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变应性鼻炎与非变应性鼻炎病患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主诉流涕、鼻痒、鼻塞、喷嚏症状中至少两个以上的病患900例,依据病患的变应原检测结果、体征以及病史对病患进行诊断,其中变应性鼻炎病患447例,非变应性鼻炎病患453例,对两组病患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变应性鼻炎的高发年龄为11~19岁,而非变应性鼻炎的高发年龄为30~38岁;变应性鼻炎病患11~19岁的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在20岁之后变应性鼻炎的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而非变应性鼻炎的性别比例在各年龄段无明显差异;变应性鼻炎在7~10月为疾病高发季节,而非变应性鼻炎无显著季节性差异。结论变应性鼻炎与非变应性鼻炎病患在性别、年龄以及发病季节等临床特征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Yin J  Yue FM  Wang LL  He HJ  Xu T  Li H  Wen LP  Sun JL  Gu JQ  Han SM  Zhang HY  Ye ST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3):1628-1632
目的探讨夏秋季花粉症患者变应性鼻炎发展至变应性哮喘的进程。方法2001年8月至2003年12月对已确诊为夏秋季花粉变应性鼻炎的1096例患者(5~75岁)进行吸入过敏原皮内试验和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E检测,并在其就诊时对变应性鼻炎和变应性哮喘患者的首次鼻炎发病年龄、首次哮喘发病年龄、首次发病时间、鼻炎发展至哮喘的时间、鼻炎和哮喘发病的时间顺序同时进行标准临床问卷调查。结果夏秋季花粉症的首次发病年龄范围为2~68岁,15—44岁是鼻炎的高发年龄段;25~54岁是哮喘的高发年龄段。在鼻炎合并哮喘组,33%(194/585)鼻炎和哮喘在同年首次发作;66%(386/585)鼻炎先于哮喘发作,仅有0.8%(5/585例)哮喘先于鼻炎发作。在全部夏秋季花粉症鼻炎患者中,18%(194/1096)鼻炎和哮喘同时发作;37%(410/1096)在5年内,46.7%(506/1096)在9年内,5%(58/1096)在10~19年内,1.5%(16/1096)在20~40年内发展为季节性哮喘。结论近半数夏秋季花粉变应性鼻炎有可能在9年内发展为季节性变应性哮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更好地配合临床进行诊断和治疗 ,观察慢性鼻炎的鼻粘膜细胞学变化。方法 :对慢性单纯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萎缩性鼻炎各 2 0例 ,其中萎缩性鼻炎 5例施前鼻孔闭锁术患者进行细胞学观察。结果 :慢性单纯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鼻粘膜呈炎性改变 ,而萎缩性鼻炎术前见鳞化、核异质改变等 ,术后恢复正常。结论 :说明萎缩性鼻炎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萎缩性鼻炎是临床比较常见而较难治愈的慢性鼻疾,其特点为鼻腔粘骨膜萎缩,尤以鼻甲骨萎缩为甚,鼻腔过大,脓痂形成,发出恶臭。本病可分原发性、继发性及特发性三种。原发性者包括萎缩性鼻炎及臭鼻症,即所谓真性萎缩性鼻炎;继发性者多为鼻内手术、溃疡与损伤的结果;特发性者常为结核、梅毒、麻风以及鼻硬结症的局部表现。本病的命名很不一致,有慢性干燥性鼻炎、单纯粘液性鼻炎、粘液脓性鼻炎等称。目前在临床上,萎缩性鼻炎与臭鼻症的命名常交互使用。一般萎缩性鼻炎伴有恶臭者,称为臭鼻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鼻炎一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方法:对确诊为过敏性鼻炎的62例患者服用鼻炎一号2周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有效率90.3%,结论:鼻炎一号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值得在基层医疗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鼻炎是鼻窍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现代医学一般将鼻炎分为慢性鼻炎(单纯性鼻炎)、副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和萎缩性鼻炎等类型,以鼻塞不通、流鼻涕为主要症状表现。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所以鼻炎的发病与治疗,均与肺有密切关系。单纯性鼻炎由于外感风寒或风热而使肺气失和,致鼻窍不能通利而成。鼻阻塞常交替出现,鼻涕或  相似文献   

7.
