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技术处理油田采出水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国内油田采出水处理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即从单纯的物理化学技术到与高效原油降解菌和生物反应器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克拉玛依各采油厂、重油公司都是老油田,长期注入不达标污水,已经给油田造成巨大伤害,通过应用"油田污水离子调整旋流反应法处理技术"和配套处理工艺,使新疆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达到注水水质标准、国家排放标准及回用锅炉水质标准;污水回用或回注,节约了淡水资源,利用了污水热能,降低了稠油开采能耗。本文对新疆油田离子调整旋流反应法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前后采出水处理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离子调整旋流反应法污水处理技术在新疆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油田各采油厂长期注入不达标污水,给油田造成巨大伤害。通过应用离子调整旋流反应法污水处理技术及相关配套处理工艺,使新疆油田采出水经处理后达到注水水质标准。污水回用或回注,既节约了淡水资源,又降低了稠油开采能耗。综述了离子调整旋流反应法污水处理技术在新疆油田应用前后的采出水处理现状。  相似文献   

4.
CO2 气体从采出液中迅速和高效地解吸已经成为国内CO2 驱油田地面集输系统中亟待解决的关键 性问题。阐述主要的气体解吸理论, 分析传统解吸技术、 膜解吸技术和超声波解吸技术的特点, 指出目前各类解吸 技术存在的缺陷, 提出气体解吸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介绍了课题组利用自行搭建的超声波促进CO2 驱采出液气 体解吸实验装置在超声波解吸研究中取得的进展, 建议将新型解吸技术与传统解吸技术联合应用于采出液的CO2 解吸。  相似文献   

5.
复合型动态水力旋流器的结构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满足油田采出液深度水处理的要求,有必要研制开发动态旋流分离技术.动态水力旋流器的发展历程经历了Total型、预旋流型、复合型三个阶段,其中复合型水力旋流器把Total型动态水力旋流器和常规静态水力旋流的优点有机结合在一起,为相对扩大单根静态水力旋流器的处理量和提高分离效率奠定了基础,代表着动态水力旋流器的研制发展方向.笔者基于对复合型动态水力旋流器旋流供液与分离形式配置、油滴分离过程的分析研究,完成了动力部分主要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工作,并用Solid Edge软件进行了三维实体模拟.  相似文献   

