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安边地区安83井区长7油藏储层属于典型的致密油藏,影响其产能因素很多,对该区进行产能预测有诸多困难。如何有效利用测井资料来评价致密储层的产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测井资料为基础,利用影响每口井储层产能的关键因素(储层有效厚度、渗透率、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电阻率和泥质含量)为主要评价参数建立4种多参数组合产能系数预测模型,对该区进行产能预测,将该区致密储层分为低渗和超低渗储层两类。实践结果表明,该区进行产能预测应用取得较好的实用效果,达到利用测井资料预测该区致密储层产能和指导油田勘探开发目的。  相似文献   

2.
军马站中生界储层低渗、低产能 ,为大港油田公司 2 0 0 1年未动难采储量重点评价区。以提高单井产量为目标 ,开展了以储层保护评价、井身结构、储层改造技术为核心的工艺技术研究。研究成果在评价井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 ,为该区难采储量评价工作的突破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针对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雷家地区沙四段湖相碳酸盐岩致密油勘探面临的主控因素认识不清,缺少致密油储层定量分类标准及适用于老油田的“甜点”刻画方法等问题,系统性开展岩心测试,研究了岩性、物性、孔喉、含油性、脆性、地应力与油层产能之间的关系。根据储层中油气赋存状态,岩性、物性、含油性及产能之间的关系,确定储层物性及含油性下限,建立了致密油分类标准,形成了一套利用测井资料刻画致密油“甜点”的研究方法。研究表明:岩性控制储集空间类型、物性、含油性,进而影响油层产能,是沙四段致密油的主控因素;杜家台油层I类+II类“甜点”区为27.2km2,高升油层I类+II类“甜点”区为77.5km2,新增三级储量近亿吨。该方法对老油田致密油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卫东断层下降盘卫 4 2块于 1985年发现后 ,由于构造复杂、油层埋藏深、储层物性差、产能低等原因 ,一直未投入开发。近几年来 ,采取构造精细解释、储层压裂改造、上下层兼探等新技术、新方法 ,对该区从油藏地质、油藏工程、开采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逐步落实了构造格局及储层特征 ,搞清了油藏特征及储量规模 ,确定了开采方式 ,使该含油断块得到合理开发 ,并且发现一批新含油断块 ,取得了滚动勘探开发的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5.
针对砂岩储层影响因数多,孔渗关系复杂,非均质性较强,储层评价难度大的实际,以王集油田东区的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运用聚类分析理论,优选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和储层的小层厚度等4个变量作为储层评价因数,对该区砂岩储层进行评价,采用聚类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数的权重系数,应用聚类综合评价方法对该区目的层段砂岩储层质量进行了分类评价,并研究了其储层平面分布的特征。其评价结果与其他评价方法的结果类似,表明这种基于聚类分析理论的砂岩储层评价的结果是较为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油气储层产能的预测评价是油气储层动态特征的一个综合指标。从产能公式分析出发,推导出有效孔隙度、渗透率、电阻率和有效厚度是影响储层产能的主要因素。以测井资料为基础,建立了储层油气产能与储层渗透率、孔隙度和含油性之间的关系,并引入能够有效反映复杂孔隙结构的储层品质指数,充分利用静态测井数据表征动态产能主要因素。利用模糊关联多参数分析方法建立相对完善的油气储层产能综合分类评价预测模型,达到利用测井手段预测产能,优选试油层位,指导油田勘探开发的目的。对M地区特低渗透储层进行了产能快速预测分析,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卫东断层下降盘卫42块于1985年发现后,由于构造复杂、油层埋藏深、储层物性差、产能低等原因,一直未投入开发。近几年来,采取构造精细解释、储层压裂改造、上下层兼探等新技术、新方法,对该区从油藏地质、油藏工程、开采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逐步落实了构造格局及储层特征,搞清了油藏特征及储量规模,确定了开采方式,使该含油断块得到合理开发,并且发现一批新含油断块,取得了滚动勘探开发的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8.
元坝礁滩圈闭主要为-岩性圈闭,礁滩相储层是控制该区海相油气分布、储量及产能的主控因素.采用物性与压汞参数相结合的储层分类评价方法分析表明,元坝长兴组礁滩相储层以Ⅱ、Ⅲ类储层为主,I类储层次之.通过储层物性与产能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分析指出:储层产能随储层物性变好,呈递增趋势.当储层以Ⅲ类储层为主时,测试以低产气层为主;当Ⅱ类储层占优势比例时,测试以中产工业气流为主;当储层物性整体较好且发育部分Ⅰ类储层时,测试主要产中-高产工业气流.  相似文献   

