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苏琼菲  彭苗  刘晓清  杨帆  丁颖 《吉林医学》2013,(36):7633-7633
目的:探讨与对比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与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LA-NP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110例,根据患者实施诱导化疗的意愿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研究组采用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同期放化疗进行治疗。生存分析通过KAPLAN-MEIER方法进行,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在OS(总生存率)、FFS(无瘤生存率)、LR-F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以及D-F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Ⅱ期鼻咽癌FFS(无失败生存)上,研究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和同期放化疗相比,尽管没有提升患者的FFS、OS、D-FFS和LR-FFS,然而却对Ⅱ期鼻咽癌的无失败生存(FFS)进行了改善。和同期放化疗相比,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更能使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联合顺铂(TP)与顺铂联合氟尿嘧啶(PF)诱导化疗及顺铂单药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急性不良反应、依从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共收集63例入组条件符合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TP组31例,PF组32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TP或PF方案诱导化疗2个周期,同期给予顺铂30mg每周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耐受性,以及近期疗效。结果:患者放化疗期间TP组和PF组发生3级以上急性毒性反应分别为64.5%(20/31)与34.4%(11/32),P=0.003。两组的近期疗效相似且TP组和PF组2年总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6.7%与96.3%,P>0.05、90.3%与81.3%,P>0.05和83.5%与78.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P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是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安全有效方案,近期疗效与PF方案相似,其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联合同期射频热疗(Radiofrequency hyperthermia,HT)、化疗治疗术后复发性宫颈癌的疗效。方法:将宫颈癌术后复发患者64例,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IMRT+HT组和IMRT组(n=32)。IMRT+HT组:应用IMRT联合HT治疗,IMRT组:采用IMRT治疗。两组均同期给予顺铂化疗,阴道残端复发者加后装放疗。结果:IMRT+HT组的近期疗效优于IMRT组(P<0.05);两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年生存率IMRT+HT组大于IMRT组(P<0.05);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同期热、化疗治疗术后复发性宫颈癌可提高近期疗效及2年生存率,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临床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诱导化疗序贯同期化放疗实施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临床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150例,按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同期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前者放疗基础上加用诱导化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的完全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的完全缓解率为90.67%,与对照组的85.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完全清除率分别为86.67%和80.00%,近期疗效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与对照组的13.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可耐受。结论:临床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诱导化疗序贯同期化放疗具有临床可行性,并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周剂量顺铂化疗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周剂量顺铂化疗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81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顺铂同期放疗组(CRT组)和单纯放疗组(RT组).RT组患者仅行常规分割放疗,CRT组患者在常规分割放疗的基础上加用顺铂.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CRT组患者颈部肿块残存率、3年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均明显低于RT组(P<0.05,P<0.01),3年和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RT组(P<0.05);鼻咽部肿块残存率、5年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以及毒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周剂量顺铂化疗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可提高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毒副反应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黄毅超  刘云军  肖丽  何宛谦 《吉林医学》2012,33(12):2470-2471
目的: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联合化疗(IMRT+CT)与常规放疗联合化疗(RT+CT)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经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RT+CT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IMRT+CT方案治疗,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1和2年局部区域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对照组1年和2年局部区域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89.1%、90.6%、89.1%和79.7%、82.8%、79.7%,观察组为100.0%。98.4%、98.4%和98.4%、95.3%、98.4%,观察组2年的局部区域控制率和总生存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射联合化疗治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局部区域控制率和总生存率优于常规的放疗联合化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尼妥珠单抗联合TP方案诱导化疗并序贯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68例,其中观察组(尼妥珠单抗联合TP方案诱导化疗组)32例和对照组(TP方案诱导化疗组)36例,诱导治疗2或3周期后,两组均接受顺铂化疗同期的调强放疗(IMRT),然后比较两组在诱导治疗和同期放化疗阶段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对颈部淋巴结的缓解率优于对照组(90.6%vs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在诱导治疗和同期放化疗阶段,两组近期和远期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大于0.05)。临床分期和治疗方式是影响局部晚期鼻咽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观察组对局部晚期鼻咽癌具有更好的颈部淋巴结缓解率,且在诱导治疗和同期放化疗阶段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安全性较高;临床分期较晚(Ⅳa期)和治疗中未加尼妥珠单抗是局部晚期鼻咽癌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析化疗联合调强放疗(IMRT)治疗老年(≥65岁)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诊治的90例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此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行IMRT,对照组行化疗联合IMRT,对比2组的效果。结果 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改善率(93.33%)高于对照组(77.78%)(P<0.05)。对照组出现3~4级白细胞减少、呕吐、黏膜炎人数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两者其他毒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1年总体生存率(91.11%)及3年总体生存率(75.56%)均高于对照组(86.67%、68.89%)(P<0.05)。