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因素对羊草群落构成与种群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不同程度盐碱生境下羊草群落的生态分布及地上生物量作了研究,得出:影响羊草群落生态分布和生物量的主导因素是土壤含盐量和酸碱度(pH值),其中土壤含盐量是影响生物量的主要因素,并且以7月份最为显著,盐碱对羊草群落生物量影响还表现在不同盐碱生境下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牧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机械碾压和过度放牧践踏,导致草地土壤紧实度增大。为掌握羊草对紧实土壤的适应状况,用人工土柱研究了容重(kg.m-3)分别为1400.8(CK)、1557(T1)、1640(T2)、1706.3(T3)、1797.7(T4)的土壤对羊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紧实的增加(T1- T3),羊草构件密度显著增加,当土壤紧实度加重到T4梯度,构件密度显著降低。随着土壤紧实度的增加,羊草通过增加叶密度和蘖密度,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根茎生物量、根生物量、根冠比,增加根茎生物量分配,提高其土壤抵抗外力的能力。表明羊草通过改变形态塑性,响应和适应紧实土壤。  相似文献   

3.
以松嫩草甸的羊草为对象,比较研究了生长在5种不同盐碱化生境群落中的羊草克隆形态特征.结合克隆植物对资源的利用对策,对盐碱化生境中的羊草形态可塑性进行了讨论.通过对羊草根茎节间长、间隔子长、分枝角度、根冠比、分株密度、株高和生物量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从基株和分株种群两个层次,研究了羊草的克隆构型特征和分株种群特征的变化.结果发现:随着生境土壤盐碱化程度的加重,羊草的克隆构型趋向于"游击型",根冠比呈逐渐下降趋势,表现为"逃避行为".  相似文献   

4.
羊草作为典型的构件植物,在构件及无性系分化上形成许多生态适应特点.通过对不同尺度生境条件下羊草种群构件的观察测定,发现羊草构件的可塑性变化十分明显:[1]在野外的自然条件下,随着生境水分条件的改善,根茎缩短,茎节数减少,而节间距相对稳定;[2]在放牧梯度上,随着放牧加重、退化程度的增加,株高、叶片数、根茎长、茎节数、节间距、单株地上干重存在明显差异,均表现为未放牧显著高于重度放牧;[3]在人工模拟不同干扰的条件下,羊草的构件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加存在显著差异.人工模拟与自然环境中放牧梯度上的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主要是由于实验室是盆栽种植,限制了根茎向外延伸.  相似文献   

5.
不同盐碱化草甸羊草越冬根茎中可溶性糖和蛋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松嫩平原不同盐碱化草甸的羊草越冬根茎中果糖、蔗糖、可溶性总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越冬根茎中有机物质与土壤pH值、电导率及7月中旬时羊草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羊草越冬根茎中的果糖、蔗糖及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土壤中盐碱度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pH值和盐度的逐渐升高,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果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羊草越冬根茎中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与7月中旬时羊草的密度和高度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羊草(Leymus chinensis)对盐碱土壤的适应性,选取5组长期野外盐碱土壤中生长的羊草,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生理试验,结果表明:盐碱胁迫条件下,羊草降低了根茎干物质量、根冠比,增加了比叶面积和比根长,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均随着盐碱胁迫的增加显著增加。羊草通过外部形态及内部生理特征的调节来响应和适应土壤盐碱环境的变化,表现出较强的耐盐碱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生境条件下羊草构件及羊草种群无性系分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从不同生境条件下羊草种群的数量、分布格局、构件、无性系分化几个方面探讨了羊草种群的生态适应特征,得到如下结果:1)羊草种群数量及分布格局有随生境梯度改变而变化的趋势,以羊草群落中的羊草种群数量、株间距、分布格局类型最能反映羊草种群的生态适应特点;2)羊草的构件及无性系分化随生境条件的可塑性变化十分明显,其中以羊草群落中的羊草种群最具特殊性,根茎长、茎节数多、节间距大、根茎干物质积累多.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五种水分含量处理对不同羊草生长周期根茎直径、分枝角度、节间距的影响。实验显示:根茎直径在各处理模式下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58.43%的水分处理下根茎直径在整个生长周期最高;根茎分枝角度表现出明显的"单峰"型曲线,5.81%的水分胁迫下最高;在91 d,四个处理组均达到峰值,其大小关系为W5W4W1W3W2;在5.81%、11.90%、31.83%的水分处理下羊草根茎节间距变化较为平缓。结果表明:羊草根茎直径、分枝角度及节间距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羊草干旱程度。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不同生境蝴蝶花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生境中蝴蝶花(Iris japonica Thunb.)土壤根与根茎的适应性及其在三峡库区的下木层生态恢复建设中的作用,对重庆市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内毛竹林与林缘旷地两类生境中蝴蝶花自然种群在群落草本层中的优势度与根茎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毛竹林与林缘旷地两类生境中,蝴蝶花都为草本层优势种,其重要值远高于其它草本,其生态位宽度都很大,蝴蝶花根与根茎总长度、表面积、体积及总生物量都显著高于其它草本总根系(p<0 05).2)蝴蝶花植株粗根茎的长度,细根茎与根的长度、表面积与体积,都表现为竹林生境显著高于林缘旷地生境(p<0.01);竹林生境蝴蝶花的粗根茎、细根茎和根的生物量,及生物量细根茎和根的分配,均显著高于林缘旷地环境(p<0.001).研究表明,蝴蝶花在旷地及稀疏林下的草本层都占优势,其克隆繁殖旺盛,根系扩展与产量均高于其它草本,利于改良土壤状况;将其应用于三峡库区植被恢复草本层构建及石灰岩与溶岩地区的土壤改良,则具有一定的试验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不同浓度的NaCl(0~600 mmol/L)和Na2CO3(0~200 mmol/L)对羊草进行胁迫处理,结果表明:NaCl、Na2CO3处理影响羊草的营养生长以及物质代谢,具体表现为相对生长率随着盐碱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脯氨酸含量随着盐碱度的升高而升高;叶绿素a、b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生境羊草的抗盐碱性为碱土>沙土>草甸土.  相似文献   

