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曾经在欧美国家风靡一时,并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追溯萨特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对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并分析了当代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在西方及我国的不同境况.  相似文献   

2.
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观念在文学上的反映。作为存在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萨特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选择”三大原则。这三大原则表现在无神论存在主义文学里,就反射出世界的荒谬与个人的孤独。  相似文献   

3.
《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是田纳西·威廉斯最有名的戏剧三部曲之一。在我国学界,对该剧中人物对"本真性"存在的追求尚未展开深入讨论。对存在主义者萨特来说,本真的人即是自由、负责任的人。威廉斯精心塑造了面临哈姆雷特式"跳还是不跳"的存在处境之"猫"的群像,无论是面临性取向认同、不迎自来的死神还是女性自我意识等存在处境,剧中的"猫"都做出了自由选择。威廉斯对本真性的思考与剖析以存在主义本真性为基础,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20世纪法国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萨特在哲学和文学两个领域均取得了丰硕成果,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以萨特文学作品中的自由观为对象,分析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自由观及责任意识,有助于发掘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中的介入观对过去及今天人类社会的自由和解放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世界波"这个词在各种新闻媒体中频繁出现。很多人把它当成一个本土词汇,然而实际上它是一个外来词。本文主要分析了"世界波"的词汇特征和它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20世纪“中国十大文化偶像”评选揭晓,鲁迅在众多候选者中遥遥领先,以绝对多数票列为十大文化偶像之首。虽然这次评选颇具争议,但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他的一生是用生命来战斗以唤醒国民。这就不禁使笔者想到了青年批评家葛红兵的文章《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写一份悼词》。葛红兵在文章中对二十世纪这个时间段里中国文坛所涌现出的一大批文学大师给予了全盘否定,首先是对鲁迅,葛红兵对其思想、作品乃至人格等均进行了批评,其中的不少观点笔者实在不敢苟同。如葛红兵在文章中认为中国二十世纪作家中没有诞生伟大的思想家。他说:“衡量一个思想家,和衡量一个文学家不一样。一个思想深刻的文学家,只要他在一些人生或社会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深刻的阐释就可以了,但是一个思想家,他必须建立自己对于世界的独特的哲学上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体系,就是说他必须有自己的哲学,他必须为世人提供全面系统的对于这个世界的崭新的理解和解释。总之,他必须是一个体系性的思想者。而就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界来说并没有这样的人,鲁迅是一个思想深刻的文学家,但是并不是一个体系性的思想家,从思想家的角度,和二十世纪西方巨人杜威、萨特等比较起来,是不合格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假设待定法求出了广义坏Boussinesq方程的具双曲正割函数分式形式且渐近值不为0的4个新精确孤波解和6个余弦周期波解,并分别讨论了它们的有界性,揭示了行波波速的改变对上述钟状孤波解和余弦周期波波形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教育要面向世界,中西方文化交往要发展,对现代西方哲学就要有所了解,不了解就会陷入盲目性。近年来,有些人崇拜“存在主义”,崇拜“科学哲学”,殊不知“存在主义”即使在西方世界也已过时,而“科学哲学”其实并不科学。出现这些情况都是盲目性的表现,而这种盲目性是对现代西方哲学无知造成的,因此,正确认识现代西方哲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宗教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虽然产生于印度,但是在中国却获得了最充分的发展并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宗教之一。外来的佛教遇到中国本土文化,经过冲突、融合,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性质,发展至唐朝,形成了最中国化的宗派——禅宗。中国的禅宗把佛教的如来藏思想和老庄哲学的自然无为融合在一起,同时也吸收了儒家的心性说,最终成为一种追求自然人生态度和精神世界的世俗化宗派。佛性思想是佛教的核心问题,儒家的根本问题则是人性论,它们两者之间关系密切。讨论了禅宗的佛性思想与儒家的人性思想之间的关系,并简述中国的禅宗佛性思想对佛教人生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规则波越过光滑堤后的波周期变化,本文基于近岸波浪传播变形非静压模型分析了相对淹没深度、深水波陡、相对堤顶宽度和坡度对越浪堤波周期变化的影响。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建立了光滑越浪堤波周期透射系数的预测公式。结果表明:堤后平均波周期受高频谐波的影响小于入射波周期;堤顶相对淹没深度以及深水波陡是波周期透射系数的主要影响因子,且与其线性相关;相对堤顶宽度的影响次之,且出水堤时对于波周期透射系数变化的影响大于淹没堤;斜坡坡度对波周期透射系数的影响最不明显。将预测公式得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相比,确定性系数高达0.95,表明其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1.
智能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一直是机器人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设机器人作业环境为二维平面大小一定的矩形,机器人行走时原地转向或直线行走.在离散区域上用栅格法,选择任意位置为起始点和目标点,两个搜索波的速度相同,向各方向传播,遍历障碍物,两个波前沿的初始交点为两点间最短路径.本文重点研究最佳的、最容易形成的菱形波+方波和菱形波+菱形波*+方波,当"菱形波+菱形波*+方波"离散搜索波在步长n≤93时,每个第三步长与所研究波级别的最佳波相重合;利用本算法描述地形时,能够与传统可视图法描述相媲美;此外,还给出了任意地形离散波和连续波间差的广义概念.路径规划算法的研究中证明了相关的命题,路径规划的算法经过计算机模拟,证实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2.
SH波入射时非等腰三角形结构与基础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复变函数和坐标移动方法研究了SH波入射时非等腰三角形结构与基础的相互作用.建立数学模型,并将模型分割为两部分,其一为非等腰三角形和半圆形组成的区域Ⅰ,其余为区域Ⅱ;在区域Ⅰ内构造一个满足非等腰三角形两边应力自由的驻波解,在区域Ⅱ内构造满足水平边界应力自由的散射波;利用"契合"思想,通过移动坐标在区域Ⅰ、Ⅱ的公共边界实现位移和应力的连续,建立求解该问题的无穷代数方程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入射波的物理参数对非等腰三角形结构表面位移的影响显著.结构对SH波在弹性空间传播的影响突出.较"软"的结构相对较"硬"的结构吸收"能量"较多,反射"能量"水平差,使表面位移大小及出现地点不同.  相似文献   