6.
LKQ中深层稠油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抽油杆断脱、地层出砂现象明显增多,初期应用的空心杆泵上掺稀油降粘的井筒举升方式已无法满足油田开发和生产的要求。为了实现高速高效开发,稳定油田产量,发展了在稠油油藏中应用空心杆泵上掺稀油降粘配合潜油电泵技术。实践证明该技术有效提高采液速度,达到提液增油的目的,同时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抽油杆断脱和地层出砂对油田生产的影响,对油田稳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粒料层过滤是油田采出水处理系统普遍采用的工艺,与其粒料层的选择和布置一样,粒料过滤器的布水均匀性特征直接影响采出水的净化处理效果。利用Gambit建立模型并生成非结构化网格,基于Fluent软件中的DPM 模型模拟计算了过滤器内部压力场分布、过滤沿程压降特征、粒子运动迹线特征及粒料层表面的粒子分布与聚集行为,进而描述了油田常用压力式过滤器的布水特征,并进行了布水工艺优化。结果表明,相比于“条缝式” 布水模式的过滤器,“筛管式”布水更为均匀,不同处理量下的过滤轴线压降平均低出30.56%,且9筛管模式布水工艺的布水均匀性特征量能取得更为优越而稳定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红岗油田复合驱先导性矿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岗油田目前的注采井网和注水方式已基本上满足了油田开发的需要,领先常规技术提高采收率的难度越来越大,有必要探索出一种适合红岗油田实际情况的三次采油方法,经过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证实,在红岗油田进行复合驱是可行的,矿场试验情况表明:三元复合驱技术是适合于红岗油田萨尔图油层的,尤其对剩余油饱和度较大,非特高含水井的效果非常显著,另外在国内首次把复合驱技术应用于注采井距大的反十三井网中,为红岗油田稳产高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受客观条件限制,油田许多单位独立分布在远离城市地区,因此没有完备的净水处理系统.通过对江汉油田天然气处天然气净化厂冷却水净化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套成本、适应性较强的可移动式的水处理方案,设备投入使用后,达到了设计要求,并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紧凑型旋流气浮一体化技术近10年来在国外得到了商业化应用,国内虽然已经对该热点技术予以关注,但总体上尚处于产品放大试验阶段。笔者根据不设内筒式、内筒内旋式、内筒外旋式3大类,对国内业已公开的12家单位的结构方案进行系统介绍,针对旋流气浮一体化主体设备的内筒外旋流式气旋浮结构方案、微孔介质产生的微细气泡发泡方案、微细气泡与含油污水混合的罐外混合方案进行深入的理论或实验研究,以尽快推动该技术国产化和工业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11.
油田产液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生产污水,目前生产污水水量已占整个海上油田所产污水总量的76%左右,由于海上油田各平台水处理后均采取回注或排海的模式,因此高效的处理含油污水已成为海上油田生产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此针对海上油田的某区块,通过对浮选剂作用机理的研究,设计出了所需的分子结构,并筛选了合适的单体、聚合方法,进行室内评价,确定了浮选剂的最佳合成条件。对合成的产品进行了室内评价,通过与目前现场所用浮选剂的对比,证明合成的浮选剂具有较好的气浮效果。同时,将其在海上油田某区块平台进行应用,现场效果良好,生产污水处理效果有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12.
小洼油田属于蒸汽吞吐热采开发稠油油田,目前已进入油田开发后期,油井因出砂而导致套管损坏状况非常严重。为了充分挖掘出砂井的油层潜力,现场应用了高温人工井壁防砂技术。但应用中发现,部分油井因填砂量达不到设计量而导致防砂效果严重变差。为此,研制出一种温固型树脂覆膜砂,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单井填砂量和防砂效果。该技术已成为小洼油田主导防砂措施之一,为小洼油田产量的稳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针对聚合物驱油田采出污水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的特点,以LH 油田聚合物区块采出污水为研究对象,在对含油采出污水中悬浮物微观形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烧瓶实验评价了国内油田常用的几种有机和无机絮凝剂的除油率和去浊率,优选出了3种适应性较好的絮凝剂,并与实验室自制的絮凝剂VB-1复配使用,研究了不同絮凝剂VB-1加量下复配体系的除油率和去浊率,并探究了温度对复配体系絮凝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优选出的最优的絮凝剂复配体系FPTY为:150mg/LVB1+3000mg/LJDF。温度为40℃条件时,优选出的絮凝剂复配体系FPTY的除油率和去浊率分别为95.78%和88.54%,且复配絮凝体系FPTY 的絮凝效果与温度成正比。优选出的复配絮凝剂体系FPTY在LH 油田聚合物区块的含油采出水的处理中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丫角油田稠油油藏油层薄、物性差,原油粘度高。通过优选相关参数进行热采试验后认为,现有蒸汽吞吐热采工艺技术,能满足丫角油田稠油油藏开采技术要求。但从开采效益方面分析,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对丫角油田稠油油藏进行热采开发,经济效益较差。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单井生产能力,保障油田稳产、高产,安塞油田加强了试井解释曲线和解释参数等试井解释成果在油田地层渗流特征定量描述中的应用。以安塞油田开发为例,从油层改造措施和注采调整入手,分析油田储层动态特征变化及与注采调整的相关性,提出措施效果及选井选层评价方法。结果表明,应用试井解释成果指导调剖、酸化、重复压裂、注采调整,能够为油田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近几年来,各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层出不穷,水处理技术在工业、环保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文献的查阅总结了国内外水处理技术的主要发展特点与趋势,从水处理工艺、水处理技术监控等方面阐述了水处理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中离子矿化度较高,悬浮颗粒半径较大,原油乳化严重,形成了O/W型乳状液,体系黏度较大,成分较复杂,使三元采出液这种复杂的污水体系,在进行油水分离时,很难靠常规沉降处理方法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通过室内沉降实验,研究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体系在不同沉降时间、沉降温度条件下的沉降效果,明确三元和聚合物驱体系混掺后沉降效果及技术界限。实验结果表明,三元采出液中混掺聚驱采出液有助于降低三元采出液中油水的分离难度,从混掺污水的水质特性分析,将三元采出液与聚驱采出液混掺,不但可以降低污水处理难度,而且更加有利于现有油田三元采出水处理工艺的稳定运行,且三元采出液与聚驱采出液的最佳混掺比1∶3,最佳混掺沉降时间界限为8 h。  相似文献   

18.
石西油田集输系统防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西油田集输系统出现结垢问题,在详细分析采出水水质和结垢物组分的基础上,对结垢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出水有两种水型,这两种水为不相容水,混合后易结垢;石南油田采出水与石西采出水混合后结垢量增加;提出的防垢措施在现场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强碱三元复合驱技术决策提供依据,以喇嘛甸油田取样井的采出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强碱三元复合驱采出液药剂加量与黏度和界面张力间的关系,探索了强碱三元复合体系段塞黏度对采出液药剂加量和色谱分离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取样井储层渗透率增加,采出液中碱、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和聚合物质量浓度呈现“先升后降”变化趋势。随采出液聚合物质量浓度增加,黏度增加,界面张力升高。随采出液碱和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增加,黏度减小,界面张力降低。分析表明,强碱三元复合驱过程中存在比较严重色谱分离现象。通过提高三元复合体系黏度可以减弱色谱分离现象,进而改善三元复合驱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气举采油工艺对多元热流体吞吐开发中产量和流压等参数的特殊要求,以渤海A油田南区实际油藏参数建立的典型模型为基础,利用数值模拟技术,优化了海上稠油多元热流体热采吞吐开发方案,提出了适用气举工艺的热采开发模式,为探索气举工艺在海上稠油热采开发油田的适用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