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出版界的隐忧樊公裁我很喜欢买书,逛书店也就成了很大的乐趣。在50年代,我的专业是马列主义理论,而我却买了许多与马列主义无关的书,如《随余丛书》、《癸已类稿》、《癸已存稿》之类。几十年来买的书确也不少。到了80年代末,突然感到买不起书了。有一次在书店看...  相似文献   

2.
对外发行中文图书的一个设想 我旅游探亲到美国时,曾到休斯敦市两家中文书店参观,没有看到一本大陆出版的图书。在香港旅游时,曾到旺角参观四家中文书店,就有三家未发现大陆出版的图书,一家虽有,但品种也不太多。以我们大陆雄厚的出版力量和世界公认的低廉书价,却不能与台湾和香港出版的图书并列发行,我深感痛惜!我问过一家中文书店的老板:“经营大陆  相似文献   

3.
这两年,新华书店陆续改制,集团化连锁经营渐成趋势.然而,发行商们却在经营中发现,自己的下游客户在不断减少,销售突然下滑了许多,有的甚至连锁不连锁从销量上看没什么区别.相反,退货量却在逐年增加.这难免就会有不少抱怨,书店改制到底怎么了.对此,我个人认为,除了由于各"集团"在整合资源过程中尚有许许多多问题需在调整中不断改进之外,面对书店连锁,发行人也要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确实有不少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4.
张耀宗 《出版经济》2005,(12):22-23
这两年,新华书店陆续改制,集团化连锁经营渐成趋势.然而,发行商们却在经营中发现,自己的下游客户在不断减少,销售突然下滑了许多,有的甚至连锁不连锁从销量上看没什么区别.相反,退货量却在逐年增加.这难免就会有不少抱怨,书店改制到底怎么了.对此,我个人认为,除了由于各"集团"在整合资源过程中尚有许许多多问题需在调整中不断改进之外,面对书店连锁,发行人也要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确实有不少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5.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反击国民党反动当局的"文化围剿",党与党外左翼文化工作者在国统区办过不少出版机构,但能坚持到全国解放的却寥寥无几。生活书店能在当  相似文献   

6.
大家知道,日本东京有一条书店街。这条街上,大大小小、各色各样的书店鳞次栉比。其中有一家书店,门面不大,装潢也并不特别豪华,但我每次到日本去,不管怎样忙,总要挤出时间去看一看。这家书店,就是以安井正幸先生为社长的已有30多年历史的东方书店。1987年9月,我有机会花半天时间正式访问了这家书店。但由于夹杂了别的内容,实际参观对话的时间还小到一小  相似文献   

7.
从上小学到而立已过的现在,先是读书,后又教书,总是跟书有不断的关联。书是一直在读,却至今没弄出个什么名堂来。但也不是说一无所获,比如,书就买了不少,五个不算小的书柜装得满满的。这些书的购得,邮购乃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自从我懂得并且真正去邮购各种学术书籍,算到如今已经有15年了。时间不算长,但也不能说短。我已经很难准确地计算出从多少个出版社或是书店邮购了多少本书,粗略地估算一下,这些年,大约同全国17个省(市、区)的50家出版社、书店有过“业务交往”。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40年代,上海有书店六百馀家,其中除商务、中华、世界、大东、开明等几家大型书店外,绝大多数是中小型店。春明书店是一家弄堂书店,经过多年经营,发展到有职工三十馀人,常备书二三百种,可算是一家中型书店了。我因与该店职工多有往来,略知大概,觉得该店虽没有突出的大事件,出版物也少有可传世有影响的作品,却有一段曲折的历史,信笔写来,也可给想了解旧时出版业掌故、风情者提供一些资料。  相似文献   

9.
不少读者尖锐地指出过,许多迫切需要的书籍在书店里买不到,而不少书却成年放在书店的货架上无人问津,甚至刚出版不久就从书店送到旧书店或者以折扣优待出售了。这种现象需要分析研究。读者买不到自己需要的书,有的是出版社的选题工作没有做好,或者由于出版周期太长等各种原因,还没有出版。有的是虽然出版了,由于订数太少,印数不能满足读者需要,或者由于分配不适当,造成此缺彼丰,需要书店内部进行调剂。自然,也有不少确是属于正常的供不应求。这里,调查工作不  相似文献   

