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别山区旅游合作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别山区旅游合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建立了大别山区旅游合作评价的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相关指标的权重,再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大别山区域旅游合作绩效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大别山区旅游合作绩效评价结果为"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编制大别山区旅游总体规划、提高旅游企业的参与度、加快旅游一体化进程等提高合作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家界市旅游扶贫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3个指标层,共22个指标,构建了张家界市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结合定量模型对2016年张家界市2区2县的旅游扶贫绩效作综合评价并排序,再利用ArcGIS10.2软件得到各区县旅游扶贫绩效的分级区划图.结果表明,张家界市旅游扶贫绩效显著,绩效评分均在60分以上,但是区域之间绩效差异明显.人均旅游总收入、贫困发生率和单位GDP能耗等的差异是导致区域绩效差异的主要因素,建议从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生态绩效这3个方面进行改善以缩小差异.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层次模糊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西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取得的成效进行评估,并运用LS模型对影响西北地区旅游扶贫绩效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晏县旅游扶贫的政策绩效、经济绩效、社会文化绩效、环境卫生绩效、扶贫参与绩效及总体扶贫效应的评价值分别为3.15,3.87,3.62,3.28,3.04和3.93,根据文中确定的等级评价标准,其扶贫效果处于良好水平.经济、政策、交通、产业和资源是影响西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绩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关于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乡村旅游扶贫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5年湘西州乡村旅游扶贫绩效处于良好等级,但农民人均纯收入、地区年旅游就业人数、森林覆盖率等指标的实际得分与标准得分之间差距较大,影响了湘西州乡村旅游扶贫的绩效。为此,提出了加强湘西州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开展乡村旅游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乡村居民旅游就业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网站建设已越来越成熟,与此同时,旅游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顺应旅游业发展的时代要求,本文从旅游者感知的角度出发,基于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网站的因素以及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网站的各因素按照其重要性程度排序依次是网站"服务""产品""保障""口碑"和"性能",旅游者对"产品"重要性的评价低于"服务",各因素综合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网站的选择.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为旅游网站的营销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广西28个国家级贫困县为例,运用三阶段DEA模型,选取2011、2015、2018年时间截面数据对28个贫困县旅游扶贫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1)剔除干扰因素前后,旅游扶贫综合效率及其分解效率值差异显著,说明运用传统DEA模型测度旅游扶贫效率值会导致估计偏误.(2)调整后的2011、2015、2018年广西28个国贫县旅游扶贫综合效率呈现上涨态势,其均值依次是0.651、0.777、0.853.贫困县域间的纯技术效率差异较大,内部异质性突出.规模效率整体处于波动上升趋势,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率提高的主要驱动力.(3)28个国贫县旅游扶贫效率由"高散低聚"空间分布演化为"东西高西北低"特征,规模效率与旅游扶贫综合效率的演化相似,而纯技术效率空间演化与两者存在差异.(4)处于"双高型"旅游扶贫效率类型的县域数量最多,"双低型"次之,表明广西贫困县域旅游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整体成效显著,但部分地区仍需要加大旅游产业要素投入和提高生产技术、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贫困不仅是贫困人口生计资本不足的体现,更是贫困人口能力和机会短缺的后果,教育扶贫的目的就是解决贫困人口能力短缺的问题.当前我国教育扶贫投入日益增加,而产生的扶贫效益呈现地区差别,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差异显著,而贫困地区内部教育扶贫也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以深度贫困地区恩施州为例,选用8个县(市)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各县市之间教育扶贫运行机制与扶贫绩效,并针对其不足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方面选取19项指标,构建了大鲵产业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熵权TOPSIS法和阻碍因子分析模型,对案例区张家界市大鲵产业扶贫绩效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张家界市2012—2017年大鲵产业扶贫绩效逐年提升,增速整体呈倒U字型,经历了较差绩效(2012—2014年)、中等绩效(2015年)、良好绩效(2016年)和优质绩效(2017年)4个阶段;经济、社会和生态子系统的扶贫绩效逐年提升但差异较大,其中经济绩效提速最快,社会绩效次之,生态绩效最慢;大鲵产业综合产值、政府对大鲵产业投资额和销售商品鲵数3项指标,是张家界市大鲵产业扶贫绩效的主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9.
现代旅游业是具有绿色低碳、永续利用、乘数效应、藏富于民等特点的朝阳产业,理应在"精准扶贫"大背景下的"产业扶贫"中发挥重要乃至主导作用.实现旅游扶贫"扶真贫"和"真扶贫"目标,是政府、业界和学界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旅游扶贫的理念,运用SWOT常态分析法对湖南省保靖县旅游产业进行实证分析并给出了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0.
