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Planning》2019,(8)
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使用主要有抗震概念设计、延性抗震设计、减震隔震设计等,除此之外,在材料上的设计也能够有效达到抗震的效果,比如说预应力混凝土。本文就浅谈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主要介绍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与发展,重点阐述了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理论与现行抗震设计方法的区别和联系,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可靠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速铁路桥梁广泛采用混凝土重力式桥墩及钻孔灌注桩基础。针对高速铁路桥梁的主要结构特征,介绍了其地震反应特点。由于高速铁路桥梁墩身横桥向刚度及截面抗力较大,导致桩基础承受的地震作用也较大,使桩基础基于强度控制的能力保护设计难于实现。通过对比AASHTO(LRFD),Eurocode 8、新西兰桥梁抗震规范及日本铁道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对桩基础抗震性能的要求,提出了高速铁路桥梁桩基础由能力保护设计向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转化的必要性。建议应根据桥梁的重要性,对桩基础采用多级抗震设防思想,合理地利用地基土的塑性耗能作用,以减少桥墩的水平地震作用。介绍了强震下桩基础的非线性静力计算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地基土非线性的合理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4.
2014年2月1日《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开始正式施行。新规范相对于原《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J 004-89在桥梁的抗震设计思想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创新。为方便设计人员参考,在此对新抗震规范桥梁抗震设计思想进行了介绍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建设工程抗震设计审查是行政许可事项,是施工许可的前置条件。根据南通市在开展城市桥梁抗震设计审查中的工作实践与探索,分析城市桥梁抗震设计审查的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总结出包括桥梁基础、墩台结构、支撑连接构件及桥梁上部结构等桥梁抗震设计主要构造措施,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和推广城市桥梁抗震设计审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秦永刚 《市政技术》2020,(2):98-101
城市桥梁抗震加固规划需要在已建桥梁抗震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给出桥梁抗震加固的优先顺序,以保证桥梁抗震加固工作有序进行。文章首先明确了桥梁抗震加固的优先原则,提出抗震加固优先等级及优先指数的概念,分析影响抗震加固优先等级的主要因素,包括桥梁位置重要性、抗震能力、加固难易程度及桥龄,通过计算抗震加固优先指数确定桥梁抗震加固优先等级。按照抗震优先等级评估方法,对北京市城市桥梁进行抗震优先等级计算分类,提出抗震加固规划建议。文章中的一整套评估体系,可为各地桥梁养护管理单位进行抗震加固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网络在城市生命线抗震防灾系统中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同时交通网络对桥梁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近年来全球的多次大地震表明,桥梁工程作为抗震防灾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防止地震次生灾害的加重。鉴于此,本文基于桥梁抗震设计展开了一系列分析,以期带来一些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基于性能的桥梁抗震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曲慧  李振兰 《山西建筑》2009,35(13):294-295
对我国现行的桥梁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的理论进行了阐述,最后分析比较了我国现行桥梁抗震设计方法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为完善桥梁抗震设计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震是种多发地质灾害,对人工建筑物的破坏严重。在地震中桥梁被破坏往往带来重大损失,给救灾和重建工作也带来困难。桥梁的抗震性能研究在我国还十分欠缺,需要我们认真面对。本文提出了几种常见的提高桥梁抗震性能的设计方法,介绍了新型设计方法,为我国的桥梁抗震设计中如何有效提高桥梁抗震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协同设计是工程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协同设计的思想和传统的桥梁抗震CAD系统的开发兰程相结合设计协同式桥梁抗震CAD系统,不仅可以提高桥梁抗震设计的效率,而且也反映了桥梁抗震设计的本质。首先完成了协同式桥梁抗震CAD系统结构设计.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数据管理层和应用程序层的实现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结合某微生物所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设计,介绍了甲类建筑在设计使用年限、安全等级、重要性系数以及荷载取值方面的要求。重点讨论了甲类建筑在抗震设计时地震动参数的选用、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和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并且对结构选型、地基基础设计以及构造等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桥梁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极为关键,减隔震技术作为新型的技术,已经广泛的运用于桥梁结构设计中。本文旨在研究桥梁结构设计中减隔震技术的运用现状,针对技术运用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为施工企业在减隔震技术运用方面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一些可行性思路。  相似文献   

13.
闫晓爱 《山西建筑》2010,36(22):63-64
针对建筑抗震工作在建筑设计与施工中的重要性,根据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提高抗震性能的几项措施,以使建筑结构在遭遇地震时确保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4.
台湾海峡大桥是21世纪的一项伟大工程,由于台湾海峡所处的地质条件和台湾海峡跨海大桥的功能作用,台湾海峡大桥的抗震设计十分重要。本文分析比较了各种大跨桥型的抗震特点,并讨论了地震地面运动的空间性对各桥型地震反应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台湾海峡大桥在方案比选时应注意的一些抗震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5.
高墩桥在中国西部多山谷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对其抗震性能的研究并不充分,我国尚没有确立相关的分析设计方法与规范,因此对其进行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乃至倒塌分析以便研究其地震破坏模式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以贵州省高速公路上跨越山谷的某大桥为例进行了研究。该桥是一座处于典型西部地区山地、桥体为双向分离的曲线T型刚构高墩混凝土桥。本文在对全桥进行动力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软件LS-DYNA进行了全桥非线性时程响应分析,考虑桥体的碰撞,得到塑性铰形成与发展状况以及破坏模式,实现了对全桥倒塌过程的仿真。本研究结果对类似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赵丽清 《山西建筑》2008,34(18):89-90
针对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从建筑工程的平立面布置、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构造措施及结构的整体性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建筑工程抗震概念设计的原则,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可靠度。  相似文献   

17.
宋晓凯 《山西建筑》2007,33(6):282-284
分析了桥梁震害及产生原因,着重介绍了拱桥的震害形式,并从设计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桥梁抗震设计中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分析比较了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公路工程抗震规范》,从而为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刘军 《山西建筑》2011,37(26):197-198
将中日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并介绍了地震对桥梁的破坏和桥梁加固的方法,从而促使桥梁工程界的专家们能够运用更多的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桥梁的抗震防灾能力,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伤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9.
随着隔震技术的广泛研究,许多桥梁结构采用了隔震技术。基于隔震桥梁的设计特点,利用连接单元来模拟隔震支座的非线性性能及作用,对桥梁结构非线性弹塑性动力反应进行了研究;采用结构分析软件ZEUS-NL,结合算例分析得出了隔震桥梁震害及上部结构扭转的原因,为隔震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桥梁动力时程分析中地震波的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雁 《山西建筑》2012,38(26):194-195
针对桥梁结构抗震分析中地震波的选取进行了讨论,首先说明了正确选择地震波的重要性,指出选择地震波时应同时符合地震动三要素,结合实际桥梁工程,给出正确选择与调整地震波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