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重组小鼠β防御素3(rMBD3)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10 mg·kg-1·d-1rMBD3腹腔注射3月,观察小鼠的一般状态,以及对主要脏器的影响。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rMBD3高剂量组(10 mg·kg-1·d-1)、rMBD3低剂量组(5 mg·kg-1·d-1)和利巴韦林组(100 mg·kg-1·d-1)。采用流感病毒液滴鼻感染建立甲型流感病毒H1N1感染小鼠模型,感染病毒12 h后分别腹腔注射给药。每日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和死亡情况。于攻毒第3天检测肺泡灌洗液流感病毒滴度、血清γ干扰素含量、肺指数和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小鼠腹腔注射10?mg·kg-1·d-1 rMBD3 3月,未发现明显异常反应或死亡,各重要脏器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rMBD3各剂量组肺泡灌洗液中的病毒滴度、肺指数抑制率均降低,肺组织病理改变减少。结论 rMBD3对小鼠无明显毒性作用,在体内具有抗流感病毒、保护流感小鼠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香菇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研究香菇多糖(LTN)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LTN1及5mg·kg-1·d-1×6,ip可促进正常小鼠由ConA(2.5mg·kg-1)刺激的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1,5及10mg·kg-1·d-1×8或5,ip能分别纠正由环磷酰胺(Cy,200mg·kg-1和80mg·kg-1,ip)诱导的免疫亢进或低下状态。此外,LTN(1,5和10mg·kg-1·d-1×6,ip),促使小鼠胸腺L3T4+(Th)和Lyt2+(Ts)细胞数减少,外周脾脏L3T4+和Lyt2+细胞数增加,腹腔巨噬细胞释出肿瘤坏死因子(TNF)也明显增加。这些作用均以LTN5mg·kg-1·d-1作用最佳。提示LTN可能通过影响T细胞及其亚型,促进TNF活性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魏酸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法,造成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阿魏酸(0.8,1.6 g·kg-1·d-1)对小鼠全脑缺血30m in及再灌注60m in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活性、MDA含量的影响。大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8mg·kg-1),共2次,间隔4h,在第一次注射后2h将大鼠浸入4℃冰水5m in,造成血瘀模型,观察阿魏酸(50~200mg·kg-1·d-1)对血黏度的影响。结果阿魏酸(0.8g·kg-1·d-1)可显著提高脑组织LDH活性、可明显降低MDA含量、可显著提高SOD活性;阿魏酸(1.6g·kg-1·d-1)可显著降低MDA/SOD比值;对大鼠血黏度无明显影响。结论预防性应用阿魏酸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对大鼠血液流变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黄芪多糖对内毒素致小鼠毒性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结果表明,预先给予黄芪多糖(APS)ip30,60,100mg·kg-1·d-1×7d能明显提高内毒素(25mg·kg-1·ip)中毒小鼠的存活率,APSip 100mg·kg-1·d-1×7d,能完全解除内毒素的致死作用,对内毒素中毒鼠肝脏内ATP含量及EC值下降具有拮抗作用。上述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APSip 60,100mg·kg-1·d-1×7d能明显拮抗内毒素处理小鼠肝匀浆中MDA升高及GSH降低。电镜显示APS对内毒素处理小鼠肝脏线粒体结构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和(±)棉酚在雌大鼠抗早孕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第6~9天大鼠,分别ig(±)和(-)棉酚80mg·kg-1·d-1和40mg·kg-1·d-1,结果有明显的抗早孕作用。然而(+)棉酚40mg·kg-1·d-1对大鼠生育无明显影响。(-)棉酚30μg·ml-1能抑制体外培养黄体细胞孕酮的分泌。(+)棉酚10μg·ml-1能促进黄体细胞分泌孕酮。hCG1IU·ml-1能明显刺激体外培养颗粒细胞孕酮的分泌。(±)棉酚10和30μg·ml-1皆能明显降低颗粒细胞对hCG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6.
