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药学干预在呼吸内科抗生素使用中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呼吸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均采取药学干预,并通过对临床统计学资料的分析,实现药学干预对呼吸内科抗生素作用的干预价值.结果:干预后抗生素费用、抗生素疗程、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药学干预前合理用药率为69.00%,药学干预后合理用药率为91.00%,药学干预后合理用药率明显高于药学干预前(P<0.05).结论:采取药学干预,能加强呼吸内科抗生素合理应用,减少药物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呼吸内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期间呼吸内科200张处方,对抗生素使用的种类、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可以得知头孢噻肟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药物是临床上使用最多的药物,200张处方中,有156张处方不同程使用了抗生素(占78.0%);抗生素单用有70张(占44.87%),二联用药67张,占42.95%,三联用药12张,占7.70%,四联用药7,占4.49%。结论抗生素在呼吸内科存在过度频繁应用的现象,所以合理控制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保证药物的合理应用对提高呼吸内科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谦 《中国医药指南》2013,(21):422-422,424
目的对我院呼吸内科的抗生素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在呼吸内科的合理应用。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就诊患者2547例,对近年来抗生素应用率、合理用药情况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呼吸内科的抗生素应用率达34.3%,抗生素合理应用率逐年降低。合理性用药正呈不断上升趋势,不合理现象大大下降。结论我院呼吸内科抗生素合理用药正逐步得到改善,减少了不合理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进行研究分析,随机选取住院时间在2014年~2015年期间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24名呼吸内科的患者为实验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密切的监察,对患者的抗生素药物的利用指数和每日的用药量进行严格的统计,研究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合理性。经过实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患者的抗生素使用合理使用效率为78.50%。得出最终的结论为:抗生素是治疗呼吸内科疾病的常用药物,将抗生素药物合理的使用于呼吸内科的临床治疗上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的病情。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专业的医护人员应依据患者的实际发展病情进行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临床治疗呼吸内科疾病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对比分析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了解临床药师干预后抗生素使用的改变.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8~11月及2010年6~9月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病历130份,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天数及抗菌药物种类、联合用药及用法用量等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 临床药师实施干预后,患者住院天数相应减少,使用的抗生素分布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临床药学干预对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未实施临床药学干预,观察组实施临床药学干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常用抗生素、抗生素联合使用的情况、不良反应、抗生素疗程、抗生素费用、病原学检测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阿奇霉素、头孢替安的使用率及单联抗生素使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呋辛及抗生素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抗生素疗程、抗生素费用、病原学检测率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学干预可以促进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降低不良反应,减少住院费用,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的就是,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用药,因为呼吸内科疾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会给患者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为了提高这种疾病治疗水平,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主要治疗这种疾病,并且产生较大效果的方法是抗生素,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使用抗生素,提高疗效,降低治疗的费用,减少对患者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研究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90例,分析其抗生素临床应用的情况。结果 90例患者中使用过抗生素83例(92.22%),共使用抗生素21种,其中使用率较高的为:头孢他啶、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头孢曲松、万古霉素、青霉素。一联用药35例(42.17%);二联用药27例(32.53%);三联用药15例(18.07%);四联用药6例(7.23%)。结论该院呼吸内科抗生素临床应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掌握我门诊呼吸内科对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门诊在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随机抽取的340份呼吸内科住院病历,对各种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340例呼吸内科患者中有298例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共使用32个品种。用药选择为,一联用药132例,占44.30%;二联用药122例,占40.94%;三联用药37例,占12.4%;四联用药7例,占3.46%,其中有些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长达1个月。结论我门诊呼吸内科对抗生素的选择和应用较合理,但使用时间过长,应避免抗生素的滥用。  相似文献   

10.