贫困不仅是贫困人口生计资本不足的体现,更是贫困人口能力和机会短缺的后果,教育扶贫的目的就是解决贫困人口能力短缺的问题.当前我国教育扶贫投入日益增加,而产生的扶贫效益呈现地区差别,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差异显著,而贫困地区内部教育扶贫也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以深度贫困地区恩施州为例,选用8个县(市)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各县市之间教育扶贫运行机制与扶贫绩效,并针对其不足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层次分析法在西藏日土地区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旅游资源评价是科学开发旅游资源的基础.以西藏日土地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在系统分析基础上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经一致性检验后计算各因子的相对权值并模糊打分.结合权值结果和得分,分析了旅游品质、主次因子和旅游潜力.评价结果表明,日土地区旅游品质较高,在生态容量和环境容量框架内系统有序地开发当地旅游资源现实可行.为进一步开发日土地区旅游资源提供了可行性论证和参考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方面选取19项指标,构建了大鲵产业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熵权TOPSIS法和阻碍因子分析模型,对案例区张家界市大鲵产业扶贫绩效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张家界市2012—2017年大鲵产业扶贫绩效逐年提升,增速整体呈倒U字型,经历了较差绩效(2012—2014年)、中等绩效(2015年)、良好绩效(2016年)和优质绩效(2017年)4个阶段;经济、社会和生态子系统的扶贫绩效逐年提升但差异较大,其中经济绩效提速最快,社会绩效次之,生态绩效最慢;大鲵产业综合产值、政府对大鲵产业投资额和销售商品鲵数3项指标,是张家界市大鲵产业扶贫绩效的主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3.
贫困问题是中国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而发展旅游业则是既能解决地区经济贫困问题又能实现人民思想扶贫的一条可持续扶贫之路。百色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通过对百色经济状况及其旅游资源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适合百色旅游扶贫的对策:生态旅游扶贫、民族文化旅游扶贫、边境旅游扶贫、红色旅游扶贫和古遗址旅游扶贫。  相似文献   

14.
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对生态足迹分析法在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中的运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兰州市的人均本底生态足迹为1.979 65 hm2,生态承载力为0.286 77 hm2,人均本底生态赤字为1.692 88 hm2,叠加旅游生态足迹0.106 218 9 hm2,生态赤字达1.799 1 hm2,其中旅游生态足迹的生态赤字"贡献"为5.904%,对兰州市生态赤字的"贡献"不大.但是,旅游者的跨区域流动引起旅游生态足迹的区际转移与交换,且兰州市游客的能源消费以及购物商品中,有一部分是从区外"进口",故兰州市游客的旅游生态足迹中有一部分转移至区外.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旅游扶贫生态效率的概念,并从农户参与旅游的角度,构建了农户旅游扶贫生态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农户旅游收入、参与旅游人数、旅游能源消耗、旅游占地面积、用水量、用电量。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对陕西省延安市4村89户的旅游扶贫生态效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案例地旅游扶贫生态综合效率偏低,平均值为0.59,有效率仅占12%;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影响程度大,旅游扶贫规模效率总体较好。旅游扶贫投入指标中,旅游用水量、旅游能源消耗(碳排放)存在较大冗余。最后,提出了农户旅游扶贫生态效率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郑州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层次分析法是旅游资源评价的主要方法.本文以郑州市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用层次分析法对其作了定量分析,从而得到每个景点的权重,再用模糊记分法给每个景点打分,最后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得到郑州市环城游憩带各个旅游资源的综合得分情况,并根据得分结果和实际情况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级.  相似文献   

17.
东北三省优秀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竞争力是优秀旅游城市的重要评价要素,基于国内学者对优秀旅游城市研究成果的回顾,构建适合本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东北三省22个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的旅游竞争力最强,区域中心城市优势突出;旅游竞争力一般的优秀旅游城市群体规模较大,竞争激烈;优秀旅游城市间旅游竞争力差距明显,有巨大的合作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8.
太白山气候资源与旅游的Fuzzy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旅游气候资源由多个气象要素决定.利用模糊分析法进行多层次Fuzzy理论综合评判模型,进一步研究旅游气候资源评价的方法,并对太白山气候资源与旅游适宜度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9.
旅游环境资源是指自然存在或历史形成的产物,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对其开发绩效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其目前发展状态,科学指导政策制定方向。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视角构建了旅游环境资源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与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指标权重,然后以大连市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旅游环境资源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大连旅游环境资源开发绩效总体较好,其中旅游企业和旅游者视角的经营绩效和市场绩效很好,而社区居民视角的社会绩效较差,指明了未来政策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0.
旅游扶贫是一种新观念,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各旅游景区项目的开发管理要由开发主体负责,形成"造血"式扶贫机制,如果有条件以旅游扶贫专项资金和特殊政策作为启动,将不失为一个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理想途径和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