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卫生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卫生检测信息管理系统取代传统的样品送检、原始记录、结果审核、报告生成、数据分析等.[方法]在windows 2000 Server网络环境下,以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库,采用真正的纯Web方式B/S架构技术,应用Asp/VB或BCB、Java、VC等,面向对象(OO)与组件(COM)的软件开发手段研制设计. [结果]通过样品分类代码引导的标准依据、检验项目、检测方法、仪器设备使样品受理、费用计算、结果录入、报告生成的全过程操作简便、快速规范.系统现有5大功能模块,数据库60多个. [结论]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对卫生检测全过程进行管理与控制是切实可行的,其在实现信息共享,减少差错,提高工效,规范流程,确保检测质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配合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质量体系的建立,提高病媒鉴定工作质量,开发了“病媒鉴定数据库”计算机管理系统。[方法]以Windows98或Windows2000为运行环境,数据库设计软件为Access2000。[结果]该系统可完成记录客户信息;记录委托单信息;记录并可浏览打印原始记录、报告稿子副本;窗存样品和处理样品登记;各种标本标签打印;计费、记帐;媒介生物时间、地域分布的快速查询;输出各种报表;仪器设备管理等业务工作。[结论]经过1年的试运行,该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日趋完善,基本上能够满足质量体系在合同评审、记录控制、设备管理、样品处置和结果报告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卫生检验分析系统应用软件,在卫生检验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简便快捷的信息录入、功能强大的检验方法定制、稳定可靠的计算分析及形式多样的记录报告等报表输出,为检验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卫生标准值自动加载、检测结果通过局域网实现了检验样品信息和检验方法信息共享,实验室人员工作量、检验样品合格率、被监督单位监督频次统计,为领导者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但由于卫生监测机构所出具的检验报告具有法律性,因此要求使用的卫生检验软件,除具有实用性、稳定性、可靠性外,必须具有安全性。1 保护客户机密安全 卫生检验分析系统应用软件为了保证运行安全,登录人由管理人员维护并凭个人设定的密码登录,非使用人员或密码不正确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卫生检疫标准管理,利用信息平台,实现网上标准的查阅、审定、应用后评估。[方法]研制卫生检疫标准管理系统,在信息平台上建立卫生检疫标准数据库、标准审定专家数据库,设定标准审定授权和标准评估要素,所有结果在系统中自动生成。[结果]该项目为总局科研课题,系统研制正在进行中。[结论]该系统的应用,可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网上标准的查阅、审定、应用后评估,把会议审定、评估等工作通过网络实现,节省了大量开支,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规范卫生装备计量、检验工作流程,统一报告书格式,共享检验标准资源,实现网络化办公与信息化管理.方法:全面分析总后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卫生装备业务管理流程,基于Lotus notes/Domino R7文档数据库和SQL Server关系型数据库平台,采用C/S架构与B/S架构相结合,开发卫生装备计量、检验管理信息系统.结果:实现了卫生装备计量、检验工作规范化、网络化管理,质量管理全程监控,检验记录和检验标准资源共享.结论:该系统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卫生装备计量、检验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和业务工作质量,推动了检验所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Office 2000在卫生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计算机处理卫生检验中收样、计费和原始数据。[方法]采用Visual Basic在office2000软件平台上编写应用程序,应用OLE技术将有关内容动态链接。[结果]卫生指标中各项目的结果值可自动计算出并出检验报告单,数据库可检索和统计分析。[结论]应用此程序操作简便,数据处理快速、正确,显著减少工作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信息化系统,规范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流程,为不同的采样(检测)提供适宜的检测报告,实现样品送检、样品检验、报告编制的信息化。方法依据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检测工作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6]9号)制定规范的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采样)流程,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以及检测报告赋予关键性参数,设计基础信息维护、样品检验、查询统计等模块,采用SpringMVC架构、JAVA语言和SQLServer2005数据库,开发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信息化系统。结果该信息化系统实现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信息化,通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与检验报告参数的维护,样品受理、样品检验、报告发放等流程能提供符合不同采样(检测)方案的检测报告。结论该系统提高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效率,规范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的格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于肖力  冯德华 《职业与健康》2005,21(9):1376-1377
为适应我市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我们以国家卫生法规和国家标准为依据,按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1]和佳木斯市卫生防疫站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采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和数据库的功能,对卫生检验样品进行规范、有效地管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市糕点的卫生质量状况,为今后对该类食品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和对策,现将1995~1997年我市所检测的糕点检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我站对所辖的一个城区和四个乡镇的糕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卫生监测的检验报告。1.2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检验项目包括感官指标、酸价、过氧化值。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检验方法按GB5009.56-85[1]和GM789.24-84[2]1.3评价标准按GB7100-86《糕点、饼干、面包卫生标准》[3]进行评价。2结果与分析2.1各年度的检测情况三年共检测糕点1760份,平均合格率为…  相似文献   

10.
