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硝基苯酚封闭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氰酸酯作为木材胶粘剂的主要组分,需要对反应活性较高的-NCO基团进行封闭,以保证胶粘剂的适用期。采用对硝基苯酚封闭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研究了投料比、加料方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封闭反应的影响,并分别采用二正丁胺法定量测定-NCO含量、FT-IR法跟踪检测-NCO、DSC法测定封闭物的解封温度。结果表明:对硝基苯酚可以用作-NCO的封闭剂;采用滴加PAPI的加料方式,当封闭剂过量10%(相对于PAPI中-NCO的物质的量而言)、反应温度为100℃和封闭反应10h时,封闭物的解封温度为106.1~112.94℃。  相似文献   

2.
以对氯苯酚作为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的封闭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三乙胺作为复合催化剂,研究了催化剂、投料配比、加料方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封闭反应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和核磁共振(NMR)法对-NCO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FT-IR法测定解封闭温度。结果表明:对氯苯酚封闭PAPI的适宜反应条件为n(-OH)/n(-NCO)=1.03、n(二月桂酸二丁基锡)∶n(三乙胺)∶n(对氯苯酚)=0.2∶0.2∶100、反应温度为40℃、PAPI溶液滴加到对氯苯酚溶液中的滴加时间为1 h以及反应时间为1 h;对氯苯酚封闭异氰酸酯的解封闭温度为87℃。  相似文献   

3.
以2,4,6-三氯苯酚作为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的封闭剂制备可低温解封的封闭异氰酸酯。讨论了nOH/nNCO、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PAPI封闭反应的影响,并对封闭产物进行了FT-IR、1H-NMR、13C-NMR和DSC分析。结果表明,当nOH/nNCO为1.1、温度为80℃、时间为3 h时,封闭效果较好;加入催化剂可缩短封闭反应时间;封闭产物的初始解封温度约为80℃。  相似文献   

4.
祁世宇 《广州化工》2012,40(19):72-73,142
以丁酮肟为封闭剂,制备了封闭型多异氰酸酯树脂;通过实验,讨论了丁酮肟与异氰酸酯基团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封闭反应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研究了封闭产物解封温度。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n(丁酮肟)/n(-NCO)为1.2,反应温度60℃,反应3 h,且封闭物在120℃左右可以解封。  相似文献   

5.
一种封闭型多异氰酸酯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5-二甲基吡唑、甲乙酮肟为封闭剂,制备解封温度较低的110~120℃封闭型多异氰酸酯;讨论了封闭剂种类,活性氢与异氰酸酯基团的量之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封闭反应的影响;探讨了封闭物的解封反应,确定其解封温度.用红外光谱比较了封闭前后和加热解封后的预聚体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异氰酸酯是性能活泼的化合物,室温下即可与水及含活泼氢的羟基,胺基等化合物化反应。在某些聚氨酯涂料中,常将聚氨酯中-NCO基封闭起来,使用中在高温下使封闭物解封出-NCO基,与羟基组份反应固化。因此有必要对异氰酸酯的封闭反应和解封反应进行研究。本文用化学分析和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了异氰酸酯的封闭反应和解封反应。使TDI与苯酚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用化学方法跟踪-NCO基含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发现在120℃下反应6hr,封闭反应基本完成。将封闭物在120~190℃进行红外测试,发现在130℃开始出现2280cm~(-1)的-NCO基特征红外吸收峰,该峰的强度随温度提高而增强,180℃以上峰强度已变化不大。因此,苯酚封闭异氰酸酯的初始解封温度为130℃,在180℃以上解封反应已趋完全。  相似文献   

7.
封闭型异氰酸酯的反应机理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封闭型异氰酸酯是一类在室温下能保持端异氰酸酯基团的封闭,而在适当的条件下(如一定的高温)能够发生解封反应,释放出-NCO基团的聚氨酯树脂。着重从端-NCO基团的封闭-解封反应机理、封闭剂种类、解封温度的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以及封闭型异氰酸酯在水性聚氦酯上的应用进展等方面做一个讨论。  相似文献   

8.
张银钟  胡孝勇  陈耀  黄银蓉 《粘接》2011,(10):58-60
异氰酸酯可作为热硫化型橡胶-金属及其他胶粘剂复合体系的重要组分,需对高活性的异氰酸酯(-NCO)基团进行完全封闭,以保证胶粘剂各组分的相容及稳定性。采用甲乙酮肟封闭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预聚体,制备了解封温度130℃的完全封闭型MDI预聚体;研究了投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封闭反应的影响;通过示差扫描量热仪测定了封闭物的解封温度。  相似文献   

9.
相转移催化法NaHSO3封闭异氰酸酯反应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岩  赵殊 《粘接》2010,31(7):51-53
以亚硫酸氢钠固体粉末为封闭剂,丙酮为溶剂对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PAPI)进行封闭反应。考查了在不同温度下异氰酸根浓度(-NCO%)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计算出不同温度下的反应动力学常数。  相似文献   

