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胎妊娠低体重儿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5年1月至1994年12月分娩总数10710例,双胎分娩99例,共有196个围产儿,其中低体重儿120例,发生率61.22%,同期低体重儿455例,总发生率4.25%,双胎分娩低体重儿是同期的14.4倍。双胎低体重围产儿死亡率高达213.67‰,是同期围产儿死亡率13.07‰的16倍。低体重儿死亡与孕周及体重密切相关,即孕周及体重越低,围产儿死亡率越高,相对危险度越大(P值分别<0.01和0.005)。分娩方式与新生儿死亡有显著差异(P<0.05),不论哪种分娩方式,新生儿死亡中,早产儿死亡占90%.因此,双胎妊娠须加强围产期保健,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分娩时机和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妊娠肝内胆汁瘀积症(ICP)184你不同孕周及不同分娩方式围产儿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围产儿死亡率孕34~38周为3.9%,孕〈34周为50.0%,〉38周为13.6%,孕34~38周围产儿死亡率明显低子孕周〈34周(P〈0.01)T〉38周(P〈0.05),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1.5%和13.2%,两者差异显著(P〈0.01),ICP患者终止妊娠的最佳时间为34~38周,终止  相似文献   

3.
李丽芳 《右江医学》1995,23(4):157-158
对重度妊高征43例所生的围产儿预后进行回顾分析,探讨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的最佳时间及方式,本组资料结果表明,37孕周以上组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显著低于<37孕周组(P<0.05或<0.01);以重度妊高征为剖宫产指征者22例(51.6%),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或<0.01)。对产前子痫患者药物控制抽搐后行剖宫产结束分娩,可防止再抽搐。重度妊高征达37孕周以上对围产儿影响最小.应考虑终止妊娠。剖宫产终止妊娠仍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措施,术后继续综合治疗,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收集1993年1月至1995年12月间在我院分娩的早产病例231例,其中自然早产136例(58.87%),有指证早产95例(41.12%)。分析早产的原因,早产儿的窒息,围产儿发病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胎膜早破,原因不明,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居前四位。新生儿窒息率为25.51%,有指征早产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自然早产(P<0.01)。围产儿死亡率24.30%,有指征早产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自然早产。孕周<32周,体重<1500g,围产儿死亡率大于50%。说明降低孕龄<32周,体重<1500g早产儿出生率,提高此组早产儿生存力,将大大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足月低体重儿临床特点及体重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红卫 《广西医学》2005,27(9):1418-1419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低体重儿已逐渐上升为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约占围产儿死亡率和发病率的11.1倍,部分低体重儿长大后出现智力和躯体发育障碍。现将我院分娩的90例足月低体重儿(孕周≥37周,体重〈2500g)的临床特点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产儿死亡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邮市2007-2016年围产儿死亡个案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结合产龄、产检次数、分娩孕周、围产儿性别、围产儿体重等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高邮市2007-2016年围产儿死亡率2.20‰~5.25‰,平均3.66‰,保持在平稳低水平,围产儿死因顺位前3位依次为:先天畸形50例(25.78%),脐带、胎盘因素37例(19.07%),原因不明25例(12.89%),孕妇年龄最大46岁,≥35岁27例,≤20岁3例,不同年龄组的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14.19);未进行产检的15例,产检次数1~4次76例,≥5次103例,不同产检次数的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694.53);>40周分娩18例,37~40周分娩77例,<36周分娩99例(其中<32周分娩59例),不同孕周的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371.89);围产儿体重≥2 500g 75例,<2 500g 119例,不同围产儿体重的围产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1034.22),围产儿死亡与孕妇年龄、产检次数、分娩孕周、围产儿体重有关。结论:高邮市围产儿死亡率较低,仍需建立健全围产期保健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孕产妇保健意识;鼓励适龄生育,重视高龄孕妇孕期管理;规范产前检查,做好高危孕产妇、新生儿专案管理和分级诊疗管理;强化新生儿窒息复苏和产科超声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产儿科医务人员专业能力和合作意识;预防妊娠并发症和早产,才能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曾梅 《广东医学》1997,18(1):59-61
本文就我院1990年~1995年5年围产儿死亡进行分析,找出其主要死亡原因及有关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1临床资料1990年~1995年总分娩的围产儿数15136人,围产儿死亡273人。围产儿死亡率18.04L。围产期按WHO规定出生体重>10009或满28周股龄到出生足7天为标难问11.1孕周与围产儿死亡关系:孕周<37周围产儿死亡率341.06%,比足月者(10.39%)高34倍。详见表此互.2产次与周产儿死亡关系:多产者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一产者。详见表2。1.3围产儿体重与围产儿死亡关系:围产儿体重<25009者围产儿死亡率287.…  相似文献   

