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8 毫秒
1.
<正>150年前,美国钻成世界第一口油井发现石油,"桶"成为世界石油的计量单位而深入人心。近年来,几乎每天新闻媒体都要报道国际上每桶石油价格的涨落,石油价格影响着国际和国内的经济环境,也与市场物价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石油不是以重量为计量单位,而是以容积的"桶"(1  相似文献   

2.
石化经济     
TE-9200610010国际石油市场能否走出“供应担忧”和高油价的困扰〔刊〕/孙永生(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当代石油石化.-2006,14(1).-19~24国际油价已持续3年居高不下,并屡创新高。世界石油需求高度增长和石油增产余力不足引发的供需关系紧张、产-消关系严重失衡、投机炒作猖獗、石油价格长期居高不下,使国际石油市场身陷“安全困境”.今后的2~3年内,影响国际石油市场的基本要素不会有多大改善,市场仍将处于剧烈动荡、油价续高的困扰之下。寻求“石油供应安全”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的共识和基本诉求。表5(许德联摘)TE-9200610…  相似文献   

3.
谷晋 《中国石油》2009,(18):17-17
在世界经济危机、石油价格下跌和石油需求下降以及全俄石油产量下滑的背景下,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的石油产量不仅没有下降,而且稳定上升,2007年突破亿吨大关,达10100万吨,2008年达11010万吨,比2007年又增长9%,是俄5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产量唯一没有下滑的大公司。  相似文献   

4.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简介:"谁掌握了石油谁就主宰了世界,谁就能控制对手。"石油价格的每次大起大落,都牵动着世界的神经。石油,这个经济发展的"血液",国际政治冲突的"筹码",其走势众说纷纭。本书作者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深入剖析"石油-市场-权力"之间的关系,揭示国际油价剧烈波动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实行的“与国际油价接轨”的石油定价机制,其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鼓励国内石油企业“走出去”,但无助于规避石油价格风险,也不能反应我国石油的供需关系,因此改革与完善现行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已势在必行:第一,打破国有企业的市场垄断,鼓励非国有经济进入石油生产领域;取消上下游领域和南北海陆地域的限制;全面开放上游和管道领域;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石油流通领域。第二,建立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国家由价格制订者转变为价格监管者。第三,协调各能源行业的发展,统一考虑其市场化改革进程。第四,用三大石油公司的部分国有股分红设立石油价格风险基金。第五,建立石油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6.
《石油知识》2013,(5):9-9
石油美元(Petro—dollar)是指上世纪70年代中期石油输出国由于石油价格大幅提高后增加的石油收入,在扣除用于发展本国经济和国内其他支出后的盈余资金。由于石油在国际市场上是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的,也有人把产油国的全部石油收入统称为石油美元。石油美元出现之后,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项目承包,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开始走入石油石化企业视角。如何有效把握全球采购命脉,锁定全球供应商,成为石油石化人思考的命题。众所周知,联合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采购组织。据统计,  相似文献   

8.
谷晋 《中国石油》2009,(15):13-13
俄罗斯能源部对俄各石油公司的资料进行详细分析以后确认,甚至在世界石油价格达150美元/桶的情况下,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大部分新油田的开发项目都无利可图。该部的分析表明,在俄罗斯现行税制的条件下,被分析的近10个油田中,仅有3个在经济上有开采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几乎每天新闻媒体都要报道国际上每桶石油价格的涨落,石油价格影响着国际和国内的经济环境。也与市场物价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什么石油不是以重量为计量单位.  相似文献   