结论 对于老年局部晚期鼻咽癌,化疗联合IMRT相比单纯IMRT降低了远期生存率,增加了毒副反应并影响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不宜常规应用,单纯IMRT可能是更合适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颈动脉介入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经病理证实的6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分为介入联合同期放化疗组(A组)和同期放化疗(B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鼻咽癌近期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生存质量KPS评分变化、1年生存情况及毒副反应等。结果 A、B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其中鼻咽部病灶及颈部淋巴结A组高于B组(P<0.05)。A、B组生存质量变化及1年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无瘤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在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及皮肤粘膜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恶心呕吐及口腔黏膜不良反应方面高于B组(P<0.05)。结论介入联合同期放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可提高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无差异,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无介入方面严重并发症,其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局部晚期鼻咽癌TPF(多西他赛+顺铂+五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加紫杉醇或顺铂同期及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30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顺铂同期化疗137例,紫杉醇同期化疗16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随访3~6个月;在所有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评价临床疗效并且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毒性反应评价标准采用国际常见不良反应标准第3版(NCI CTCAE v3.0),毒性反应记录采用诱导化疗及同期放化疗疗程中最大级别的毒性反应。结果治疗结束后,顺铂同期化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54%,略高于紫杉醇同期化疗组的98.16%(P>0.05);两组患者2级、3级白细胞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4级白细胞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发生0级、1级血小板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级、2级和3级血红蛋白下降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1级、3级恶心、呕吐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F方案诱导化疗加IMRT治疗联用顺铂同期化疗或联用紫杉醇同期化疗治疗鼻咽癌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顺铂同期放化疗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局部晚期鼻咽癌在螺旋断层放疗(HT)和普通调强放疗(IMRT)两种放疗设备治疗系统下的剂量学、急性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等方面的差异,观察HT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剂量学优势、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局部晚期鼻咽癌140例,其中HT组70例,IMRT组70例。依据病人头颈部磁共振成像进行肿瘤的靶区勾画。鼻咽癌原发病灶处方剂量为69.96 Gy/33F,转移淋巴结的处方剂量为66~70 Gy/33F,高危区处方剂量为60 Gy/33F,低危区处方剂量为50~54 Gy/33F。2组在放疗同时均给予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化疗,顺铂剂量为80 mg/m2,3周为一个周期。根据RTOG/EORTC标准评价放疗的急性不良反应。根据RECTST 1.1标准进行实体瘤的疗效评价。统计分析2组治疗计划的放射物理剂量学差异、自放疗开始至放疗结束后1个月病人的近期疗效以及放化疗相关的急性不良反应。结果在处方剂量中,HT组在靶区均匀性指数上与IMRT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变量中HT组在靶区适形度及均匀性指数上均优于IMRT组(P < 0.05~P < 0.01)。2组病人的近期疗效相似(P>0.05)。HT组在耳鸣及急性腮腺损伤等放疗不良反应方面较IMRT组轻(P < 0.05)。结论相比普通IMRT,HT在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放疗上具有更好的放射物理相关的剂量学优势。尽管2组近期疗效相似,但HT在急性腮腺损伤及听力损伤等方面具更低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同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将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行三维适形放疗同期化疗的3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设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行常规放射治疗同期化疗治疗的3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设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同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优于常规放射治疗同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副反应少,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分析调强放疗并同步化疗与常规放疗并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性不良反应,探讨调强放疗并同步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同步放化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200例,用随机配对法分为两组:调强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组(调强放疗组)92例和常规二维适形放疗联合同步化疗组(常规放疗组)108例.结果 调强放疗组和常规放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5.2% (P=0.005),两组3年的总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3.6%对38.9%、68.7%对41.2%和56.2%对30.8%,调强放疗组均好于常规放疗组(P<0.0001).调强放疗组与常规放疗组比较降低了区域淋巴结转移率和原发瘤床复发率和总复发转移率(P<0.05),远处转移率及毒性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紫杉醇加铂类方案同步化疗较常规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明显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总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98-101
目的 探讨诱导化疗+同步调强放化疗+辅助化疗与诱导化疗+调强放疗+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8 年1~12 月进行治疗的60 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 例。A 组行诱导化疗+同步调强放化疗+辅助化疗,B 组行诱导化疗+调强放疗+辅助化疗。所有患者均获得18 个月随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期间生存和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RR 相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骨髓抑制(60.00%)、胃肠道反应发生率(50.00%)均高于B 组的骨髓抑制(33.33%)、胃肠道反应发生率(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为43.33%、皮肤损害发生率为16.67%,B 组口腔黏膜反应发生率为40.00%、皮肤损害发生率为1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诱导化疗+同步调强放化疗+辅助化疗与诱导化疗+调强放疗+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相似,但诱导化疗加调强放疗加辅助化疗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IMRT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007—2010年间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28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同期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方案治疗。结果治疗后3年内复发24例(观察组5例,对照组19例);远处转移19例(观察组4例,对照组15例),3年内死亡19例(全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急性不良反应包括皮肤发射损伤及恶心呕吐50例(实验组35例,对照组15例),白细胞减少160例(实验组102例,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主要不良反应为皮下软组织纤维化68例(实验组32例,对照组36例),放射性脑病8例(实验组3例,对照组5例),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同期放化疗及新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虽然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单纯放疗高,但远期不良反应相近。  相似文献   

16.
