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评价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早期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直接PCI,40例)和对照组(直接PCI,40例)。比较两组患者梗死相关动脉PCI后即刻TIMI血流、术后90min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术后7d左室射血分数、术后30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心绞痛、心肌梗死、死亡)、出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PCI后慢复流发生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并发症的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后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减少PCI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联合应用ZEEK血栓抽吸导管和替罗非班对心肌组织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84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血栓负荷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42例(A组)和标准PCI 42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即刻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心肌灌注分级(MBG)、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和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术后即刻TIMI血流、MBG、ST段抬高回落百分比及LVEF均明显优于B组(P〈0.05),两组住院期间的MACE发生率及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联合使用ZEEK导管血栓抽吸和替罗非班安全可行,可有效清除冠状动脉内血栓,改善心肌组织灌注和术后心脏功能,并且不增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探讨应用替罗非班后主要不良反应(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本组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4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2),观察组持续应用替罗非班72h,对照组除不给予替罗非班外,其他药物与观察组相同。观察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变化和主要不良反应(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心绞痛发作最长一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3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ST段较对照组也有较多改善趋势;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可以进一步缓解心绞痛症状和改善心电图,治疗剂量无严重出血如颅内出血的发生。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58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采取溶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8)给予常规尿激酶溶栓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治疗,治疗组(n=30)在对照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院内及院外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两组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未增加大出血等院内及院外心血管事件(P均〉0.05)。结论 ST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并加用替罗非班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溶栓治疗,未增加患者近期及远期心脑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5.
游涛 《山东医药》2011,51(37):77-78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急性STEMI患者7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盐酸替罗非班组、对照组各35例。盐酸替罗非班组行PCI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0.15μg/(kg.min)],持续泵入至术后36 h,对照组行常规PCI术。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冠脉复流、出血事件及术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盐酸替罗非班组急诊PCI术后TIMI 3级血流发生率100%;对照组TIMI 3级血流发生率82.9%,两组比较P〈0.05;术后30 d两组MACE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盐酸替罗非班不增加出血事件。结论老年急性STEMI急诊PCI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时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发生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出血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15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时应用替罗非班,平均年龄57.8±9.6(35~78)岁,男性116例。分析出血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住院期间出血事件是否达到TIMI出血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TIMI出血组(n=10)和非TIMI出血组(n=140),分析两组的相关临床和介入治疗情况,以及出血事件对近期临床预后的影响,探讨应用替罗非班发生TIMI出血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TIMI出血组中,达到轻、重度出血标准的患者分别占总病例的4.7%和2.0%。住院期间随访发现,发生TIMI轻重度出血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再梗联合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TIMI出血组(分别为40%和3.6%,P<0.01),住院时间延长(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TIMI出血事件的患者中,女性比率,补救性应用替罗非班比率和术后即刻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较高(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术后即刻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是急诊PCI治疗应用替罗非班发生TIMI出血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P=0.013,OR=1.458)。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时,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存在一定的出血发生率,发生TIMI轻重度出血的患者近期预后不良。较高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是应用替罗非班发生TIMI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术前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分级(TMPG),梗死相关血管(IRA)自溶、ST段回落50%、术中无复流发生率,穿刺点出血、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TIMI血流分级、TMPG均优于对照组(u=-2.113、-2.426,P=0.034、0.015),IRA自溶、ST段回落50%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术中无复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介入术中应用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血液灌注,有效促进微循环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纳入分析2006年6月~2009年6月间在我院住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比例,应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治疗为治疗组(n=62),未应用血栓抽吸及替罗非班治疗为对照组(n=6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随访2年时的LVEF及期间的MACE。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即刻TIMI血流3级及TMPG3级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出院时LVE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出血并发症及MACE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2年时治疗组LVEF值高于对照组(P〈0.05),MACE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抽吸导管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后TIMI血流、TMPG分级及心功能,不增加患者出血风险,且2年后仍可持续获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非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96例非PCI治疗的NSTEMI患者,按GRACE评分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组,然后每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采用替罗非班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及出血发生的相关关系。结果在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中,随访3个月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间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危险分层的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顽固性缺血的发生明显减少,心室射血分数显著增高(P〈0.05)。在使用替罗非班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少量出血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显著改善非PCI治疗的NSTEMI高危患者的症状及心肌梗死后左室射血功能,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0.