抗生素的临床作用主要体现为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同时也可以对一些特性异酶起到抑制作用。呼吸内科患者中80%以上的患者存在着不同性质的感染,合理选择和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首先对抗生素的分类进行了说明,然后对呼吸内科抗生素的选择应用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究临床药学干预对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12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使用抗生素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药学管理;另选取2020年1~5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使用抗生素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抗生素联合使用情况、抗生素使用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单联抗生素60例(60.00%),双联抗生素31例(31.00%),三联抗生素6例(6.00%),四联及以上抗生素3例(3.00%);对照组单联抗生素38例(38.00%),双联抗生素42例(42.00%),三联抗生素12例(12.00%),四联及以上抗生素8例(8.00%)。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85,P<0.05)。观察组抗生素疗程、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抗生素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学干预应用于呼吸内科中,可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抗生素相关性呼吸内科住院患者96例,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施临床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呼吸内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相关有效护理措施实施护理操作。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腹泻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呼吸内科抗生素相关性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服务,能有效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评价临床药学干预对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作用。方法本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呼吸内科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40例给予临床药学干预,进一步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在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原学检测率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临床药学干预方案的实施,能够提高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效果,确保抗生素使用的合理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用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联合用药情况、治疗效果、用药合理性。结果 10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 80例使用过抗生素,抗生素使用率为80.00%。使用抗生素18种,使用频率在前六位的依次为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头孢曲松钠和环丙沙星,在使用抗生素患者中的占比分别为18.75%、17.50%、15.00%、13.75%、10.00%和8.75%。呼吸内科患者在接受抗生素治疗时,以一联用药和二联用药为主,占比分别为45.00%、40.00%,三联用药和四联用药的使用情况相对较少,占比分别为10.00%、5.00%。80例患者接受抗生素药物治疗后,显效50例,有效2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78/80)。64例患者抗生素用药合理,占比为80.00%(64/80);其余16例患者均为不合理用药情况,占比为20.00%(16/80)。结论 对呼吸内科患者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能够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病症问题得到较好改善。但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还应加强对抗生素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呼吸内科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建议。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8月至2013年7月在呼吸内科就诊的患者资料1884例,统计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和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呼吸内科在抗生素的使用存在逐渐下降的情况,合理用药的现象在不断的上升。结论呼吸内科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正在逐渐的合理,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在不断的减少,加强对抗生素的使用控制,促进医疗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曾晓丹  贺兼斌 《中国药房》2014,(10):881-883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在呼吸内科干预抗生素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到我院呼吸内科住院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无临床药师派驻)与干预组(派驻临床药师,对临床用药进行监管),每月分别从两组使用抗生素的出院病例中随机抽取30份病历为研究对象,每组病例1 110份,分别予以评价抗生素使用强度(AUD)及合理性、抗生素不良反应、抗生素成本效益。结果:对照组与干预组抗生素AUD分别为230 DDDs/100人/天、170 DDDs/100人/天,联用率分别为28.47%、11.17%,使用合理率分别为71.98%、93.69%,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10.72%、2.07%,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7.15±4.27)d、(11.47±3.46)d,抗生素疗程分别为(14.31±4.52)d、(9.19±3.23)d,抗生素费用分别为(7 348.19±1 047.25)元、(4 612.14±931.57)元。结论:临床药师在呼吸内科进行干预后,抗生素使用更加合理,副作用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提高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治愈率,并促进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针对抗生素在小儿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利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总结出各种抗生素的使用效果。方法:在不在研究中为了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选取了鄯善县人民医院在2016年1月份到2017年12月份共收治的260名小儿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据分析的环节就有一项数据对比的内容,因此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需要根据时间的差别进行分组。在2016年进行治疗的患者为2016年组,在2017年度进行疾病治疗的患者为2017年组。最终使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的用药处方以及抗生素的实际使用情况,来分析出抗生素在小儿呼吸内科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以及合理率等各项指标。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我们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均真实有效,而且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于2016年度进行小儿呼吸内科疾病治疗的患者相比,2017年度进行疾病治疗的患者在抗生素应用合理率方面相对较高。结论:只有两种不同标准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患者进行具体的疾病治疗,通过对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比,2017年度小儿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应用合理率相对较高。所以医院在对患有小儿呼吸内科疾病时要合理的规划抗生素的使用量,避免由于滥用抗生素现象而导致患者的疾病治疗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部感染致病菌类型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症医学科(ICU)及呼吸内科肺部感染患者的痰病原菌细菌谱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结果 ICU共分离出病原菌128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6.7%,革兰阳性菌占16.1%,革兰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52株,占革兰阳性菌73.8%.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黏质沙雷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呼吸内科共分离出病原菌8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2.8%;革兰阳性菌占21.4%.结论 ICU及呼吸内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ICU较呼吸内科所占比例更高.两者均呈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了解细菌种类分布和耐药趋势,对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分析研究。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呼吸内科住院的患者选用抗生素产生相关性腹泻64例病例的病情分析。结果抗生素剂量在常规剂量的时候,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抗生素无关,在给药途径、预防抗生素差异也没有其显著性。结论针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ADD的频率较高的问题,一定要改变目前临床上多用抗生素药物,用抗生素药物时间过长等现象,科学选用一些合适的抗生素,尽量减少联合用药,以防止ADD的发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的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抗生素频繁使用带来的其他侵袭性的操作。也可以在患者应用抗生素期间同时服用微生态制剂,尽最大的能力避免抗生素诱发ADD的概率。  相似文献   

20.
抗感染药物是临床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对病原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在各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挽救了大量患者生命。呼吸内科疾病中各种不同性质的感染约占80%~90%,所以对于呼吸内科医生来讲选择使用好抗生素至关重要。但是,抗感染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将导致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加,因此,合理应用抗生素应引起临床医生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