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
正在身体正常的情况下,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能够很顺畅的循环流动;但如果心脏或血管内皮出现破损或有异物(例如心脏换瓣手术使用的人工瓣膜)时,血液里的一些凝血成分就可能会黏附和聚集,形成血栓。为了预防心脏、血管和人工瓣膜的血栓形成,我们需要进行抗凝治疗。目前我们常用的抗凝药物是双香  相似文献   

2.
正常生理状况下,血液在心血管,如房室、心脏瓣膜或无损的血管内,保持液态而可以循环流动。华法林,通用名为苄丙酮香豆素钠,为成千上万的人们所服用.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血栓形成而导致脑中风、肺栓塞、深静脉栓塞等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枢纽和动力的源泉。心脏像一个永远不休止的血泵,当它收缩时产生的压力,把血液驱向动脉血管,输送至全身;当它舒张时,全身的静脉又流回心脏。没有心脏的活动,血液就不能在血管里流动。血液是专管输送营养物质和氧气的,  相似文献   

4.
心脏每次收缩泵出几安士的血液,一天就要泵2000加仑(每加仑相当于3.785升)。表面上,心脏泵血的过程看似简单:心脏上端的心腔:称心房,它舒张时血液流人腔内,然后收缩将血液挤入心脏下端的心腔:称心室。心室在充满血液后便收缩,使血液通过血管进入身体各个部分。当然,这里面蕴涵着更复杂的机理,涉及心脏的电通路、瓣膜的作用,还有一堆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即刻人工瓣膜功能异常患者的术前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及NT-proBNP表达,分析术前各血清指标水平与术后人工瓣膜异常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4年3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后即刻人工瓣膜功能异常患者47例病历资料,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后即刻未发生人工瓣膜功能异常患者47例资料,纳入对照组。抽取两组患者清晨静脉血,检测血清Gal-3、NT-proBNP水平并对比,分析上述指标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即刻人工瓣膜功能异常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术前血清Gal-3、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检验结果显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即刻人工瓣膜功能异常患者血清Gal-3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468,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al-3与NT-proBNP水平过表达均可能是诱发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即刻发生人工瓣膜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OR=2.048、1.003,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示,血清Gal-3与NT-proBNP水平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即刻人工瓣膜功能异常发生的AUC均0.8,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血清Gal-3及NT-proBNP水平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即刻人工瓣膜功能异常患者中普遍呈高表达,可能参与术后即刻人工瓣膜功能异常的发生,可通过术前检测血清Gal-3及NT-proBNP水平,用以评估即刻人工瓣膜功能异常发生风险,对早期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人体中的血液都是经过心脏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心脏对血液的输送是动态的,心脏收缩的时刻就是推送出血液的时刻,也就是说,心脏是通过收缩的动作对连着心脏的动脉血管产生压力并形成流动。通俗地说,心脏像1个泵,是人体各器官所需血液的总供应站,心脏本身的强弱决定供血状况。当心脏收缩时,心脏里的血液被快速排入动脉血管,大量的血液使动脉膨胀,动脉壁所承受的压力就急剧升高,这在医学上称之为"收缩压  相似文献   

