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Lenke 5C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采用VCM技术(vertebral column manipulator)和旋棒技术(RD,rod derotation)矫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脊柱侧弯中心2008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的36例Lenke 5C AIS患者,按去旋转矫正技术不同分为2组:VCM组26例,RD组15例,所有患者皆具有完整临床和影像资料。研究测量记录患者的10项影像参数,包括主弯顶椎旋转角及其矫正率,主弯Cobb角及其矫正率,主弯顶椎偏移(AVT),C7铅垂线偏移骶骨中央垂线距离(C7-CSVL),C7铅垂线偏移骶骨后上角距离(C7-SSVL),下融合椎倾斜角(LIV-tilt)及其矫正率,下融合椎距稳定椎节段数(LIV-SV),并利用统计学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病例术前、术后的影像参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皆成功获得手术矫正,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VCM组和RD组的顶椎旋转角旋转矫正率平均为52.2%和34.4%,两组术前顶椎旋转角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顶椎旋转角及旋转矫正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主弯Cobb角矫正率平均为87.3%和82.4%,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LIV-SV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VCM组明显大于RD组,其均值分别为(1.1±0.3)节和(0.8±0.4)节;两组的LIV-tilt角矫正率平均为77.2%和66.6%,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皆得到良好维持。[结论]Lenke 5C AIS采用VCM技术和旋棒技术矫形皆可获得良好的主弯和下融合椎倾斜角矫正及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但VCM技术术后即刻的顶椎旋转矫正和减少腰椎远端融合节段的趋势优于旋棒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采用后路凸侧旋棒矫形与凹侧旋棒矫形的手术效果.[方法]收集本中心2008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AIS患者61例,年龄10~18岁,术前主弯均<70°.按术中矫形技术分为凸侧旋棒矫形组(n=34)和凹侧旋棒矫形组(n=27),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的术前、术后全脊柱X线片.研究收集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主弯Cobb角及其矫正率、T5~12后凸角、顶椎偏移距离(AVT)、C7偏离骶骨中央垂线距离(C7-CSVL)和C7偏离骶骨后上角距离(C7-SSVL),置钉密度,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皆成功获得手术矫正,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前主弯Cobb角分别从平均47.9°±9.9°和51.4°±8.8°(P=0.148),矫正至术后平均8.2°±5.2°和14.0°±8.5°(P =0.002),平均矫正率为(82.5±10.5)%和(73.4±13.9)% (P=0.005);T5~12后凸分别从术前平均17.7°±12.2°和20.6°±13.7°(P=0.377),矫正至术后平均19.7°±9.8°和18.3°±8.7°(P=0.558);术后冠状面和矢状面皆获得良好平衡.[结论]AIS后路凸侧旋棒矫形较凹侧旋棒矫形具有更好的主弯矫正率,并可潜在增加脊髓神经安全性;两组患者术后皆能维持良好的胸椎后凸.  相似文献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5):1428-1430
[目的]探讨影响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术后顶椎区残留旋转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在本院行后路融合术的26例Lenke 1型AIS患者,其中男5例,女21例。按照术后顶椎区残留旋转的严重程度将AIS患者分为两组:A组(顶椎区椎体残留旋转比率70%)15例,B组(顶椎区椎体残留旋转比率70%)11例。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Risser征、术前主胸弯Cobb角、主胸弯柔韧度、术前顶椎区椎体旋转角度、术前及术后的顶椎偏移距离和躯干偏移距离、胸椎矢状位Cobb角改善率、主胸弯矫正率以及顶椎区置钉密度。单因素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上述指标的差异性,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患者的主胸弯柔韧度、术前顶椎偏移距离、主胸弯矫正率、顶椎区置钉密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导致术后顶椎区残留旋转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主胸弯矫正率、顶椎区置钉密度(P0.05)。[结论]Lenke 1型AIS患者主胸弯矫正率、顶椎区置钉密度是影响术后顶椎区残留旋转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应用脊椎操纵器(vertebral column manipulation,VCM)顶椎双侧去旋转技术治疗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1年2~9月使用VCM去旋转技术治疗IS患者17例(VCM组),其中男6例,女11例,平均年龄14.3岁;Lenke 1型10例,2型7例;术前主弯Cobb角平均57.5°。