季选秀  钱伟  马晓静 《山东医药》2011,51(27):80-82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AMI(STE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STEMI行P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术后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静脉应用替罗非班,首次弹丸式注射,以后静滴,共36h。观察两组术后ST段回落情况、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观察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ST段回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2hCK-MB、cTNT、sICAM-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4h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均未出现大出血情况。结论STEMI患者PCI术后应用替罗非班可改善冠状动脉相关血管前向血流,降低心肌酶水平及血小板聚集;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梗死中的疗效。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常规给药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术前术后TIMI分级情况及术后主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梗死血管TIMI分级3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周主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梗死血管血流情况,减少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血管内皮功能与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3-2017-03本院收治的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替罗非班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心血管内皮功能、血小板活化、冠状动脉(冠脉)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不良反应及不良心脏事件。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ET)与血小板聚集率(PAR)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替罗非班组治疗后血浆ET与PAR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与TIMI血流分级明显高于治疗前,替罗非班组治疗后血浆NO水平与TIMI血流分级明显高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出血事件;随访6个月期间,替罗非班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心血管内皮功能与血小板活化状态,有利于恢复患者的冠脉血流和减少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PCI,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即刻TIMI血流改善率、ST段回落率,术后48 h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术后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TIMI血流改善率、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 MACE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术后6个月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中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其可有效改善患者TIMI血流及心肌灌注,且并不增加MACE、出血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介入治疗患者左心室射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采用非介入治疗方案,根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则不应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硝酸甘油用量、血小板变化、出血事件以及心肌梗死后30天的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两组患者的出血事件、血小板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硝酸甘油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天后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观察组虽然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盐酸替罗非班用于非介入治疗方案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能够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硝酸甘油用量,且安全性较好,但对患者左心室功能影响不明显,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导管与替罗非班对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收治的9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治疗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给予血栓抽吸与替罗非班)和对照组(直接给予急诊PCI),比较两组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对血流的影响,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的开通率均为100%。治疗组术后TnI、CK—MB酶峰值分别为11h和10h,对照组为17h和16h,治疗组心肌酶酶峰较对照组提前。TIMI分级结果分析,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出血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PCI中应用抽吸导管与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情况,减少无复流和慢血流的发生率,疗效明显,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介入治疗后单导联ST段回落程度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48例急性STEMI行急诊PCI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ST段回落良好组(回落率950%),B组为ST段回落不良组(回落率〈50%)。比较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A组172例(69.40%),B组76例(30.60%)。随访2年,B组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比例高于A组,B组在随访期间发生MACE的相对危险度(RR值)为42.48(P〈0.05)。结论急性STEMI急诊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程度与临床预后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抬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将平板运动试验ST段抬高患者35例按就诊顺序双盲随机分为受试组(n=18)和对照组(n=17),受试组在对照组给予肝素治疗的基础治疗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受试组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降低(P<0.05),再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的发生有下降趋势。结论:替罗非班可改善平板运动试验ST段抬高患者症状和可能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12月于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56例采用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以在PCI术中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及随访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PCI术中发生慢血流、术后达到TIMI(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及MBG(心肌灌注分级)Ⅲ级以及心电图ST段回落50%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死亡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率以及计划外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计划外再次血运重建率以及因心脏原因再次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的死亡率及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表明使用替罗非班可显著降低急性STEMI患者的远期MACE发生率(P0.05)。结论替罗非班具有较好的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后远期预后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联合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和替罗非班经抽吸导管内注射对心肌组织灌注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106例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52例)和单独血栓抽吸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即刻梗死相关动脉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随访30d,比较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两组TIMI血流,术前两组TM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栓抽吸+替罗非班组TMP3级率较单独抽吸组明显高(76.2比68.5,P〈0.05)。两组30d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LVEF、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TEMI急诊PCI中联合使用血栓抽吸导管和抽吸导管内注射替罗非班安全可行,可有效改善心肌组织灌注,且不增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应用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血流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58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30)和对照组(n=28)。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础情况、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手术前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血流情况、心电图ST段回落、术后内皮细胞凋亡数及凝血状态、住院期间出血事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出院前左心室射血分数等。结果替罗非班组使术前TIMI血流分级达到1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级及3级血流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在对照组血流完全闭塞率高于替罗非班组(P<0.01),术中无复流现象、再灌注心律失常、内皮细胞凋亡数及凝血因子在替罗非班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再通后90min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回落值替罗非班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左心室射血分数、两组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住院期间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诊行介入治疗可改善术前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情况,使介入手术顺利更好进行,争取更多时间避免较多的心肌细胞永久性坏死,改善心肌微循环障碍,减少无复流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