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SU(6)×U(1)群来研究亚夸克统一规范理论及其规范粒子的传播性质,从而导出轻子族与夸克族的统一规范理论.本文着重建立SU(6)×U(1) 型亚夸克规范理论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2.
在标准的SU_L(2)U(1)型的统一规范理论中,电子与μ介子是属于相同维数的不同多重态,进一步用水平对称性(除去它们之间存在质量不同外)可以把它们统一纳入在高级对称群的一个相同不可约表示中。这样会更好地体现和理解电子——μ介子的弱,电相互作用的对称性。本文就是用我们提出的轻子,夸克内部结构的亚夸克模型来分析各种统一规范模型中的水平对称性和有关内容。从而论证我们所提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在弱,电相互作用中轻子族与夸克族存在一种对称性:这里略去标志强相互作用(SU_c(3))的夸克的3个自由度。 这种对称性:一方面揭示了轻予与夸克的内部结构的形态.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內部结构存在着对称性。这样去认识它。深入地分析它产生的根源,不但会加将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而且对相互作用统一规范理论的物理实质会有深刻的理解。 本文就是本着这一观点,根据我们以前提出的轻子,夸克内部结构的亚夸克模型对这种对称性进行分析并找出了规范粒子传递相互作用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个SU(8)亚夸克大统一模型。模型中,弱作用来源于将亚夸克束缚成夸克和轻子的禁闭规范群,而且它具有左右对称性。所有的夸克和轻子都是复合费米子,它们是亚夸克的束缚态和SU(2)_LXSU(2)_R的二重态。模型满足tHooft相容性条件,给出了四代通常的夸克和轻子。  相似文献   

5.
本文详细讨论了一类能容纳左右二代费半子的SO(14)大统一模型。在此模型中,各代夸克和轻子填充在SO(14)规范群的64维旋量表示中。各种破缺类型亦在文中被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6.
b—quark质量     
众所周知,在基本粒子相互作用大统一规范理论中,在统一能量尺度以上,Q~2≥M_2~x,M_X是大统一的第一阶段破缺能量尺度,K-夸克(d,s,b)与轻子(e,μ,τ)的质量相等:m_d=m_e,m_s=m_μ,m_b=m_τ (1)但实际上,在低于统一能量尺度Q~2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以SU(N)作大统一群的大统一前子模型,并列出了所有SU(N)群的所有反常相消和渐近自由的表示,给出了SU(N)大统一前子模型的一些可能的前子内容,并详细讨论了表示为(N—4)+日的SU(N)大统一前子模型,得到了g_N=(N—5)代夸克和轻子。  相似文献   

8.
文中引进右旋中微子单态,以使轻子与夸克完全对应,而与实验不相矛盾。同时,引入可能的轻子与夸克的第四“代”,以构成四“代”模型。从具有对称性的L出发,讨论了轻子与夸克的质量关系,并予言了上夸克的可能的质量。得出规范玻色子的质量公式及其与费米子的相互作用形式,理论结果包含了Weinberg-Salam模型的结果,保持了中微子无质量等特性。  相似文献   

9.
在对大统一理论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借出轻子和夸克结构模型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弱电作用和强作用的内在联系。在一些普遍假定下,证明最简单的可接受的preon模型是存在电荷1/3和2/3两种Preon,粒子由2-preon和1-anti preon组成,粒子结构由(8)式表示。文末导出了轻子和夸克的一个质量关系(m_t-m_b)/((m_c)-(m_s))≌m_i/m_μ弱电统一理论的成功激起了人们追求弱电强三种作用大统一的热情。近一年多国际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个夸克的亚结构模型,即所有的夸克和轻子均由旋量亚夸克和标量亚夸克复合而成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中间玻色子和胶子被看作为亚层子的复合态.本文还对一些复合规范场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从亚夸克物理中允许存在的编外粒子出发,探索了可能存在的双夸克态、双轻子态以及轻子型夸克等新物质态,给出了它们的结构性和SU(3)对称表示。  相似文献   

12.
编内费米子反物质和"编外"玻色子反物质对称性的讨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夸克、轻子等费米子和“编外”具有反夸克性质,反轻子性质的玻色子间的对称性作了讨论;讨论了反夸克,反轻子与“编外”玻色子中反夸克,反轻子间的对称规律,并对编内反重子及“编外”玻色子构成的反重子的不同性质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它们之间规律性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反轻子-夸克共振态的物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HERA发现〖AKl-〗-q共振态可能是e+-d共振,该事例非标准模型(SM)所预期,与亚夸克层次有关.用价-海亚夸克混合模型和Preon模型给出的“编外”粒子研究〖AKl-〗-q共振态的物理机制,结果发现:产生〖AKl-〗-q共振的物理基础是由于“编外”玻色子中存在具有B+2/3物质性质的“反轻子型夸克”,在反轻子和夸克之间传递相互作用的是具有ε物质性质的“编外”玻色子,在ε物质的相互交换下〖AKe-〗-d共振与〖AKν-〗e-u共振可以相互转变,并与早前的中微子统一模型、新名古屋模型相符.反轻子-夸克共振;ε物质;B物质;亚夸克模型;Preon模型  相似文献   

14.
ε物质、B物质与"编外"粒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微子统一模型,新名古屋模型和焦一宫亚夸克模型、preon模型的相互联系,推广了ε物质、B物质的概念。它们实际上是亚夸克模型和preon模型中“编外”玻色子。进而对电子衰变,味荷破坏电荷不变的轻子转换,轻子-夸克对称,超对称以及质子衰变的物理机制给出了自然而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若轻子由3个自旋为1/2的亚夸克组成,则除了存在自旋S=1/2的轻子基态外,在受激情况下,也将出现S=3/2的激发态.两者的质量差与亚夸克构成轻子的对称性质及亚夸克与双夸克的相互作用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若轻子由3个自旗为1/2的亚夸克组成,则除了存在自旋S1/2的轻子基态外,在受激情况下,也将出现S=3/2的激发态,两者的质量差与亚夸克构成轻子的对称性质及亚夸克与双夸克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我们认为轻子—夸克都是由亚夸克构成的复合基态。在文中我们通过位势模型的设定求出了轻子—夸克的基志质谱,其径向激发能与轨道激发能都大于目前加速器的能量标度,从而自洽地解释了为何至今没有发现轻子—夸克的径向激发态与轨道激发态。 我们计算了轻子的平均半径和线几率密度分布。所获结果符合丁肇中关于轻子半径上限的著名实验。 此外,我们还证明了含线性势加库仑势或谐振势加库仑势这样的混合幂次势的束缚态方程的解都是双重本征值解。  相似文献   

18.
CERN1989年下半年安装完毕的正负电子对撞机LEP给出的最新实验结果表明,标准模型中存在具有轻中微子的夸克和轻子的代数是3。按此结果要求,我们得出一个手征的、给出三代轻粒子的现实的禁闭弱作用大统一前子模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个关于轻子与夸克的复合自由度模型,认为描述其内部自由度的群是SO_3SU_2SU_2~ASU_2~BSU_2~C。在此基础上对轻子与夸克进行了满意的分类。并利用复合对称性,除能得到SU_3~CSU_2U_1标准模型的结果外,还预言了三种超弱规范场的存在,而且这种超弱规范场的相互作用具有C~P破坏效应。  相似文献   

20.
从亚夸克物理中允许存在的编外粒子出发,探讨了要能存在的双亏克态,双粒子态以及轻子型夸克等物质态,给出了它们的结构性和SU(3)对称表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