10.
从近一个时期国际石油价格变动的趋势,特别是刺激石油价格上涨的各种因素依然存在等方面的信息看,近期内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走势不容乐观。造成国际石油市场价格继续上涨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市场基本面因素的推动,也有投机交易猖镢、某些国家因自身战略利益而人为纵容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但总的来看,全球石油总需求快速增长是造成石油供需偏紧,进而推动石油价格持续上涨的最基本因素。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发展必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从总体上看,这种影响相对有限,且在可控范围之内。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中长期战略与近期措施相结合的对策,以化解石油价格上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傅明和 《金陵科技》2003,10(6):29-34
石油价格不仅受到供求关系的制约。而且还受其它因素的影响。本文简述了2003年前3季度的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并对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世界政治局势、欧佩克产量政策变动、美国石油库存变化、石油供应和需求关系、季节变化以及投机商技术性操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石油金融战略的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形成,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推动和金融市场的支撑。作为石油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充分利用金融手段,开拓国际能源市场,应对油价波动,是我国能源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世界著名跨同石油公司的经验表明,金融是石油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随着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深入实施,需要金融与之配合。纵观近年来我国石油行业的金融发展趋向,越来越清晰地发现,石油金融正在成为大型石油公司新的战略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1973年石油危机以后,跨国石油公司垄断石油价格的机制基本瓦解,石油成为全球价格波动最为剧烈的商品.为了在国际油价制定上争取有利态势,许多国家纷纷建立起石油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记者:能源产业已经是俄罗斯的支柱产业,作为俄罗斯国内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俄罗斯石油公司在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哪些作用,与同业公司相比占据了什么样的地位?博格丹奇科夫总裁(下简称总裁):近一个时期以来,俄石油公司在自身的发展中实现了质的飞跃,成为俄罗斯能源产业的领导者之一。在2004年收购尤甘斯克油气公司之后,公司2005年石油产量跃居俄罗斯第三位,2006年上半年又升至第二位。在成功上市之后,公司已成为俄罗斯市值  相似文献   

15.
媒体之声     
《中国石油石化》2005,(7):13-15
中国经营报石油也是个泡沫2005年3月12日谢国忠关于中国消费量已经远远超过美国的报道正在误导市场的价格走势,他们倾向于推动石油价格和其他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石油价格高涨对中国造成的冲击,是当前世界经济整体向好中最脆弱的环节。如果石油价格还将继续上涨,全世界石油出口商们从中暴敛的横财将超过进入标准普尔指数的前500家公司的收入总额。2004年,中国每天的石油消费量是700万桶。因为油价高企,中国全年要多支付200亿美元。如果2005年中国在进口石油上所付出的成本超过2004年的话,有可能要支付中国GPD的2%。尽管现在的石油价格只相当于上世纪70  相似文献   

16.
自1998年以来,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经历四次大的改革,发生了两次质的飞跃,初步建立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定价机制,此价格机制的建立对促进石油、石化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保持石油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证国内市场供应,维护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国民经济发展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按照与既定的价格机制相比,价格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对国内石油市场和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造成国内炼油业务大面积亏损.  相似文献   

17.
声音     
世界石油市场中心正转至亚洲。俄罗斯出口中国、日本、韩国、秘鲁等国的石油可能成为世界油价的基准。中国准备借助人民币进行全球石油贸易,意味着石油美元时代的终结。—俄罗斯能源与金融研究所所长弗拉基米尔.费金日前表示,俄中能够帮助亚洲能源市场解除现存的石油—美元的挂钩,并推出一种新的挂钩:俄罗斯石油ESPO—人民币  相似文献   

18.
<正>据报道,当前国际原油价格从夏天的低位出现了反弹,这让原油价格出现了探底的迹象。但一些分析师认为,震荡还未结束。下面是石油价格会降至新低的五个理由:1.伊朗核问题目前主要的石油生产国仍在高量生产石油,但世界需求仍在继续放缓。若美国等与伊朗达成的核协议正式确定下来,解除了对伊朗的制裁,伊朗将每天出口超过50万桶的石油,这会把石油价格推至新低。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国际国内经济全面下行,石油价格长期低位运行成为常态,石油行业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调结构、转方式、提质增效迫在眉睫。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市场环境变化,可供依托的社会资源日益丰富,自给自足的矿区业务管理模式已完成历史使命,后勤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20.
<正>过去20年来,中国一直是拉动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学家预测,未来20年它将成为天然气需求增长的火车头。美国石油价格信息社估计,到2040—2050年,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主要天然气消费国。石油价格信息社援引分析师和权威机构的预测说,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正在努力减少环境污染,这将导致该国未来20年对天然气的需求大幅增长。美国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分析师尼尔·贝弗里奇预测:"中国天然气市场已进入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