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不同夏玉米品种耐盐性综合评价与耐盐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室内水培耐盐萌发测试与田间原位耐盐性鉴定,以黄淮海夏玉米区30个主推玉米品种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和胚芽重的相对值及盐碱地条件下产量表现作为耐盐性评价依据,采用加权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对不同玉米品种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NaCl浓度≥160 mmol/L时,不同玉米品种萌发均受到显著抑制,萌发期盐胁指标迫敏感程度表现为相对发芽势>相对胚芽长>相对胚芽重>相对发芽率;子粒产量、发芽率、穗数和胚芽重与玉米品种耐盐性最为密切。根据加权隶属函数值和系统聚类分析,可将30个玉米品种分为耐盐性不同的4个类群,其中强耐盐品种4个、中等耐盐品种9个、盐敏感型9个、盐极敏感型8个。160 mmol/L NaCl可作为玉米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适宜盐浓度,子粒产量、发芽率、穗数和胚芽重可用于玉米品种耐盐鉴选的主要指标。邦玉339、鲁单818、登海605和青农105可用于盐碱地玉米栽培。  相似文献   

2.
粳稻种质资源芽期耐盐性综合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土壤盐渍化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非生物胁迫之一。鉴定水稻种质资源发芽期耐盐性,筛选耐盐指标,培育耐盐品种,对水稻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125 mmol/L Na Cl溶液对64份粳稻种质资源进行盐胁迫,于胁迫后3 d测定发芽数;胁迫5 d、10 d后,测定发芽数、芽长和根长,并计算相对芽长、根长、发芽势、发芽率、盐害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对各种质资源的芽期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典型耐盐和盐敏感种质盐胁迫条件下的发芽特征。【结果】相对盐害率与相对根长、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极显著负相关;除相对芽长外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通过聚类分析将64份粳稻种质资源划分成4个类群。第Ⅰ、Ⅰ类群分别为典型的盐敏感和耐盐类群,第Ⅱ类群为弱耐盐种质为主的混合类群,第Ⅲ类群主要由耐盐种质组成。通过主成分分析将7个评价指标转换为3个主成分,应用隶属函数和权重,获得了客观评价粳稻种质资源耐盐性的综合评价值D。分别选取D值最高和最低的5份种质资源进行芽期耐盐指标的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两组种质资源盐胁迫5 d的各评价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10 d的评价指标除相对芽长外,均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结论】水稻芽期对盐胁迫较为敏感,且耐盐性不同的种质间差异显著。利用逐步回归和主成分分析获得发芽指数、相对根长和相对盐害率3个指标,可作为快速鉴定粳稻种质资源芽期耐盐性的重要指标,若采用多元统计方法评价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蝴蝶豆作为重要的热带豆科牧草,研究其耐盐机理,对选育优良的品种和提高牧草的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研究不同蝴蝶豆(Centrosema pubescens)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差异,以150 mmol/L浓度的氯化钠对75份蝴蝶豆属种质在萌芽期进行耐盐性鉴定,测定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芽长和鲜重等14个指标,并进行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聚类分析,从而对蝴蝶豆种质资源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筛选耐盐种质。结果表明:盐胁迫浓度在150 mmol/L下,相对根冠比变异系数最大(67.75%),可以作为蝴蝶豆耐盐性评价指标之一;相关性分析展现出蝴蝶豆属种质发芽率、发芽势相关任意2个发芽指标之间呈现极显著(P<0.01)正相关,其余各类指标相互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性;本研究中提取了4个主成分作为主成分分析的方向,累积贡献率83.17%,可以代替所有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综合反映盐胁迫下蝴蝶豆萌芽期的萌发特性,并通过载荷矩阵确定发芽指数、相对根冠比、相对发芽率和根冠比为耐盐性评价指标;对平均隶属函数和综合得分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并基于蝴蝶豆耐盐综合得分值(Z)进行聚类,将75份种质资源分...  相似文献   

4.