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Ⅲ或Ⅳa期)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16例中晚期鼻咽癌的随访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同期放化疗联合组(A组)和单纯放疗组(B组)。结果:同期放化疗联合组在肿瘤的消失方面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疗联合组1、3、5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无Ⅲ度以上的不良反应和化疗相关死亡。放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骨髓抑制和口腔黏膜及皮肤反应,但无中途停止和放疗相关死亡。结论: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Ⅲ或Ⅳa期)鼻咽癌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132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66例为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放疗(治疗组),另一组66例为PF(DDP+5Fu)方案同步化疗+放疗(对照组)。结果:在放疗肿瘤量DT50Gy时治疗组鼻咽病灶消退率、颈部转移灶消退率分别为65.2%、69.7%,对照组分别为59.1%、63.6%(P>0.05)。全程放疗结束后3个月治疗组鼻咽病灶消退率、颈部转移灶消退率分别为95.5%、93.9%,对照组分别为87.8%、86.4%(P>0.05)。中位随访35个月(11个月~60个月),3a总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治疗组为81.9%、53个月,对照组为75.3%、52个月(P>0.05),3a无进展生存率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治疗组为70.2%、40月,对照组为64.0%、39个月(P>0.05)。3a局部控制率、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分别是76.5%、52个月和70.7%、45个月(P>0.05)。对照组的毒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均较治疗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与PF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相近,前者毒副作用较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同期顺铂化疗加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安全性、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40例晚期鼻咽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同期顺铂化疗和调强放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西妥昔单抗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经过7周规范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4.27,P〈0.05):研究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皮肤干燥、发热、放射性咽喉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同步化疗顺铂方案及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效果优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容易耐受该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局部晚期鼻咽癌(NPC)顺铂加5-氟尿嘧啶(PF)诱导化疗后同步调强放疗(IMRT)与单纯顺铂同步IMRT的疗效和副反应. 方法 73例NPC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7例,PF诱导化疗1周期,顺铂20 mg/m2,dl-5,5-Fu 500 mg/m2,d1-5,休息2周,然后顺铂同步IMRT,顺铂同步方法为40 mg/m2,每周1次,共6次;B组36例,单纯顺铂同步IMRT,顺铂40 mg/m2,每周1次,共6次,评价两种方案治疗开始后3月的近期疗效、1和2年总生存率(OS)、无疾病进展生存率(PFS)及副反应. 结果 A、B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97.3%和97.2%;A组1、2年OS和PFS分别为100%和94.6%,97.3%和86.5%;B组1、2年OS和PFS分别为100%和91.7%,100%和83.3%.两组近期疗效和1、2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A组血液学毒性较B组明显. 结论 PF诱导同步与单纯顺铂同步放疗方案的疗效相似,单纯顺铂同步方案的血液学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共68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Ⅲ,Ⅳa,92分期),随机分为A组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组和B组同步放化疗组,A组35例患者行2个疗程的TP方案诱导化疗,然后行单药DDP同步放化疗,B组33例患者直接行单药顺铂同步放化疗,对照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及远处转移率,并观察患者总生存率。结果:68例所有的患者完成了计划剂量的治疗计划。诱导化疗结束后,鼻咽完全缓解率为17.1%,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为31.4%。诱导化疗并同步放疗结束3个月后,鼻咽完全缓解率为94.3%,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为88.8%。以TP方案行诱导化疗患者耐受性好,局部控制率及远处转移率均较单纯同步放化疗组低。结论:以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的方式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方式,患者耐受性好,且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