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选取的120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恢复经口饮食时间、患者营养状况、临床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经口饮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营养支持2w后,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转铁蛋白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的血红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转铁蛋白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在治疗前后没有显著差异(P 0. 05);营养支持2w后,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的视黄醇结合蛋白差异不显著(P 0. 05);两组患者的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 05),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治疗时间差异不显著(P 0. 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有利于严重创伤患者尽早恢复经口饮食,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这种营养方式不会对患者临床结局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营养液中额外增加乳清蛋白制剂,对照组采用家属自制流质饮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w后的营养状况血清指标、营养状况评分(MNA)、神经功能评分(NIHS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2w后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M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三酰甘油、血糖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2w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褥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早期营养状态,有利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利于减少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於莹 《中国食品工业》2023,(20):126-128+108
目的:评价预见性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间80例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组间基本特征匹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规干预护理,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均干预2周。比较分析两组干预前后血清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TP)、血清前白蛋白(PA)]、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运动量表(Fugl-Meyer, FM)评分和鼻饲并发症发生情况等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血清TP、PA值,NIHSS评分、FM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试验组血清TP、PA值,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NIHSS评分均有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干预期间,试验组鼻饲总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营养指标,提高神经功能恢复,降低鼻饲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之间收治的8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设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基础,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40例,给予实验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给予常规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分别为36例和29例,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和72.50%,实验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恢复时间分别为(7.6±1.3)d和(9.8±1.9)d,住院时间分别为(21.2±4.1)d和(30.5±3.5)d,住院费用分别为(20168.9±55.6)元和(31274.2±48.8)元,P 0.05.结论 :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促使患者的康复进程加快,同时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治疗费用,也能够减轻患者家属以及经济方面的负担,具有较好的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肠内营养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Ebsco(CINAHL)、Sciencedirect、Springer,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纳入实验组以肠内营养为干预措施,对照组为安慰剂的随机对照研究,并按Cochrane的系统评价方法,由2位评价员根据相关标准各自独立对文献进行评价及数据提取。结果:共纳入4项研究,总样本量为320例,其中实验组166例、对照组15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两周[SMD=0.46,95%CI(-0.05,0.97)]与术后4~6周[SMD=0.61,95%CI(-0.05,1.28)]的股四头肌肌力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进行亚组分析后得出术后股四头肌肌力[SMD=-0.30,95%CI(0.16,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SMD=-0.37,95%CI(-0.61,-0.12)]以及术后两周疼痛评分[SMD=-0.27,95%CI(-0.51,-0.02)]的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的应用可以改善TKA患者术后股四头肌肌力,并能降低患者的疼痛水平以及缩短住院时间,但由于纳入的文献数量以及相关结局指标较少,肠内营养对于促进术后康复,以及减少TKA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来进一步确证其成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研究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在胆管癌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56例胆管癌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EN)和肠外营养组(PN),所有患者以代谢支持为基础进行营养治疗,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术后3、7天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率、总胆红素下降率、肝酶(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下降率,,肠功能(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手术部位感染(腹腔、伤口)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胆漏的发生率及住院费用,并对比分析。结果 :早期肠内营养组在肠功能恢复时间、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下降率、胆红素及肝酶的下降率、住院费用方面均优于肠外营养组(p0.05),但腹胀的发生率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胆漏的发生率与肠外营养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胆管癌术后患者中较肠外营养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谷氨酰胺、精氨酸、ω-3脂肪酸、膳食纤维等特殊营养物质在肠内营养中的应用。这些特殊营养物质对特定疾病的治疗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旨在为临床应用以及肠内营养制剂的研制开发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与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共128例纳入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分析比较术前1d、营养支持第1d和支持1w后患者营养指标、体液免疫指标和细胞免疫指标水平。结果:营养支持1d T2时两组患者营养指标、体液免疫指标和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除CD8+)均明显高于营养支持第1天T1水平,CD8+则明显低于T1水平,且T2时期观察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有统计意义(P <0. 05)。结论: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临床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干预中,可显著提升患者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肠内营养对护理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8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 0.05);观察组护理期间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66%,显著低于对照组18.61%的发生率(P 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应用早期肠内营养(EN)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78例AMI合并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入组者均给予利尿剂扩血管、强心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39例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饮食干预,研究组39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EN,对比两组营养状况、心功能、并发症及炎性因子。结果:干预后ALB、Hb水平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CO、LVEF及SV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CRP、IGF-1、IL-6水平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BNP水平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5.12%低于对照组23.08%(P<0.05)。