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或/和穿刺活检证实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CT表现,5例均行CT平扫加增强检查,4例静脉肾盂造影,3例超声检查。结果:5例均为单侧发病,右肾1例,左肾4例。平扫4例肾体积普遍增大,1例肾内见多个囊状低密度灶,3例见多个结节状低密度灶;1例肾脏局部肿大,肾实质见局灶性低密度灶。增强5例低密度灶无强化,病灶边缘强化。3例合并肾结石,1例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5例有肾周炎症。结论:CT检查能显示病灶部位、范围及肾周受累程度,对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蔡振中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937-2938
目的 探讨螺旋CT 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 例经临床手术证实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患者的CT表现.结果 局限性囊性占位3例,增强后壁强化,其中2 例合并结石.弥散性肾脏增大1 例,肾周脂肪间隙渗液,肾周筋膜增厚.结论 螺旋CT 对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道成人肾母细胞瘤、错构瘤合并肾癌及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3种罕见病例各1例,结合文献探讨其超声造影图像特点。方法分析肾母细胞瘤、错构瘤合并肾癌、及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特点。结果上述3种特殊病理类型肾脏肿瘤的超声造影图像特点与病理学基础吻合。结论本研究为今后开展特殊病理类型肾脏肿瘤的超声造影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的影像学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影像征象,全部病例均行X线(KUB+IVP)、B超、CT检查。结果 X线:肾轮廓增大、肾结石及肾盂肾盏形态改变。B超:患肾显示增大,肾实质内占位性病变、结石和肾周改变。CT:肾实质内局灶性或弥漫性的囊实性病变,增强扫描后实性或病灶边缘强化,中心不强化,部分合并结石,病变常累及肾外结构。结论 CT对诊断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有较高的影像学价值,确诊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病理。  相似文献   

5.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4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误诊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 4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结果并结合文献复习予以分析。结果  4例误诊 ,2例行单纯肾切除术 ,1例行肾脏病灶清除术 ,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 ,术后疗效好 ,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6.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CT诊断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增强检查及病理证实,行彩超检查1例。结果 CT平扫肾实质内囊状肿块,混杂低密度影,增强后实性部分强化;多合并结石;病变常向肾外发展;患肾功能多有受损。结论 CT对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较高,需结合病史及尿泡沫细胞检查。  相似文献   

7.
刘触灵  龚水根 《重庆医学》2002,31(4):324-325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肾盂肾炎的X线诊断。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3例。摄X线平片,静脉肾盂造影,CT、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检查。结果;X线表现影增大,肾不显影或肾盂肾盏扩大,合并肾鹿角形结石。CT表现为肾内不均质低密度灶,增强后,未见病灶强化。肾动脉造影示左肾呈球形增大,血管呈抱球状包绕,血管稀少,部分小叶间动脉迂曲;肾实质期为不均匀低密度区,边缘光整。结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是一种少见病。根据其综合影像表现,术前应想到本病。  相似文献   

8.
CT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分析了11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患者的CT表现,进一步探讨其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11例患者均做了肾区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局限性占位4例,肾弥漫性增大,密度低而不均7例,肾周筋膜增厚10例,腰大肌肿胀7例。结论:CT对弥漫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特征性,其典型CT表现为:无功能性的大肾合并(或不合并)结石,同侧肾周筋膜增厚、腰大肌肿胀,而对局限型诊断困难,常须与肾占位性病变等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anthogranulomatous pyelonephritis XGP))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的感染性肾盂肾炎,因其缺乏典型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常被误诊为肾肿瘤、肾脓肿或肾结核.我院于2010年11月收治1例,术前误诊为肾癌,术中行冰冻活检确诊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本文对该例误诊结合文献复习总结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收治的3例黄色肉芽肿性肾孟肾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术前均误诊为肾肿瘤,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经随访预后良好。结论CT检查对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术前确诊有赖于尿泡沫细胞检查和肾穿刺活检。结合文献分析临床资料,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减少误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黄华  朱益祥  孙明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5):1779-1781
目的探讨CT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经病理证实的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CT表现主要为肾内囊状低密度占位,肾窦脂肪减少、消失和肾周受累表现具有特征性。结论 CT平扫加增强扫描是术前诊断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脏良性占位病变误诊为肾癌的原因。方法回顾我院1993年3月~2004年3月肾脏良性占位病变误诊为肾癌22例,结合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分析误诊原因。结果误诊为肾癌的良性占位病变22例,其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出血7例,局灶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6例,肾多发性囊性肾瘤4例,肾平滑肌瘤2例,肾脓肿2例,肾纤维脂肪瘤1例。其中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16例,肿瘤剜除术4例,肾部分切除术2例。结论熟悉肾脏良性占位病变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对于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者,术前B超穿刺病理活检或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是避免误诊及误切肾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anthogranulomatous Pyelonephritis)又称泡沫细胞性肉芽肿(Foam Cell Granuloma)、肾盂肾炎性黄色瘤病(Pyelonephritis Xanthomatosis)、肾性黄色癌病(Renal Xanthomatosis)、慢性肾盂肾炎伴黄色肉芽肿性改变(Chronic Pyelonephritiswith Xanthogranulomatous Changes)以及肿瘤样黄色  相似文献   