10.
以甲乙酮肟为封闭剂封闭TDI得到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并通过控制活性氢与-NCO基团的比例、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来确定实验最佳条件;通过红外测试来确定固化剂中基团种类从而判断反应后产物种类;通过热失重测试确定固化剂的解封温度。探讨了在不同条件下-NCO的封闭率,进而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n(活泼H):n(—NCO)为1.2,封闭反应温度控制在80℃左右为宜,反应时间为3h。  相似文献   

11.
对苯酚与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的封闭反应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温度、溶剂及反应时间对封闭反应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封闭反应的进行,最佳反应温度为80℃;极性溶剂对封闭反应有利,极性越大封闭反应越容易进行;添加催化剂能大大提高PAPI与苯酚封闭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壬基苯酚与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PAPI)的封闭反应,探讨了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溶剂等因素对异氰酸酯封闭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多异氰酸酯的封闭与解封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红外光谱和热失重(TG)分析研究了几种多异氰酸酯用活泼氢物质的封闭与解封闭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封闭产物的解封温度主要与含活泼氢物质的种类有关,用甲乙酮封闭的产物的解封温度为110℃,若加入0.1%的有机锡化合物,其解封温度可降至105℃。  相似文献   

14.
水分散封闭型多异氰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乙酮肟为封闭剂,以单羟基聚环氧乙烷为亲水改性剂,分别考察了不同改性剂用量、n(-OH):n(-NCO)、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脂肪族水分散封闭型多异氰酸酯合成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对封闭前后及解封后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及分析.用合成的产物与含羟基水分散聚氨酯树脂进行配漆,并对漆膜性能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和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制备异氰酸酯封端的线性预聚体,以预聚体与三羟甲基丙烷(TMP)反应合成支化结构的中间体,再以DMPA对支化型中间体进行扩链,最后以咪唑(IDZ)、2-甲基咪唑(2-MI)和4-硝基咪唑(4-NI)分别对活性的—NCO基团进行封闭,制得一系列封闭型水性多异氰酸酯交联剂,并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交联剂的结构。研究了封闭剂的结构对交联剂解封温度的影响及交联剂的固化工艺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该系列交联剂的最低解封温度约为110℃,交联剂的最优固化工艺为160℃下固化30 min。  相似文献   

16.
赵瑞华  李树材  刘景芳 《涂料工业》2007,37(11):19-21,25
以苯酚、ε-己内酰胺(ε-CL)、丙二酸二乙酯等封闭剂封闭TDI型聚氨酯预聚物,得到了一系列单组分聚氨酯乳液,并对其乳液稳定性、粒径,胶膜耐水性等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胶膜的耐溶剂性、耐水性等性能均有提高。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封闭型预聚物的解封闭温度进行了研究,发现以ε-己内酰胺作封闭剂时聚氨酯预聚物在160℃左右解封,以丙二酸二乙酯作封闭剂时在140℃左右解封。  相似文献   

17.
异氰酸酯封闭及其解封闭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反应温度、溶剂、反应时间及不同封闭剂对异氰酸酯封闭反应的影响。同时对封闭型异氰酸酯的解封闭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具有较低解封温度的异氰酸酯封闭产物。  相似文献   

18.
杨鑫鹏  陆波 《辽宁化工》2014,(4):379-381
首先用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制备端异氰酸酯预聚体,然后用甲乙酮肟封闭预聚体的异氰酸酯基团。用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封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物料的配比对异氰酸酯基团封闭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仪研究了封闭前、封闭后和加热解封后的预聚体异氰酸酯基团特征吸收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时间的增加或N(活泼-H)/N(-NCO)增加,异氰酸酯基团封闭率增大;在80℃,N(活泼-H)/N(-NCO)=1.2,反应4 h的条件下,甲乙酮肟可完全封闭异氰酸酯基团;甲乙酮肟封闭的聚氨酯预聚体能在135℃下解封。  相似文献   

19.
使用甲乙酮肟和苯酚分别对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封端,然后与端氨基非异氰酸酯基聚氨酯预聚体嵌段扩链,制备聚氨酯膜。分析了甲乙酮肟和苯酚的封端温度、解封温度和封端效果;分别考察了封闭剂对膜力学性能与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差示扫描热量法显示苯酚和甲乙酮肟的封端反应温度分别为100 ℃和80 ℃;从封闭效果、膜的力学性能及环保角度分析比较,甲乙酮肟作聚醚型预聚体的封闭剂优于苯酚,甲乙酮肟封闭预聚体扩链后膜的拉伸强度为25.1 MPa,断裂伸长率为424 %;热重分析表明膜的热性能基本不受封闭剂种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聚醚二元醇与异氰酸酯封端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醚二元醇和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原料合成预聚体,分别以丙酮肟、甲乙酮肟、丁二酮肟和硝基甲烷作为封闭剂,制备了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固化剂。用于阴极电泳涂料,以降低固化温度。利用化学滴定、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TG)等分析手段对预聚体和异氰酸酯固化剂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解封反应时间及解封温度与封闭剂种类有关,甲乙酮肟封闭的异氰酸酯固化剂的解封温度最低,为130℃,解封时间为2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