8.
本组双胎妊娠120例,有妊娠并发症占71.7%,低体重地占74.0%,不足37周分娩占37.5%。高的低体重儿发生率主要来自TUGR和早产。新生儿病发率与死亡率都较高(P<0.01)。不同的胎位与阴道手术产对新生儿窒息率的发生有明显关系。认为防治孕期并发症,降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合理选择分娩方式,是促进双胎预后诸因素.  相似文献   

9.
双胎妊娠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附120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组双胎妊娠120例,有妊娠并发症占71.7%,低体重儿占74.0%,不足37周分娩占37.5%。高的低体重儿发生率主要来自IUGR和早产。新生儿病发率与死亡率都较高(P〈0.01)。不同的胎位与阴道手术产对新生儿窒息率的发生有明显关系。认为防治孕期并发症,降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合理选择分娩方式,是促进双胎预后诸因素。  相似文献   

10.
屈向红 《河北医学》1997,3(2):35-36
为探讨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局征终止妊娠方式及时间,针对本院及全区各医院的病例进行整理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妊高征发病情况:1991年~1996年共收住重度好高征患者68例,占发病率的0.54%。1.2围产儿情况:本组68产中双胎8例.围产儿总数76例.死亡5例,围产儿死亡率为65·79%。1.3胎龄与新生儿窒息关系(见表1)从表1见.36孕周以前胎龄越小,新生儿窒息率越高,达36孕周新生儿窒息率最低,37孕周以后以后窒息率有上升趋势。1.4股龄与围产儿死亡关系(见表2)从表2见.36孕周织围产儿死亡率为零,围产儿死亡率最…  相似文献   