马靖 《中国乡村医生》2006,22(20):12-13
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是指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至鼻后和咽喉部,甚至反流入声门或气管,引起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它包含一组鼻或鼻窦疾病:变应性鼻炎、常年的非变应性鼻炎、感染后鼻炎、细菌性鼻窦炎、变态反应性真菌性鼻窦炎、解剖学异常导致的鼻炎、理化刺激引起的鼻炎、职业性鼻炎、药物性鼻炎和妊娠鼻炎等.这些疾病的名称与分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些许不同.所以,最近的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指南中建议将其更名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  相似文献   

8.
粤北地区过敏性鼻炎患者过敏原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粤北地区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过敏原分布情况。方法采用皮肤点刺试验对45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 454例患者中,阳性反应者378例,阳性率为83.26%。其中,粉尘螨、屋尘螨过敏者为357例,占94.44%;花粉过敏者163例,占43.12%;蟑螂过敏为64例,占16.93%;艾蒿过敏为35例,占9.26%;豚草过敏为29例,占7.67%;狗毛、猫毛过敏为27例,占7.14%;真菌过敏为20例,占5.29%。结论粤北地区过敏性鼻炎主要由螨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其次是由花粉、蟑螂等引起的过敏性鼻炎,艾蒿、豚草、狗毛及猫毛引起的变应性鼻炎较低,真菌引起的变应性鼻炎极低。明确过敏原,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鼻炎喷雾剂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鼻炎喷雾剂对变应性鼻炎模型大鼠的药效作用。方法以10%TDI橄榄油溶液滴鼻造成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经鼻腔给中药鼻炎喷雾剂治疗,并以立复汀鼻喷雾剂为对照,观察药物对大鼠症状评分、病理改变、鼻黏膜及血清组胺含量的影响。结果中药鼻炎喷雾剂能有效地抑制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病理改变,减少鼻黏膜及血清中组胺含量,从而达到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结论中药鼻炎喷雾剂具有明显抑制或消除变应性鼻炎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鼻内窥镜下YAG激光烧灼治疗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变应性鼻炎 80例 ,血管运动性鼻炎 70例 ,在鼻内窥镜明视下用YAG激光烧灼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结果 :变应性鼻炎显效 32例 (40 % ) ,有效 12例 (15 % ) ,无效 36例 (45 % ) ,总有效率为 5 5 %。血管运动性鼻炎显效 4 9例 (70 % ) ,有效 15例 (2 1 4 % ) ,无效 6例 (8.6 % ) ,总有效率为 91.4 %。结论 :鼻内窥镜下YAG激光烧灼筛前神经是治疗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尤为有效  相似文献   

11.
正什么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也称"变应性鼻炎",是肌体解除变应原后主要由Ig 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根据肌体接触过敏原的时间,可分为季节性鼻炎和常年性鼻炎两类。一般认为常年性鼻炎主要由室内过敏原,如尘螨、真菌引起。季节性鼻炎多由大量室外过敏原如花粉所致。过敏性鼻炎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平均发病率10%~20%,部分国家高达40%,我国的患病率为8.7%~24.  相似文献   

12.