9.
利用昌吉油田吉7井区测井资料及所鉆取的岩心等资料,对该区储层四性(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储层测井曲线与试油结果,识别出油层、油水同层、含油层、水层等。利用油层图版技术对测井曲线作进一步完善分析,确定出了该区有效厚度下限标准,从而为该区储量研究、储层评价和增产,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红河油田长8致密油成藏条件异常复杂,地质“甜点”小而分散,油藏非均质性极强。以红河36井区为例,从影响油藏富集高产的主控因素出发,重点开展“储层质量、裂缝、含油性”三大强非均质性表征,再结合产能评价建立油藏非均质性综合表征模型,更客观地呈现油藏地质特征。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建立基质储层分类标准,探索沉积成岩共控储层发育机理,形成“沉积要素控制成岩相,成岩相控制储层质量”的储层非均质性表征方法,从而明确分类储层平面分布;基于不同级别断缝带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建立多尺度裂缝带分级方案,井震结合开展分级预测,定量表征米级到千米级裂缝带分布;以井点含油性分析为基础,结合油水分布模式,建立含油饱和度场,定量表征含油非均质性;在此基础上,叠加三大强非均质性表征结果,建立致密油藏非均质性综合评价模型,明确分类储量及开发目标分布。   相似文献   

11.
辽河双台子油气藏为国内典型气顶砂岩油气藏。该油气藏为断块分隔的背斜圈闭,油层为扇三角洲相砂岩,具厚度大、粒度粗、分选好、渗透率高的特点,投入气顶驱开采19年,取得较好效果。其开采特征表现为:老井初产好产量高,其产量受油层厚度影响不大,加密井则生产较差,并且对老井有明显的干扰。开发中油井气窜十分普遍,依据该油藏的地质动态特征,可将气窜归纳为两种模式:垂向气窜与侧向气窜。垂向气窜发生在穿过气顶的油井中,气顶气自本井上部窜入下部油层,由于距离近,故气窜发生快而严重;侧向气窜发生在构造翼部靠近气顶的纯油井中,气顶气自临近的气顶侧向窜入油层,由于距离较远,故气窜发生慢且平缓。鉴于该油气藏极低的原 粘度与较高的渗透性,其600m井距已可有效地控制储量,井网加密似嫌多余。  相似文献   

12.
在江陵凹陷发现了一套新的含油层系,即白垩系红花套组油藏,但其沉积环境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以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分析为基础,通过野外露头剖面观察和岩心观察,在研究地层颜色、岩性组合、砂岩矿物成分、砂岩粒度特征、砂粒表面特征、古生物组合特征、沉积构造特征的基础上,综合认为江陵凹陷红花套组为沙漠沉积,并参考现代沙漠沉积相类型,进行沉积相类型的划分。  相似文献   

