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镀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铜、镍以及少量铁、铬、锌、钴等,其中以镍、铬最毒,所以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如果将电镀废水液经过处理回收,制成硫酸铜,将为国家节省大量铜资源。  相似文献   

2.
蔡伟梅 《广东化工》2014,(11):192-193
电镀废水含有大量铜、镍、铬等有价金属离子,直接排放对环境污染严重。文章介绍了某电镀厂采用离子交换—反渗透法对含镍废水进行在线回收,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符合国家的最新的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还可以回用到生产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由于镍具有熔点高、坚硬、耐腐蚀性能好等特点,所以镍及其化合物广泛用于冶金、机器制造、陶瓷、玻璃和电镀工业,我厂在零件电镀加工镀镍过程中,带出大量的含镍漂洗废水。我厂电镀镍槽容量约6500升,硫酸镍含量为250~300克/升,每天排放废水约30吨,含镍浓度约10~30毫克/升,以前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了污染,为消除镍的污染,1980年底我们学习了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厂的实际情况,研制成功了移动床离子交换组装式废水净化器,用于含镍  相似文献   

4.
电镀含镍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金属镍,按照传统的化学沉淀法处理,不但浪费资源,而且出水难以达到新的排放要求。本文介绍了利用离子交换技术实现电镀含镍废水现场回收技术的原理、工艺流程、操作方式,并通过一个应用实例说明了该技术的实现效果,既可以回收硫酸镍作为生产原料,减少原料投入成本,又可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降低物料单耗,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5.
唐春梅 《广州化工》2013,(19):112-113
电镀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电镀废水含有各种金属离子、氰化物及助剂等致癌、致畸或致突变的剧毒物质,如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周围环境及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对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日益重要。本文以某电镀厂的废水为例,阐述了电镀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及常见污染物的的处理办法,以实现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回收利用,减少用水量和废水排放量,提高水循环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1 典型电镀工艺香港1984年6月底已有847家电镀厂,其中98%为中、小型电镀厂(操怍工人少于50人)。和其他工厂一样,电镀厂设在多层工业建筑中。镀种有铜、镍、铬、锌、金、银、锡、铅和铝氧化等,大多数电镀厂为镀铜、镍和铬。香港电镀厂各种镀液典型成份见表1。2 电镀废水治理电镀车间90%以上废水来自工件的漂洗。电镀  相似文献   

7.
以深圳某电镀厂生产车间的电镀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研究确定了用硫酸亚铁处理含铬废水和含铜、镍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且研究了其混合后的综合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镇海县环境保护监测站研制设计了 DSJ型电镀废水移动式净化组合设备,对全县中、小型社队电镀厂、点实施了社会化治理工程,用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铬、镍电镀废水。一年来已有45套组合设备在19家电镀厂、点投入了运行,效果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他  相似文献   

9.
概述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电镀废水也随之增加。近年来对电镀废水的处理已研究出很多方法,采用单项处理某一离子或有害成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虽然能达到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但对环境仍存在一定的污染。从长远考虑,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电镀行业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我们取长补短,组合几种方法使用,首先在实验室做实验,然后在深圳市龙岗电镀厂作实地试验。坚持简便、经济、稳定、有效的原则,使电镀废水得到处理。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电镀厂镀种增多,排出相应不同有害成分的废水。按照现有的废水处理和回收方法,产生混合废水是不可避免的。离子交换法处理设施仅回收六价铬,大量的其它金属离子和阴离子仍全部排出,而且其浓度很高,这类混合废水经中和处理很难达到排放要求。随着对电镀废水治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混合废水治理技术的研究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一、铁屑电解法基本原理和机理探讨铁屑电极和铁板电解处理混合废水的基本原理是  相似文献   

