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为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103例复发脑梗死和147例初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经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个因素与脑梗死复发有关(均P值<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吸烟、高血压与脑梗死复发有关,而饮酒与预防性治疗对脑梗死复发则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均P值<0.05)。结论加强对脑梗死危险因素的控制是预防其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50例复发脑梗死患者与91例同期入院的初发脑梗死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其临床特点、梗死类型及危险因素。结果腔隙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复发类型;复发的时间多在初次病后的一两年内,其次在5年后;与初发组比较,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复发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并存增加脑梗死复发的几率。预防和积极治疗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是防止脑梗死复发的最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为疾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94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与210例初发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病、心脏病、饮酒与脑梗死复发关系密切,OR值分别为3.880,4.758,3.063(P<0.05);预防性治疗是脑梗死复发的保护因素(OR值为0.126)。结论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饮酒史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对比复发组(102例)与首发组(222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冠心病4种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与高血脂是明显增加第2次卒中的危险因素(P<0.01,P<0.05)。高血糖(糖尿病)与冠心病并不增加第2次卒中的危险性(P>0.05)。结论:①卒中复发多见于老年早期脑梗死患者;②老年人收缩压比舒张压更明显增加卒中复发的危险性;③高血压与高血脂明显增加第2次卒中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441例首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随访1年,记录终点事件。结果脑梗死1年复发率为13%,年龄、高血压病史、纤维蛋白原是影响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高血压病史及纤维蛋白原升高是脑梗死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卢昌懿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3):2503-2503
为探讨再发脑梗死相关因素,指导临床护理,以预防和减少再次复发,对22例再发脑梗死患者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认为积极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对预防和减少脑梗死复发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郑华  郭春生  肖雷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3):1964-1964
目的 探讨复发脑梗死患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50例复发脑梗死患与91例同期入院的初发脑梗死患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其临床特点、梗死类型及危险因素。结果 腔隙脑梗死是最常见的复发类型;复发的时间多在初次病后的一两年内,其次在5年后;与初发组比较,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复发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多种危险因素并存增加脑梗死复发的几率。预防和积极治疗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是防止脑梗死复发的最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脑梗死发病率的不断上升,脑梗死的复发率也就相应增多,给社会及家庭造成了巨大负担.因此,研究复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对该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分析,以期进一步探讨脑梗死复发的新的危险因素,为脑梗死的预防提供有价值的临床信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脑梗死发病率的不断上升,脑梗死的复发率也就相应增多,给社会及家庭造成了巨大负担.因此,研究复发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对该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进行测定分析,以期进一步探讨脑梗死复发的新的危险因素,为脑梗死的预防提供有价值的临床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河北任丘市老年居民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随机抽取任丘市年龄60~70岁的常驻居民5 010例为筛查对象,其中有首次脑梗死病史且2年未失访的459例居民作为研究对象,2年中脑梗死复发53例。前瞻性分析任丘老年居民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R=1.502,95%CI=1.023~2.207)、颈动脉斑块(OR=2.298,95%CI=1.085~4.867)是任丘老年居民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任丘老年居民脑梗死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是LDL-C、颈动脉斑块,对其进行充分认识并积极干预,对有效预防脑梗死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总负荷评分联合磁敏感加权血管造影(SWAN)预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卒中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8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随访3个月,无失访病例,将31例脑卒中复发的患者设为观察组,57例脑卒中未复发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头部核磁共振(MRI)检查和SWAN检查,评估CSVD总负荷评分与SWAN检查的不对称性皮质静脉征(ACVS)情况,并收集两组相关临床资料,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分析CSVD总负荷评分、SWAN检查对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卒中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表量(NIHSS)评分高、CSVD总负荷评分≥3分、ACVS阳性是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OR分别=1.24、1.87、2.12,P均<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SVD总负荷评分、SWAN检查两者单项与两者联合预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卒中复发的AUC分别为0.71、0.79、0.85,灵敏度分别为71.00...  相似文献   

12.