2010年7月~2011年2月采用旋棒技术治疗IS患者18例(旋棒组),男6例,女12例,年龄平均14.5岁;Lenke 1型10例,2型8例;术前主弯Cobb角平均58.1°。手术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VCM矫形或旋棒技术矫形以及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以主弯Cobb角矫正率、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及顶椎椎体旋转角(rotation angle sagittal,RAsag)矫正率评价矫形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VCM组Cobb角矫正率为(85.3±7.2)%,旋棒组为(79.4±1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形后胸椎后凸角及腰椎前凸角2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VCM组顶椎RAsag矫正率为(61.4±12.9)%,旋棒组为(26.1±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CM组随访8.7个月,旋棒组13.4个月,随访期间未见明显的失代偿和矫形度数丢失(P〉0.05)。结论 VCM顶椎双侧去旋转技术是一种有效的IS矫形方法,三维矫形效果满意,去旋转矫形方面矫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3):1153-1157
[目的]评估Lenke I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采用后路凸侧旋棒矫形与凹侧旋棒矫形至少2年的随访效果。[方法]收集本中心2008年7月~2011年7月间收治的Lenke I型AIS患者66例,平均年龄14.9岁,术前主弯均70°。按术中矫形技术分为凸侧旋棒组(32例)和凹侧旋棒组(34例),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术前、术后及术后2年的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以及术前、术后CT平扫。研究分析两组病例的主弯Cobb角及其矫正率、T_(5~12)后凸角、顶椎偏移距离(apical vertebral translation,AVT)、C_7偏离骶骨中央垂线距离(coronal C_7 to centre sacral vertical line,C_7-CSVL)和C_7偏离骶骨后上角距离(the sagital C_7 to centre sacral vertical line,C_7-SSVL),置钉密度及置钉破壁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皆成功获得手术矫正,术中及术后2年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凸侧旋棒组和凹侧旋棒组的术前主弯Cobb角分别从平均(53.2±10.7)°和(51.2±10.8)°(P=0.455)矫正至术后平均(8.0±7.3)°和(12.9±7.0)°(P=0.008),平均矫正率为(86.2±12.7)%和(75.3±13.0)%(P=0.001);T_(5~12)后凸分别从术前平均(18.4±12.6)°和(23.2±19.3)°(P=0.248),矫正至术后平均(20.2±10.9)°和(21.8±8.9)°(P=0.533);术后冠状面和矢状面皆获得良好平衡。所有病例的凸侧和凹侧总椎弓根螺钉破壁率分别为1.2%和3.9%(P=0.162);凸侧旋棒组和凹侧旋棒组的总椎弓根钉破壁率分别为1.3%和3.2%(P=0.01)。[结论]青少年脊柱侧凸采用凸侧旋棒技术矫正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较凹侧旋棒矫形具有更好的侧凸矫形效果和置钉安全性;结合胸椎小关节松解、体内折弯和增加凹侧预弯棒角度有助于矢状面后凸的维持或矫正,且至少2年随访的矫形效果维持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顶椎置钉与否对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矫形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9年6月~2010年1月采用全椎弓根螺钉后路矫形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69例Lenke 1型AIS患者,年龄12~20岁,平均15.0岁,主弯Cobb角50°~70°,平均53.7°。根据顶椎置钉与否分为:顶椎凸凹侧均未置入螺钉组(A组,35例)和至少一侧置入螺钉固定组(B组,34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主弯Cobb角、柔韧度、顶椎旋转度和固定节段数、置入物密度、术后Cobb角、主弯Cobb角矫正率、顶椎去旋转率等指标并进行两组间的比较分析。B组病例在CT图像上统计顶椎不良置钉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术前主弯Cobb角、柔韧度和顶椎旋转度等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病例矫形术后均未发生冠状面与矢状面的失代偿。随访24~30个月,平均27.7个月,两组患者无内固定松动及断钉断棒,植骨融合牢固,均未出现明显的矫正丢失。A、B两组置入物密度分别为63.4%、65.3%,平均固定节段数分别为11.3和11.6,主弯Cobb角矫正率分别为73.9%和72.6%。两组在置入物密度、内固定节段数和主弯Cobb角矫正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顶椎去旋转率A组为18.4%,显著低于B组的34.8%(P<0.05)。B组顶椎置入的41枚螺钉中,有5枚为不良置钉(12.2%)。结论:对于Cobb角在50°~70°非严重的Lenke 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顶椎置钉尽管并不能显著提高侧凸矫正率,但可以明显矫正顶椎旋转,因此,在注意置钉安全性的前提下,应尽量在顶椎置入椎弓根螺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建立的Lenke1BN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后路三维矫形手术,并探讨选择不同下固定椎对矫形效果的影响.