7.
大动脉炎对心脏瓣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评价290 例住院大动脉炎患者的心脏瓣膜功能,以了解大动脉炎对心脏瓣膜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研究290例大动脉炎住院患者的病历。根据超声心动图报告了解心脏瓣膜功能。并结合临床表现如心脏杂音、脉压、心功能情况及X线胸片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检查对心脏瓣膜功能进行综合判断。  结果:290 例大动脉炎患者中,42例(14.5% )患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均为头臂型或广泛型大动脉病例,其中19例(6.6% )有主动脉根部扩张,中到大量反流21例(7.2% )。二尖瓣关闭不全24 例(8.3% ),其中中到大量反流者为6例(2.1% )。轻度肺动脉瓣和三尖瓣关闭不全分别为9例(3.1% )和13例(4.5% )。  结论:大动脉炎可以影响主动脉瓣及其他心脏瓣膜的功能,表现为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其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能系大动脉炎直接侵犯所致,而其他瓣膜关闭不全可能系继发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30例患者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进行瓣膜手术,年龄40-76(62.9±10.4)岁。其中缺血性瓣膜病变22例,风湿性瓣膜病变8例。术前冠状动脉造影诊断26例,术中发现冠脉严重病变4例。全组共移植血管133支(平均4.43支)。同期行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二尖瓣置换术12例、二尖瓣成形术8例、双瓣膜手术7例。结果术后住院死亡1例(3.3%),死于严重低心排血量。术后心功能Ⅰ级22例、Ⅱ级7例,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瓣膜手术安全、有效。冠心病与心脏瓣膜病同时存在明显加重了心肌损害,完善纠治瓣膜病变、充分心肌再血管化和严格的术中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行磁共振扫描的安全性。方法 将SJMTMMasters系列的人工机械心脏瓣膜和Carpentier-Edwards PERIMOUNT Magna Ease系列的人工生物心脏瓣膜放置于3.0T磁共振中进行体外测试,以评估人工心脏瓣膜与磁场的相互作用、热效应及伪影;对40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行磁共振检查并进行安全性观察。结果 在3.0T磁共振系统中,本实验中测试的机械瓣膜在磁场中均未发生偏转和磁致扭矩,生物瓣膜发生轻度偏转和扭矩;在全身平均比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为3.4 W/kg的情况下扫描15 min后,所有人工心脏瓣膜均产生了<1℃的差异升温;伪影范围为轻中度;4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于检查结束后未主诉不适症状。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于3.0T磁共振检查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溶血是心脏瓣膜术后并发症之一。随着医学技术发展,严重瓣膜相关血管内溶血发生率显著降低,但亚临床溶血仍普遍存在。该并发症主要发生机制为瓣膜术后局部结构改变,导致非生理性血流形成,剪应力增高,引发红细胞破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溶血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受人工瓣膜、手术操作和原发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早期主要原因为瓣膜设计缺陷和质量问题,现阶段以手术操作并发症所致为主。患者同时具有瓣膜功能异常和血管内溶血相关临床表现,治疗以纠正原发病为主,结合患者情况个体化用药,严重者考虑再次手术。近年来,介入下瓣膜置换术和瓣周漏修补术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开展,相关研究及证据资料有限,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1.
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工机械瓣膜替换术作为风湿性心脏病等心脏瓣膜病变的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我科于1993年9月至2006年4月,共为305例患者施行了心脏人工机械瓣膜替换术,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心脏瓣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其外科治疗已有较大的发展,但当前心脏瓣膜外科仍有不少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有待解决.本综述心脏瓣膜外科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即刻人工瓣膜功能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6年9月我院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即刻急性人工瓣膜功能异常患者11例资料,总结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结果,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1例患者中,机械瓣置换术8例,生物瓣置换术3例。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瓣膜功能异常包括人工瓣膜梗阻(7例)及瓣膜关闭不全(4例)。术中经手术证实,人工瓣膜梗阻原因包括:残留血栓、残留腱索、保留二尖瓣后叶、主动脉瓣下隔膜、机械瓣离体瓣叶开放受限;人工瓣膜关闭不全原因包括:生物瓣瓣叶脱垂、缝线勒住生物瓣瓣脚及瓣膜内源性因素。11例患者再次接受手术,其中6例更换新的人工瓣膜,其余5例去除梗阻原因,所有患者均未再次出现人工瓣膜功能异常,住院期间无患者死亡。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及时确认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即刻人工瓣膜功能异常,协助判别内源性因素并指导外科补救。  相似文献   

14.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与超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又称为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或老年性心脏瓣膜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瓣膜结统组织发生退行性变,纤维化,钙化,从而使瓣膜和其支架功能异常。现将我院1993年1月至1995年12月三年间经心脏彩色多普勒检出本病的368例瓣膜钙化情况与临床作一分析。1.材料来源对象选自1993年1月~1995年12月间在本院住院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的60岁以上患者1364例,均排除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先心病,梅毒性心脏病等其他引起瓣膜损害的疾病,共检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368例,其中男性318例,女性50例,年龄60~98岁,平均年龄74.5岁。2…  相似文献   

15.
058 再次胸骨切开术中,管腔内吻合修复冠状动脉旁路的移植物损伤[CarrelT等.JThnoracCardio-vascSurg,1995,109:178(英文)]最近几年,对先天性心脏缺损,瓣膜问题再次的冠状动脉血管再造进行第二次心脏手术的病人已...  相似文献   

16.
退行性心脏瓣膜病(degenerated heart valvular disease,DHVD)是一种随龄而增加的以瓣膜内大量钙质沉积为特征的老年人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变。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此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生率日益增加。钙盐结晶沉积在心脏瓣膜上,引起心脏血管的形态及功能变化,导致心脏血流动力学紊乱,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心脏瓣膜退行性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青少年心脏瓣膜退行性变是一种独特的疾病。研究它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和病理变化有重要意义。方法:1983年1月至1993年12月,对535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行心脏瓣膜替换术。结果:23例19岁以下患者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瓣膜粘液样退行性变,占同期瓣膜替换手术病例的4.29%。结论:青少年心脏瓣膜退行性变是一组临床特点鲜明、病理改变独特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心脏胶原纤维代谢异常可能是原发缺陷。手术治疗方法仍在探索  相似文献   

18.
侯文明  郭兰敏 《山东医药》1998,38(12):20-21
心脏瓣膜闭式分离、直视成形或瓣膜置换术后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瓣膜病变复发、人工瓣膜功能障碍,称为术后复发性瓣膜病[1]。1988年4月至1998年5月,我院对52例术后复发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行二次手术,效果较好。现报告并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7例,女...  相似文献   

19.
无支架异种生物瓣膜主动脉瓣替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支架异种生物瓣膜是90年代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新型生物瓣膜。该瓣膜去除了人工支架及缝合环,具有瓣口有效开放面积大,跨瓣压差低,优异的血液动力学特征及耐久性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吴树明  王安彪 《山东医药》1997,37(11):13-14
对行心脏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的102例患者进行了30~86个月随访,结果死亡8例(占6.8%),其中颅内出血3例,猝死2例,瓣膜感染及瓣周漏心衰各1例,自杀1例,认为影响其远期效果的主要因素为与抗凝有关的并发症,心功能,瓣膜失灵,人工瓣感染,抗凝标准以维持凝血酶原指数60%~70%(即维持凝血酶原时间在正常的1.5倍左右)华法令用1.8~3mg/d为宜,术后半年内应密切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对偏远地区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