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结构层参数变化对沥青路面设计影响分析。在考虑沥青路面结构层参数变化情况下,分别分析了土基回弹模量变化对沥青路面路表弯沉的影响、土基回弹模量变化对土基顶面弯沉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沥青路面结构参数变化土基顶面弯沉和路表弯沉随之变化,变化趋势均减小。对于沥青路面通过提高土基模量来减小土基顶面弯沉和路表弯沉,因此需要对土基上一结构层进行稳定处理才能保证路面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2.
针对典型透水性沥青路面结构,该文采用ABAQUS有限元方法,分别改变路面结构面层厚度、底基层厚度以及土基模量,分析路面力学响应,并对所研究的透水性沥青路面结构进行工程试验段应用。结果表明:透水性路面竖向位移随路面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面层厚度的增加,路表弯沉和土基顶面压应变随之减小;增加透水性沥青路面底基层厚度可以有效改善路面力学状况;路表弯沉和土基顶面压应变受土基模量影响较大。因此,推荐透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面层厚度应大于12cm,底基层厚度取20~40cm,在有条件的地方优先采用土基模量高的砂性土。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中法沥青路面设计的差异性,以多哥共和国Agou-Notse公路项目为例,分别基于中法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应用ALIZE-LCPC软件和好路网程序,对两国设计理论及指标、设计参数以及计算方法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法国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主要考虑的指标为沥青层底的拉应变和土基顶面的压应变,而中国规范使用路表弯...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立土基顶面压应变控制模型,调研了AASHO试验路的沥青路面结构和相应车辆荷载作用次数,通过轴载换算,将AASHO试验路的荷载作用次数换算为我国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选取路面结构层所用材料参数,利用弹性层状体系计算程序,计算了各试验环道不同路面结构双轮隙中心处土基顶面压应变,统计回归了土基顶面压应变与标准轴载作用次数的相关关系式,用于我国路面结构设计中土基永久变形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旧沥青路面加铺的力学分析,了解弯沉、结构层的弯拉应力、剪应力、竖向压应力及路基顶面压应变,为加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所建的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弹性体系解,分析了碎石材料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对倒装式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碎石材料水平模量的减小,路表弯沉和沥青层底拉应变是增加的,而半刚性基层底部拉应力和路基顶部压应变却是减小的。沥青面层的厚薄较为严重地影响路表面弯沉、沥青层底拉应变和路基表面压应变,碎石材料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对于稍厚一点的沥青面层的路面结构影响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7.
对两种路基弯沉和回弹模量的转换公式进行了分析,结合各等级公路土基回弹模量的要求,确定较合理的路基设计弯沉,说明路基设计弯沉的来源和计算方式,从而促进土基回弹模量与弯沉值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丁乐  王凯 《山西建筑》2009,35(3):281-283
根据国内外研究经验,对沥青稳定基层设置、选取不同的基层模量,应用理论方法对不同情况下的沥青路面结构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增加基层模量有利于降低基层底和土基顶的应变,增加底基层厚度能降低基层层底拉应变和表面弯沉,增加土基模量能减小表面弯沉。  相似文献   

9.
《山西建筑》2006,32(21):321-322
描述了路表弯沉的测定方法,并对弯沉值的影响因素做了分析,根据弯沉的理论计算,劲力测试指标与设计指标之间的标定关系,建立了路面结构的评价体系及等级指标。  相似文献   

10.
季冻区沥青路面轴载换算季节修正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晓洲  吴亮  孙普 《山西建筑》2011,37(23):149-151
结合吉林省季冻区土基回弹模量与路表弯沉关系,提出该区轴载换算季节修正系数推荐值,并得出了相应的修正后的当量轴次计算公式,以指导该地区道路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择磨细生石灰粉对路基上路床进行处理,通过实测,对处理后的土路基强度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建立了上路床处理后的土路基顶面回弹模量与弯沉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供设计和施工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2.
考虑公路扩建工程中新、老路修建历史的差异,建立了软土地区公路新建和扩建全过程力学响应分析的平面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新、老路软基未加固和搅拌桩加固的4种地基加固方式下新、老路面对差异沉降的力学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拓宽前老路基顶面沉降呈“盆形”分布。新路基荷载下老路中心处发生回弹。老路软基搅拌桩加固时老路基顶面沉降由“盆形”分布逐渐发展为“倒钟形”分布。新、老路软基均未加固时面层顶部的最大水平拉应力最大,新、老路软基均搅拌桩加固时面层顶部的最大水平拉应力最小。老路软基搅拌桩加固时新路面层顶部受拉,其余3种地基加固方式下新路面层顶部受压。  相似文献   