微机在结防科影像资料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Access2000数据库软件管理结防科影像资料。[方法]应用Access2000数据库软件创建实用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结果]在主菜单选项即可打开录入窗体。执行查询,预鉴或打印报表等操作,在带了窗体的窗体的窗体中可以编辑、查阅相关记录,并可打印相应记录的报告单。[结论]该管理系统主菜单简洁大方,操作简便快捷,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临床实验室条形码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应用条形码技术识别标本。替代传统检验标本处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方法用HP小机服务器和HP存储服务器,采用SQLserver2000系统数据,使所有工作站和服务器全部挂接在医院局域网上运行。条形码选用CODE128码。结果条形码技术应用于实验室检测,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分析差错。结论条形码技术的应用,是实现实验室信息自动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套细菌室管理系统,实现报告中文化并与HIS的数据共享。方法在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选用PowerBuilder9.0开发工作界面,利用计算机串口自动接收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的数据。结果通过建立一套规范的细菌名称、药敏名称数据库,实现了报告的规范化管理及与WHONET软件的数据交换。结论通过与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细菌室的管理水平和为临床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方法2019年5月—2020年1月对该区内5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作调查分析,包括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管理制度硬件布局、医疗废物管理及实验室样品的内部运送与外部运输。结果5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制度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统一管理临床检验业务后,无论是检验质量还是硬件布局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人员管理差异较为显著,其生物安全管理与防护意识有待提升;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能力有限;样本运输缺乏智能化管理意识和能力。结论现阶段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多,需要重点从人员管理、制度完善及样本运输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着手,以求提升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医院的检验信息系统采用条形码技术对检验标本进行管理,并分析了条码作为标本的唯一标识,贯穿于标本采集、检验和报告生成的全过程,替代了手工登记标本、手工设定实验项目和手工粘贴申请单的过程,彻底杜绝了标本传递过程中的差错和污染,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检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拓展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医院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Microsoft Visual Foxpro6.0开发工具编制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系统工作程序,把医学检验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紧密的结合起来,实现了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计算机化管理。两年来系统运行稳定,为检验科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玉溪市区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质量管理情况,以利于健全确证实验室对各级筛查实验室的评价体系,更好地对筛查实验室的检测质量进行指导和监督。[方法]2009年8~11月由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统一发放考评血清,各参评实验室对考评血清进行HIV抗体检测;采用实验室现场考核和调查问卷方式调查各参评实验室检测工作和职能工作的完成情况。[结果]16家实验室中6家成绩优秀,占37.50%;10家成绩良好,占62.50%。[结论]玉溪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网络建设已经初步形成,室间质量评价体系基本适合我市艾滋病筛查实验室。  相似文献   

17.
安宁  刘蕊  朱广博  华琛 《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2):133-134
目的: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检验标本进行全程质量监控。方法:将电子病历(EMR)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进行整合并作为系统平台,结合物流管理系统,应用标准条形码技术,通过网络信息交换,实现对检验标本的全程质量监控。结果:该系统的应用优化了检验工作流程,使物流、信息流以及人流三者有机结合,对标本检验过程起到提醒、规范和监督作用,从而提高了检验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缩短了样本周转时间,减少了操作中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了医学检验的全程质量监控,对辅助临床诊断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央纯水系统是取代检验科传统的每个使用点独立产水、用水、维护和管理的用水方式。由于统一产水,通过管道分配直接到用水点,避免了纯水在储存过程的二次污染,降低了使用风险,具有整体提高实验室纯水应用标准和完善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水平的优点。文章通过具体实践和相关文献检阅,根据国内实验室用水和纯水的分级标准,阐述了项目的实施步骤和应用情况。系统设计20个用水点,实际开放13个点,连接生化室、临检、门诊、免疫室、微生物室等各区域。13用纯水量约2~3吨,水质日检合格,系统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是以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工作流程为基础,参照国际标准HL7协议,结合条形和仪器通讯等技术来研究和开发的,由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信息系统以实验室标本检测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管理为主,管理系统以实验室办公信息化和管理决策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四川省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工作质量,查找影响筛查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加强四川省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质量控制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2011 - 2015年开展四川省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现场考评,每年对每个市州抽查筛查实验室总数的20%,采用统计学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1 - 2015年共计396家筛查实验室接受现场考评,其中成绩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的实验室数分别为330家(83.33%)、45家(11.36%)、20家(5.05%)和1家(0.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操作人员资质、资料归档、仪器强检、样品检测规范及流程、外部对照使用、质控图绘制、快速检测外部质控是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运行质量受人员素质、硬件质量、实验室检测及实验室质量控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只有以上因素均达到要求,才能保证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良好稳定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