13.
非理性主义自叔本华、尼采以来,渐进形成西方哲学一个声势浩大的派别,而存在主义是这一洪流中的中坚力量.海德格尔作为存在主义中最著名的思想家,以"存在"作为其哲学本体论的根本问题来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讨论海德格尔的哲学本体论,从"此在"、"烦"、"畏"来梳理海德格尔"存在"本体论的内在逻辑理路,理解其哲学对人的意义价值的追问与界定.  相似文献   

14.
认为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其本源包括本土的民本思想、西方的人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三个部分.阐迷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对传统的民本思想的批判继承、对西方人本思想的扬弃和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狼娃山铁矿属于岩浆岩型磁铁矿床,预测类型为矽卡岩型,矿床规模为中型。为了找寻狼娃山地质—地球物理成矿模型,首先可根据航磁异常划分出地层、岩性、构造等地质单元;然后选择成矿有利部位开展高精度地磁测量,寻找和圈定矿致异常;最后通过分析研究该测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找出了狼娃山简要的成矿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对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分析来为矿区周围找矿方向提供地质—地球物理成矿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高一涵的宪政思想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宪政文化,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历史的因素来看,他身经新旧两个时代,而作为舶来品的"宪政"正风行神州,从自身因素来看,其学贯中西,深喑西方政治思想,此外,严复、胡适等人也影响了其宪政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吸波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雷达波吸收材料是现代武器隐身技术的关键材料之一。随着隐身技术的迅猛发展,吸波材料的研究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介绍吸波机理、涂覆型吸波材料与结构型吸波材料的种类、结构型式以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吸波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海明威独创的冰山理论,是现代西方最具影响的文学理论之一,它开创了一种语言简洁而内蕴丰富的全新创作观,对同时代以及现今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对应的是,中国古代"言意观"正视"言不尽意"的事实,追求"意在言外"的创作目的,主张以有限的言说传递无限生动、丰富的审美空间。"冰山理论"与中国的"言意观"作为中西方诗学的代表性理论,在语言观、审美追求等方面的融通之处使得对两者的比较研究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文学历程中,罗马文学扮演了一个“中介”的角色。后世欧洲文学是通过罗马文学的“折射”间接受到了古希腊文学的影响。作为从《古怪人》到《吝啬鬼》的桥梁,《一坛金子》是最具代表意义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 极谱络合吸附波是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的灵敏极谱波。它既不同于电极可还原(或氧化)物质的扩散波,也不同于平行催化波、氢催化波、一般的络合物波和单纯的吸附波。与经典的极谱波、一般的络合物波和平行催化波比较,极谱络合吸附波的突出特点是,它不但可以应用于测定在电极上可以直接还原(或氧化)的金属离子,而且可以应用于测定那些难于在电极上还原的金属离子;同时,灵敏度又比经典的极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