Kappa-晒化卡拉胶对实验动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端  杨香媛  韩群  奚蓓蓓  谢佩  林正杰 《药学学报》1992,27(10):725-728
Kappa-硒化卡拉胶是一含硒有机化合物。ip 9 mg·kg-1·d-1×5d或单次ig 35,70,140mg·kg-1能显著提高乌头碱致大鼠HA的阈剂量,此作用可与Na2SeO3 1 mg·kg-1·d-1×5d ip比拟.随着Kappa-硒化卡拉胶ig剂量增加,尚可提高乌头碱所致VE,VT和VF的阈剂量。ip 9mg·kg-1·d-1×5 d或ig 70mg·kg-1能提高BaCl2致大鼠或哇巴因致豚鼠HA的阈剂量。对BaCl2致大鼠VF或哇巴因致豚鼠VE的阈剂量,分别在ig70mg·kg-1与140mg·kg-1时有提高,而ipNa2SeO3 1 mg·kg-1·d-1×5d无此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任秀华  斯陆勤  曹磊  姚洁  裘军  李高 《药学学报》2008,43(5):528-534
为研究药用辅料对大鼠体内细胞色素P450 3A(CYP3A)药酶活性的影响, 大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 酮康唑(75 mg·kg-1·d-1), 曲拉通X-100(30 mg·kg-1·d-1)、 聚氧乙烯蓖麻油(EL35, 150 mg·kg-1·d-1)、 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 150 mg·kg-1·d-1) 5 d后, 12 h禁食再经十二指肠给予上述试药, 20 min后给予咪哒唑仑作为探针。分别测定咪哒唑仑及其代谢物1′-羟基咪哒唑仑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 比较曲拉通X-100、 EL35和RH40处理组与生理盐水组的药代动力学差异。结果显示, 阳性对照药酮康唑对CYP3A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而曲拉通X-100、 EL35和RH40使1′-羟基咪哒唑仑与咪哒唑仑的AUC0-∞比值分别从1.14降至0.90、 1.03和0.64,统计学分析表明曲拉通X-100和EL35对CYP3A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而RH40对CYP3A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 在药物制剂研究及临床应用中, RH40有可能影响经细胞色素P450 3A转化的药物代谢及处置, 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对药物的临床应用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周吉银  周世文 《药学学报》2007,42(12):1243-1249
糖尿病视网膜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寻找新的治疗药物。给大鼠腹腔注射链脲菌素(35 mg·kg-1) 2周后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14周,之后连续16周每天分别拌食给予小檗碱75、150及300 mg·kg-1、非诺贝特100 mg·kg-1和罗格列酮4 mg·kg-1。用HE染色检查视网膜结构和免疫组化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 α/δ/γ的表达。结果发现,正常对照组大鼠的视网膜厚度大于其他各组,经小檗碱(150及300 mg·kg-1)和罗格列酮(4 mg·kg-1)的治疗能增加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厚度,但视网膜的结构在各组间无差别;小檗碱(150及300 mg·kg-1)和罗格列酮(4 mg·kg-1)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PPARγ蛋白表达,小檗碱(150及300 mg·kg-1)和非诺贝特(100 mg·kg-1)能显著增加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PPARα和PPARδ的表达。小檗碱调控视网膜PPAR α/δ/γ蛋白表达可能是其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机制之一,可能成为比罗格列酮和非诺贝特更有效的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银甲片是否通过纠正外周血Th17/Treg平衡改善慢性输卵管炎大鼠不孕。方法 100只雌性Wistar大鼠,其中82只构建慢性输卵管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取8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左旋氧氟沙星组(20 mg·kg-1)、银甲片低剂量组(0.38 g·kg-1·d-1)、银甲片中剂量组(0.76 g·kg-1·d-1)、银甲片高剂量组(1.52 g·kg-1·d-1),每组16只,另取16只设为空白对照组。治疗组分别按不同剂量灌胃给药,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20 mL·kg-1·d-1),每日1次,灌胃7 d后停药1 d,7 d为1个周期,共灌胃3个周期。给药结束后,观察大鼠受孕情况,采集血样和输卵管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输卵管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输卵管组织超微结构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6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Th17细胞比例;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输卵管组织IL-17、IL-10、Foxp3、RORγt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输卵管纤毛、微绒毛稀疏,线粒体肿胀;且TNF-α、IL-6含量、Th17细胞比例及输卵管组织IL-17、RORγt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大鼠受孕率、IL-10、Treg细胞比例及Foxp3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银甲片高剂量组改善大鼠输卵管结构;明显降低模型大鼠TNF-α、IL-6含量、Th17细胞比例及输卵管组织IL-17、RORγt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大鼠受孕率及IL-10、Treg细胞比例和Foxp3 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 银甲片可有效地调节Th17/Treg平衡,进而调节Treg和Th17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提高慢性输卵管模型大鼠受孕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MT)对心移植后冠状动脉硬化及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A (PDGF-A)表达的影响。