甜瓜萌芽期耐盐性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4个甜瓜品种为试材,测定盐胁迫下甜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芽长、芽鲜重等5个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并通过聚类分析对甜瓜材料进行种群划分.结果表明:150 mmol/L为甜瓜耐盐性筛选的适宜盐浓度,以5个指标的综合隶属函数值作为耐盐评价指标,筛选出4个相对耐盐品种(花皮甜香瓜、白雪公主、超甜小麦酥和风光黄蜜宝),7个相对盐敏感品种(黄金蜜、金红蜜、金满地、雪丽、超甜白糖罐、日本雪蜜、丰甜一号).  相似文献   

5.
复合盐胁迫对小麦萌发的影响及耐盐阈值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Na2SO4和NaCl组成的复合盐对小麦萌发期的胁迫效应,选择5个耐盐性不同的春小麦品种进行复合盐胁迫处理,研究在不同浓度复合盐胁迫下,春小麦品种在发芽势、发芽率、苗高、根数、主根长和苗鲜重等指标上的差异,并采用多重比较和回归分析筛选最适复合盐萌发期处理浓度。结果表明,随着复合盐各盐分浓度升高,小麦萌发期各指标的相对耐盐系数急剧下降,且发芽势、发芽率、苗高、主根长和苗鲜重在不同浓度处理间差异极显著;但复合盐对小麦根数的影响较小,在低盐浓度下差异不显著。在Na2SO4浓度为0.05mol.L-1、NaCl浓度为0.1mol.L-1时,5个品种的发芽率、苗鲜重、苗高的相对耐盐系数在50%左右,发芽势和主根长趋近于30%,同时种子保持较高的活力,可以作为小麦萌发期耐盐鉴定的适宜复合盐胁迫浓度。  相似文献   

6.
以29份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Na Cl浓度处理,分别为0(对照)、50、100、150、200 mmol/L,筛选耐盐碱性较强的品种。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200 mmol/LNa Cl为玉米芽期耐盐性筛选的理想鉴定浓度,东方红2号、郑单958、良玉99高度耐盐;庆单3等9个品种较耐盐;登海618等7个品种中度耐盐;先玉335等6个品种对盐分敏感;农华106和农华101对盐分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7.
大豆芽期和苗期耐盐性评价指标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耐盐性是决定盐碱地大豆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究不同盐浓度对大豆芽期、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价不同大豆品种对不同盐浓度的耐受能力,以合豆3号、徐豆14、中黄55和临豆10号大豆品种为材料,在芽期,设置50,75和100 mmol·L~(-1)的盐溶液处理,苗期设置100,200和250 mmol·L~(-1)盐浓度处理。记录大豆芽期生长指标和苗期形态生理指标,并以各指标耐盐指数隶属函数值、总隶属函数值为依据,对4个大豆品种芽期和苗期耐盐性进行比较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芽期主根长、下胚轴长、根干重、含水量、鲜重、根鲜重、活力指数耐盐指数的隶属函数值与总耐盐指数隶属函数值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苗期根干重、根鲜重、MDA含量、株高的耐盐指数与总耐盐指数隶属函数值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品种的盐耐受分析中,不同生育时期的大豆耐受性表现不同;芽期4个大豆品种耐盐程度大致相同。苗期徐豆14、临豆10号耐盐性较强,中黄55耐盐性中等,合豆3号耐盐性较弱。在耐盐指标筛选分析中,下胚轴长、根干重、含水量、鲜生物量、根鲜重和主根长的耐盐指数可作为大豆芽期耐盐鉴定指标,而MDA含量和株高的耐盐指数则可以作为大豆苗期耐盐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8.
