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9例予柴胡疏肝散加减200 m L/次,2次/d,口服,对照组49例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20 mg/次,2次/d,口服,疗程8周,随访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76%、复发率6.38%,对照组总有效率69.39%、复发率23.91%,治疗组无论是总有效率还是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明显优于雷贝拉唑肠溶胶囊,复发率亦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用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31%、对照组74.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Hp检测阳性率、复发率观察组分别为5.13%、23.07%,对照组分别为12.82%、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较好,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痛的效果。方法:选择74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根据具体情况加用阿莫西林胶囊口服;观察组37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柴胡疏肝散加减。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内服配合四逆散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予潘托拉唑肠溶胶囊和莫沙比利分散片口服,治疗组予柴胡疏肝散口服配合四逆散神阙穴敷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48%、对照组65.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配合四逆散穴位敷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予西药对症治疗。结果: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西药组总有效率为6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8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8例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42例用奥美拉唑、莫沙比利、麦滋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6%,对照组总有效率7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司爱军 《光明中医》2014,(6):1251-1252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诊断的3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7例。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和阿莫西林联合治疗,7天一个疗程,6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6个月后随访两组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4.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5%,对照组复发率为35.3%,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灸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胃脘痛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予柴胡疏肝散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六君子汤加减对胃脘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胃脘痛患者,通过随机平行对照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施以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1年后的疾病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岳吉平  李双全 《山西中医》2012,28(8):14-14,16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吗丁啉、雷尼替丁口服,均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显效率55.56%,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1例,无效12例,显效率24.44%,总有效率71.11%;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FD疗效确切,优于吗丁啉、雷尼替丁口服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味联合黛力新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黛力新治疗,疗程为4w,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4.3%,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柴胡疏肝散加味联合黛力新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时,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予对照组患者奥美拉唑联合抗菌药物疗法;给予治疗组中药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进行治疗。上述两组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比较两组疗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2%,对照组为75.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糜烂性胃炎属于肝胃不和、肝胃郁热类型的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加减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对慢性胆囊炎的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确诊的慢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柴胡疏肝散作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法。1个疗程之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慢性胆囊炎使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与西药治疗效果相比,效果更加好,同时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肝气犯胃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治疗组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吗丁啉治疗,2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在服药4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对照组总有效率6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疗效好,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胃镜下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低于治疗组的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Hp清除情况比较,对照组Hp(+)34例,清除31例,治疗组Hp(+)患者35例,清除33例,Hp清除率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为91.2%、94.3%,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症状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低于治疗组的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溃疡黏膜恢复,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酒精性脂肪肝5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处置;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100%、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冠脉痉挛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住院的81例冠脉痉挛性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滴丸,观察组予柴胡疏肝散加减,1剂/d,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的心绞痛总有效率、中医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结果: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两组分别为95.0%、85.4%,中医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85.4%,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70.7%,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都明显降低LDL-C,提高HDL-C,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具有改善冠脉痉挛、扩张冠脉和调脂作用,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附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CESI疼痛评分及B超检查等情况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附睾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的效果。方法: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用西药治疗,观察组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观察组予柴胡疏肝散加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内镜积分、中医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