方法 于大鼠腹腔内异位心脏移植术后分别应用MT ( 30mg·kg-1·d-1)(MT组=7例)或环胞素A (10mg·kg-1·d-1) (对照组=7例)。心移植后6 0d时观察比较组间移植心的冠状动脉硬化病变率及程度,排异反应及PDGF A的表达程度。结果 MT组的移植心冠状动脉硬化发生率和内膜增厚程度以及PDGF A的表达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而心肌排斥反应程度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T可抑制移植心冠状动脉硬化病变,该效果可能与MT对移植心PDGF A表达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长苞凹舌兰提取物(CE)能否改善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其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方法ipD-半乳糖120mg·kg-1·d-1和亚硝酸钠90mg·kg-1·d-1连续60d建立衰老模型,从d47开始igCE2.5,5,10mg·kg-1·d-1,连续14d。跳台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染色测定海马内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Bax凋亡相关蛋白的阳性细胞数,并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灰度扫描。结果CE明显改善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跳台实验的潜伏期明显延长,错误次数显著减少。衰老小鼠脑中Bcl-2阳性神经元减少,caspase-3和Bax阳性神经元增多。CE可抑制这些凋亡相关蛋白的阳性细胞数改变,从而可能阻断凋亡级联反应的发生。结论CE可增强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对CCl4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和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小鼠灌胃CCl4的植物油溶液80 mg·kg^-1建立肝损伤模型,连续尾静脉注射3个剂量的PHGF(12.5,25,50 mg·kg^-1)7 d后,取血清测定各组小鼠ALT和AST,T-SOD和MDA的值;取肝脏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中Bcl-2与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PHGF各给药组ALT与AST的值要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T-SOD和MDA值与肝损伤模型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病理切片观察显示,各给药组的肝组织细胞坏死情况明显好于模型组;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HGF各给药组的Bcl-2与Bax表达量的比值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PHGF对CCl4所致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无关,与其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并下调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抑制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方法,建立脑缺血模型,大鼠pMCAO术后通过腹腔给予OMT(30、60、120 mg.kg-1),以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和行为学症状等指标评价OMT对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通过HE染色方法观察OMT对缺血皮层神经细胞的形态变化以及数目的影响;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OMT对缺血皮层Caspase-3、Bcl-2、Bax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体内模型中,OMT(30、60、120 mg.kg-1)可明显减小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和改善行为学体征(P<0.01)。HE染色结果提示:OMT可明显增加神经细胞的存活率改善神经细胞的形态。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大鼠pMCAO后3、6、12、24 h,缺血皮层Caspase-3、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在3 h开始上升,24 h达到峰值;而Bcl-2的表达水平在3h开始下降,24 h降到最低。给予OMT后可下调pMCAO大鼠缺血皮层中Caspase-3、Bax蛋白,上调Bcl-2蛋白。结论氧化苦参碱对脑缺血损伤有直接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上调Bcl-2及下调Bax、Caspase-3蛋白水平抑制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三子颗粒通过降低微小核糖核酸-205-5p(miR-205-5p)水平抑制小鼠脾虚型肠道腺瘤生长的作用。