[方法]应用建立的Lenke1BN型AIS有限元模型,模拟后路全椎弓根螺钉固定三维矫形手术.具体约束加载如下:约束骶骨整体水平固定,参照文献在T1~L5各椎节分别施加模拟自身重力和肌肉因素的向下载荷,在固定节段凹侧模拟植入"椎弓根螺钉",并放入"预弯"矫形钛棒,在棒末端施加向凹侧的旋转力矩,使棒向凹侧旋转90°,模拟旋棒矫形;旋棒同时在顶椎区(T7~10)固定螺钉施加10 Nm的扭矩,模拟椎体直接去旋转矫形.上固定椎选择T4(上端椎+2),下固定椎分别选择T12(中立椎)、L1(稳定椎)和L2(稳定椎+1),比较三种固定方案的矫形效果.[结果]顺利完成加载模拟矫形,选择T12(中立椎)、L1(稳定椎)和L2(稳定椎+1)作为下固定椎模拟矫形后,上胸弯、主胸弯和腰分别矫正为:7.1°、7.4°、9.2°,6.4°、6.8°、8.3°和6.5°、7.2°、8.6°;矢状面胸椎后凸(T5~12)分别为21.3°、20.7°和20.5°;三种矫形方案,矫形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首次通过有限元模拟研究表明:对于中度Lenke1BN型AIS,选择性融合主胸弯可获得满意的腰弯自发矫正;应用全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顶椎区椎体去旋转技术,可将下固定椎从稳定椎上移至中立椎,减少远端融合节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后路凸凹双侧矫形棒同步矫形技术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外科矫治中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 2006年2月至2008年8月采用后路凸凹侧双棒同步矫形技术治疗AIS 4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32例;年龄11~24岁,平均17.1岁.Lenke分型:Ⅰ型17例、Ⅱ型9例、Ⅲ型14例、Ⅳ型8例.行选择性胸弯融合27例,非选择性融合21例.观测手术前后冠状Cobb角、顶椎偏距、顶椎旋转、躯干偏移、尾端融合椎旋转、倾斜角、椎间角、矢状面平衡变化,评价侧凸矫正效果及脊柱平衡状况.结果 术后随访12~27个月,平均15.1个月.选择性融合患者末次随访胸、腰弯Cobb角平均矫正率分别为(76±11)%、(72±9)%.非选择性融合术患者末次随访胸、腰弯Cobb角平均矫正率分别为(74±15)%、(69±9)%.所有病例尾侧保留脊柱活动节段平均4.4个.1例因术中定位错误发生近端交界性后凸行翻修术.其余病例末次随访无脊柱失代偿,无假关节形成、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应用后路凸凹双侧矫形棒同步矫形治疗AIS,有助于提高矫形效果,重建和维持脊柱平衡,减少尾侧融合节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采用单纯后路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的疗效.方法 2002年4月至2006年7月,连续收治121例AIS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93例;年龄10~20岁,平均15.5岁.全部患者采用后路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手术前后在脊柱X线片上测量冠状位Cobb角,矢状面胸椎后凸和腰椎前凸角,最下端融合椎冠状面成角,锁骨角及双肩高度差.骶骨中垂线与融合下端椎、顶椎及C,中垂线平均距离,融合近端交界区后凸角,对以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平均融合(11.0±1.5)个椎体.冠状面平均矫正率近胸弯为41.8%,主胸弯为70.8%,胸腰.腰弯为74.0%;矢状面各指标无明显改变.主弯顶椎偏移及双肩平衡均得到良好恢复.术后随访36~54个月,未发现假关节形成,且无明显矫形丢失;1例患者出现附加现象,4例患者出现术后近胸弯失代偿,15例患者出现近端交界性后凸.结论 后路全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AIS能获得良好的矫正率,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前路矫形手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评价前路矫形手术对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特发性脊柱侧凸34例,男5例,女29例;年龄8~17.5岁,平均15.7岁。侧凸类型包括PUMCⅠa型1例、Ⅰb型8例、Ⅰc型6例、Ⅱc1型4例、Ⅱd1型15例。采用前路三维矫形手术,内固定器械包括TSRH16例、MossMiami8例、CDH10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摄X线片,测量冠状面及矢状面Cobb角、躯干偏移、顶椎及下融合椎的旋转度、下融合椎与骶骨夹角,并观察有无假关节形成。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63个月,平均21个月。术中出血量200~1200ml,平均255ml。融合3~7节椎体,平均4.42节。融合弯冠状面畸形矫正率平均为73.4%,矢状面手术前后Cobb角差异无显著性。7例胸腰段或腰椎后凸患者术前后凸平均11.9°,术后矫正为前凸6.8°。19例双弯患者术后上弯冠状面自动矫正率为39.5%(P<0.01);融合弯顶椎旋转改善率32%(P<0.01),下融合椎旋转亦有明显改善(P<0.05),上弯顶椎旋转无明显改善。凸侧Bending像融合弯Cobb角与术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单弯(PUMCⅠb型、Ⅰc型)者术后即刻躯干偏移增加7.3mm,1年后较术前改善7.5mm;双弯者术后躯干偏移持续改善。凹侧Bending像下融合椎与骶骨的夹角与术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前路矫形融合术具有较强的冠状面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