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冶玉虎  马越 《山东医药》2008,48(45):113-113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后常见并发症.本文回顾性分析14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05—2010年收治的6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对其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及好转33例,轻残9例,重残12例,死亡15例。结论合理正确选择治疗方法、及时处理合并伤、防治并发症、重视康复理疗等综合措施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残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损害,患者极易发生肺水肿和肺部感染,高压氧的康复治疗往往因肺部感染受阻.该文对重型颅脑损伤导致肺部感染的病因、病理生理、治疗进展等进行综述,并提出重型颅脑损伤伴肺部感染病人高压氧治疗的方案,以求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机理 ,诊治及预后。方法  2 5例患者行手术、解痉、抗凝、高压氧、亚低温等综合治疗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面积脑梗死多发生在大动脉供血区 ,合并有其他颅脑损伤者 ,预后不佳 ,死亡率极高。结论 提高对重型颅脑损伤后大面积脑梗死的认识 ,通过积极的综合治疗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1996年 3月~ 2 0 0 1年 6月 ,我院应用亚低温治疗 4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并以 42例常规治疗者进行对照观察 ,旨在探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取同期伤后 4小时内入院的 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 GCS≤ 8分 ) ,均经 1次以上颅脑CT扫描确诊 ,且无其它重要脏器合并伤。85例中 ,男67例 ,女 1 8例 ;年龄 1 6~ 64岁。随机分为两组 :1亚低温组 43例 ,其中广泛脑挫裂伤 (含轴索伤和脑干损伤 ) 32例 ,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 1 1例。入院时平均 GCS为 5 .4± 1 .8分 ;2对照组 42例 ,其中广泛脑…  相似文献   

6.
刘四清  顾言文 《山东医药》2006,46(15):36-37
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性创伤的1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早期确诊是颅脑合并伤抢救成功的关键,为了减少或避免漏诊。应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手术治疗的原则是着重处理急性脑受压与颅内外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继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诊断、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2例颅脑损伤后继发NP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3例存活,3例因肺水肿死亡,16例因脑疝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继发NPE的特点有:发病突然,且病情变化快,对NPE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侧开颅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作用和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双侧开颅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良好14例,中残1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0例.结论 双侧开颅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院收治颅脑损伤合并其他脏器组织损伤85例,现将其诊治情况讨论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65例,女20例;年龄2~68岁,其中青壮年63例。颅脑损伤表现为特重或重型64例,中型9例,轻型12例。85例均合并其他脏器或组织损伤,其中合并广泛多发性软组织损伤14例,四肢骨折14例,胸部外伤  相似文献   

10.
脑积水是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如诊断、治疗不及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也是造成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高病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将我科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8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并发NPE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NPE均发生在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发病后4 h内,病情进展迅速。存活5例,死亡23例,死亡率82.1%。结论 NPE是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发现并及时抢救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治疗应兼顾肺部及颅脑损伤两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合并多发伤救治及预后的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299例合并多发伤救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脑干功能衰竭、严重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肺部感染是致死原因.结论:高度重视多发伤的诊治,早期诊断,避免漏诊是抢救成功的基础.迅速、果断、正确处理致命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并发症的防治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机械通气(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中的作用。方法对2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进行常规机械通气,并设对照组;应用PEEP治疗后设置为治疗组,进行肺部啰音、RR、PaO2、SaO2、PaCO2比较。结果 PEEP治疗2 h后,26例患者双肺湿啰音明显减少甚至消失,RR、PaO2、SaO2改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机械通气加用PEEP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NPE能在短时间内明显提高PaO2,是目前治疗NPE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脏外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0年7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7例心脏外伤患者资料,男性6例,女性1例,年龄18-37岁,其中刀刺伤5例、胸部挤压伤2例、急性心包填塞6例。损伤部位:右心室3例、左心室2例、室间隔破裂1例、单纯急性心包填塞1例。结果急诊手术6例,保守治疗1例,没有死亡病例。结论早期快速诊断、积极抗休克治疗、紧急开胸手术是成功抢救心脏外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严重胸部创伤的急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探讨严重胸部创伤救治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2010年抢救严重胸部创伤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抢救成功52例,死亡5例。结论严重胸部创伤病情复杂而危急,应尽快明确诊断,迅速、果断及正确处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儿童重型颅脑外伤诊治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3~12岁儿童重型颅脑损伤38例,全部于入院前行颅脑CT检查确诊,其中3~7岁25例,7~12岁13例。GCS评分3~5分15例(特重型),6~8分23例(重型)。车祸伤16例,坠落伤13例,其他伤9例;住院时间最长8~112d,平均26d。结果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良好19例,轻残11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5例,重度残疾及病死率为21.05%,死亡率为13.15%。结论儿童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尚未成熟,在重型颅脑损伤时,只要及时诊断与治疗,其疗效常优于成人。若能早期积极预防各种继发性损害,进行肢体功能、语言康复训练,能显著减少患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CT诊断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1月有完整资料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960例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大部分医生均能做出准确的诊断,但对表现不典型者应注意鉴别诊断。结论 CT能够准确地诊断颅脑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对颅脑损伤疗效的评价有重要意义,是急性颅脑损伤及复诊的首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Liver transplantation has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as an extreme intervention in cases of severe and complicated hepatic trauma. The main indications for liver transplant in such cases were uncontrollable bleeding and postoperative hepatic insufficiency. We here describe four cases of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after penetrating or blunt liver trauma. The indications were liver failure, extended liver necrosis, liver gangrene and multiple episodes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related to portal hypertension, respectively. One patient died due to postoperative cerebral edema. The other three patients recovered well and remain on immunosuppression. Liver transplant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saving procedure in severe hepatic trauma, when all other treatment modalities fail.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单光子发射计算体层摄影术(SPECT)的变化,评价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续14d。所有患者在治疗前(T0)、治疗后第7天(T1)及治疗后第14天(T2)各做1次SPECT脑血流断层显像。结果两组治疗T1、T2后,缺血灶数量及缺血灶平均直径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治疗T1、T2后,缺血灶数量及缺血灶平均直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显著减少颅脑损伤患者缺血灶数量及缺血灶平均直径,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总结我院2001—2011年的颅脑外伤术后再出血50例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0例患者出院时恢复良好30例,中重度残疾7例,植物生存状态2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6例,死亡率为12%。结论 脑外伤术后再出血与术中操作不规范、止血不彻底、患者凝血及血管舒缩机制障碍及围术期血压过渡不平稳等因素有关,只要及时纠正相关因素,术后动态颅脑CT复查,就能避免或降低脑外伤术后再出血,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