11.
盐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羊草和虎尾草种间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控制实验方法,以松嫩草地的优势种——羊草和主要伴生种——虎尾草为对象,研究了盐碱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真菌)对两者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AM真菌侵染显著降低了羊草和虎尾草的生物量,而且对实验中优势种虎尾草的负影响大于对劣势种羊草的影响;种间竞争关系显著抑制了羊草的生长,但是对虎尾草的生物量影响不显著;盐碱胁迫条件下,AM真菌能够通过增加对优势种虎尾草的抑制效应促进两物种的共存.AM真菌对于草地生态系统中植物种间关系和物种共存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羊草草地的退化演替过程中,草地土壤盐碱化程度逐渐加重,同时羊草种群的密度、高度、生物量逐渐降低.但是羊草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却出现特异性增加的现象,尤其是CAT的活性在羊草生长的各个时期以及年平均量都出现递增;POD活性虽然在年平均量呈现降低的趋势,但是在羊草生长的前期和末期也出现递增;SOD活性变化比较复杂,但是依然显示出,伴随着草地的盐碱化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模拟盐碱胁迫也显示出,三种保护酶活性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而逐步上升,呈现与野外相似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水分梯度对羊草生长及无性系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不同水分梯度对羊草生长及无性系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梯度下羊草生物量积累曲线和无性系分化曲线、生长曲线皆为单峰曲线.水分过少或过多,都将抑制单草生物量积累和无性系分化、生长,不同的水分梯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水分过多,最先影响地下干重,其次是地上干重,而对无性系影响较弱,甚至在一定范围内,即使水分状况已明显影响羊草生物量积累,而仍能够显著促进无性系分化、生长,这充分表明了羊草种群的生态适应特点.  相似文献   

