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码头水工建筑物,由于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通常会发生位移变形,通过对码头的位移变形预测分析,能够更好地掌握码头的变形规律并及时预警,确保码头的安全运营。针对传统GM(1,1)模型仅适用于短期且呈指数变化趋势的变形预测分析的局限性,建立自适应GM(1,1)模型,并将该模型引入到实际工程应用中,依据某码头的位移监测数据进行变形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自适应GM(1,1)模型预测精度高于传统GM(1,1)模型,自适应GM(1,1)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灰色GM(1,1)模型直接应用于采空区地表残余变形预测效果一般的问题,以灰色GM(1,1)模型为基础,以一元二次多项式对GM(1,1)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正化残差拟合修正,构建残差修正GM(1,1)模型,并以等间距和非等间距2种形式的采空区地表残余沉降监测数据集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残差正值化处理后的非线性多项式拟合修正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增益明显,而未对残差进行正值化处理的多项式残差修正GM(1,1)模型预测精度提升效果一般,正化残差拟合修正是有效的GM(1,1)模型后处理改进方式。  相似文献   

3.
非等步长灰色GM(1,1)模型及其建筑物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献[1]非等步长灰色GM(1,1)模型建模基础上,提出根据沉降观测振荡序列建立非等步长灰色GM(1,1)模型的改进方法.利用青岛一高层建筑物的沉降监测数据,根据改进的非等步长灰色GM(1,1)模型对建筑物沉降进行了预测和分析,通过与改进前的模型预测结果的比较分析,验证了改进模型的实用性、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灰色理论,结合具体算例建立了某边坡工程降雨量的GM(1,1)预测模型,并对GM(1,1)模型的计算结果和精度进行了分析,引用灰色区间预测法对GM(1,1)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修正,得出了某边坡工程降雨量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小屯矿6中煤层瓦斯抽采实际,采用灰色系统残差修正GM(1,1)模型进行了瓦斯抽采量预测,并建立适合于该矿的瓦斯抽采量预测模型,其结果表明:利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矿井瓦斯抽采量是可行的且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该文提出了稳健灰色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某建筑物沉降的预测。结果表明,稳健GM(1,1)模型比常规GM(1,1)模型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能和受异常点影响小的优点,更具有预测应用价值。同时还编写了计算机程序对灰色预测过程进行电脑处理,大大减少了工作量。  相似文献   

7.
基于传统GM(1,1)模型的建模理论,结合建筑物的变形特点,采用实时动态GM(1,1)模型,并辅以残差对模型进行修正,即将动态预报与残差修正相结合,形成基于残差改正的动态GM(1,1)模型。实际算例表明,基于残差修正的动态GM(1,1)模型,能顾及参数的时变性,可显著改善GM(1,1)模型的拟合及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8.
残差修正GM(1,1)模型在煤矿事故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百万吨死亡率是煤炭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为准确预测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的总趋势,利用灰色系统相关理论,建立了煤炭行业百万吨死亡率的GM(1,1)预测模型。同时鉴于GM(1,1)模型预测精度很低,建立残差修正GM(1,1)预测模型对模型进行了二次修正,并利用该修正模型成功预测出我国煤矿2009年的百万吨死亡率将首次降到1以下,权威机构数据表明,预测结果是可参考的。  相似文献   

9.
利用GM(1,1)模型、残差GM(1,1)模型及新陈代谢模型,对洞口边坡变形位移进行了预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文章可为日后同类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中综合分析了灰色GM(1,1)模型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从原始序列、初始值、背景值等方面对其进行优化,建立了改进的灰色模型以对高层建筑施工变形监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拟合得效果很好,较之原GM(1,1)模型预测精度要高.  相似文献   

11.
孟庆浩  袁梅  何明华 《煤炭技术》2012,31(11):93-95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煤层气抽采量的GM(1,1)动态预测模型,根据2003至2009年的抽采数据建立盘江煤层气抽采模糊预测模型,对盘江煤层气抽采量及利用量合理预测,预测结果的误差值均在允许范围之内,预测模拟结果与实际抽采量吻合度较高。该模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盘江煤层气抽采量的综合估计有较高的可信度,有助于推进盘江煤层气公司的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任家庄煤矿首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任家庄煤矿首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该矿瓦斯涌出量控制系统是个充满灰现象的灰系统。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预测该矿首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灰色系统GM(1,1)模型,并用残差序列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3.
曾泰 《露天采矿技术》2013,(5):16-17,25
通过对灰色系统GM(1,1)模型的介绍,根据某露天矿边坡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预测模型并对某监测点空间位移进行了预测,通过与实测数据曲线对比发现模型预测精度较好,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4.
孙建岭  李晨  张金山  王浩  侯涛 《煤》2012,(3):1-2,5
文章根据灰色系统预测理论,建立了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的GM(1,1)动态预测模型。对山西省近几年的煤矿百万吨死亡率进行统计预测,对预测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的构造是正确的,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精确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燕朋 《煤炭技术》2012,31(2):101-103
以预测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研究目的,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的灰色系统GM(1,1)模型,并对其不断优化,再采用后验差检验对预测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判断。实例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精度符合工程实际,可用于矿井瓦斯涌出量的预测。其方法与结果对治理瓦斯、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介绍了灰色预测理论模型的建模方法与模型精度评定方法,阐述了采用等维新息模型进行矿井瓦斯涌出量分析的特点。并以顾桥煤矿1116(1)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统计数据为实例,利用等维新息模型对其瓦斯涌出量趋势进行预测,分析了等维新息模型的合理维数,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结果,并得到了具有实用价值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关系模式下的变形监测数据库设计思想,对传统变形监测数据库的基本库进行范式设计,开发了变形监测数据管理系统(DMDPS),并以同鑫花园基坑监测数据为例进行系统演示,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矿井涌水量预测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基于GM(1,1)模型提出优化GM(1,1)模型。分别建立GM(1,1)模型及优化GM(1,1)模型,并对某矿2002—2010年矿井平均涌水量进行模拟计算,结果显示优化GM(1,1)模型模拟精度较高。利用MATLAB设计优化GM(1,1)模型的计算程序,解决了计算过程复杂、计算量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GPS实时精密单点定位中,卫星钟差的实时可靠预报是实现GPS实时高精度单点定位的关键之一。在探讨了二次多项式模型和灰色模型对钟差预报的局限性的基础上,从而将动态灰色模型用于钟差预报。动态灰色模型是不断地剔除早期信息并加入新信息,因此提高了预测区间的白度,使预报的精度明显提高。该文采用动态灰色模型建模,并与二次多项式模型和单一GM(1,1)模型进行对比,经实例分析得出动态灰色模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卫星钟差预报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矿井工作面瓦斯涌出是一个动态不确定的过程,因此最新瓦斯涌出数据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将灰色GM(1,1)模型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加入原始数列,对原始数据序列的信息进行更新,建立了矿井瓦斯涌出量GM(1,1)新陈代谢动态预测模型,采用残差检验法对该模型精度进行检验,其平均相对误差为3.861%,预测精度明显优于GM(1,1)模型,提高了灰色GM(1,1)模型预测瓦斯涌出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