不同花生品种(系)萌发期耐盐性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筛选耐盐品种以及开展花生耐盐相关研究,本文以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发芽指数为指标对41个花生品种(系)萌发期的耐盐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盐胁迫对花生种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效应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强,0.5%NaCl浓度胁迫能较好反映品种萌发期的耐盐性差异,可用于花生品种资源的耐盐性鉴定。聚类分析表明,在欧氏距离D=15水平上可以细分为A、B、C、D、E共5个类群,其中A类群耐盐性较强,E类群表现为盐敏感。不同地区品种对不同NaCl浓度的耐性差异明显,河南品种的耐盐性较强;不同类型花生品种中以高世代品系的耐盐性较强。本研究筛选到3份耐盐品种和2份盐敏感品种,可用于花生耐盐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不同程度盐胁迫下大豆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评价指标,以62份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萌发期进行75 mmol·L-1 NaCl中度盐胁迫(S)和150 mmol·L-1 NaCl重度盐胁迫(SS)处理,调查并分析胚根长、干鲜重、发芽率等16项指标,以确定大豆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适宜筛选浓度,筛选耐盐性大豆品种。结果表明:萌发期各指标耐盐系数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根长等13个指标与子叶干重、平均发芽时间和平均发芽速度等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16项指标的耐盐系数可简化得到4个主成分,在S与SS处理中的累计贡献率分别为88.243%和80.366%。62份材料在两种程度的盐胁迫下均被分为5类,S条件下筛选出龙垦310、黑科68、龙垦330、龙垦306、龙垦333、黑科69和龙垦3002共7个耐盐品种,SS条件下筛选出1个耐盐品种为黑科57。通过建立大豆萌发期耐盐性评价的回归方程,确定了在S条件下的一级评价指标6项,二级评价指标3项;SS条件下的一级评价指标5项,二级评价指标1项。S处理能有效区分出不同大豆品种的耐盐性,也更为接近生产中可能遇...  相似文献   

10.
以89份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萌发期采用Na HCO3∶Na2CO3物质的量比为5∶1、浓度170 mmol/L盐碱胁迫处理,以发芽势、发芽率等8个性状为鉴定指标,对测量性状的隶属函数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从而对供试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盐碱胁迫下品种表现差异显著,将89份玉米自交系划分为4类,其中高耐盐碱自交系7份,中耐盐碱自交系13份,盐碱一般敏感自交系27份,盐碱敏感自交系42份,19份耐盐碱材料可用于苗期或田间耐盐碱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对123个不同水稻品种分别在纯水、100 mmol/L NaCl和150 mmol/L NaCl水溶液中的萌发情况进行试验,来研究盐对幼苗鲜重含水量和干重含水量的影响规律,以及不同品种鲜重含水量和干重含水量对盐胁迫的不同反应,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不同品种的鲜重含水量、干重含水量都下降。盐浓度增高,干重含水量降低。不同品种对盐的忍耐程度不同。极耐盐和极不耐盐的品种较少,大多品种的耐盐能力一般。进而说明在盐胁迫下品种之间的鲜重含水量和干重含水量差异是耐盐水稻筛选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大豆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综合鉴定指标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寇贺  曹敏建  那桂秋 《杂粮作物》2007,27(5):352-354