13.
碳纤维(CFRP)筋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可用于替代传统的预应力钢筋。制作了体外配置碳纤维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模型,对持续均布荷载作用箱梁的截面应力重分布、长期挠曲变形及裂缝发展等规、律进行了1001d的试验观测。基于素混凝土柱体的实测徐变系数,运用双线性法和曲率法分别对试验箱梁的长期挠曲变形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受压钢筋应变较初值增长225%~268%,受拉钢筋的应变较初值增长36.2~38.6%,混凝土表面压应变较初值增长164%~224%。按现行设计规范计算长期荷载作用特征裂缝宽度较实测值偏小11.8%~55.5%。跨中长期挠曲变形实测值为初始变形的2.32~2.42倍,较现行设计规范取值偏大18.5%。  相似文献   

14.
The accuracy of subgrade quality evaluation is important for road safety assessment. Since there is little research work devoted to testing lightweight cellular concrete (LCC) by an ultrasound-based method,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 between ultrasonic testing results and the quality of LCC subgrade is not well understood. In this paper, the quality of LCC subgrade was evaluated with respect to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crack discrimination. The relation between ultrasonic testing results and LCC quality was explored through indoor tests. 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 between ultrasonic pulse velocity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LCC, a fitting formula was established. Moreover, after the LCC became cracked, the ultrasonic pulse velocity and ultrasonic pulse amplitude decreased. After determining the lower limiting values of the ultrasonic pulse velocity and ultrasonic pulse amplitude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data, it could be calculated whether there were cracks in LCC subgrade. The ultrasonic test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LCC subgrade was suitable for purpose and there was no crack in the subgrade. Then core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the subgrade. Comparisons between ultrasonic testing results of subgrade and test results of core samples demonstrated a good agreement.  相似文献   

15.
根据江苏海门滨海工业新区道路施工中所遇到的路基弹簧土的问题,分析4种弹簧土处理方法的利弊,采用了石灰改良土体方案,给出了施工机具设备和施工步骤,经弯沉试验,改良路基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深基坑支护结构-土非线性共同作用弹性地基反力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深基坑支护设计考虑支护结构-土的非线性共同作用,将地基土的水平基床系数视为深度和围护墙位移的非线性函数,建立作用于围护墙上的土压力增量的计算模型。进而根据一般弹性地基梁的挠曲微分方程,推导出考虑非线性共同作用的弹性地基梁的挠曲微分方程,并在分析深基坑开挖与回筑全过程中各工况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征的基础上,给出非线性共同作用弹性地基反力法的计算模型与求解方法。工程算例表明,该方法比现行规程设计方法得到的围护墙计算位移更接近实测位移,且计算参数的确定更为方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路基刚度对冲击压实旧混凝土路面力学行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冲击压实技术处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力学作用过程为对象,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冲击压实施工中不同路基刚度条件下的旧路面结构及路基之受力、变形特征。分析路基刚度改变对旧面板破裂及路基受压效果的影响;探讨冲压荷载在板下路基中的传递规律及作用深度与路基刚度的关系等问题。数值分析表明:在冲压荷载作用下,板下路基在一定深度范围内承受三个方向的压应力,其数值与传力深度均随路基刚度增大而增大;路基刚度越小,板下路基的垂直压缩量越大,所受压应力越均匀,面板越易出现破裂;随着施工逐步进行,面板块度变小、路基刚度增大及土基所受压应力增大,这种在旧面板约束下的冲压作用正有益于不良路基实现先轻压后重压的逐步压实过程。所得结论与实际观察现象吻合。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的施工建议,将对冲击压实技术处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