结论:AMI合并心衰应用早期EN,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心功能改善,并减轻炎症损伤,有利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与研究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临床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合肥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共80例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前期肠外营养支持联合后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和临床治疗情况,总结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营养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临床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干预中,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近年来乳清蛋白作为营养物质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通过对其功能特性及相关应用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指出乳清蛋白具有比其他常见食物蛋白质更合理的氨基酸组成与更高消化率的特点,可作为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应用于临床肠内营养支持,起到纠正负氮平衡、减缓肌肉萎缩退化、提高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未来可就乳清蛋白在功能性食品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发挥的功能性和营养性及其相应的作用机理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以进一步拓展乳清蛋白在医学营养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45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间段病情贻误或长时间治疗的45例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身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Barthei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治疗期间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治疗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影响。方法:以本院2016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98例胃癌患者为对象,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49例予以肠外营养干预,试验组49例予以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术后营养状态、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估量表(PG-SGA)评分为4.01±1.33分,比对照组的5.20±1.80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白细胞介素-2 (IL-2)、免疫球蛋白A (Ig A)、免疫球蛋白G (Ig G)及免疫球蛋白M (Ig M)水平均比对照组高,而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营养指标,并且促使其免疫功能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鼻饲法在ICU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选取的10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改良鼻饲法,对照组常规鼻饲,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营养状况、血糖水平、鼻饲相关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肠内营养支持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鼻饲2周后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鼻饲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鼻饲1周血糖水平、鼻饲2周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鼻饲第1天(P<0.05),但观察组鼻饲1周血糖水平、鼻饲2周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内营养支持2周后,观察组呕吐、高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反流、腹泻发生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鼻饲法有利于减缓ICU患者营养状况恶化,有利于ICU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有利于减少鼻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早期肠内营养在根治性膀胱全切围手术期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至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恢复、营养指标改善以及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支持时间为10.63±2.02d,短于对照组的13.08±2.45d,观察组患者的离床活动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分别为4.88±1.79d、18.35±3.01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6.89±2.03d、20.47±4.11d,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EN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均优于PN组患者(P0.05);其次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如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35.56%(16/45)、26.67%(12/45)、24.44%(11/45),高于对照组的17.78%(8/45)、13.33%(6/45)、20.00%%(9/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改善根治性膀胱全切患者术后的营养状态,促进疾病的恢复,同时对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肠内营养配制室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保证肠内营养配制工作的安全与规范。方法应用HACCP原理进行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措施、关键限值。结果最终确定营养液瓶消毒、食材制熟、巴氏杀菌、冷藏、发放,共5点为关键控制点,并确定关键控制点的限值,其中营养液瓶杀菌条件为100℃、20 min,食材制熟条件为煮沸15 min,巴氏杀菌条件为70℃、10 min,冷却条件为快速冷却至4℃,发放时采用条形码电子扫描核对患者信息及营养液有效期。最终进行了效果验证,采用GB19645-2010中的微生物限量标准进行检测,在配制后以及4℃冷藏24 h后微生物结果均符合标准。结论近年来,随着肠内营养广泛受到临床认可,适用范围不断扩大,临床对于肠内营养的配制水平也越来越重视。应用HACCP原理规范医院肠内营养配制的工作过程,保证了肠内营养液的质量与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早期康复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后ADL(97.56±0.25)分、NIHSS(3.15±0.04)分、BBS(39.04±0.62)分、心理护理评分(96.48±3.01)分、饮食(95.82±2.22)分、功能锻炼(96.75±0.80)分、有效率96.9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结论:实施早期康复干预,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率。对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平衡能力的改善,均具有重要价值。临床应根据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病情,通过被动运动、主动运动等方式,进行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及饮食干预,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添加乳清蛋白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肠内营养,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和乳清蛋白强化的早期肠内营养,两组均治疗28d。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肺部感染、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28d后体重、总蛋白、血红蛋白和白蛋白等营养学指标水平分别为59.45±22.25kg、72.05±7.42g/d L、16.02±2.75g/d L和41.15±3.68g/d L,均高于对照组的45.42±13.95kg、56.73±6.98g/d L、8.24±2.63g/d L和29.34±2.75g/d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4d后Ig A、Ig G、Ig M等免疫球蛋白以及CD4+、CD4+/CD8+等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水平上升,对照组治疗21d后免疫球蛋白及其T淋巴细胞和其亚群水平出现升高,且治疗14d、21d以及28d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及其T淋巴细胞和其亚群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骨折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67%(2=7.64,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复发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添加乳清蛋白早期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手术创伤与其他任何伤害一样,都被认为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免疫防御机制和炎症反应。手术创伤这种应激状态可导致机体处于严重的分解代谢状态,同时可导致肠屏障功能的损害和免疫功能的抑制。应激状态下的病人如果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给,或者分解代谢持续时间较长,将导致蛋白质消耗和营养不良,引起肌肉无力,影响组织修复和伤口愈合。免疫功能的损害增加了机体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