14.
黄色由芽肿性肾孟肾炎,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慢性肾实质感染。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我院1985年5月~1996年1月共收治本病患者6例,术前均未做出正确诊断,其中误诊为肾肿瘤2例,肾结核3例,肾积水1例,行患肾切除,术后证实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病理)。为引起临床医生对本病的重视,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l临床资料患者6冽,年龄23~64岁。女性4例,男性2例,病史1个月~2年4个月,病变均为单侧,右侧4例,左侧2例。糖尿病史1例,合并有肾结石1例,临床表现:患者多呈慢性消耗状态,体弱,消瘦。3例患者发病初期有寒战,…  相似文献   

15.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CT表现。方法搜集手术病理证实的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患者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了CT检查,分析其CT表现。结果5例患者均为单侧肾脏受累,体积明显增大,功能降低;收集系统内均见结石,4例为多发,1例为单发,其中4例结石呈鹿角状;病肾内均可见多个囊性占位,密度较低,大小不一,增强后囊壁强化;1例患者伴腰大肌和腹壁脓肿形成。结论CT能够显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特征性表现,准确显示病变范围和邻近组织的改变,是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在儿童中罕见。1例7岁男孩在接受阑尾切除术后1月,出现右侧腹痛和压痛。腹部CT扫描显示右肾块状影。对该患儿实施了右侧肾切除术。病理报告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患儿稳定恢复。当对有发热、体重减轻、腹部压痛和肾脏块状影患儿进行鉴别诊断时,应考虑黄  相似文献   

17.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临床分析附属湘雅医院泌尿外科谢志光,申鹏飞关键词肾盂肾炎,黄色肉芽肿;尿路感染;泡沫细胞;诊断,鉴别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XGP)系一种非典型性慢性肾脏感染,特征为肾实质的破坏并代之以含脂质巨噬细胞肿块。本病临床上少见,我院自19...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病理组织学特点、鉴别诊断及误诊分析。方法对3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表现为低热、腰部不适等临床特点,病理学特点以出现含多量泡沫样巨噬细胞的肉芽肿样结构为主.并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结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是一种少见的慢性炎性疾病,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容易误诊为肾肿瘤或肾结核,但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特点是能够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的。  相似文献   

19.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XGP)是一种慢性破坏性肾实质炎症 ,我院共收治 2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例 1,男 ,31岁。因发作性左侧腰痛伴血尿 ,发热 4年余于 1999年 3月入院。测体温 37 8℃ ,左肾区压痛及叩击痛均阳性。实验室检查 :尿白细胞 3~ 4个 /HP ,蛋白 ;血常规白细胞 16 6× 10 9/L ,中性 0 86 ;血肌酐 173 9μmol/L ;B超提示 :左肾上极实质性脓肿 ,左肾周围炎 ;CT检查为左肾上极局限性类圆形低密度肿块 ,增强后变化不明显。经肾穿刺活检 ,病理示左肾为黄色肉芽性肾盂肾炎合并有急进性肾炎 ,转内科治疗。后患者…  相似文献   

20.
15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的病理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鹏飞  贺凤华 《右江医学》2005,33(2):158-159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是一种少见的炎症性疾病,是慢性肾盂肾炎的一个特殊类型。由于病变常常形成突出被膜的包块,影像学上酷似肾癌和结核改变,因此,临床或肉眼检查往往误诊为肾细胞癌和结核。组织学上以出现特征性的黄色瘤细胞为主要特点。笔者对我院1990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15例经外科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病理改变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