方法 取70只4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对氧化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结直肠腺瘤模型,将建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200 mg·kg-1)组、miR inhibitor-NC (2 mg·kg-1)组、miR-205-5p inhibitor (2 mg·kg-1)组和三子颗粒低、中、高剂量(1.7、3.4、6.8 g·kg-1)组,造模期间ig给药,每天1次。比较各组小鼠肠道腺瘤的数量并测量腺瘤体积;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肠道腺瘤的病理情况;CCK-8法检测各组小鼠肠道腺瘤细胞增殖活力;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小鼠肠道腺瘤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肠道腺瘤miR-205-5p表达量及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Ki67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TEN、Bcl-2、Bax、Ki67蛋白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活性实验验证miR-205-5p和PTEN的靶向关系。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阿司匹林组和三子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肠道腺瘤数量、体积及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miR-205-5p表达量、Bcl-2、Ki67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TEN、Bax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其中三子颗粒作用呈剂量相关性;与miR inhibitor-NC组比较,miR-205-5p inhibitor组小鼠肠道腺瘤数量、体积及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miR-205-5p表达量、Bcl-2、Ki67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TEN、Bax mRNA及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荧光素酶活性实验证实miR-205-5p可靶向调控PTEN。结论 三子颗粒可抑制小鼠脾虚型肠道腺瘤生长,可能是通过下调miR-205-5p,上调PTEN、Bax表达,下调Bcl-2、Ki67表达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蜂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研究Fas、Bax、Bcl2、p53基因蛋白表达。结果缺血30min,再灌注48h后,模型组和蜂胶总黄酮组的大鼠心肌Fas基因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且蜂胶总黄酮组的Fas表达均低于模型组,证明蜂胶总黄酮对Fas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Bax基因的蛋白表达:模型组与蜂胶总黄酮组均高于假手术组,但蜂胶总黄酮组与模型组之间并无差异。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模型组与蜂胶总黄酮组均高于假手术组,其中蜂胶总黄酮高剂量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其它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53基因蛋白表达:各组切片经免疫组化反应后,均未见明显的p53基因蛋白表达迹象。结论蜂胶总黄酮通过抑制Fas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而减少了心肌细胞的凋亡,保护了心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卡维地洛对急性柯萨奇B3(CV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儿茶酚胺及炎症因子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8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20),心肌炎组(n=30),卡维地洛组(n=30)。后两组经腹腔接种CVB3诱发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感染 24 h 后卡维地洛组每日灌胃给予卡维地洛 10 mg/kg,连续 14 d。于接种第7和14天随机从各组抽取8只小鼠取血后处死并留取心脏等标本。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心肌病理改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法检测去甲肾上腺素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心肌IL-6mRNA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心肌IL-6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心肌炎组比较,卡维地洛组心肌病理损伤明显减轻。与正常组比较,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明显升高,卡维地洛干预后小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心肌炎组心肌IL-6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心肌炎组比较,卡维地洛组IL-6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卡维地洛通过抑制儿茶酚胺对心肌的毒性作用以及下调心肌IL-6表达水平,减轻心肌炎小鼠的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7.