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47例复发脑梗死(复发组)与105例初发脑梗死(初发组)的危险因素,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心脏病、饮酒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最为密切,OR值分别为3.880、4.758、3.063,P值均<0.05,预防性治疗则为脑梗死复发的保护性因素,OR值为0.126。结论: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饮酒史,而预防性治疗是防止脑梗死复发的有意义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脑卒中登记库中760例缺血性脑卒中(其中新发445例,复发3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复发和未复发两组对复发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血压控制情况、颈动脉斑块、脑卒中家族史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史、血压控制情况、颈动脉斑块、脑卒中家族史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最为密切,OR值分别为4.75,3.99,4.01,3.20,P均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主要是糖尿病史、血压控制情况、颈动脉斑块和卒中家族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风险因素并制定二级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出院1年后复发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例数,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风险因素,并据此制定二级预防护理对策。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21例,复发率为17.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风险因素包括吸烟、合并高血压、不规律或从未使用抗血小板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颅内外动脉狭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幸存患者仍存在复发风险,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风险因素的识别,并采取二级预防护理对策,以降低急性脑梗死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CA-IMT)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265例,通过颈动脉彩超检查CCA-IMT,随访观察有无脑梗死复发。结果:随访12个月内,265例脑梗死患者中有25例(9.4%)复发脑梗死,复发与无复发脑梗死患者间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和CCA-IMT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把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的指标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CCA-IMT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CA-IMT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收集65例复发性脑梗死和同期65例首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降血脂治疗情况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甘油三酯(TG) (OR=1.127,P<0.05)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OR=9.116,P<0.05)与复发性脑梗死密切相关,降血脂治疗(OR=0.310,P<0.01)为脑梗死复发的保护性因素.结论:TG和LDL-C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而降血脂治疗是防止脑梗死复发有意义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及二级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资料完整的261例脑梗死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及x2检验方法.结果首次发病年龄、性别、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原发性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服抗凝药及嗜烟与脑梗死复发相关(P值均小于0.05).年龄<45岁的脑梗死患者复发高于≥45岁的脑梗死患者(P<0.005).嗜烟≥10年的脑梗死患者复发高于嗜烟<10年的脑梗死患者(P<0.001).服抗凝药组(76例)与未服抗凝药组(45例)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服抗凝药≥2年的患者与服抗凝药<2年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首次发病年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原发性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及嗜烟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年龄<45岁、嗜烟≥10年的脑梗死患者更易复发.服抗凝药可减少复发率,服药时间≥2年效果更好.对脑梗死患者应控制危险因素,服抗凝药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8.
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及二级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资料完整的261例脑梗死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及χ^2检验方法。结果:首次发病年龄、性别、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原发性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服抗凝药及嗜烟与脑梗死复发相关(P值均小于0.05)。年龄<45岁的脑梗死患者复发高于≥45岁的脑梗死患者(P<0.005)。嗜烟≥10年的脑梗死患者复发高于嗜烟<10年的脑梗死患者(P<0.001)。服抗凝药组(76例)与未服抗凝药组(45例)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服抗凝药≥2年的患者与服抗凝药<2年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首次发病年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原发性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及嗜烟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年龄<45岁、嗜烟≥10年的脑梗死患者更易复发。服抗凝药可减少复发率,服药时间≥2年效果更好。对脑梗死患者应控制危险因素,服抗凝药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大脑中动脉微栓子信号(MES)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并探讨MES与缺血性卒中早期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209例发病72 h内的前循环惠性脑梗死患者,均排除具有潜在心源性栓子.自动在线监测大脑中动脉内的MES,计算MES的发生率并评估其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均前瞻性随访到卒中复发或6个月研究结束时,分析MES与脑梗死复发间的关系.结果 共有77例(36.8%)检测到MES.MES与年龄(每10岁OR 1.71,95% CI 1.22~2.40,P=0.002)和颈动脉斑块(OR 2.67,95% CI 1.39~5.13,P=0.003)相关.在6个月的随访中,有22例(10.5%)发生前循环再次卒中,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ES与脑梗死复发问存在显著相关(log rank 25.24,P=0.000).Cox回归分析显示MES与颈动脉斑块预测脑梗死复发,OR分别为9.42(95% CI 2.75~32.31,P=0.00)和3.39(95% CI1.36~8.48,P=0.01).结论 颈动脉斑块和年龄是MES的危险因素,脑梗死急性期检出MES和颈动脉斑块可以预测脑梗死早期复发.Embo-Dop自动微栓子检测适用于筛选脑梗死复发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98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可控性危险因素及复发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首次入院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同期复发入院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对其可控性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酗酒、吸烟对缺血性脑梗死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症对脑梗死的发生率影响最大,其次是吸烟、酗酒、糖尿病、心脏病;但复发患者与未复发患者比较,下述危险因素使其发病率更高,包括高年龄(73.11±3.26)、高吸烟率(32.5%)和高酗酒习惯(3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找出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可为临床脑梗死患者的预防提供有力的帮助,更可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