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以江西崇义小坑砂质高岭土为研究对象,在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筛析和水析试验、分级、水力旋流器、磁选、煅烧、漂白、剥片等工艺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小坑高岭土自然白度大于70%,-0.045mm精矿煅烧白度可达90%以上,精矿产品可达到TC-0陶瓷原料、TL-1级涂料产品、XT-2级橡塑填料产品的工业要求,属优质高岭土矿。为小坑高岭土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兴国县风化残积型高岭土矿是—中大型砂性高岭土矿床。矿石矿物有高岭石、白云母、长石、石英,原矿所含铁主要赋存于硅酸盐矿物中,经选矿除去。矿石先经碎散(擦洗)、筛分再经旋流器分选提高精矿Al_2O_3含量和产品细度,可获造纸填料级高岭土精矿、瓷土精矿,而对+0.074毫米尾矿,通过磁选—浮选,可获白云母精矿、陶瓷级长石精矿以及平板玻璃原料用石英精矿。通过试验研究,矿石量的87.3%得到利用,经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黔中某地高岭土提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高岭土矿为研究对象,采用捣浆-筛分-筛上物再磨强磁选-筛下物强磁选漂白工艺,进行提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0.045 mm筛子对捣浆所得矿浆进行筛分,分别获得产率为54.69%、45.31%的筛上物和筛下物;筛上物经再磨,在-0.045 mm粒级含量为45.17%、磁感应强度为1.4T的条件下进行强磁选,获得TC-0优级陶瓷工业用高岭土精矿;筛下物经强磁选,强磁选高岭土粗精矿在保险粉用量1.5%、草酸用量1.5%、漂白时间2h的条件下漂白,获得TC-2二级陶瓷工业用高岭土精矿。  相似文献   

4.
以大埔洋子湖矿山中深层弱分化高岭土矿为选矿对象,通过分级试验—除砂试验—增白试验,提高了高岭土矿作为陶瓷级高岭土的品质。结果表明:分级试验—除砂试验使原矿的SiO2含量由68.96%降低到49.76%,Al2O3含量由19.25%提高到32.56%,精矿产率为16.29%;增白试验使精矿的F e2O3含量由2.04%降低到1.01%,煅烧白度由51.33%提高至77.38%。选矿后的高岭土达到陶瓷用高岭土TC-2级国家标准。选矿产生的尾砂通过筛分—脱泥—磁选—浮选得到长石精矿,其K2O+N a2O含量为11.16%,F e2O3含量为0.21%,煅烧白度为61.5%,可作为长石原料应用于陶瓷和玻璃工业。  相似文献   

5.
根据高岭土矿石中含砂量的不同,可将它们分为两种类型,即高岭土(砂质<50%)和砂性高岭土(砂质>50%)。对砂性高岭土矿要求测定精矿率,作为圈定矿体、计算储量之用。砂性高岭土矿中精矿率的测定方法,在《怎样找高岭土》一书中曾有介绍。但书中所示测定流程中,尚有许多操作环节  相似文献   

6.
漳州龙文高岭土的深加工开发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闽南地区漳州龙文高岭土矿区的高岭土为研究对象,采用325目粗精矿为原料.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对漳州龙文高岭土的矿物特征、漂白技术、超细剥片技术、煅烧增白技术进行一系列研究,并且使用工业化或大型中试设备进行产品深加工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些深加工技术研究为闽南漳州龙文一带高岭土矿的长期开发利用和深加工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产品方向.  相似文献   

7.
对高岭土尾矿所含低品位铅锌硫化矿进行了分别回收铅、锌、硫精矿的浮选分离研究。采用捕收-抑制-再活化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铅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69.32%、75.95%的铅精矿, 锌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59.23%、82.53%的锌精矿以及硫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52.52%、70.22%的硫精矿。  相似文献   

8.
高岭土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高岭土资源非常丰富,本文着重介绍了对四会,成名,靖远,湛江等地高岭土矿所仨的选矿试验研究以及利用高岭土矿石生产刀刀级与刮刀级造泖布土的工艺。  相似文献   

9.
浮选分级—抑制及再活化硫化矿混合精矿的分离浮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苏州高岭土尾矿中用浮选法得到的硫化矿混合精矿进行了硫及铅锌混合精矿的分离浮选试验研究。在不磨矿的条件下,采用浮选分级-抑制及再活化浮选方法获得了铅、锌品位分别为19.95%、30.1%,回收率分别为82.00%、81.29%的铅锌混合精矿和硫品位和回收率分别为52.49%、75.5%的硫精矿。  相似文献   

10.
针对湖北某地低品位煤系高岭土矿样,经XRD和XRF测定分析,查明了煤系高岭土的矿物结构和化学组成;采用窄级别分级分析各粒级铁的物相变化与Fe2O3含量;详细研究了磨矿细度、抑制剂、调整剂、捕收剂用量对高岭土精矿产率和Fe2O3含量的影响。对抑制剂与p H值调整剂的浮选机理进行了讨论。浮选结果表明:Fe2O3含量从3.03%降到0.77%,煤系高岭土精矿产率为94.44%,为低品位煤系高岭土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以大埔洋子湖矿山高岭土原矿为研究对象,通过选矿试验,确定了合理的选矿工艺。原矿除砂试验后精矿产率为33.57%,SiO2含量由69.48%降低到51.08%,Al2O3含量由20.27%提高到32.13%。对精矿进行除铁增白,使Fe2O3含量由1.38%降低到0.66%,烧成白度由66.7%提高至86.1%。经过选矿后的高岭土产品达到陶瓷用高岭土TC-2级国家标准。高岭土选矿中产生的尾矿经过进一步选矿,可使其K2O+Na2O含量由6.33%提高到7.22%,Fe2O3含量由0.59%降低到0.13%,可作为长石原料应用于陶瓷工业。  相似文献   

