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5 毫秒
1.
根据泽泻田节肢动物物种的组成和数量,按照营养和取食关系,将群落划分为害虫、捕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和中性昆虫亚群落,采用群落分析的多个参数比较分析了群落的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泽泻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较为丰富,共采集到节肢动物101种(或类),隶属于昆虫纲中10个目60科及蛛形纲中1个目9科,合计150555个个体.其中,捕食性天敌25种,寄生性天敌32种,害虫25种,中性昆虫19种,天敌物种数所占比例高达56.43%.从各类群个体数量看,害虫占有绝对优势,其个体数量是天敌类群的2.3倍,约为中性昆虫的2.4倍,害虫类群个体数量高主要是由于莲缢管蚜和莲纹夜蛾的个体数量过高造成的,二者合计占害虫类群个体数的92.53%,占整个泽泻田节肢动物群落总个体数的50.06%.  相似文献   

2.
板栗树冠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组成研究及优势物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群落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田间系统调查,结合室内实验,对板栗园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组成进行了研究.以系统调查、随机调查并结合室内饲养的方法共获得板栗园节肢动物136种,隶属于12个目、63个科,其中害虫70种、天敌62种、中性昆虫4种,分别占物种总数的51.47%,45.59%和2.94%.天敌中捕食性天敌47种,寄生性天敌15种,分别占天敌物种数的75.81%和24.19%.害虫物种数略多于天敌物种数;天敌中捕食性天敌物种数明显多于寄生性天敌物种数.将板栗树冠节肢动物群落划分为3个营养层、4个功能团和11个类群,相对多度分析结果表明植食性营养层在物种数和个体数上均占绝对优势,以刺吸性功能团为主,其中又以蚜虫类群数量最多.板栗储藏期害虫以钻蛀性害虫桃蛀螟为主.  相似文献   

3.
对山西省花椒昆虫群落的结构和区系进行了研究,共调查了168种昆虫,其中害虫115种,占68%,分属于8目47科.重要的种类是天牛Cerambyeidae,蚜虫Aphididae,蚧壳虫Coccoidae和花椒桔啮跳甲Podugricomela shirahatai等主要害虫,天敌昆虫53种,占32%,分属于7目17科,其数量较多,能对害虫起控制作用的种类是瓢虫Coccinellidae,食蚜蝇Syrphidae,草蛉Chrysopidae和螳螂Mantidae,根据害虫为害部位和为害方式的不同,分为枝杆、花器芽叶及幼果、吸汁性、腐生性和地下害虫5个类群.依照山西省农业区划资料.将全省划分为滹沱河岩岸、太行山中段、晋南阶台地、吕梁晋中4个花椒栽培区.此外,还分析了各生态区的主要栽培品种和主要害虫与天敌昆虫群落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瓜类昆虫群落(包括蛛形纲和软体动物门中的一此有害生物及天敌)的数量动态,从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描述,(1)主要优势害虫和天敌的消长规律。(2)利用群落特征比较不同时期的昆虫群落。  相似文献   

5.
采用在土地利用方式基础上叠加人类活动因素的景观分类方法,将河北省秦皇岛市划分为基地景观、公园景观和人居景观等3种景观生态类型,调查、分析了不同景观生态类型的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稳定性关系.结果 表明:基地景观、公园景观、人居景观共收集到节肢动物2个纲,4个目,60个科,个体数量12736头.害虫亚群落分属于2个纲...  相似文献   

6.
于2010—2011年系统调查了珠海凤凰山区荔枝园内节肢动物群落,分析了群落的结构组成、时空动态及主要益害虫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如下:1)共采集到节肢动物2个纲、16个目、48个科、79个种,其中害虫35种,捕食性节肢动物29种,中性昆虫9种,寄生性节肢动物6种.荔枝园节肢动物群落较丰富,益害虫优势种明显.2)随着温度变化,群落总体及个各类群的物种在5—11月份丰富度最大.3)害虫优势种为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与荔枝瘿螨(Aceria litchii).其主要天敌为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和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瓜类昆虫群落(包括蛛形纲和软体动物门中的一些有害生物及天敌)的数量动态,从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描述,①主要优势害虫和天敌的消长规律;②利用群落特征比较不同时期的昆虫群落.  相似文献   