11.
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围产保健质量的主要指标,而导致围产儿死亡的环节,病因诸多。通过7年围产儿死亡的动态监测,对死亡原因进行回顾分析,以便采取相应对策提高产科质量,减少死亡,达到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之目的。l围产儿死亡率1987年1月1日至1993年12月31日,凡妊娠满28孕周至产后1周,或出生体重>10009者,共来我科分娩9504例,死亡405例,死亡率42.61hi。其中男性217例,女性187例,性别不明亚例,死亡儿男女之比为1.16:l。死亡分类;死胎145例(15.25浙),死产111例(11.67灿),新生儿死亡149例,活产死亡率为15.67颂。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最佳终止妊娠时机及分娩方式。方法分析38例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分娩孕期、方式与新生儿室息及围产儿死亡情况。结果孕36~37^6周组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低于〈36周和〉38周组(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抵于阴道分娩组(P〈0.01)。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在采取综合治疗的同时,孕周达36周对围产儿影响最小,子痫者抽搐控制2~8小时,应采取果断措施,以剖宫产终止妊娠。它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措施,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1989年至1993年5年间本院3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ICP)孕妇的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该类孕妇围产儿死亡占住院ICP孕妇的43‰,高于同期正常孕妇(11‰,P<0.01),属高危妊娠。孕35周以后发现肝功能异常者占75.0%;78.1%的围产儿死亡发生在孕35周以后。对孕妇应定期查肝功能;加强胎儿宫内缺氧监护。适时分娩是防治本病的主要原则。围产儿死亡原因尚不明了,胎儿畸形、宫内生长迟缓及脐带因素不是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4.
我们通过2776例活产地分析,探讨出生时体重与出生孕周、分娩方式的关系。资料和方法1993年大庆市五个行政区的2776例活产儿统计分析,以不同体重出发,分析其顺产与手术助产差异;对不同孕周出生的活产儿分娩方式进行X’检验。男性地1402人,女性儿1374人,男女性别比1.02:1。一、不同体重的活产儿出生对孕周情况。1.正常体重儿2423人。其中足月儿2254人、过期产儿93人、早产儿76人。2.巨大儿(体重>4000克)240人。其中足月儿225人、过期产15人。3.低体重)L(体重<2500克)113人。其中足月儿60人,过期产儿无,早产儿53人。经统…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院产科1983 ̄1992年间433例围产儿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围产儿死亡率与母亲年龄、孕产次,是否多胎,孕周及围产儿出生体重有关(P〈0.01)。在死因中以畸形、脐带因素和妊高征居高位。提示产前诊断、围产期多项监测,积极预防及正确处理并发症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我院围产儿死亡原因及降低死亡率的措施。方法:5年间我院年共分娩围产儿3929例,死亡45例,死胎12例,死产9例,新生儿死亡24例,结果:围产儿死亡率为11.45%;早产儿死亡率高于足月儿(P〈0.01);臂位和产钳分娩死亡率主于顺铂产(P〈0.01和P〈0.05)。结论:做好发产前监测,筛了高危重点监护,及时纠正缺氧,适时地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妥善地处理难产,抢救新生儿严格遵循ABC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症子痫前期妊娠的最佳分娩时机以及分娩方式,以改善围产儿的结局。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34例(经产妇19例)重症子痫前期患者的资料以及围产儿的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4例产妇患者中剖宫产91例,阴道产43例,阴道产的产后出血率为(18.6%)高于剖宫产(6.6%),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小于34周的围产儿窒息率(48.8%)和死亡率(27.7%)高于孕34周以上的患者,经X: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子痫前期妊娠对围产儿结局有重要影响,对于孕周小于34周的患者,应当给与积极的治疗争取延长孕周到34周,并同时给予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出现异常情况危及产妇生命时随时终止妊娠:孕周超过34周的患者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时间终止妊娠.对于足月妊娠的患者应该及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最佳方式是剖宫产。  相似文献   

18.
总结以剖宫产结束妊娠的先兆子痫157例,分析剖宫产时机的选择对先兆子痫围产儿死亡率及室息率的影响,其中妊娠〈34周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妊娠34 ̄36^+6周组及妊娠≥37周组(P〈0.01),窒息率则妊娠≥37周组明显高于妊娠34 ̄36^=6周组(P〈0.01),提示在母体病情许可的前提下,尽量使孕周延迟至34周以后,可提高围产儿存活率;对妊娠≥37周者同不应盲目延长妊娠期,应根据胎盘功能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了1990年1月至1992年4月间收治的10例妊高征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结果表明,妊高征时伴有IUGR的比例较高,为21.7%。10例中围产儿死亡4例(40%),2例发生在32周,2例在36周。33~35周分娩4例以及37~38周分娩2例均存活。说明分娩时间与围产儿死亡率之间有一定关系。认为妊高征伴IUGR时适时终止妊娠很重要。在33~35孕周时终止妊娠,围产儿死亡率最低。  相似文献   

20.
臀先露是最常见的异常胎先露,臀先露分娩的围产儿死亡率和患病率比头先露高,尤其臀先露早产儿和/或足月低体重儿分娩的围产儿死亡率颇高。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监护及治疗技术的提高,低体重儿的成活率有所上升,臀先露低体重地分娩方式的选择是摆在产科医生面前的又一迫在眉睫的问题。资料与分析一、围产儿病死率:1990年3月21日至1993年3月21日在我院分娩总数4129例,无畸形,体重在2000g以下低体重儿(早产和足月低体重地)153例,其中臀先露(称小臀位)37例,死亡13例,死亡率3巳14%。头先露(称小头位)166例、死亡9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