12.
某高岭土矿石中高岭石含量为79.82%,黄铁矿含量达18.14%,杂质矿物含量仅2.06%。为消除黄铁矿对高岭土质量的影响,同时使黄铁矿得到综合利用,对该矿石进行了实验室浮硫试验。试验针对矿石中高岭石易泥化且黄铁矿嵌布粒度较细的特点,采用实验室仿闭路磨矿方式对原矿进行细磨,既可将原矿磨至-0.043 mm占95.37%从而使黄铁矿得以充分解离,又可减轻高岭石泥化对浮硫过程形成的干扰;然后以酸化水玻璃为高岭石的分散、抑制剂,以丁黄药为黄铁矿的捕收剂,通过闭路1次粗选、2次精选、2次扫选,获得了硫品位为48.77%、硫回收率为87.30%的高品质硫精矿,而浮硫槽内产品可直接作为高岭土精矿用于低档陶瓷原料。  相似文献   

13.
川南煤系硫铁矿尾矿高岭土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川南硫铁矿尾矿高岭土的利用现状 ,并详细评述了利用其制备煅烧高岭土、铁铝混合净水剂 (聚合氯化铝 )、特种水泥和彩色微晶玻璃的工艺原理和方法 ,提出了一条可行的综合利用尾矿高岭土的工艺途径  相似文献   

14.
喻连香  汤优优  刘军  陈雄 《金属矿山》2020,50(5):185-190
马拉维海滨砂钛铁粗精矿中含钛矿物占有率大于95%,TiO2含量仅为42.71%,部分钛铁矿物赤铁矿化蚀变明显。为确定钛铁粗精矿选冶提质工艺,以该地区海滨砂经重选—磁选工艺处理后获得的钛铁粗精 矿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及条件试验,优化出选冶流程中适宜的工艺参数。钛铁粗精矿焙烧试验最佳的还原条件为:还原焙烧温度875 ℃、还原时间12.5 min,还原剂用量5%。焙砂经1次弱磁粗选、 中磁扫选,最终可获得TiO2含量49.05%、TiO2回收率77.16%的钛铁矿精矿以及Fe含量49.73%、Fe回收率34.61%的铁精矿,TiO2含量从42.71%提高到49.05%,精矿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该选冶联合工艺流程简单,无药 剂污染,可为该类难分离钛铁粗精矿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岭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非金属矿产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利用高岭土的国家,高岭土储量位居世界前列。虽然我国高岭土储量较大,但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扩展,资源严重紧缺,价格随之上涨,尤其是优质的高端高岭土加工产品还远不能满足市场消费的需求。本文综述了我国高岭土的主要开发现状、综合利用领域发展进展,并对高岭土的开发与利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创建高岭土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新理念,不断探索高岭土资源的开发应用方式,提升高岭土利用效率,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国外某含铁54.09%、二氧化钛8.10%、二氧化锆0.33%、金红石0.057%的铁砂矿样品进行综合利用试验研究。最终采用弱磁选-重选-强磁选-电选的原则工艺流程,获得了全铁品位60.20%、全铁回收率85.58%的钛磁铁精矿,全铁品位51.69%、全铁回收率11.04%的钛赤铁矿精矿,二氧化锆品位60.04%、回收率77.53%的锆英石精矿以及二氧化钛品位85.58%、金红石回收率59.06%的金红石精矿。  相似文献   

17.
茂名高岭土的造纸涂布性能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茂名高岭土的物质组成、白度、粒度组成、粘浓度、含砂量等造纸涂布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茂名高岭土中主要粘土矿物为高岭石 ,主要在 - 2 μm粒级中富集 ,含量达 99%以上 ;化学成分以 Si O2 、Al2 O3 和 H2 O+为主 ,Fe2 O3 、Fe O和 Ti O2 着色杂质组分的含量均较低 ,涂布级高岭土化学成份单一 ,与高岭石的化学成分理论值非常接近。涂布级高岭土白度高、粒度分布合理、粘浓度值大、流动性好、含砂量低 ,具有良好的造纸涂布性能 ,是我国优质的造纸刮刀涂布原料  相似文献   

18.
为了去除四川某石英砂中的Fe和Ti杂质,提出“重选—浮选—酸浸”的提纯新工艺。石英砂先经重选和浮选进行预选除杂,再经两段酸浸实现精选提纯。重选采用螺旋溜槽一次粗选一次精选去除部分含Fe和Ti重矿物,浮选采用一次粗选一次扫选去除主要含Ti矿物金红石。经选矿除杂后的石英砂在70 ℃下,经一段盐酸3 mol/L+醋酸1 mol/L+氢氟酸0.5 mol/L、二段盐酸3 mol/L+硫酸1.5 mol/L各酸浸2 h得到最终石英砂精矿。精矿中SiO2含量提高到99.92%;Fe和Ti的含量分别降至0.005%和0.012%,Fe和Ti的综合去除率分别达到91.80%和71.43%。该工艺对四川某石英砂的除铁降钛、深度提纯具有显著效果,对类似石英砂矿石的高效利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陕西某铜尾矿资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建宏  崔长征  宛鹤 《金属矿山》2009,39(4):161-164
对陕西某铜尾矿进行了包括再选和再选尾矿制砖的资源化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原尾矿经螺旋溜槽1次选别,可抛弃产率达85.53%的预选尾矿;预选精矿经磨矿后进行铜硫依次浮选,可得到品位为15.86%,对预选精矿回收率为83.24%的合格铜精矿和品位为41.68%,对预选精矿回收率为85.96%的合格硫精矿。将再选全尾矿与水泥及当地建筑砂配合,可制备出强度达到MU10标准的尾矿免烧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