变应性鼻炎为全球常见病、多发病。类固醇激素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本文较系统地论述了类固醇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理、使用方法、剂量等,从而为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变应性鼻炎患病率较高,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副作用小、远期疗效好的特点,在临床已广泛应用.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综述了变应性鼻炎与肠道菌群及宿主免疫的关系、针灸调节变应性鼻炎相关肠道菌群及免疫的作用,揭示"肠道菌群-宿主免疫"可能成为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新靶点,以期为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研...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初诊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检查结果,区别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和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NAR),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门诊2010年1月~2012年3月期间临床症状及体征符合变应性鼻炎的患者833例给予抽血做变应原检查,记录病人性别、年龄、总IgE(total-IgE)、血清特异性IgE(sIgE)、屋尘螨,粉尘螨(HX2)检测结果及吸入性变应原筛查(phadiatop),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初诊833例患者有555例总IgE在参考值以上(>60ku/L),HX2和(或)phadiatop阳性,同时伴有临床症状,可确诊为变应性鼻炎;278例患者总IgE在参考值以内,HX2和(或)phadiatop阴性,但有AR相关临床症状,故诊断为非变应性鼻炎。结论临床有部分变应性鼻炎相关症状的病人(约33.4%)检测相关变应原阴性,故并不能确诊为变应性鼻炎,在临床上应重视行变应原检查,为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汕头市中小学生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汕头市6所中、小学7—16岁学生为研究对象,应用设计的调查问卷表,进行病例筛选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结果对可疑对象进行专科检查并确诊。结果共发放问卷1005份,回收有效问卷932份,汕头市7~16岁青少年变应性鼻炎现患病率为16.8%(157/932),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变应性鼻炎的危险因素中,支气管哮喘、药物、食物过敏、居住环境以及家族史均与变应性鼻炎发生密切相关。结论初步了解汕头市青少年变应性鼻炎的流行现状,为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提供流行病学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临床控制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1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就诊的63例哮喘和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将其分为2组,支气管哮喘组(哮喘组)32例,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组(哮喘并鼻炎组)31例。比较2组间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哮喘控制问卷(ACQ)评分、最近1个月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次数、第1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和呼气峰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结果 ACT评分在哮喘组为(19.0±4.7)分,在哮喘并鼻炎组为(16.3±5.6)分;ACQ评分在哮喘组为(1.4±1.1)分,在哮喘并鼻炎组为(2.1±1.3)分;最近1个月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次数在哮喘组为0(0,5)次,在哮喘并鼻炎组为4(0,12)次;FEV_1%在哮喘组为(77,7±21.7)%,在哮喘并鼻炎组为(64.7±23.1)%;PEF%在哮喘组为(79.4±26.3)%,在哮喘并鼻炎组为(65.8±22.0)%。与哮喘组比较,哮喘并鼻炎组的AC3评分、FEV_1%和PEF%明显降低(P<0.05),ACQ评分、最近1个月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次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合并变应性鼻炎不利于哮喘患者的临床控制,可增加哮喘症状及急救用药次数并使其肺通气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7.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指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痛病,从鼻痒、鼻塞、喷嚏、鼻分泌物亢进、鼻黏膜肿胀为主要特点。其人群发病率为8%~10%。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均给病人工作、生活、交际带来不便。我科在2006年7月-2009年7月间诊断为变应性鼻炎的成人患者中,应用地塞米松双侧下鼻甲黏膜下注射后,收到了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鼻特舒治疗鼻炎12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美丽 《右江医学》1999,27(6):353-353
为了观察鼻特舒治疗鼻炎的效果,采用鼻特舒滴界液喷火鼻腔治疗鼻炎123例,其中单纯性鼻炎45例,肥厚性鼻炎37例,过敏性鼻炎41例。结果有效率单纯性鼻炎为92%,肥厚仪鼻炎为89%,过敏性鼻炎为80%,无不良反应。认为鼻特舒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鼻炎的中草药液鼻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发作期儿童哮喘、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皮肤变应原以及与肺功能的关系.方法 测定92例哮喘组、52例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组特异性皮肤变应原,分别测定两组肺功能并与缓解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为56.52%,儿童哮喘组及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组尘螨阳性率居首位,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肺功能FEV,在哮喘组、哮喘合并鼻炎组与缓解组比较明显降低.具显著性意义;哮喘组与哮喘合并鼻炎组比较哮喘合并鼻炎组明显低于哮喘组,具显著性意义;FEF5o在哮喘组、哮喘合并鼻炎组与缓解组比较明显降低,具显著性意义;哮喘组与哮喘合并鼻炎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哮喘、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两种疾病发病情况密切相关,当两种疾病同时存在时加重肺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防治变应性鼻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etis,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发生于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清涕、鼻塞和鼻痒.通常将本病分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季节性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