10.
据《文汇报》报道,在复旦大学校区周围,类似鹿鸣书店这种营业面积不到100平方米的小书店有好多家。然而,这家以经营纯学术图书为业的小店,在沪上学界人士中却享有颇高的知名度,不少人舍近求远地到鹿鸣买书,已成为复旦校区的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思想学术界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甘阳在《将错就错》里提及芝加哥大学的书店,我至今记忆深刻。那是一家很小,却能把芝加哥学派的众多教授吸引过去的书店。书店对书市的反应非常迅速,能及时把各种优秀的图书提供给读者,同时书店也为学生提供门类齐全的教材。因此,那是一家备受师生欢迎的书店。作为一名学生,这大概就是我理想中的书店。  相似文献   

12.
闻香识书店     
到台北,有一个地方是一定要去的,这就是重庆路的台北书店。我不知道国内有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够像台北一样,由书店布局成一个路段的。台北的书店多已经是公认的,而台北的书店有特点也是有目共睹的。从大的成品书店,到小的儿童书店,都有  相似文献   

13.
读了《出版参考》第17期中一篇题为《出版社要善于宣传自己》的读者来信,联想到新华书店如何宣传图书的问题。出版社为了宣传图书,印了不少宣传广告,这些广告一般都印得十分精美,用纸也相当讲究,大部分用的铜版纸。但是这些宣传广告,随订目寄给书店之后,有否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呢?我经常出差,无论是到城市店还是农村县店,在书店门市部很少见到书的宣传广告。可见,一些书店对图书宣传广告很不重视,宣传意识也比较淡漠。我觉得,作为书店的业  相似文献   

14.
这两年,为使新华书店能继续占据上海南京东路和北京王府井大街,新闻单位不厌其烦地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在舆论的支持和领导的重视下,终于使这两地书店守住了阵地。 与此同时,我广东却有个别书店,抗拒不了高额租金的诱惑,把书店位于市区黄金地带的中心门市租给人家,书店搬上二楼。 可能书店有很多理由:原郊区建县,新成立的县书店划走了大部分课本,教辅读物争不过教育部门以至  相似文献   

15.
陈乃乾与中国书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5年在上海南京东路西藏路口大庆里开出了一爿以买卖古籍为主的书店。不到一年,这爿并不显眼的古籍书店,却在上海滩众多的书店中一枝独秀,吸引了不少读者光顾,也成了沪上学者交流及聚会的场所。这爿书店就是由陈乃乾(1896-1971年)先生主持的中国书店。  相似文献   

16.
1997年,日本出版业陡然从顶峰跌落,书刊总销售额一路下滑,20年后的今天依然颓势不减.不少中小书店惨淡谢幕,有一些却做出了全新尝试,它们获得了良好业绩,也提供了书店经营的其他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廖政贸 《出版科学》2018,26(4):99-103
由于网络购书和移动阅读的盛行,书店实体书店的经营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少人对书店的未来抱持悲观的看法.但观察邻近的文化圈,台湾地区诚品书店和日本茑屋书屋却在书店经营策略上有其独到之处.通过分析能总结出五大相似点:(1)以书店为核心的多元创新发展;(2)以顾客需求为核心的互动式体验;(3)明确定位商店类型与客户群体的方向;(4)会员数据库的应用与分析;(5)建筑风格以美学设计为本.这些特点为实体书店的经营方向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今天参加生活、读书、新知三家书店革命出版工作五十周年纪念会,是很高兴的。我跟这三家书店有五十年的关系了,有半个世纪的联系。今天在座的有不少是当时三家书店的负责人,如徐伯昕同志、钱俊瑞同志,胡绳同志也是吧,好多位啰。可以说,我们是同志的关系,不是出版家与写作人的关系。就是在那时,我们也是同志的关系。所以,今天来参加这个会,我感到很高兴,有一种友谊的感情。五十年了,半个世纪,时间不短哪! 我当时不认识邹韬奋同志,没有跟他见过面。我与徐伯昕同志交道打得最多,因为我要靠他维持生活,拿稿费。与俊瑞,也  相似文献   

19.
香港有两百多家书店,分布在香港本岛、九龙和新界的商业旺区。书店的经营尽管有很多困难,但它们总是想尽各种办法,另辟蹊径,以求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 在香港开设书店,如只单纯售卖书籍,就很难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因此,大部分书店都尽量开拓多方面兼营业务,以求以盈补亏。不少书店除了  相似文献   

20.
近半年来,很多传统书店感到了来自网络书店的压力,一些读者在书店抄书名,再到网上订购图书成为常见的现象,甚至有传统书店的主人大声呼吁,网络书店应该给传统书店留下生存空间,如何看待网络书店的快速增长势头,我认为网络书店与传统书店相比较,有以下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