利用22个大豆品种(系),在不同浓度的盐胁迫下进行大豆萌发期耐盐性鉴定,并提出了适合大豆萌发期耐盐性的综合鉴定指标。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盐胁迫中,110 mmol/L NaC l胁迫下的22个大豆品种相对发芽率的方差和变异范围表现为最大,认为该浓度对于大豆萌发期耐盐性鉴定是比较合适的胁迫条件。同时,以相对发芽率作为因变量,运用通径分析筛选出与相对发芽率关系最密切的相对下胚轴长、相对胚根长、相对胚根鲜重和相对胚根/胚轴比4个指标,进行大豆萌发期耐盐性的综合鉴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苏引1、紫野7和紫野10三个不同基因型紫苏在不同浓度(0,50, 100, 150, 200,250mmol/L)盐胁迫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系活力、丙二醛及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种子活力指数等发芽指标均随盐浓度增加而降低。不同盐浓度胁迫下幼苗培养3周后,随盐浓度增加,幼苗株高、幼苗活力指数、存活率、鲜重、干重和根系活力降低,MDA和可溶性糖增加,POD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三个紫苏品种在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生理变化上均表现出不同的耐盐能力,苏引1 耐盐能力最强,紫野7居中,紫野10对盐胁迫最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盐碱胁迫伴随作物生长各个阶段,筛选获得全生育期耐盐碱大豆资源意义重大。试验通过测定大庆地区盐碱土含盐碱种类、含盐量及pH值等指标,确定筛选用盐碱种类、浓度。在培养皿、发芽袋和盆栽试验筛选中,通过大豆芽期发芽率、芽苗期物质生长量、成熟期物质生长量鉴定耐盐碱大豆种质。结果显示大庆地区盐碱土壤为硫酸盐苏打盐碱土,确定盐碱溶液为NaCl、Na2CO3、NaHCO3和Na2SO4(摩尔比为1∶1∶9∶9)的混合盐碱溶液,以Na离子含量计算总盐浓度为80 mmol·L-1,溶液pH值为8.9,盆栽筛选用土壤盐含量为3.3‰,pH值为8.9。鉴定的887份种质资源中种皮颜色有黑、褐、红、绿、黄及双色等,相关性分析发现大豆耐盐碱性与大豆种皮颜色极显著正相关。通过芽期耐盐碱鉴定,887份大豆资源中筛选获得296份耐以上资源,进一步芽苗期筛选有123份显示高耐,再经过全生育期筛选获得7份高耐资源,5份来源于南方,2份来源于黄淮,62份耐资源,盆栽筛选比例为56.10%。本研究建立了从芽期、芽苗期到全生育期的逐级筛选方法,从887份大豆种质资源中筛选获得69份耐盐碱资源,为耐盐碱育种与耐盐碱基因资源利用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5.
小黑麦萌发期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不同基因型小黑麦萌发期的耐盐能力,以87份小黑麦品种(系)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浓度NaCl溶液(100~250mmol·L-1)处理后小黑麦种子萌发的变化。结果表明,200~250mmol·L-1 NaCl对小黑麦种子萌发影响显著。在200mmol·L-1 NaCl胁迫下,可以鉴别不同小黑麦材料的耐盐性差异。利用200mmol·L-1 NaCl胁迫下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干重的耐盐系数进行聚类分析,87份材料中,耐盐性较强的材料有32份,中间型有14份,盐敏感型41份。  相似文献   

16.
以杂交稻组合隆两优华占及其2个亲本隆科638S和华占为试验材料,萌发期设置6个NaCl质量分数梯度(0.2%、0.4%、0.6%、0.8%、1.0%和1.2%)和苗期设置3个NaCl质量分数梯度(0.4%、0.8%和1.2%)来模拟盐胁迫试验,以清水为对照,分析盐胁迫对杂交稻及其亲本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质量分数的盐胁迫处理下,萌发期各项指标均不同程度地受到盐胁迫影响,多数指标值均随盐质量分数升高而下降,且质量分数0.6%是隆两优华占及其亲本的耐盐临界值。在0.2%~0.6%NaCl胁迫下3个品种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的盐胁迫抑制率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通过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得出3个品种萌发期耐盐性由强到弱分别为隆两优华占、华占和隆科638S;苗期盐胁迫下3个品种中隆两优华占地上部分K^+/Na^+比值最大,表明其耐盐性最强。综合萌发期隶属函数值和苗期K^+/Na^+比值可以得出,杂交组合隆两优华占与其亲本比较,耐盐性更强,说明水稻的耐盐性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7.
对123个不同水稻品种分别在纯水、100 mmol/L NaCl和150 mmol/LNaCl水溶液中的萌发情况进行试验,来研究盐对幼苗单株苗干重,去苗后的种子干重,种子的贮藏物质利用率的影响规律,及利用率对盐胁迫的不同反应,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不同品种单株苗干重显著下降。盐浓度增高,单株苗干重下降率增大。去苗后的种子干重在盐胁迫下明显的升高,盐浓度增大,去苗后的种子干重也增大。在盐胁迫下,各品种的种子贮藏物质利用率都下降。盐浓度增大,种子贮藏物质利用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