②HBV标志物存在6种组合方式,6.09%患者HBsAg阴性,86.86%患者HBeAg阴性。结论 HBV DNA多为低至中等水平,HBV DNA阳性者中高病毒载量者仅为少数;HBeAg阴性者远多于HBeAg阳性者;HBsAg滴度较低,少数患者HBsAg阴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藏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4例藏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恩替卡韦组(ETV组,n=57)和拉米夫定(LVD组,n=57).恩替卡韦组给予恩替卡韦片0.5 mg,口服,1次/d;拉米夫定组给与拉米夫定片100 mg,口服,1次/d,两组分别治疗4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24、48周时点测定两组的ALT和HBV DNA值,记录ALT复常、HBV DNA转阴、HBeAg转阴及血清学转换的患者例数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24、48周时ALT、HBV DNA定量值均下降;与LVD组比较,治疗12、24周时ETV组的ALT、HBV DNA定量值下降,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藏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安全、有效,但拉米夫定耐药性高,恩替卡韦在恢复肝功能及降低HBV复制的效果优于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苦参素与α-干扰素联合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干扰素组、联合治疗组。三组均常规给予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等基础护肝治疗。干扰素组在基础护肝治疗同时,肌注重组α-2b干扰素,疗程6个月。联合治疗组在干扰素组基础上,肌注苦参素,疗程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定期检测肝功、血清HBV标志物,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IV-CL)。结果 肝功复常率三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扰素组、联合治疗组HBeAg,HBV DNA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P<0.001);对照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扰素组HA、PCⅢ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联合治疗组HA,LN治疗后与干扰素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PCⅢ治疗后与干扰素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苦参素与α.干扰素两者合同,能起到互补和协同作用,提高抗病毒、抗纤维化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在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中,采用干扰素(IFN)α-2b联合茵莲清肝颗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取单纯的护肝药物治疗、IFNα-2b(肌注),及IFNα-2b联合茵莲清肝颗粒治疗,三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血清HBV-DNA及HBsAg、HBeAg的阴转情况。结果联合组的HBV-DNA下降程度及HBsAg阴转率则高于IFN-α2b组(P〈0.05);完全应答率和部分应答率比较,IFN-α2b组和联合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则高于IFN-α2b组(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茵莲清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发挥协同抗病毒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