槐果碱对感染CVB3搏动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造成病毒性心肌炎模型,观察槐果碱对该模型的作用。方法:(1)将乳鼠心肌细胞分成4组:感染组,感染CVB3;治疗组,感染病毒后加入100mg·L~(-1)的槐果碱;同时设立药物对照组和细胞对照组。在处理的d 2,3,5观察各组细胞病变效应(CPE)、细胞搏动频率并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浓度。(2)将心肌细胞感染CVB3后加入不同浓度的槐果碱(12.5~400mg·L~(-1)),设立病毒、细胞及药物对照。在处理后d 2,3,5观察CPE并测定细胞上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浓度。结果:(1)100mg·L~(-1)的槐果碱对感染CVB3的乳鼠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治疗组的CPE较感染组减轻,上清液中的LDH浓度降低。(2)槐果碱在12.5~300mg·L~(-1)之间均对感染CVB3的乳鼠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它可以减轻病毒导致的CPE,并减少LDH释放。在400mg·L~(-1)反而会加重CPE,增加LDH释放。结论:一定浓度的槐果碱在体外对感染CVB3的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对顺铂(DDP)大鼠肾毒性有无保护作用。方法DDP8mg·kg-1ip诱导大鼠肾损伤,于给予DDP2d前大鼠分别ip50,100mg·kg-1·d-1TMP,连续5d,于给药d5收集各组大鼠尿液,测24h尿蛋白含量,并于末次给药后4h处死大鼠,测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含量,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肾脏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50,100mg·kg-1TMP组可降低DDP所致大鼠24h尿蛋白及血清BUN和Cr含量的升高(P<0.01);TMP两剂量组也可明显减少肾脏细胞凋亡率(P<0.01),显著增强肾脏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减少Bax表达,并明显降低Bax/Bcl2比值(P<0.01)。结论TMP可能通过降低凋亡相关蛋白Bax和增强Bcl2的表达,并降低Bax/Bcl2比值而抑制DDP引起的肾细胞凋亡,使肾脏免受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urantide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和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PI3K/Akt及PKC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可逆性冠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给予大鼠心脏缺血30 min再灌注90 min。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urantide低、中、高剂量组(3,10,30μg.kg-1)、维拉帕米对照组(1.6 mg.kg-1)、urantide+CHE组(30μg.kg-1+1 mg.kg-1)、urantide+LY294002组(30μg.kg-1+0.3 mg.kg-1)。Urantide低、中、高剂量组中urantide于缺血前5 min舌下静脉1 min内一次性推注,urantide+CHE组与urantide+LY294002组中,在穿线稳定后舌下静脉分别快速推注CHE与LY294002,5 min后舌下静脉快速推注uran-tide 30μg.kg-1,稳定10 min后再行缺血/再灌注操作。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一氧化氮(NO)含量。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指数(AI),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Bcl-2、Bax的蛋白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urantide 30μg.kg-1能明显升高SOD活性(P<0.01),明显减少血清中MDA的含量(P<0.05),明显提高NOS活力(P<0.01),使NO含量增加(P<0.01);Bax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1),Bcl-2蛋白表达增加(P<0.05);urantide+CHE组与urantide+LY294002组与urantide30μg.kg-1组相比,SOD活力和NO含量下降,MDA含量上升,心肌组织中Bax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上升,而Bcl-2蛋白表达下降,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rantide能够通过激活PKC和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减少心肌组织氧自由基的含量,进一步调控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从而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黄芪三萜皂苷(Astragalus saponins,AST)对CVB3病毒诱导病毒性心肌炎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CVB3病毒、原代心肌细胞及小鼠构建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并使用AST进行干预,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小鼠的生存率和体质量变化,体外超声评价小鼠的心脏功能及检测心肌蛋白中LDH和CK-MB水平。心肌组织天狼星红染色评价纤维化水平及TUNNEL染色检测心肌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心肌蛋白中Caspase-3和Fas表达情况以研究AST保护病毒性心肌炎的机制。结果:AST能够显著增加CVB3注射后的小鼠生存率、缓解CVB3诱导小鼠的体质量减轻。体外超声结果显示,AST能够显著改善CVB3诱导小鼠心脏的收缩功能障碍。CBV3诱导组小鼠心肌蛋白中LDH和CM-KB水平较正常小鼠显著增加,而AST对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心肌组织病理染色结果显示,AST对CVB3诱导的心肌扩张和纤维化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CVB3诱导组小鼠心肌组织的凋亡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小鼠,而AST对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CVB3感染的心肌组织中,Caspase-3和Fas表达水平显著的升高,而AST能够显著的抑制CVB3诱导的二者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结论:AST通过提高小鼠的生存率、抑制心肌扩张、心肌组织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凋亡对CVB3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抑制CVB3诱导的Caspase-3和Fas在心肌组织中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