11.
某电镀基地含镍废水预处理工艺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龙溪电镀基地为例,介绍了该基地废水厂含镍废水的预处理工艺设计流程、参数及优化后的运行效果。预处理过程采用袋滤罐+离子交换工艺去除废水中的杂质并利用树脂吸附再生得到高浓度的硫酸镍溶液。优化后在离子交换装置后添加一道镍精抛工艺,出水流入缓冲池与其他股预处理废水一并进入废水回用系统。现场监测数据表明预处理设施对总镍的去除率达到99%,预处理出水中六价铬、总镉、总银、总铅、总汞、总砷未检出,镍离子浓度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表3的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12.
电镀含镍废水治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镍电镀废水含有对人体危害极大的重金属离子,如果不加处理任意排放,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也是对宝贵资源的浪费。分别对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处理含镍废水进行了综述,并对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的新方法、新工艺优缺点进行了概述,同时针对含镍电镀废水的处理技术和方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社会逐渐发展下,推行清洁生产,是我国电镀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由于电镀厂镀种多而复杂,其产生的废水量大,混合后无法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因此,在文章中,为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处理工作提出有效方法,保证发挥良好的环保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电镀废水中存在大量的重金属离子会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以钢铁冶炼矿渣作为原材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羟基磷灰石。低结晶度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呈现球形状,其粒径主要分布在约60 nm。纳米羟基磷灰石对铁离子、铜离子、锌离子和镍离子等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并且金属离子浓度随着电镀废水pH值的增大而减少。当电镀废水的pH值为9.0~11.0时,纳米羟基磷灰石处理过的电镀废水能够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重金属废水对环境污染严重,对人类危害较大。电镀厂排放的大量漂洗废水和一些电镀液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如:铬、镉、锌、镍、铜、铁,以及锡、铝、铅、钴、锑、金、银、汞等。为了防止污染,目前已研究了许多处理方法,如化学沉淀、逆流漂洗、蒸发浓缩、离子交换、隔膜电解、电渗析、反渗透、活性炭吸附等方法。最近,国外又提出了用液膜分离技术处理重金属废水,国内有关单位也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液膜分离技术是分离科学上的一门新技术。最初由美国埃克森(Exxon)研究工程公司的黎念之于1968年提出,十几年来引起各国科技人员注意,在近几年的国际学术会议中已列入了专题讨论,发表了许多论文,认为液膜技术是有发展前途的新技  相似文献   

16.
在电镀废水镍沉降处理过程中,基体对沉降处理的效果影响较大。本文研究了电镀过程产生的脱脂后水洗液,酸后水洗液,镍后水洗液,锡后水洗液及它们的混合液在镍沉降处理过程中镍含量的变化,发现采用化学沉淀法无法完全去除含有脱脂剂的废水中的镍,而不含有脱脂剂的废水可以完全去除镍,进而提出了将脱脂后水洗液单独排放处理,其它废水合并排放处理的废水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邹勇斌  龚维辉  李浩  皮武平 《广东化工》2014,(11):201-202,200
电镀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并排放大量含重金属的废水,其废水如不能达标排放,将会引起水体污浊、黑臭。不仅严重污染水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电镀废水的处理尤其重要。文章对含铬废水、含镍废水、含铜废水、含氰废水及酸洗除油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探讨了不同工艺对成本、产品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腐植酸文摘     
《腐植酸》2006,(1)
用粒状腐植酸类炭质净化剂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的研究(Ⅰ)陈丕亚杭月珍电镀工业排出的含Ni2+废水平均含Ni2+浓度为50~100mg/L。如不经净化直接排放,不仅浪费大量贵重金属,且影响人体健康,长期接触有致癌作用。净化含Ni2+电镀废水多采用化学沉降法、离子交换法等。近年来国外开始研究用腐植酸类炭质净化剂处理含Ni2+废水,吸附性能好,并讨论了影响大同风化煤净化含镍电镀废水的主要因素。摘自:《环境科学与技术》,1980(4)用粒状腐植酸类炭质净化剂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的研究(Ⅱ)着重讨论大同风化煤吸镍机制,这对于了解大同风化煤吸镍特征,对原料…  相似文献   

19.
铸铁/焦炭反应器处理电镀混合废水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铸铁/焦炭反应器成功处理了广东省东莞市某电镀厂规模为800m^3/d的电镀混合废水。在设计工艺条件下,总氰化物、Cr^6 、总铜和总镍等主要污染物去除率分别达99.7%、85.0%、98.8%和99.6%,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当地环保一级排放标准。与传统的电镀废水分开作预处理工艺相比,该工程具有流程简单、投资及运行费用低、占地少、操作管理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化学分类法处理电镀废水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旭鹏  王玉俊 《广东化工》2011,38(1):160-161
电镀废水成分比较复杂,含有多种金属离子,适宜采用分类处理方式.文章介绍了某电镀厂废水处理的工程设计实例,采用化学分类法处理电镀废水,将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及酸碱综合废水分类收集,分别加药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废水处理后能够达标排放,出水水质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