14.
牧草是草地的基本组成部分,对改善草地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羊草是吉林省西部草原主要的牧草之一。本次实验通过对实验样地进行盐碱胁迫、土壤紧实度、施肥三种干扰处理,对样地内羊草的根密度季节平均值、根密度峰值进行测量比较,分析出适于羊草根茎生长的土壤环境,对改善西部草原的退化和盐碱化、改良草地草原和人工种植羊草均具有指导作用。本次实验结果表明p H9.19~8.08、土壤容重1.25 g/cm3以及施加NPK混合肥是促进羊草根生长发育的三个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松嫩盐碱化羊草草甸草原羊草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羊草草地的退化演替过程中,草地土壤盐碱化程度逐渐加重,同时羊草种群的密度、高度、生物量逐渐降低。但是羊草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却出现特异性增加的现象,尤其是CAT的活性在羊草生长的各个时期以及年平均量都出现递增;POD活性虽然在年平均量呈现降低的趋势,但是在羊草生长的前期和末期也出现递增;SOD活性变化比较复杂,但是依然显示出,伴随着草地的盐碱化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模拟盐碱胁迫也显示出,三种保护酶活性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而逐步上升,呈现与野外相似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克隆植物构型不仅受植物本身生物学的限制,对不同环境条件或干扰作用也会产生形态可塑性反应。笔者调查了不同营林模式下毛竹根茎克隆构型(分枝强度、分枝角度、根茎长度、节间长、根茎直径和节数等)的可塑性响应,同时对地下根茎和地上分株生物量的分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营林模式下,根茎的分枝强度与裂断数量均表现为笋用毛竹林>笋材两用林>材用林,根茎裂断显著增加了毛竹地下根茎分枝强度(P<0.05);根茎分枝角度在不同营林模式下存在频率分布上的差异,毛竹通过改变分枝角度对土壤的异质状况产生可塑性适应。连续施肥12~14 a的笋用林和笋材两用林的根茎总长度较施肥1 a材用林的分别增长了11.09%和15.78%;根茎节间长和直径的表现与不同营林模式下的养分状况、土壤异质性或根茎裂断情况不一致,而与地上分株胸径之间存在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养分较贫瘠(施肥1 a)的材用毛竹林相对有更多的生物量分配到地下根茎,而连续施肥显著增加了笋用林和笋材两用林地上竹笋(新分株)生物量的比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节节麦入侵已严重威胁到我国小麦的安全生产,探明节节麦对盐碱生境的适应能力,为节节麦入侵扩散的进一步预测提供参考。【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CK)、50、100、150和200 mmol/L] NaCl和Na2CO3胁迫对节节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①随着两种盐处理液浓度的增加,节节麦种子发芽率、胚芽及胚根长度均呈持续下降的变化。当处理液分别达到150及100 mmol/L时,NaCl和Na2CO3胁迫中节节麦种子发芽率与CK差异显著,至200 mmol/L时,Na2CO3处理的种子不发芽。此外,相同浓度条件下,Na2CO3胁迫中发芽和生长指标均明显低于NaCl处理;②盐碱胁迫中,随处理液浓度的增加,节节麦脯氨酸含量和SOD活性呈显著增加的变化,而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在低浓度盐碱处理中较CK增加不显著,之后在高浓度的处理中则呈急剧增加的变化。由此表明,节节麦能够通过自身调节适应一定范围的盐碱胁迫。此外,相同盐处理浓度条件下,Na2CO3处理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NaCl处理。【结论】综合分析表明,节节麦对盐碱生境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而Na2CO3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NaCl。  相似文献   

18.
在群落学上生物量是可靠的定量特征之一;在生态系统中,它是能流、物质流研究的基础,也是合理利用草场资源的依据。自六十年代以来,生物量的研究已发展成为生态学的一个特殊领域。本文以内蒙古高原东部分布较广、经济价值较高的羊草草原为对象,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试图通过不同羊草群落类型之间生物量的对比,分析生物量的形成与群落结构、生境条件的关系,为提高生产力提供依据。工作是在内蒙古锡盟、锡林河流域白音锡勒地区进行的。这里属典型草原粟钙土地带,海拔1000——1400米,丘陵与塔拉相间,随着海拔高度与地形部位的变化,植物群落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我们选定了一个丘陵宽谷顶部沿坡面到宽谷底部所形成的生态梯度(图1),对其上不同的羊草群落进行了群落学调查,用刈割法进行了群落地上部分现存量的测定;用取土样烘干法测定了土壤含水量,以阐明不同群落的生物量与结构及生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松嫩平原羊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羊草构件密度及脯氨酸在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的变化规律。土壤水分梯度分别为W1:5.81%、W2:11.90%、W3:20.87%、W4:31.83%、W5:58.43%。研究结果显示,羊草各构件密度对土壤水分梯度的响应程度为:芽(88.63%)叶(49.11%)分蘖(44.20%)根(27.94%)根茎(21.72%)。根茎变化最为平缓,抗胁迫能力较强,各构件密度在W4梯度下最大。而羊草叶、根茎及根的脯氨酸含量在W3梯度下最小,分别为0.680 9 mg·g-1DW、0.762 6 mg·g-1DW、0.235 7 mg·g-1DW。时滞效应使羊草在W3梯度下所受胁迫最小,而在W4梯度最适合种群生长。说明羊草各构件密度、脯氨酸含量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响应程度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0.
基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大针茅草原毛登牧场的生态监测,进行实地采样,通过对围封样地、大针茅样地、蜥蜴样地进行对比,研究蜥蜴活动对大针茅草原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植物个体形态的干扰作用,进而探讨蜥蜴干扰对不同植物类群补偿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蜥蜴活动对大针茅草原地上总生物量增加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大针茅草原生物多样性增加的影响显著(P<0.05).大针茅和羊草个体生物量在样地间存在差异,羊草生物量由大到小排序为围封样地、蜥蜴样地、大针茅样地;大针茅生物量由大到小排序为大针茅样地、蜥蜴样地、围封样地.通过样线法对蜥蜴活动的生境状况进行调查,表明蜥蜴活动所在生境的斑块的周长与聚集的洞穴的个数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