8.
本报道了瓜类昆虫群落(包括蛛形纲和软体动物门中的一些有害生物及天敌)的数量动态之二,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描述.①采用最优分割分析各瓜类昆虫群落的发展阶段;②采用主分量分析方法探讨各昆虫种群对群落特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新疆棉田螨类群落中的叶螨科(Tetranychidae)亚群落营养结构。从采到的标本中已鉴定出棉叶螨5种,天敌26种。初步探索了叶螨亚群落的食物网络关系,比较了棉田不同施药水平与天敌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中的昆虫群落与湿地植被间的关系,课题组于2008年4月~2009年1月分四季在保护区核心区中的互花米草群落、盐蒿群落和芦苇群落3种生境中设立样地,分别采用网捕法、植物收割法和凋落物收集法采集昆虫,共采集昆虫标本3928头,经鉴定隶属于12目49科.分析表明:保护区内不同生境的昆虫群落组成与结构存在差异:昆虫的种类、数量以及优势类群都不相同;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在不同植物群落、季节以及季节一植物群落综合影响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互花米草与芦苇群落中的昆虫组成结构具有较高相似性.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农作物害虫天敌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害虫天敌在害虫综合治理和害虫的可持续控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概述了我省近年来农作物害虫天敌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的情况.据统计,全省农作物主要害虫天敌达1154种,隶属11个纲26目131科.已开发利用的害虫天敌主要有稻田蜘蛛、赤眼蜂、平腹小蜂、捕食螨、食螨瓢虫、日本方头甲、步甲、水花生叶甲、苏云金杆菌8010、BtA、白僵菌871菌株、韦伯虫座孢菌、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相似文献   

12.
对贵州兴义市下洞、白龙洞、飞龙洞内的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脊索动物进行了观察和采集,3个洞穴共获标本(含统计数)4000余号,隶属3门8纲18目40科50属71种.并对3洞的动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群落A2(2.7423),而最低是群落C1(0.3953);相似性指数最高是群落A1-A3(0.9888),而最低是群落C1-B2(0.1936).  相似文献   

13.
2007年7月21日~30日对广西岩头洞和下岩洞内的脊索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获标本4300号,经鉴定和分类计67种,其中岩头洞内3590号,隶属3门5纲7目22科51种;下岩洞内710号,隶属3门5纲7目21科36种。本文主要研究了洞穴动物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在群落E(2.6035),最低在群落F(1.4459);相似性指数最高在群落B-D(0.3826),最低在群落A-F(0.0016)。  相似文献   

14.
在九段沙不同沙体和不同等级潮沟梯度下的5种主要植物群落中,在科和目层次上开展了昆虫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调查区域共采集昆虫35444头,隶属于13目64科,按所含种数多少,主要的科有杆蝇科(42)、姬小蜂科(29)、金小蜂科(24)、茧蜂科(22)、姬蜂科(15)和缘腹细蜂科(12);主要的目有膜翅目(137)、双翅目(85)、鞘翅目(32)和半翅目(10).分析表明:(1)夏季昆虫的物种种数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节;(2)在上沙芦苇群落(夏季),低潮滩的昆虫个体数最多,其次是高潮滩,中潮滩的最小.低潮滩中杆长蝽科、秆蝇科、瓢虫科和蚁形甲科的个体数极明显地多于中潮滩和高潮滩;随着由低潮滩向高潮滩高程的变化,杆长蝽科和飞虱科的昆虫个体数由少变多趋势明显.中潮滩与低潮滩相比,与高潮滩的昆虫组成更相似;(3)在中沙(夏季),与芦苇群落相比,互花米草群落中昆虫个体数多,出现科数也多,互花米草群落中主要是啮虫目的种类和杆蝇科,两者占了互花米草群落昆虫总个体数的86.83%,而在芦苇群落中,以杆蝇科、蚁形甲科、瓢虫科3科为主,占芦苇群落昆虫总个体数的79%;在江亚南沙,藨草(海三棱藨草)群落中的昆虫主要是管蓟马科、叶蝉科、杆蝇科、茧蜂科和摇蚊科等5个科的昆虫,个体总数占了该类群落昆虫总个体数的96.82%,而菰群落中同样的5个科的昆虫个体数仅占菰群落昆虫总个体数的31.53%;(4)多样性指数以中生化群落最高,其次为芦苇和互花米草群落,最小为菰群落,物种丰富度则芦苇群落最高,其次为互花米草和中生化,最小为菰群落;(5)排序分析表明,植物群落中昆虫科的组成相似性反映了植物群落的演替方向,即菰群落、藨草/海三棱藨草群落的昆虫组成较相似,其次是互花米草与芦苇群落的,与中生化群落类型中的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15.
对取食山茱萸的昆虫种类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初步鉴定,共获得71种,隶属36科7目.分析了山茱萸昆虫动态和管理问题,并提出昆虫监测及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16.
白花草木樨地蜘蛛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花草木樨地蜘蛛有11科31属41种,随着时间的变化,优势种依次为印痕球蛛(Therionimpressum)、灌木新园蛛(Neoscona adianta)、条纹花蟹蛛(Xysticus striatipes)和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蜘蛛的生物学特性、植被情况、食物供应和人为活动对蜘蛛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群消长变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分析的结果可为草地害虫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