13.
特低渗透油藏砂体变化大、特征复杂,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层系储层的定量分类评价,筛选相对有利富集区是确保油藏有效开发的基础。在利用地质条件约束下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孔隙结构、存储系数、单井产能等储层静态参数的基础上,深化已开发特低渗透油藏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研究,为特低渗透油藏储层评价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开展冲积扇低孔、低渗砂砾岩油藏产能指标预测研究,选取准噶尔盆地西北缘Y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油藏为靶区,在砂砾岩厚度与孔隙度等常规储层预测基础上,精细剖析影响油藏产能的渗透性和含油性等因素,将老区初期平均月产量数据引入三维地震反演过程中,采用层层深入、逐步逼近的思路开展油藏产能指标预测研究,总结形成了“特征曲线反演找准砂砾岩、孔隙度反演找准高物性砂砾岩、自然电位反演找准渗透性砂砾岩、电阻率反演找准含油砂砾岩、多体融合预测油藏产能指标”的研究流程。最终以月产能指标为硬数据,以波阻抗、孔隙度、电阻率和自然电位反演数据体及时间域构造为训练样本,利用神经网络模拟得到油藏产能指标数据体。研究结果表明,预测月产能指标与油井初期平均月产油量为正相关,相关系数R2=0.948 7,老井初期平均月产量大于300 t的预测误差小于10%。产能指标数据体蕴含岩性、物性、含油性和渗透性等控制油气分布的多种信息,依据Y地区相应研究成果建议部署的3口评价井试油产量均在5 t/d以上,验证了该产能指标预测技术的准确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超深断溶体油藏油井见水后的生产制度,以塔里木盆地顺北油田Z井为例,利用油藏工程与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动态和静态资料,分析油藏地质特征和油井见水特征,对比见水前后油井产能差异,计算水侵速度和动用储量,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水窜特征,优化见水后油井的生产制度。结果表明,Z井流入动态曲线之所以呈上翘型,是因为降低井底流压或增大井底生产压差后流体存在高速流动,且超深断溶体油藏中有新的缝洞体开启,增加了新的流动通道,导致油井采油能力大幅度增加;油井一旦见水,日产油量急剧下降,油井产能损失大;Z井动用储量约为338×104 t,底水侵入时间为2020年1月,水侵速度约为0.61×104 m³/月,到2020年11月3日,Z井水锥位置距离初始油水界面约395 m,距离井底约131 m;推荐Z井合理生产制度为7 mm油嘴。矿场应用后日产油量由96 t增加至170 t,含水率控制在2.00%以内,达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产能特征与储集层类型的相关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塔河油田4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油藏的形成与古风化壳的风化剥蚀有关,该文从油井自然产能变化和试采井见水动态特性,论述了碳酸盐岩油藏产能,试采见水动态及其与储渗类型之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油藏的储集空间类型,储渗类型具有多亲性和复杂性,且储集层非均质性严重。  相似文献   

17.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渗流特征   总被引:37,自引:12,他引:25  
根据塔河缝洞型油藏储层及生产动态特征和流动机理不同,把塔河缝洞型油田划分成5种类型的油藏。1)溶洞为主的低饱和缝洞型油藏,初期产能高、稳产期长、见水慢、有较长的无水采油期。这类油藏要注意地层压力的变化并及时注水补充能量。2)缝洞为主的低饱和缝洞型油藏,初期产能较高、稳产期较短、易见水、无水采油期短、水淹速度快。这类油藏要注意早期完井不要进行大型的酸压作业并减小生产压差、延长无水采油期。3)缝孔为主的低饱和缝洞型油藏,初期产能相对较低、稳产期较短、见水速度快。这类油藏要注意减小生产压差、减缓底水的锥进。4)具气顶的过饱和缝洞型油藏,初期具有较高的产能、见水速度慢、含水上升的梯度小。这类油藏要注意尽可能减小气顶气的采出、保持地层中气的驱动能量。5)稠油缝洞型油藏,初期具有较高的产能、含水率呈脉冲式、整体含水率上升趋势缓慢。这类油藏要注意地层压力及采油方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依据储层特点和生产的需求,在流体性质识别的基础上,采用大量的测井和投产初期测试资料,利用统计学原理,提出储层参数厚度加权平均值概念,建立含油层测井储层参数与井投产产量之间关系,研究综合评价指数储层产能等级分类法,符合率达90.0%以上。在储层分类的基础上,分析储层产能的影响因素,利用平面径向稳态渗流原理,建立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压裂后产能预测模型及其参数计算方法,注重不同类别储层对井产能的贡献率,解决了低渗透储层压裂后投产产能测井预测难题,及其预测符合率达80.0%以上,形成低渗透储层产能预测技术。  相似文献   

19.
渤海海域PLA含油构造稠油特征及稠变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域油藏开发经济门限高,对稠油油藏来说,选取合理的开采技术提高产能、扩大经济效益将是重中之重。通过对PLA含油构造区稠油物理特征、原油稠变环境以及影响原油稠变因素分析,总结出该区原油具有"三高三低"的稠油特点,属于普通稠油-特稠油;原油稠变主要因素是地层埋藏浅、温度低,保存条件差以及强生物降解和水洗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胜利油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勘探核心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经过40年勘探,济阳坳陷相对简单、埋藏浅、易于勘探的碳酸盐岩潜山已钻探完毕,下古生界油气藏勘探进入难于新发现潜山和地质情况复杂的局面。经过不断攻关研究,胜利油田逐渐形成了以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测井、模式识别和配套井筒工艺为核心的碳酸盐岩潜山勘探配套技术,包括圈闭描述、储集层预测、含油气判识和油气层保护等。在其指导下,济阳坳陷近几年发现了富台油田、桩海亿吨级潜山含油目标区,突破了渤南深层潜山油藏。图3参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